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产业融合对农民增收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村三产业融合是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大势所趋。但是从我国农村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资金、劳动力等资源方面制约农村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局面依然存在,出现融合程度较低等问题。因此,本文在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文献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提升的可能渠道,并基于此,提出了包括健全产业一体化相关政策法规、完善新兴产业体系、多方面拓展农村产业链等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融合;农民收入;乡村振兴
   国家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乡村全面振兴的思想。乡村振兴与农村的产业链存在内在联系。发展农村产业链需要大力推动农村三产业的融合。同时,农村三产业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会很大程度上提升农民收入,推动农村产业现代化。近几年,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发展,提升了农民的人均收入,还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品质。通过分析数据得出,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比去年增长9.6%,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64:1。因此,在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怎样提高农村三产业的融合水平,怎样切实提升农民收入的增收效应,怎样为农村三产业融合寻找科学新模式,是乡村振興战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国内对农村三产业融合的探索目前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学者比较注重对产业融合概念以及发展机制研究。关于产业融合概念研究,席晓丽(2007)认为三产业融合是指农业通过市场、技术和产品这三个维度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而这种融合是交叉、渗透和扩展性的,逐渐使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区别变得不明显,进而形成一种产业融合度很高的“大农业”。梁伟军(2011)认为农业与相关产业存在必然联系,产业融合不应该仅存在于农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还应该体现在农业与服务业、与农业内部产业之间。这一主张进一步拓宽了农业产业融合的概念范围。关于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国家发改委与农经司课题小组在2016年将农村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细化为以下几种形式:合同制、股份合作式、技术资本服务式和反租倒包再就业式这四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李明贤等(2017)以湖南省涟源市为案例分析得出,农村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要以本地农业为主线,因地制宜,有效发挥当地政府农业政策,以企业聚集发展构建产业链为背景,将各种支农资金和有效政策整合为依托,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提升科技应用水平等促进农村三产业融合水平。
  二、农村三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增收机制
  (一)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农村三产业融合可以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用外出务工,在当地就业。三产融合使农业生产整个流程形成产业链,令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子商务覆盖到一个大背景下,可以从不同程度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中加工业的份额,借此颠覆以往的发展模式,从单一的生产线发展到农副产品加工领域。农村三产业融合利用不断创新,打破原有的发展机制,重新组建高效利益体系,把农村生产经营的整个流程衔接起来,大大激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积极性,增加工作岗位的种类,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上岗再就业。
  (二)发挥农业多功能性
  在农村三产业融合逐步实现的过程中,农村以往的生产模式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农村农业从之前的侧重生产的模式,转变为将各个环节涵盖到生产中的新模式,从而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进一步节省了非必要支出。例如在农业生产方面,大力推动休闲旅游、农家体验 、文化宣传以及湿地保护等新兴业务的发展,明显促进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提升,对发展农村三产业融合意义非凡。新兴的休闲农业势头正旺,这将会极大促进农村发展以及农民增收。
  (三)农业与服务业技术相互渗透
  农业与信息融合实现了农业、资本、信息的高度紧密融合,提高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范围和程度,也提升了农业生产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收益。农业技术的推广为农民和其他经营主体的农作物生长提供水费、农药施肥和其他农作物,并实现了耕地、水等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材料,如种子、农药和农业机械的融合。通过建立包括农村农业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业技术服务平台以及农业物流平台在内的多种新型电子平台,使农民的信息搜索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也降低了涉及农产品和农业原料的交易成本。
  三、农村三产业融合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延伸度低,融合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协调
  当前,三农产业的融合主要是基于产业链的延伸,即生产和销售方式,产业整合、交叉和渗透的比例较低,农村仍处于单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互操作性不强。除此之外,农村还存在产业链延伸短的问题,其大多集中在较低级别的生产加工中,这就导致了农产品加工深度低,销售渠道、仓储物流以及品牌建立滞后,从而大大降低了所创造的实际价值。最后,由于现有融合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与短板,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系不够紧密,农民参与度普遍偏低,参与形式也相对简单。上述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三产业融合模式所创造出的实际价值。
  (二)工业界缺乏创新,新农业形式的运营效率和质量普遍较低
  目前,休闲旅游农业、文化农业等新的商业形式大量存在,但规模和发展质量仍存在不足。通常存在数量少、规模小、质量低和驱动能力差的问题。例如,大部分休闲旅游农业的内容几乎相同,几乎都是对饮食、娱乐的追求。农业教育和文化价值挖掘还远远不够,缺乏创新和特色。 此外,由于项目建设水平低,缺乏优质项目和售后服务,农民的收入无法维持。
  (三)技术渗透所需元素配置不当
  对于我国农村现状而言,在人才上,农业技术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以及复合型人才则更为短缺,导致企业本身创新能力不足;在技术上,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形成足够科学完善的推广及服务体系,当地科技人员的水平也往往较低,导致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和效果都严重不足;在资金上,我国农业总体资金支持相对较少,不足以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也缺乏持久有效的相关机制。从而导致资金整合性较差,对现有资金的利用效率偏低。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目前我国农村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虽存在正面影响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存在不完善之处。为了使农村三产业融合更好地提升农民收入,也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号召,更快更好实现“乡村振兴”计划,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产业融合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响应政府扶持,要建立健全产业一体化政策,政府要按照三农的发展情况对农业政策进行完善,利用此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对农村三产业的参与度,还能营造和谐的市场氛围 ,这样公平的外部环境可以促进农村三产业的良好发展。第二,健全升级财政方案,目前我国农村三产业融合发展不管是发展规模还是周边条件均停留在初级阶段,经营组织在建立之初在资金方面均存在漏洞,政府与社会各方企业应该大力支持,更重要的是对于落后区域的资金扶持。这样的专项扶持主要涉及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政策、进出口贸易以及农业资产的对应补贴。
  (二)探索新型产业格局,拓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道路
  新兴的农业形式的内容是无止境的,但总的来说,只有三个主要方面。第一种是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第二种是以新型电子商务为基础,第三种基于旅游服务。因此,在拓宽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中,居于首要位置的是加工产业链的改善,提高农业生产、加工与销售一体化程度。其次,推动农村物流和信息化建设,实现休闲农业、绿色农业、共享农业全面共同发展。促进农业和其他新兴形式发展。最后,通过探索农业功能的进一步整合,赋予农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人文科學等涵义,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文化农业等新型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多样化水平。农业文化形态公园、农舍和特色旅游村旅游的新内容激活了农业的城市生态功能,增强农业生产功能。
  (三)多方面拓展农村产业链,完善利益连接体系
  促进新型农业主体的发展,利用要素投入来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链的多样性。同时要在符合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大力推动农业产业链信息化建设以及物流建设,从而促进农村产业链的拓展。此外,农村产业融合中所涉及到的利益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权益保护机制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尽可能实现在提能的同时持续增收。最后,对不同分配机制之间的竞争要加以合理引导,为其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提高市场和谐度。
  (四)加快农业科技推广
  科技对农业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从过去的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农业生产中使用的肥料数量和农业机械的总功率对农民的收入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主要代表着农业和农村技术的投入级别。在这方面,政府应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大人才引进的投入,并利用这些农业科技人才,向农民传授如何科学有效地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技术,例如化肥的应用。在种植中,控制可使投入产出比最大。这方面可以节省相关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可以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可以说,为促进农村三产业融合健康稳定发展,有必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在此基础上,可以大大提高农村的废物利用率和能源转化率,从而将农业技术的发展转化为农民的收入。
  参考文献:
  [1]席晓丽.产业融合与我国多功能农业建设初探[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9):20-23.
  [2]梁伟军.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1(04):12-17.
  [3]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推进我国农村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6(04):3-28.
  [4]李明贤,唐文婷.地域特点、资源整合与农村三产业深度融合——来自湖南省涟源市的经验[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38(06):963-969.
  [5]钟真,黄斌,李琦.农村产业融合的“内”与“外”——乡村旅游能带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吗[J].农业技术经济,2020(04):38-50.
  [6]程莉.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研究:以重庆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03):18-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01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