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财务风险研究及应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PPP项目建设运营中,建筑企业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工程施工总包方逐步转化为施工方和投资方的综合体。从财务风险看,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已从原来的工程收益确认及结算风险,扩展为涵盖“合并范围、项目融资、工程建设收入与利润确认、工程结算、项目运营、股权及基金投资回收”等多重风险。本文以建筑企业全程参与PPP项目建设和运营为假设前提,从财务视角系统地分析建筑企业可能遇到的主要财务风险,并提出合理的应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企业;PPP项目;风险管理;合并范围
  2020年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经济建设的影响,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以加快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助力经济提速。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末各地已录入全国PPP项目信息监测服务平台的项目共7 137个;其中,已通过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以及可行性论证、实施方案审查的重点推进项目4 520个。重点PPP项目的总投资超过5.5万亿,PPP项目建设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筑企业作为社会资本方之一,参与了PPP项目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建设阶段)、生产运营阶段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面临的财务风险亦日趋增多。
  一、建筑企业在PPP项目可能遇到的主要财务风险分析
  (一)项目公司是否纳入建筑企业合并报表合并范围风险
  PPP项目的出资人通常包括政府方、建筑企业和资金提供方(特指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下同)等。一般情况下,资金提供方主要关注资金投入的回报及资金安全,对项目公司的运营既缺乏管理经验也缺少参与经营管理的动力,从财务角度看,即使资金提供方作为项目公司股东中持股比例最大的一方,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很难被界定为控制方或重要控制人。建筑企业作为PPP建设期最大获益者,与政府投资方相比,更有可能被事务所等认定为实际承担项目公司管理责任的一方。特别是在建设期,建筑企业在项目公司股东中有较大的发言权,导致项目公司是否纳入建筑企业合并范围成为建筑企业不可回避的重要风险之一[1]。
  (二)项目公司融资落地慢导致建设期工程收入确认与结算风险
  PPP项目在建设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按照多数PPP合同的约定,合同签订后应及时完成融资交割。从PPP项目的构建初衷看,政府方主要负责牵头和联络工作,项目融资往往由建筑企业发起。然而,一方面由于PPP项目运营期跨度大,资金回收期较长,股权资金进入意愿有限;另一方面受PPP项目基金控股模式及外部政策环境影响,特别是2017年及2019年国资委、财政部相关规范文件出台后,部分PPP项目融资困难,施工进度滞后,工程收入确认、工程结算和工程资金回收风险突显[2]。
  (三)工程融资成本过高导致工程建设超概算风险
  一方面,PPP项目投资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大,特别是建设期短时间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现实中项目融资需求与资金供给存在较大差异,集中表现为PPP项目回报率低而融资成本高、PPP项目合作期限长而融资期限短等。另一方面部分项目借款落地后,由于受拆迁和环保因素影响,项目实际建设进度滞后计划进度,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造成部分项目长时间停工,而资金成本为刚性支出,项目建设存在超概算风险。
  (四)PPP项目运营前期工程尾款回收风险
  PPP项目完工后,部分项目因为政府缺乏项目进入运营期的保障性文件,存在地方政府超出本级政府自身财政承受能力、固化政府支出责任等问题。特别是个别项目未按规定通过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项目公司前期可能面临资金还款和经营亏损双重压力,进而推后工程尾款支付,导致建筑企业施工部分收益大打折扣。
  (五)建筑企业股权投资和基金投资回收风险
  PPP项目运营期一般在十年以上,个别项目运营期超过三十年,运营期的不确定性造成建筑企业股权投资和基金投资回收不可控因素较多。另外在合作期内不同的阶段,政府会对项目公司进行绩效考核,存在政府付费的扣款风险,项目公司的自身收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二、建筑企业在PPP项目中重大财务风险应对建议
  (一)高度重视PPP项目前期策划,完善项目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的首要目的是获取施工部分的收入和利润,如果项目公司纳入建筑企业合并范围,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施工部分的收入、利润将在合并报表内进行抵消。建筑企业应高度重视PPP项目前期策划阶段,尽可能地引入其他企业性质投资人,合理确定出资比例及项目公司股权架构,共担风险、合作共赢,避免成为除资金提供方外的第一大股东。完善项目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在章程中明确各方股东的权利边界,并在对项目公司出资前征询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意见,准确界定建筑企业合并报表范围。
  (二)优选产品,以PPP项目自身效益为基本点助力融资问题落地
  项目资金足额按时落地是PPP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早期的重中之重,建筑企业应对此保持高度重视,要将PPP项目自身质量作为融资工作的第一保障,坚持优中选优,重点布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经济优势区域,要明确合理的投资边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安排专人负责融资问题,在项目投标前落实资金来源,初步确定资金成本、期限、增信措施等条件,确保项目中标后融资到位,按时履约。
  (三)充分发挥政府协调能力,多措并举严控资金成本
  项目成本管控能力是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而资金成本控制能力是财务资金管控的重要方面。建筑企业要充分利用政府作为牵头方和协调者的职能,充分协调政府资源,并加大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沟通力度,做好金融机构储备,加大与银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有实力企业的合作,加强沟通,开拓思路,充分利用现行PPP项目融资政策,设法取得与项目投资周期期限更匹配、利率更优惠、担保要求更宽松的债务融资资金,积极争取政策性基金、产业基金,探索推进参与母基金、银团贷款、ABS等新模式,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同时,着力解决资金成本偏高问题。要在合同中明确政府方拆迁责任和违约补偿条款,要以不可抗力为由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借款延期工作,加强工期管控,整理索赔资料,做好二次经营相关工作。
  (四)确保PPP项目入库,政府支付纳入财政预算
  依法合规是PPP项目进入经营期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建筑企业在选择PPP项目时首先要保证参与项目的合法性,确保项目被纳入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项目运作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项目的政府支付部分纳入政府跨年度财政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要完善项目公司制度建设,明确施工合同中项目公司付款节点和付款责任。建筑企业可通过委派人员参与项目公司运营,及时掌握项目公司情况,确保工程款按时足额收回。
  (五)明确退出条件和退出路径,多方合作促运营
  PPP项目在运营过程中,由于项目运营周期较长,实际情况与投资预测存在偏差是普遍现象。建筑企业应在项目公司章程中明确股权退出条件和退出路径,要对运营期的PPP项目持续跟踪,滚动预测项目运营风险,审慎考虑运营收益;要加强与咨询机构、运营团队、投资公司、金融机构等合作方的合作,提前制定风险应对预案,确保PPP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可控,必要时退出股权。
  三、结语
  建筑企业要从PPP项目中获得良好的收益,一方面取决于PPP项目自身的质量。层级高、合规性强、具备良好运行前景和收益的PPP项目在建设运营阶段将会大大降低参与各方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取决于建筑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较强的投融资能力、工程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将会大大降低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的风险,而完整有效的財务管控能力是建筑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最后一道保障。
  参考文献:
  [1]宋知桅.PPP模式下项目资本金管理的探讨[J].商业会计,2020(5).
  [2]倪喆,等.PPP+EPC模式风险分配综述[J].价值工程,2019,38(29).
  作者简介:李志远(1982—),男,北京人,注册会计师,硕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035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