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苗苗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科技迅猛进步的背景下,市场经济越发活跃,而此时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有了明显的上升性。同时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求日渐强烈,相关的概念应运而生。为了尽量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也为了使各国之间的合作更加的方便快捷,各国开始了融入金融监管框架改革进程的合作,力求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能够及时制定完成。我国作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对于全球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在必要时,我国不仅要学习引进国际会计准则,还要建立一套更适应我国国情,更适合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会计准则体系。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我国应该学习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考虑到我国的现状和特殊之处加以结合,使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能夠及时完成。
   关键词: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准则;国际趋同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市场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跨国生产、跨国贸易往来的不断发展以及会计教育、会计组织、会计职位的不断国际化,越来越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一套统一的高质量的适合各国发展的会计准则。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更加认识到在国际上实行一套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各国都积极地参与到国际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中,通过各国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的提高来促进世界各国资本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最优化配置。在先后举行的七次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中,二十国集团的领导人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快速恢复全球经济以及加强对全国金融市场的监管,都积极支持建设一套全国统一的会计准则,将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国际趋同问题提高至政治高度。
   在现今,国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23个国家或地区,或普遍认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允许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且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加快了相关会计准则项目的进程,修订和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项目,而世界上的一些主要经济体也紧接着修改、更新了自己的会计准则,跟紧国际趋同的脚步。在新的国际情形之下,我国研究并确定本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举措,尽量发挥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推进制定一套全球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进程。
   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与不足
   关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其实在2005年时,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就基本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然而由于中国会计环境独有的会计问题,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还是存在着必然的差异。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我国的会计准则所体现出的问题有:
   1.我国会计准则缺少概念框架,现阶段是会计的基本准则在充当会计的概念框架;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的主要作用是直接规范会计实务的实施和会计操作流程的制定,同时对于会计具体准则的基本概念也只是具有一些比较抽象的描述,并没有一些在理论上的实质性描述。这个情况导致中国在后来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具体准则之间不协调无法相互配合的状况,这时候再充当概念框架的具体基本准则也只能治标不治本,完全不具备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2.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经济基础不够雄厚,信息的流通程度跟不上需求,使得公允价值难以充分地形成。在当今的中国市场经济中,国有资产依旧占据着主要地位,而在我国进行了股份制改制之后,市场经济结构有了多元化的新进展,但实体性的经济还是有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同时我国的公开市场容量并不算大,有一部分的交易并不会发生在公开市场上,使这些交易的公允价值以及其他的一些会计信息难以获得。
   3.我国的会计教育体质发展不健全,教育的先进程度和技术水平不能完全跟紧国际上的发展速度,不能快速且普遍地传达到全国,同时会计人员的素质整体上看来并不算高,我国熟练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和惯例的人才并不多,而能够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专家更是缺乏,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顶尖发展迫切的等待提高。
   4.新准则有些规定过度超前,实施难度大。而且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变化速度加快使部分的会计人员难以跟上当今的形势,不能够对新的会计信息完全理解和消化,从而导致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进程减缓。
   5.我国的法律环境条件不够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一个特色之处在于我国的会计准则具有法律效益,它的执行和实施会受到法律的强制力的保护。而我国会计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同时也正因为它与其他国家相比的独有特色,无法从其他国家吸取经验,无从借鉴和考量,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法律方面的修正和进步更是具有艰难之处。
   三、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比较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的差异,了解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在哪里,分析彼此的优缺点,再结合我国国情和会计环境等的特殊之处,才能得出我国的前进方向和吸取他国经验,才能更好、更快、有质量地完成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进程。在我国,财务部正在通过制定及修改会计准则来缩小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距,但就算这样,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些细节上的差异,这些细节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1.经济业务的会计环境有些许差异,从而导致一些会计准则的规定有不同,比如公允价值相关规定、资产减值业务、财务报告的提交目标以及合营中权益的处理办法等。
   2.在某些业务内容上,由于业务内容的不同,各国对待其态度的情况,我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而国际会计准则没有规定。
   3.由于各国环境不同,对不同事物的处理不同,国际准则有所规定而我国没有相关内容的。例如,关于恶性通胀经济中财务报告的编制、资本和资本保全概念以及关于收益计划的设定等。
   4.一些尽管内容很相似,但是关于具体项目的合并和分解不同。比如会计要素的分类,我国将会计要素分为六类: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而国际会计准则的《编报框架》却将其划分为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以及关于利得和损益的划分。    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影响因素
   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差异的存在是各种因素共同造成的。首先是不同的现状、不同的发展状况、面对着不一样的问题、拥有不同的底蕴,让很多情况都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国际会计准则的现状就是经费充足,制定的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完善,发展方向明确,还有着严格的治理机构来监督实施和反馈发生的问题,而我国的会计准则依旧是在政府的主导之下,制定机构的人员和程序等都有待提高和完善,前进的方向不光受到国内复杂经济状况的影响还有国际上各种力量的影响。而在对于国际会计准则的理解和研究上还差点火候,面对着国际会计准则体系这个庞然大物,我国的准备不够,解读不够到位和深入。
   目前,国内的环境因素是一个很大的阻碍。不管是在经济、人文教育還是在法律条件上都存在着很多的不利之处,我国应当不断地发展国内的市场经济,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学习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思考方式,要勇于尝试,借鉴有用的经验。更重要的两者在会计准则制定上的出发点不同,国际会计准则是为了更好地统一世界上的会计往来,让国际贸易能更好地进展,而我国的会计准则不仅在经济方面要有所担当,主要它还是国家财经法规的一部分,更要发挥好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作用,它承载着比国际会计准则更加多重化的功能。
   五、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道路上,不论什么样的状况,都要基于我国国情来做出改变,在了解了我国现在的会计状况后,在会计准则的法律制定方面、人员教育方面以及市场经济方面应当做出相应的改善。
   1.制定会计准则方面
   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的道路上所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尽管是有着各个方面的原因,但应当追根溯源,那就是在会计准则的起源即制定方面寻找原因和解决方案。
   第一点就是要提高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专业性。在制定机构人员方面有着两个主要问题,一个就是参加会计准则制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另一个就是社会各界人员在会计准则制定时的参与度不够。
   在参与到会计准则制定的政府机构人员中,大部分都是公务员,他们专业上的基本素养是有的,但是制定会计准则在中国会计法律体系上处于基础地位的法律性文件,就要求有更高、更加专业、针对性的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这些人员的专业知识问题不是靠着专家们地参与就可以解决的,这些人员是普遍性的需要,所以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问题,不仅在特定时刻去学习,还要加强会计专业性的氛围。
   同时在社会上各界人员的参与上,不仅要专业人员参与,还要各种与会计不相关人员参与。首先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人员的选择是要体现出几个特点的,代表性、专业性以及层次性。再之后就是社会上各方人员的参与,要加强社会上人员的参与,因为会计准则是适用于各个行业、各方人员,整个社会都要适用才好,政府的意愿固然重要并且具有客观考查性,但各种事物都有两面性,顾虑到政府的管理意愿,就不能太过了解到被管理方的想法。
   其次则要改变会计准则立项时的着重点。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我国的会计准则没有考虑到更多的实施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在制定时,不仅对会计技术可行性问题进行了研究,还对于实施之后的适应性进行考虑,而且对于在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有严密的治理机构进行管理,来确保会计准则制定的客观性。中国的会计准则则更多的对于技术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对于实施后的适应性问题并没有太多的考虑,也没有相关的监督机构来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没有一个双向的反馈,有些一厢情愿的意思。那么就需要中国的会计准则在制定的出发点上做出一些改变,对实施方面多一些考虑,从实践出发,让理论和实践两者的互动多一些,这两个方面能够真正地做到理论到实际和实践到理论的双重飞跃。
   2.会计教育方面
   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就要完善我国的会计教育,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教育,不光是在学校里,还要在执业的过程。在会计准则的快速变化背景下,会计人员的教育也要跟进前方的步伐,不仅要改变传统的会计教育,更要在会计知识的最前方吸收知识,要不断地改革会计人员的教育体制,培养更多与时俱进的、能够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库的会计人员,而且在会计人员的教育上,要加强对于会计实践的重视。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需要有很多国际化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是当今会计教育的重点,要能够适应现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来更新、提高自己。
   3.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的水平是一个时代的重要标志,能够产生很多重要的影响,当然这些影响在会计领域也是必然产生的。要进一步地发展市场经济,提高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度,国际会计准则的理想市场经济是一个发达的市场,雄厚且完善的资本市场,我国的市场经济与之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发展市场经济是必然要坚持下去的。要深化改革市场经济,推动资本市场向着成熟化的方向前进,完善国内的投资体制和市场的运行制度,致力于建立一个自由、活跃、公开的贸易信息市场。
   六、结论与建议
   我国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现在处于一个不断前进和发展的阶段。我国的会计准则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向着国际准则不断地趋同,在这个国际化趋同的过程中,会计准则立足于国情,学习新的东西、先进的知识,也在弥补着自身的不足,以期能够完善自身。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道理上一直是稳步前行,尽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阻碍,但是并不能使我们减缓甚至是停下脚步。我国要改变自身状况,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改变立项的着重点,对于实施会计准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解决,还要加强参与会计准则制定人员的多元性,使更多的行业专业人员参与进来,也要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员了解会计,参与到会计准则在社会中的各个方面;要完善我国的会计教育,加强会计人员在会计知识的实践性、技术性、先进性上的学习,要与时俱进,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然后要发展经济,完善我国会计人员的市场经济背景,让会计信息能够更好地获得,让会计准则能够得到更好地实施;更要加强与国际上的合作,更多更好地了解国际情况,也能不断同世界各国交流经验,学习他国长处。总而言之,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还是有一大段路要走,但是前进的脚步不会停下。   参考文献:
   [1]张玺.浅析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及启示[J].品牌,2014,07:49.
  [2]李倩.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15,02:196-198.
   [3]王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一个理论分析的框架[J].商业会计,2015,01:9-12.
   [4]孙思钰.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的文献综述[J].商业经济,2015,03:41-42+55.
   [5]刘秀琴.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J].企业导报,2015,05:21-22.
   [6]康大伟.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3:152-153.
   [7]黄瑾.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5:128-130.
   [8]吴娜娜.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6,03:74-75.
   [9]吴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7:190-191.
   [10]印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35:51-53.
   [11]李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21:119-120.
   [12]高松.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势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6,11:92-94.
   [13]王怡.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J].财会学习,2017,01:17-18.
   [14]黄佳康.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01:249.
   [15]罗瑞雪,杨成文.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的差异分析[J].当代经济,2017,06:58-59.
   [16]刘勤进.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思考[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9:33-34.
   [17]莫一帆,张力派.浅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基于会计环境的视角[J].中国商论,2018,05:125-128.
   [18]杨玉红.基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探討[J].中国集体经济,2017,17:85-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867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