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金融引领下科技金融专业群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范嵩 胡君晖

[摘 要] 在高等教育新课改体制与信息化时代发展大背景下,专业群的构建与运作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一平台中涵盖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强大的师资配置以及内在实训体系,从专业群角度分析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创新已经成为当前大势所趋。所以本文就基于互联网金融引领角度探讨了科技金融专业中的专业群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相关理论内容、发展现状,并对它的教学运行机制创新过程与要点加以例证。

[关键词] 专业群;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科技金融专业;发展理论;实践创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1. 01. 047

[中圖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1)01- 0117- 02

0 引 言

在互联网金融引领下,科技金融专业内容日渐丰富。它主张金融深化创新与金融工具衍生,结合这两点建立新科技金融专业体系,区别于传统金融专业发展,呈现出更高的技术化、工程化、智能化专业属性,构建形成了典型的“自然科学化”专业。为了凸显科技金融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有效性与实践应用价值,有必要建立教学专业群,以期待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学品质。

1 关于专业群

所谓专业群简言之就是为专业教学学习设置的群,专业群与专业建设一样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点。在专业群中,所有教学结构内容均被优化,它确立了一个或多个办学能力较强、就业率较高的重点建设专业核心,基于多个职业岗位对象建立专业学科基础体系,实现对专业集合体的有效优化,如此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群。实际上,专业群概念并不源自于教育领域,它源自于经济学领域,是经济学中“产业集群”的代名词。在产业集群中,所有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都有机会实现优化应用,而在课程设置集合与教学资源优化过程中,则主要基于实训体系优化系统内容,确保专业本质属性凸显其职业性一面,这也是对应行业中职业岗位建立对应岗位专业群的根本诱因。

在本文看来,专业群是存在两点基本特征的:首先是专业群的专业内容一般都是围绕某一行业所设置的专业教育交流群。实际上虽然说相同行业中知识内容依然相当繁杂,但是它们都是存在相近技术领域的,这些内容可客观反映到某些职业院校的实训体系中。例如一些高职院校会直接建设实训基地来培养专业人才,这些人才都是实训基地所培养出来的,他们能够融入到相同专业群中相互学习交流;再一点,专业群内的专业是学校中学科基础能力较强的专业,专业群中人们通过不断交流学习来实现相互互动,逐步形成一个集体,甚至帮助教师形成某类专业的教研工作体系,无论对学生、教师成长而言都有好处。

就以金融类专业的专业群来说,它其中所囊括的核心专业必然是金融类专业中的重点核心专业,甚至是某些社会企业所关注的专业内容,这些专业可围绕金融类专业形成专业集合体,共同建立专业群。在专业群中也会专门建立岗位链,确保在相同实训体系中完成基本实践性教学内容,最终真正将金融专业群捏合形成一个完整系统,保证该系统在长期发展中能够依托某一个重点核心建立金融专业体系,完善专业本质内涵内容,同时也会构建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特别是优化其师资力量与实训体系[1]。

2 科技金融专业群实践教学运行机制背景下构建专业群的必要性

在互联网金融环境影响下,科技金融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形成,其实践教学运行机制也希望发挥自身重要价值,凸显专业群构建建立的必要性。

在本文看来,在科技金融专业群实践教学运行机制背景下构建专业群的必要性首先体现在高校办学模式变化适应上,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原为精英教育),这一转化丰富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例如学术型人才、知识型人才等等纷纷出现。另外为了适应社会针对金融人才的发展需求,还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建立适应应用型的金融工程专业教学模式,通过构建专业群以凸显对其教学模式变化的适应。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建立专业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展开随机过程分析教学、模拟教学以及实验教学过程,结合金融资产定价、风险管理策略、金融产品设计等等体现专业教学有效性,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金融专业疑难问题等等。结合上述两点可以看出,目前在科技金融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机制中建立专业群很有必要,它能够将专业传统理论教学内容与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为当代科技金融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撑,保证金融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得以丰富优化[2]。

3 互联网金融引领下科技金融专业群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创新路径研究

3.1 教学目标明确

在互联网金融引领下,科技金融专业群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创新首先希望明确教学目标,希望在定位职业岗位的基础之上优化技术型人才技能结构调整,从整体上深度分析教学内容设计与优化,结合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建设教学主体,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创造前提条件。在专业群,它主要以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主要内容,建立了一套“金字塔”式教育结构。其中针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它主要是围绕科技金融专业的基础教学内容展开,为专业学生未来岗位职业能力的提升创造前提基础。在专业群中也特别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确保专业群建设做到统筹兼顾,同时考虑专业群内专业发展相关性,再考虑专业发展差异性,基于能力培养基础之上对学生综合岗位素养与后续发展能力进行有效调动提升[3]。

3.2 教学过程设计

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需要在确定教学目标基础之上建立科技金融专业中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在互联网金融引领下建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所谓“有层次”,它就希望基于多个层次展开教学设计,体现教学有效性,以下结合教学过程设计展开逐层介绍:

第一层次,主要针对专业学生的专业基本职业能力培养进行分析,提出科技金融专业的基础实训课程,而教师会在专业群中为学生分解教学目标,围绕金融管理与实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职业能力。具体来讲,它应该基于金融行业的基本职业能力展开论述分析,其中就包括了办公自动化、点钞、传票以及基本账务处理内容,其实践课程内容应该包括了中英文输入、点钞技术、电脑传票技术、基础会计以及财务会计等等。这一层次的教学设计主张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这也是当前科技金融专业有别于其它专业的一大明显特征。

第二层次,主要针对专业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展开分析培养,为此教师需要建立专业岗位群,结合科技金融类专业中的职业技能与企业需求建立岗位群,保证学生人才所管理、服务的对象均为“人”,而并非“物”。在这一环节,专业群教学需要了解科技金融行业的职业活动内容,在教学中凸显规范性与流程性内涵,明确该职业行业领域中的诸多工作手段、工作环境与工作对象,重点围绕学生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展开专业群教学过程。它的主要实践课程内容就应该包括了金融机构临柜交易、银行业务管理以及服务营销3点,这3点也代表了科技金融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3种能力。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银行会计实务、国际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假币识别技术、证券投资实务等等展开,深度优化专业学生参与业务实践活动过程有效性。

第三层次,依然从实践教学形式切入,主要围绕顶岗实习活动展开,培养专业学生的职业实训能力,更多从实践教学条件切入,为学校营造相对真实的、有价值的企业经营环境,有利于为学生实践教学过程。就这一点来讲,应该在专业群中围绕专业综合职业能力教学活动展开教学设计,围绕金融机构培养学生的岗位从业综合素质,丰富优化学生个人发展前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直接将课堂搬到课外,引领学生参与到社会科技金融企业中展开岗位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过程,实现对顶岗实习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保证学校师资配置与科技金融专业实训体系优化调整到位[4]。

3.3 創新教学策略阐释

在互联网金融引领下科技金融专业群实践教学运行机制需做到不断创新,结合创新教学策略阐释优化教学过程、教学细节、教学实践,下面简单谈两点:

第一,要按照专业群学习设置教学条件,争取做到对新、旧专业知识内容的有效整合,甚至追求对专业结构整体的优化,构建真正的结构理论专业群。在该过程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市场调研活动中,临时组建职业岗位群调查科技金融行业领域中相关知识内容,例如可围绕就业率提升为依据调查访问科技金融专业内部,确保在企业中获得实训机会,将更多职业经验带回到校园中宣传共勉[5]。

第二,要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学生能够在科技金融类专业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基于不同实践内容构建多元化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确保专业群内共享实践课程与专门设计操作考核标准有效形成。例如在银行会计业务与综合柜台业务课程中,教师就应该为专业群设计商业银行业务操作流程教学,组织形成教学项目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学习相关理论实践内容,而教师则会对学生学习成果予以评价,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它其中就包括了实践操作能力评价、理论答辩能力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以及教师总评等等,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专业学习态度,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6]。

4 结 语

在互联网金融环境引领下,科技金融专业渴望建立专业群,保证引导学生深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基于共建共享角度组建专业群教学实践团队,并引入更多教学实践活动创新运行机制,从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到多元化评价体系完整完善机制内容,确保为社会科技金融企业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助推我国科技金融产业快速向前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严伟祥,张维.投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金融科技语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2]黄文君.金融科技专业双师制教学模式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7).

[3]董珊珊,杜威.金融科技赋能银行业务创新转型研究[J].中国物价,2019(9).

[4]朱星华.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J].科技与金融,2018(7):73-75.

[5]芮浩浩.MT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客户满意度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8.

[6]王延涛.关于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思考[J].今日财富,201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9837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