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会计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迎来了变革的契机,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正逐步被时代所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先进的会计信息化。当前,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在实际操作中难以避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因此急需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和防范,本文即对此展开详细探究。
  关键词: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 问题与对策
  通常情况下,高校会计信息化是指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站各类通讯技术等,对会计信息资源进行一系列处理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对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输送、存储、应用等环节,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现代化会计信息处理模式。高校之所以大力发展会计信息化是因其能够在提升会计信息应用交互性和时效性的同时大幅减轻会计工作的强度,并且显著增强对决策管理的支持力度。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已着手开展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然而因理解不深刻、操作不规范等种种原因,难以发挥其真正价值。随着社会整体的进步和发展,会计职业领域逐步拓宽,全面加强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究
  (一)意识不到位,缺乏足够的重视
  当前广大高校在各个领域都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而会计信息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未来发展。有鉴于此,有战略眼光的高校应当意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在实际行动上给予足够重视。与之相对的,也有部分观点认为高校既然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就不必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推动会计信息化,甚至还有人将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混为一谈,难以准确区分和认知。事实上,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化终将取代会计电算化。然而就目前而言,阻碍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恰恰是意识上的薄弱,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信息化建设止步不前。
  (二)专业人才极度匮乏
  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涉及众多领域,整个过程相对复杂繁琐,因此从事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与之相匹配的专业素养,包括扎实过硬的会计专业基础,还需要掌握足够的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相关知识与技能,且无论哪一方面都不能缺失,否则必然会使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止步不前。目前而言,有一些高校的会计工作人员明显缺乏充足的计算机与网络等知识,同时实际操作经验不足,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经常性出现操作错误,且这种错误是在无意识中发生的,从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精准性,严重者还因数据的丢失而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与之相对的,另一部分高校会计工作人员虽然具备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由于会计知识的缺乏而使自身难以深刻全面地理解工作性质,无法很好地从会计角度来处理会计业务,最终导致会计软件上部分功能达不到实际要求。
  (三)高校会计自身遗留问题
  对广大高校而言,其所涉及的经济活动可以归纳为以资金流和信息流为统一的运行模式,其中不同部门都需要以业务部门作为枢纽来实现系统功能的传递和延伸,从而作用于高校日常经营与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会计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校会计信息与其他相关业务信息的一体化,便于从全局性的角度为高校日常经营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高质量的决策信息。然而在实际中,一些高校的财务软件仅限于财务部门的使用,其他业务部门很难查阅并应用这些财务信息,进而导致财务部门越来越难以及时获取广大教职员工及学生的相关信息,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且自成体系,难以形成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数据共享平台。如此一来,高校会计信息系统长期处于一个封闭化的运行状态,即“信息孤岛”,使得高校自身难以良好地运用信息数据进行决策。
  (四)缺乏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数据的质量好坏将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建立起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这样才能减少隐患。具体来说,会计信息化系统相较于原来的手工会计系统,其内部结构和处理程序等都存在不小的差异,前者的信息载体是磁质,修改数据十分容易且不会留下痕迹。考虑到当前普遍实施的管理制度已经不再适用会计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因此必须进行全面改造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解决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的策略
  (一)提高意识和重视程度,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新阶段,更是当前广大高校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必须要得到足够的重视。为此,首先在思想上要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够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证其顺利进行。作为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化建设应当立足于高校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信息化发展總体规划,全面清晰地对高校当前所处的信息化管理环境、存在问题等进行思考和梳理,掌握信息化发展的总方向,进一步制定科学的、详细的、可行的高校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者是具备专业素养的会计工作人员,这就要求高校应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素质优良,兼具现代先进会计知识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此,高校首先应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意识,鼓励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增进创新意识,提升自身素养。不论是会计知识还是计算机信息技术,都具有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因此高校应要求广大工作人员时刻关注与之相关的变化,及时跟上知识和技术更新的步伐,从而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稳健发展。其次高校应着力培养会计专业人员熟练掌握和应用一系列计算机网络技术,帮助其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最后高校应结合自身情况,适时地开展长短期培训、后续教育等活动,逐步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如此一来,高校必然能够建立一支有助于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三)建立共享平台,解决“信息孤岛”顽疾
  高校应建立一个专门的共享信息系统平台以实现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为其提供实时地沟通与协调功能。借助该平台,高校可以全面了解并随时监督各部门的运行情况,从而显著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保证会计信息及时被有效利用。具体来说,高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各方面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授权财务部门与各业务部门的信息互联,且保障内部信息的交流畅通,从而达到数据及时交换、资源实时共享的目的,这样才能切实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
  (四)完善内控体系,强化高校信息化管理
  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此应充分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的经验,提高自身会计信息化管理的水平。首先,高校应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以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为前提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等,以此来防止舞弊和越权等行为发生。其次,高校应建立安全保密制度,将极度依赖计算机的会计信息,尤其是电子数据等进行安全加密,避免其受到破坏。具体来说,需要建立包括内部操作制度、操作权限制度、操作密码控制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安全保护措施。再者,高校应建立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针对相关档案做好防火、防磁、防盗等工作,特别要针对重要档案进行备份与合理存放,并通过定期检查来准确记录档案资料的借阅与归还情况。最后,高校应建立内部监督制度,持续监督各种内部制度的运行情况,确保会计信息化内控体系的有序、规范和实效性。
  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推动高校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落实,并切实提高高校自身核心竞争力。针对目前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从多角度入手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和预防,从而确保会计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顾红卫.知识经济.2019(09).
  [2]高等学校会计信息化建设浅析[J].孙畅.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4).
  [3]高校会计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的探析[J].徐文亮.纳税.2018(29).
  [4]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王慧蔚.商业经济.2010(16).
  作者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39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