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我们的社会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也出现越来越多新的事物需要当代青年去探索。高校在日常教学中,不仅应该加强学生学习新思想及先进理论知识,也应该认识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及目前在融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以此来对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更好地渗透提出相关有效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各种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痕迹,传统文化是在特殊时代与环境下形成的,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当今社会形态下,发扬传统文化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做的,它对人们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这一部分时,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内容学习的重视。高校的相关教育是当代青年进行学习的第一资源,是引领青年形成正确思想与道德规范的地方。积极引导新一代青年学习中国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是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必须加入的内容,这样思政课不但能够真正发挥育人的作用,还能够引导学生做优秀的传统文化接班人。
  1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
  1.1形成正确的道德规范
  如果能够将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首先受益的就是在校学生。在学校内,学生首先提高了自己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其次也认识到不同部分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践行且弘扬了传统文化。各方面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改变对传统文化的片面看法,更多地认识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有利于推进学生道德规范的正确形成,这也与目前的素质教育目标相适应。
  经典的传统文化支持每个人加强对自己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程度,尽可能地做到自己的外在举止风度与自己的内心真正形成的道德规范是相同的,拥有自己正确的道德规范。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去,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教导学生怎样才能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让学生真正地从内心热爱传统文化并积极传承。
  1.2培养民族相关精神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渗透的内容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这些精神也是我们国家的信仰。向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倡的都是这几点;一是以和为贵,就是在不触犯自己原则的条件下,不与他人计较;二是以仁为章,要讲究仁义,待人通情达理且友善;三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和尊重国家的信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也就是我们的民族信仰的强大,我们要时刻关心我们的民族信仰并努力践行。
  新一代的青年人是国家的有效力量,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很重要的,践行及发扬更是新一代青年人需要做的。高校在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时,要努力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融入到里面,让学生学习民族英雄的故事,重视年轻一代力量的培养。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拥有爱国心并努力奋斗,培养属于年轻人的爱国凝聚力。在这快节奏,容易浮躁的生活状态下,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是很有必要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激励的作用。另外,如果能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可能会让一部分学生发现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从而成就更好的人才。学生可以更多地培养兴趣爱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可以更加亲密,学生能够更多第学习到有关国家传统文化的知识,热爱并且眷恋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践行了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这种高校中的思政教育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真正有用的人才,能够增加国家的整体文化水平,也与目前建设文化强国的观念相统一。
  1.3推动因材施教
  对于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有效融入,老师也应该认识到自己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老师要尽可能地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及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因材施教的理念在目前的教育界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所涉及的层面也很广。目前教育的现状就是运用各种考试与测试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尽管国家一直在呼吁进行素质方面的教育,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以应试教育为主要发展目的。
  在当代思政教育中渗透一些相关的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学生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范围,也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所热爱的舞蹈或者美术等爱好中。相关老师也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将好的文化传授给学生并传承,将不好的文化让学生能够引以为戒,给予学生更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
  老师要指导学生不断研究新的优秀文化,创造属于自己的优秀成果,用以造福之后的人民,让传统文化在两代人之间能够建立更好的连接桥梁。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让每一代都进行学习,前一代也影响和促进后一代,从而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能够让高校的实力也越来越强,对高校之后的发展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2 传统文化在高校渗透出现的问题
  2.1对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视度低
  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及经济的极大繁荣,人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但精神世界还不够丰富,很大一部分人对生活的理解追求等都发生了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趋向于对名利和金钱的追求,那些能够丰富人们内心的美好追求逐渐被埋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现代化的浮躁气氛影响了很多人,其中当然就包括思想心智还不是太成熟的大学生。小时候树立的考上大学的目标,好像仅仅也只是为了功利以及以后更好的生活。当前大学生所开展的相关课程,主要还是针对大学生以后的更好就业情况来开展的,为了学生的就业而去培养,很少能将思政和传统文化做到相结合。在学生的心中传统似乎逐渐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对于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也是很少是通过阅读原著来认识的,传统文化的知识在当代有了很大程度的缺失。
  2.2学生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在网络迅速发展的年代成长起来的,网络的形形色色成了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的兴起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浅阅读,只是草草地了解了事情的表象,并不去深入地探究了解问题,文章只是简单地扫过,图一个新鲜感。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真正沉下心来去阅读中国的传统书籍,晦涩难懂并且抽象的文学让许多学生望而止步,不能产生兴趣,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了解,也就得不到了继承。这样,在高校的教育中很少能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从而让传统文化发挥一个良好的作用。对传统文化认识的缺失,影响了很多学生对于思想品德的修养。   2.3外来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提升。许多西方的文化也逐渐传入我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青年群体的接受能力强,对于新奇的外来文化有很强的好奇心,可能会去花费大量的时间了解外来的文化,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无人问津,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了传统与思政教学的相结合,学生也就无法渗透了解。
  3 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
  3.1培养校园传统文化氛围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很多信息都能对三观不太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网络信息身边的环境都对学生造成了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想要去改变,必须要从每个人身边的环境开始做起,在环境中渗透这种良好的传统文化的氛围,学生身处这样的环境,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平台,也就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优秀氛围。所以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能够有一定的帮助,要想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首先需要现代媒体发挥作用,在当代,自媒体的运用逐渐普遍,在宣传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借助媒体在校园内的传播,增强对大学生的影响,当然,这也离不开校方在各个方面应该做出的努力,多举办活动,借助校园的平台,让学生踊跃地参加了解,将传统文化和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3.2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实际课堂
  在高校的教育中,思政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育内容,但是在大学的学习中,思政学习的内容往往比较单调枯燥无趣,加之学校和教师对思政教育的不够重视,很多学生也就没有兴趣去进行了解学习,造成学生的思想观念并不健全。学校要进行一个引导的作用,在相关课程中加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让学生能够收获知识。在日常的文化建设中,学校多结合思政教育的实际需求,让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也可凭借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修养和文化底蕴,注重专业和传统知识的相互渗透,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让传统文化渗透进学生的思想中。
  3.3运用新媒体进行传统文化教学
  在新时期的引导下,现代科技发展极为迅速,信息处理技术也日新月异,人们每天所接受的信息也得到了質的提升,可是在如此多的信息之中,有多少是一些娱乐性或者只顾吸引眼球来制造的伪新闻呢?在越来越多样化的时代,虽说各种东西鱼目混杂,但是也提供了许多优秀的平台。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更好地将知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平常生活中,利用网络发达的现代化条件,通过各种平台加强学生在思政方面的学习,引导学生参加优秀的传统文化线下活动。实践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老师要引导学生的行为观念,从而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4 结束语
  总之,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必须要重视的一个内容,它能够真正展现出高校育人的能力。所以,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运用相适用的教学方法,真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  于淼.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策略分析[J].智库时代,2019(21):60-62.
  [2]  朱伟.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策略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6,32(2):123-125.
  [3]  郭秋平.浅谈我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5):69-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54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