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苏州市内河集装箱运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冯阳 蒋玉军

【摘 要】 为促进苏州市内河集装箱运输业发展,推动苏州市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分析其内河集装箱运输业的现状及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业的必要性,指出其存在的内河干线航道达标率和覆盖率低、京杭运河与长江黄金水道缺乏水运联系、南部与北部航道网相对独立、相关體系不健全等问题,并为此提出进一步优化航道网络、合理布局内河集装箱港口、开辟示范航线、研发适用船型、建立航运综合服务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苏州市;内河集装箱运输;航道;航线

1 苏州市内河集装箱运输业现状

苏州市地处长江经济带龙头区、长三角中心区,外向型经济十分发达,进出口贸易量巨大,每年集装箱运输量超过万TEU。苏州市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的条件十分优越,长江、太湖、京杭大运河三大水系过境,内河集装箱船通过干支航线,可通达苏州港、上海港、宁波港域等重要港口。与周边城市相比,苏州市内河集装箱运输业起步较晚,2018年完成内河集装箱运量1.88万TEU,2019年完成内河集装箱运量4.59万TEU,同比增长144%。近年来,苏州市内河集装箱运量增长较快,但与集装箱万TEU的生成量相比,水运承担的运输量微乎其微,未充分发挥其发展潜力。

2 苏州市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业的必要性

(1)是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打造绿色高效现代物流系统的需要。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给交通运输体系、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现有公路大部分已处于饱和状态,新建公路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公路货运车辆排放尾气造成大气污染,公路货运因司机劳动强度大导致事故频发。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能耗低、污染小、占用资源少等优点,苏州市水运条件得天独厚,应充分发挥其水运优势,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水运有序转移,推动铁水联运、公水联运等业务的开展,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是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的需要。协同推进港口航道建设是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当前正值加快港航资源整合,构建世界级港口群,围绕提升国际竞争力,做大做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并深化沪苏长江口港航合作的好时机,江苏省正推进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规划建设,将苏州(太仓)港建设为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的喂给港。沿江和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完善的集疏运体系为其提供强力支撑,而内河水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尽快弥补内河集装箱运输短板。

(3)是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明确了率先建成生态省、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的发展目标;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严格实施生态保护政策。加快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构建集装箱江海河联运体系,有助于发挥内河水运绿色环保的优势,从源头上缓解交通运输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为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3 苏州内河集装箱运输业存在的问题

3.1 内河干线航道达标率、覆盖率低

苏州市已建成Ⅲ级航道173 km,规划的省干线航道达标率41%,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常熟市尚无达标的Ⅲ级航道覆盖,在建项目还有一些“瓶颈点”和“卡脖子段”亟待打通,“一丈不通万丈空”的情况较多。

3.2 京杭运河与长江黄金水道间缺少高等级航道

京杭运河是苏州市南北向的货运大动脉,长江黄金水道是苏州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和重要依托,但京杭运河与长江水道在苏州市境内无高等级航道直接连通,极大地削弱了内河航运的供给能力。

3.3 南部与北部航道网相对独立

沪宁铁路穿越苏州地区中心腹地,区内各条航道上均有碍航铁路桥梁,导致苏州南部与北部干线航道网相对独立。在干线航道网规划中,仅青阳港有一条Ⅲ级航道连接南北干线航道网。航道网连通率低,制约了水运优势的发挥。

3.4 相关体系不健全

内河集装箱运输市场及服务体系不健全,苏州市内河集装箱运输企业稀少;作业区配套通关体系还未建立,进出口货物通关手续比较繁琐;尚无高效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生产企业、港口航线和船舶运输企业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和信息共享。

4 发展建议

4.1 加快构建集装箱运输干线航道网

进一步优化苏州内河集装箱运输干线航道布局,构建以Ⅲ级航道为核心的航道网络,依托京杭运河、长江水道和其他高等级航道,形成围绕腹地产业聚集地、物流中心和沿江港口的闭环水运通道。着力提升苏州市境内连接京杭运河与长江水道的便捷水运通道――望虞河的航道等级,改造规划干线航道上碍航桥梁和疏浚狭窄淤浅航段,构建上承京杭运河、南连浙江、东接上海、辐射苏锡常、覆盖苏州全境的干线航道网络,提升内河集装箱运输的便捷性和畅通度。

4.2 加快内河集装箱港口规划建设

结合各区产业结构布局规划,推动港产城协同发展,对内河港口布局规划进行修编,指导内河港口建设和发展,形成以高新港作业区、白洋湾作业区为核心,工业园南、吴中、吴江城南等为节点的“双核心多节点”内河集装箱港口布局。推动岸线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加快取缔、纳规“小散乱脏”码头,力促货物向集装箱港口汇聚。加强出入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密切集装箱作业区与产业、物流园区及货运场站等联系,推动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适应内河集装箱船大型化发展需要,提升集装箱港口泊位、货运站、堆场等配套专用设备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

4.3 优化内河集装箱航线

结合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港口规划布局,围绕开行模式、挂靠港口、航班密度等关键环节,统筹规划全市内河集装箱运输运行航线。大力支持经苏州市内河高等级航道网直达太仓港(或上海港)的省级示范航线建设,加强沿线各地合作,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内河集装箱运输品牌线路。扶持苏州市现有内河港区的集装箱运输业发展,打造具有公铁水、江海河联运能力的集装箱运输新航线,形成示范效应。

4.4 研发推广内河集装箱航运适用船型

根据苏州市内河干线航道通航条件,研发推广大型化、标准化的内河集装箱船,最大限度地提高集装箱装载量。积极借鉴浙江德清、安吉等地发展经验,加强与船舶设计单位、大型造船公司合作,重点设计建造适应苏州市内河航道特点的船型。支持标准化集装箱船的推广应用,淘汰运量小、能耗大、安全性差的非标准化船舶,促进内河航运效率提升和运力结构改善。引进并推广以LNG、电力等清洁能源为动力的集装箱船,推动内河航运绿色发展。

4.5 加快建立内河集装箱航运综合服务体系

为集装箱运输业务拓展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通关、物流、信息等配套服务。支持重点作业区申报二类口岸,协调推动海关、国检、海事等部门进驻港区,优化通关服务流程,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探索“智慧水运”建设,开发建设物流信息、船舶智慧监管、航道智慧管理等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集装箱运输相关技术融合发展。与长三角地区主要内河、沿江港口建立集装箱运输发展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9844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