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对绩效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成为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国际化经营有效的拓展了银行的国际业务和发展渠道。但与此同时,文化、客户、业务环境的不适应,国际化经营所需人才不足,盈利能力不强,竞争优势微弱的问题,这些都对商行国际化业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国际化对经营绩效到底是利还是弊,哪些方面才是影响的关键因素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角度出发展开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经营绩效;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
   一、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测量
  (一)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效率分析
  1.样本和模型选取
  本文对于银行国际化经营效率的研究主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与Malmquist 指数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最终计算并使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来分析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在DEA模型的参数选择方面,本文中考虑到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使用以投入为导向的CCR模型对其效率进行分析;在规模报酬变化方面,考虑到存在不完全竞争等现实条件,导致各个商业银行未必在最合适的规模上运作,因此选取VRS规模报酬变化模型;投入、产出指标的确定方面,考虑到数据准确性等因素后,最终决定结合资产法将员工总数、存款总额和资产总额列为投入指标,利润和贷款总额作为模型产出指标。效率分析的数据样本主要包括A股上市的24家商业银行2010年—2019年的相关数据。这些银行在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和经营发展方面都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能够很好的代表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现状,因此所选样本数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效率模型结果分析
  本模型使用国内24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9年的数据,运用DEAP2.1軟件进行效率分析,最终计算得到的Malmquist指数结果如下图所示:(2010年为基准水平,数值均为1.00)
   从上表Malmquist指数分解及年度均值总结图可以分析得出各分解项随年份的变动情况及生产效率的整体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1)24家样本商行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升,除2013、2015-2016年TFP指数小于1,其他7年Tfpch均大于1,表示生产效率(经营绩效)提高。Tfpch十年的均值为1.016,代表商行经营绩效平均每年增加1.6%。
  (2)从各个分解指标来看,代表全行业技术进步水平的技术进步效率均值为1.021,而代表自身技术水平相对行业最优水平的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996,这说明在2010-2019十年间样本商行的效率提升是源于行业技术进步创新的加快推动了生产前沿面移动,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提升所带来。
  (3)表格最后一页TFP指数累乘数据是以2010年为定基1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值,在性质上它可以很好的代表银行国际化程度水平,银行效率水平在2014年达到1.096的高峰,2015—2016年有所回落,2017—2019年持续增长,这与15年互联网浪潮的冲击相对应,也佐证了银行国际化水平变化趋势的代表性。
   二、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
  (一)样本和变量选取
  实证研究选取了中行、工行、建行、招商、民生、中信、农行七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数据来源。选择2010—2018年作为时间区间。变量选择方面,因为银行是一个多元产出与投入的企业,因此使用DEAP软件计算得出的TFP累乘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此代表银行以2010为基数的之后每一年的绩效水平。被解释变量选择代表银行海外资产规模水平的海外资产占比、代表国际盈利能力的海外利润占比和代表海外分部业务结构的海外非利息收入比三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同时考虑到银行规模、资产质量等方面因素对解释变量的影响,本文还选取存贷比、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作为控制变量。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结果:
   从变量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解释变量中的海外利润占比和资本占比的最大最小值相差较大,但标准差均在10%以下,说明我国各家商业银行间国际化程度差异较大,但总体来说变化趋势平稳,增长稳定;被解释变量Q均值为1.08,最小值0.97小于1,说明我国大部分商行在样本期间经营绩效普遍得到了提升,但也有经营不善导致绩效下降的情况出现;从利润占比来看,均值为6.8%,最大值为36.2%,标准差也较小,说明国际业务还未成为大部分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商行国际化业务发展空间较大。
  (三)实证检验
  1.单位根检验结果
  由上表看出,除存贷比变量在15%的显著水平下为一阶不平稳外,其余变量均为原数列平稳。
   由上表看出,除存贷比变量在15%的显著水平下为一阶不平稳外,其余变量均为原数列平稳。虽然在对存贷比数据进行一阶差分后数列平稳,但由于变量均为百分比形式,差分处理后解释程度将大大降低,因此回归模型中仍然使用原数列数据。为了确定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对变量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结果如下。
   变量p值为0,小于0.05,因此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估计。
   (四)模型设计、回归结果与分析
  本文设定的计量模型为:其中,TFP代表前文计算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累乘值,为模型被解释变量,代表第i家银行第t年的绩效水平;Overseait和BankInit分别代表银行海外经营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和银行自身指标,作为控制变量;最后的∑it代表随机误差项,C0表示回归模型的常数项,C1和C2分别代表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
  模型回归结果如下:    除海外利润占比指标外,其余指标均通过了显著性10%的检验。且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99.45%,说明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对银行整体绩效影响较为显著。从回归系数来看,利润占比和非利息收入占比与银行效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资产占比则呈负相关关系。从回归结果可得到如下的回归方程式:
  由此可知,银行的国际化经营举措对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所代表的银行效率即经营绩效确实有显著影响。
  结束语:
  海外资产规模占比与银行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即海外资产占比的增加会在一定限度上降低银行经营绩效的水平。同时根据样本数据统计,7家商行除中行在2015—2017年海外资产占比略有波动减小外,其余银行均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商行均在积极尝试国际化经营。但绝对数值较小,说明中国商行正处于国际化起步阶段,要素投入回报还未完全体现,未来随着海外资产规模的扩大,其对于经营绩效的负相关效应可能会减弱。海外利润和海外非利息收入占比与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海外利润增加对经营绩效有较好的提升作用。
  未来随着业务逐渐完善与成熟,海外利润对绩效的贡献度将会更加明显。主要反映海外收入结构的非利息收入与绩效也呈正相关。反面来说,海外利息收入占比与绩效是负相关关系,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国际化业务收入仍主要由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利息收入贡献,但相较之下。开展中间业务和其他业务时的边际效应更大,对银行经营绩效贡献更大。因此,在我国商行开展国际化业务时,面对陌生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形式,要积极寻求当地高水平咨询机构的合作与帮助,加快完善业务体系,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珊.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9.
  [2]易明阳,易振华.中资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现状、动因与效率影响——基于DEA测算及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J].浙江金融,2011(06):33-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01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