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时代财政审计的新特点和新方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大数据时代财政审计的新特点
  (一)审计客体数据化。审计客体从纸质的账簿、凭证转变成纵横关联的数据库数据,一些业务已经只有数据,看不到纸质资料,比如非税收入收缴、政府采购审批、部门预决算审批等全部在网上办理,业务办理流程的变化促使审计对象发生很大变化;一些行业的系统数据,比如税务、预算审批、指标管理等业务系统,这些系统数据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财政审计的对象。海量的数据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相互关联,审计人员自觉将其纳入审计对象的范围。
  (二)审计内涵丰富化。大数据时代的财政审计拥有大量完整的数据库数据,开展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审计的维度更加广阔。通过对整个数据库的审计,更加全面地反映问题的全貌,大大提高了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精准度;通过对比连续几期的财政收支、分析占比情况、追踪资金流向、关注项目进度等,更好地分析资金和项目的效益性,为财政绩效管理中隐藏的复杂问题提高线索,大大提高效益性审计质量。
  (三)审计分析多样化。大数据财政审计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数据分析。关联数据比对代替传统抽样审计,各种比较、比率、趋势、结构、因素分析法频繁应用。而随着区块链技术、图文技术的日渐成熟,数据审计的方法不再局限于数字,审计人员运用这些分析手段,將审计事项之间的更多的非线性联系挖掘出来,推动审计质量上台阶。
  大数据时代财政审计的新方式
  (一)创新组织方式。大数据时代下的财政审计不能以单个项目为单位开展审计工作,而是要在审计计划时,根据资金结构、趋势等分析结果,统筹安排,将本年财政审计需要关注的重要资金、重要领域通盘考虑,一次安排。审计计划要结合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将确保政令畅通,政策落地生根放在首位;要结合打赢“三大攻坚战”,将脱贫攻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贯穿始终;要结合本级财政经济运行重点,将推动本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纳入其中。财政审计项目组织要突出集团化作战,同步实施。比如:每年集中在1-3月份,甚至更早,集中开展本级部门预算执行全覆盖审计,对部门一年来预算执行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督查各本级预算单位及时结账,推动部门和本级决算工作尽早完成。同时,财政组织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也分阶段开展,与部门预算执行全覆盖审计相互呼应,点面兼顾。
  第一阶段,以数据分析的非现场审计方式为主,通过对掌握的财政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将当年财政审计的重点传递给各个审计组,将财政、部门的数据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敏锐发现关联问题。
  第二阶段,以财政组织本级预算执行的现场审计方式开展,结合部门审计组的核查结果,对暴露出来的财政部门预算和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核实,财政与部门审计组同步核查,同步取证,发现问题实质,确定问题责任主体。
  第三阶段,及时总结财政审计经验,整理审计方法,特别是数据审计方法,汇总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报告,报送本级政府,并代表政府向人大汇报。这样财政审计才能更好得形成合力,反映财政管理运行的全貌,揭示相互关联的深层次问题。
  (二)拓宽思维模式。财政审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财政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财政决算、社会保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农业资金、环境保护基金、税收、海关、国库、国债、绩效等都与审计机关对财政收支的监督息息相关。因此财政审计更应拓宽思维模式,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市本级预算执行总体情况。掌握年度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四本”预算的总体执行情况,关注预算是否体现和保障国家政策落实、重点项目及区域高质量发展。
  2.预算和决算草案编制审批情况。一是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关注是否完整编制本级预算,细化到项级;二是预算批复的合规性,关注年初预算及调整是否按法定程序报经市人大批准,调整依据是否充分;三是决算草案编制的完整合规性,检查是否错报漏报、隐瞒收入、虚列支出、随意结转等。
  3.收入支出完整合规情况。一是各项收入完整性,关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是否包括所有国有企业,收益比例是否合规,收缴是否及时;二是各项收入解缴合规性,关注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解缴入库,有无通过往来科目或财政专户“体外循环”等方式隐瞒或转移预算收入;三是支出预算执行合规性,关注无预算或超预算列支,截留挪用项目经费,向非本级预算单位拨款,擅自改变和调整预算下达资金,隐瞒和调节支出等。
  4.财政资金提质增效情况。一是年末指标结余结转情况,关注大量结余结转的预算指标是否存在借项目名义空头结转、使用往年指标导致当年指标结转、通过指标结转调节预算支出和结余等;二是存量资金盘活使用情况,关注存量资金是否有效安排使用,有无造成财政资金滞留、沉淀、闲置等;三是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拨付情况,分析资金拨付数据,关注资金下达拨付是否及时,发现因拨付不及时导致效益低下等问题;四是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情况,关注对下级财政、本级部门、重点项目及重点领域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是否全面展开,评价结果利用效果如何。
  5.部门预算管理分配情况。一是检查财政对部门预算编报、批复和执行管理是否严格,指标安排是否合理合规;二是检查部门重点预算支出是否合规,关注“三公经费”、会议费等重要公务支出变化异常、预算执行进度缓慢、年末结余过大问题。
  6.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结合政策跟踪审计总体要求,掌握为促进重大政策和改革任务落实采取的相关措施,揭示因财政资金分配不合理、安排不到位、拨付不及时、管理不严格、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导致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问题。重点关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打赢“三大攻坚战”、保障“六稳”、清理拖欠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欠款、地方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减税降费、营商环境提升等方面财政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效益。特别是政府性债务管理和“六稳”推进情况,需分析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揭示风险隐患。   7.其他财政收支情况。重点关注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政府采购审批、财政专户管理等与财政收支情况;关注纳入人大监督重点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情况。
  (三)提升分析形式。财政审计现有的数据可以说是纵横交错,如何从海量大数据中剥离出能实现财政审计目标的数据,需要审计业务人员和计算机技术人员共同多次讨论,深入挖掘数据,多维度切割数据。具体在分析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1.做好业务与技术的多次磨合。在实施财政审计时,审计业务人员要和计算机人员要同时熟悉财政审计内容,同时熟悉数据库结构;定期召开业务讨论会,集中讨论数据審计方向、数据分析实现可能、数据技术瓶颈等;不断将试审分析线索与被审计单位及时沟通,经确认合理的筛选条件再进行财政审计全覆盖的疑点推送。以上过程伴随着某一审计事项的分析将会不断深入,最终打磨成较为准确的数据疑点,去除核查数据冗余,为后期高效数据核查奠定坚实的基础。
  2.做好多个审计环节的切割分析。比如预算编制审批审计环节,可以切割成人大预算报送、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预算审批等环节。比对人大审批的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与部门年初预算中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明细表,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析向人大报送的预算其编制基础是否准确,是否全面考虑重点领域的财政资金保障;比对部门公开预算与全年指标,发现预算调整超出年初预算过多、预算编制不切实际等问题;比对部门综合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发现年初预算编制粗放、无金额、无预算但年内大量采购等问题。比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环节,可以通过本级指标标准表、支付信息标准表、总预算账务支出等数据关联,分析财政执行人大批复预算和组织分配财政资金是否严格,有无偏离批复预算擅自安排资金等,从而发现一系列财政预算执行方面的问题。比如重大项目管理审计环节,可以通过分析财政预算绩效目标和部门自评表,发现预算绩效目标不切实际、项目进度缓慢预算绩效目标难以实现等问题。
  3.做好多个审计组的沟通衔接。财政审计的高质量实施与多个审计组的高效配合密不可分。财政审计组结合政策变化、人大监督重点等提出数据审计整体思路,经过各个审计组研究讨论,归纳成数据分析方向。数据审计组将一个个的审计思路转化成一条条可查证的数据疑点。各部门审计组根据数据疑点进一步实地核查、取证,确认审计问题。
  (四)灵活查证方式。财政数据审计可简单的分为数据分析和疑点核查两个部分。通过数据分析一个点对多个疑点核查,形成网状的查证方式。查证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审计分析疑点,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查证方式,运用审计调查、分析等审计基本方法和核对法、审阅法、分析法、盘存法、实验鉴定法、详查法、抽查法等审计技术方法进行查证。如查证真实性疑点时,多采用核对法、审阅法、详查法等;查证效益性疑点时,多采用比率、账户、趋势等分析法,再结合实地查看具体项目等,最终确定审计问题。
  (作者单位:榆林市审计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30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