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和AI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企业会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建设要和业务信息化同步规划、融合发展,成为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系统功能,实现业财融合发展,通过业务流程数据化和同产品统一的业务规则,实时获取会计信息;同时引入管理会计体系,以管理视角审视会计数据,在满足会计核算需要的同时实现对财务数据的多维度分析,助力国有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随着新技术、新理念的实施,传统的、以一定规则重复的会计业务必将被人工智能工具取代,这将是自会计电算化发展以来会计从业人员面临的最残酷的挑战和现实的职业危机。国有企业应打破传统的人才引进和培育模式,通过多种途径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和为现有财务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化技术的机会,促进财务会计转变管理理念、提升专业技能、积极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建设与其同步发展。本文对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国有企业管理能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融合;建议
  一、引言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社会带入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各行各业都享受着信息化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与福利,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信息化系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国有企业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能够支撑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并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助推剂。
  二、国有企业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过程
  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化过程目前大致分为会计电算化、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等阶段。20世纪80年代,财政部推出“会计电算化”理念,国内企业迎来信息化发展的东风,但仅限于在财务电算化和档案电子化等个别领域。90年代美国提出建立数字地球理论,促使支撑数字地球发展的核心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发展的需求多样化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助推剂,主要体现在企业部门级应用,文档无纸化、办公自动化、业务流程化和内部流程整合等基础使用场景。到2000年,企业信息化进入发展快车道。以企业资源管理套装软件为基础,步入企业级应用,突出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整合企业信息流、数据流、业务流,提升企业管控决策能力。2009年8月,我国提出“感知中国”概念。企业进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带来的快速发展阶段,信息化技术与企业管理充分结合,支持企业模式创新和產业转型升级。
  (二)企业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信息系统对企业会计数据自动获取、加工和储存的过程,并通过对自动获取和按规则加工的会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经营决策提供全面及时的数据信息支持。国有企业通过会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时效性,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固化各项财务制度,提升内控成效,从而防范各类风险。因此,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是国企当前的重要任务。
  三、国有大型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2013年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信息质量进一步提升。2014年和2016年相继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中融合推进管理会计体系指明了方向,为国有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能力、价值创造能力,成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决算分析和评价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促进企业财务部门对会计信息化系统作用的发挥和企业会计工作职能转变,是推动企业财务工作能力水平提升、会计工作上层次、会计发展上台阶的重要指引。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一)会计信息化工作基础薄弱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顶层设计不完善,缺乏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组成的部门和团队来保障实施,财务人员大多在企业层级不高,自身专业技能单一,影响力不够;对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掌握程度不够,影响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顺利推进。国有企业通常管理制度固化,不利于专业人员的合理流动,虽然大多财务人员都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技能,但不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知识;国有企业严重缺乏既懂管理、懂财务、懂业务又擅长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国有企业层级多,各自分散,各自开展业务,成员企业在建设信息化系统时只考虑自身需要,采用不同技术,各具自身特色,系统集成难度大、成本高;系统内单位众多,有大量的成员单位依靠传统技术建模支撑业务运转,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汇总加工难度大、周期长,不能快速汇总形成大数据,支持企业决策、预测。
  (二)缺乏业务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的融合机制
  会计信息化未实现与国有企业信息化同步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在起步阶段根据自身实际业务需要开发设计信息系统,支撑部分业务运行,未覆盖全部业务,自由空间较大;更新维护滞后,或没有维护,维持在初始上线状态,只能提供特定的数据信息;具有维护能力的往往是用到哪里就补充哪里,完全按日常行为习惯来设计系统,缺少财务、内控、流程等理念的融入。会计信息化系统专业性高、系统性强、规则要求多且相对稳定;业务过程中形成的数据不能和财务系统有效融合,节点数据冗余,只满足单点数据汇总,不能形成有效的大数据从而支撑数据分析,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
  会计行业发展,从最初的人工复试记账到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会计数据信息利用效率的提升,在特定时段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传统会计核算是基于企业已经发生的业务进行系统化的核算,以确认和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提供的经营数据明显滞后。在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会计信息的获取、加工端口前移和实时为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就尤为重要,尤其是规模化的国有企业,点多面广,多元化经营,业务种类复杂,企业层级普遍较多,组织结构复杂,且会计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结构相对固化,未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   (三)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首先,国有企业集团成员单位分布在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规模各异,受限于人员能力素质差异,集团系统同类业务很难形成统一的规则体系,业务开展中形成各自公司的特色。其次,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期,以分散点或线开发建设信息化系统,财务部门建设会计核算系统,业务部门建设业务流程化系统,管理部门建设以审批流程为基础的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系统,导致各自开发互不集成、不协调,开发语言工具各不尽相同,非常容易形成数据信息孤岛。数据规则存在差异,不能有效加以利用分析,使业务数据收集利用脱节,堆砌形成冗余数据,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增加投入成本和后续维护成本。
  以笔者所在检验认证行业为例,企业以交付证书或报告确认业务完成为重要节点,证书或报告出具需要基础数据支撑,成员单位分散在不同区域,业务操作确认流程各异,业务数据收集整理归档缺乏有效管控和通用规则,导致基础技术数据追溯困难;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分别独立运行,各成员单位在财务处理时受能力限制,凭经验完成,收入、成本费用确认环节规则性差,对同类业务很难开展全域数据分析。无法实时集成,导致数据缺少可比性。
  (四)管理会计工具融入缺失
  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相对较晚,与起步较早的国家相比,在会计信息化建设融入方面仍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理论探究的投入不足,专业化人才缺失,缺少管理会计发展的制度环境,未形成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传统财务会计理念的影响,而国有企业的领导层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视不足,对管理会计助力企业经营决策效益提升的价值认识不到位,导致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融入管理会计工具存在诸多障碍。
  当前,大多数企业都在逐步建立完善会计信息系统,以更好地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然而,仍有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观念落后,会计信息化体系智能化水平提升未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成本分析管控方面,未对企业各项成本信息进行分层次的分析和挖掘利用。并且企业财务管理与相关业务缺少有效的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企业管理会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使其无法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四、完善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做好会计信息化顶层设计
  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面广、建设完善周期长、投入大、转移成本高、计算逻辑复杂,互相交织,因此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要能支撑企业快速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各子系统互相集成、数据通信、数据共享等都需要统一的形成规则或建立对照关系,才能实现完整的可共享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经营业务密切相关,在快速适应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和企业管理需要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顶层设计至关重要,有清晰的发展目标、系统架构和格式,逐步发展推进,做到底层基础稳定,消除数据孤岛,满足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需要。
  (二)培养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
  在企業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不但要懂得财务处理,更需要适当掌握信息化技术。企业需要综合型的会计人才,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浪潮下,随着财务机器人和AI技术的广泛应用,技能单一的会计面临巨大的挑战。会计应加强自身综合能力提升,适应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企业更应该优化调整人才管理机制,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在职人员能力提升,多渠道引进具有信息化技能的会计人才,解决会计信息化建设中人才不足的问题。
  (三)建立信息化建设协同制度
  企业信息化建设包括会计信息化建设应在企业集团高层领导下,统筹协调规划,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发展,协同推进,互相支撑,为各子系统集成和最终形成国有企业数据资产打下基础。基于业财融合,推动管理数字化、业务信息化与财务信息化同步发展,互相融合,实现数据一次录入、实时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四)梳理完善信息化系统流程和规则
  规则是保证系统建设和运行的根本,在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统一信息化系统处理规则尤为重要,包括业务财务的专业术语、系统交互的技术要求、数据口径的确定、计算逻辑、产品定义和确认计量的节点等方面。尤其是国有集团性企业,涉及业务领域多、范围广,对数据适用性和规则明确统一的要求关系到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成效。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实践中,以梳理明确产品分类定位为基础,根据业务开展过程融入会计触角,实时收集会计信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准统一确认收支时点和范围,分层设置产品和最小绩效单元的成本核算体系,以此为成本分析和降本节支提供依据,从根本上提升数据质量和有效性,促进业务数字化和业财融合的协调发展。
  以笔者所在检验认证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产品线、区域化是支持其快速发展的最佳选择,符合产品线和区域化发展模式的业务、财务信息化系统是支撑发展的基石,业务线和财务线的融合和各自统一的规则体系尤为重要,是信息化建设输出成果的重要保障。
  (五)将管理会计体系融入会计信息化建设
  高度认识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从财务会计单纯的核算拓展到分析过往、立足当下、筹划未来密切结合。通过对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深入整理、分析和延伸,更好地适应预测未来和现实管控的需要。通过以指标分析体系为基础的建模,动态修正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指引企业经营活动,使之高效开展。同时,将历史数据、企业战略和当下经营环境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是筹划未来的必要形式。通过科学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高预测与决策的适用性,是管理会计助力企业经营发展决策的重要表现。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开展阶段,不仅要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建立完善信息化,同时应积极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并且互相融合,结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发展趋势,创新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并使其与会计信息化环环相扣,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另外,企业还要对自身的管理理念和职能进行适应性转变,通过会计信息化强化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套科学、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财务数据治理方案,从而提升企业财务管控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价值。
  五、结语
  纵观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自会计电算化推广以来,会计信息化并未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协同发展,而受自身规则条款及固有思维限制,与企业整体信息化程度脱节,形成诸多数据孤岛和冗余。且数据形成规则各异,难以进一步加工利用进行大数据建模分析。只有建立规则统一的与企业日常经营相融合的智能化会计信息系统,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自动化水平,通过业务流程数据化,实时获取、监控、分析企业经营数据,引导财务人员积极向管理会计转型,才能促进国有企业在大数据应用且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王文华.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20(12):146-147.
  [2] 王法.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3):50-51.
  [3] 林星臣.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应对之策[J].当代会计,2019(05):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994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