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部门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姚建忠

  摘要: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和预算的考核等多个方面,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笔者提出了结合教育行业实际,科学编制部门预算,硬化预算约束,做好预算监督分析工作,现就教育部门预算管理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教育;预算管理;思考
  通过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各项财政改革,在财政资金的管理层面实现了公共财政改革的重大突破。但从各基层学校的工作实际来看, 仍存在不少欠缺,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1.部门预算改革提出了以零基预算为基础,逐步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筹的综合预算编制要求,但因多年惯性以及零基预算需做大量的纷繁复杂的核实确认工作,操作上仍延续定额预算编制,预算编制粗放、简单,使编制的预算和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不相适应,预算编制与实际联系不紧密,致使学校只能在设定的框架内进行硬性预算编制,造成预算与执行存在巨大偏差,无法兼顾社会整体效益和具体学校的资金使用效益的平衡,致使预算编制流于形式。
  2.预算管理意识淡薄。预算一经上级批准,本应按预算收支各科目额度认真执行,但在许多学校却是预算是预算,执行是执行互不搭界。一是学校法制意识淡薄, 领导不重视职工不知情致使财务管理长期处于低水平,当年的收支预算没有按月进行分解分配,没有充分认识到上级批准的预算是学校当年必须执行的经济法规。二是支出管理控制不严、随意性较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支出审批制度不严格,随意扩大开支范围,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专款不专用”的现象经常发生。
  3.预算管理过程中监督缺位。自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在预算管理上财政部门、会计核算中心和学校三者未能很好地衔接,对于预算的执行财政部门只“重分配”,“轻使用”,未建立一套完善的预算执行分析考核制度,学校会计仅将会计行为简单看作是对学校一些账目的计算,只需要发工资和办理报销手续就可以了,认为学校报账会计只是跑跑腿,会计核算中心只把自己的职能只停留在核算记账上,三方管理未形成合力,致使谁也不关心资金资金使用效益 ,谁也不关注财务过程性控制的局面,致使预算执行监督缺位,财务管理流于形式。
  二、强化学校预算管理的措施
  1.定额预算和零基预算有效结合。预算编制准确、完整是预算管理有效性的基础,各学校应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首先要全面弄清“家底”,采用综合预算的编制方法,认真分析上年度收入和支出结构,把握本年度收入和支出中的有利与不利因素,理清资金来源渠道,明确具体的收入项目、征收标准,根据上年度的收入情况和本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按照规定的要求,要将当年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收入,其他收入和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统筹考虑,准确合理编制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由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两部分组成。首先应当保障学校基本支出的合理需要,要此基础上,本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再安排各项事业发展所需的项目支出。基本支出预算采用定额预算编制,人员经费。人员经费按照人事部门核定的人数和人员经费的标准直接计算编制。公用经费。按照财政部门制定的定额标准直接计算编制。目的是优先保障学校日常工作正常运转。目前我县学校的基本支出预算均由财政根据基础数据信息库计算,所以学校必须重视保证人员信息和学校人事档案保持一致,及时更新。项目支出预算采用项目库管理方式,运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首先对已有项目库进行清理,对一次性项目和执行已完成或年限到期项目予已清除,再根据年初工作计划的安排由各学校上报项目,教育主管部门对各学校申报的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严格审核后,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添加入项目库,视当年教育可用财力状况,如果当年部门支出预算安排不了的可以转到下一年度预算中安排。同时还要编写好预算编制说明书,一同上报财政部门。预算编制说明书是对预算进行的书面分析与说明,是预算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已经审定的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中关键环节。关系到各学校年度工作完成的好坏,影响到教育事业发展和规划。为此必须强化预算约束力。设立部门总预算会计,明确部门总预算会计、局核算中心其他财务人员和单位结报员岗位职责,规范资金拨款程序。总预算会计负责指导汇总部门预算,对项目进行项目库滚动管理,分析汇报预算执行情况;教育核算中心财务管理人员根据上级核准下达的学校年度预算,严格预算拨款程序,对学校的进出资金按照序时进度和工作开展情况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同时,按时对学校财务收支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时反馈学校;单位结报员要做好和核算中心财务人员的衔接工作,适时掌握学校支出情况,在支出预算执行中要按照预算和事业发展进度编制和规定用途申报用款计划,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不得随意改变资金性质和支出规模。
  3.加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管理。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管理是预算管理中重要环节。整个预算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是难以得到保证的,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机制,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支出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将绩效目标管理与教育经费过程管理有机融合,实质就是投入与支出效果的比较,来保证整个预算目标的实现。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和可变即可控的原则,合理确定各职能部门和个人在预算执行中应负的责任和应享的权利。运用定量和定性指标,制定预算执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通过设立绩效目标,实施绩效评价,建立评价结果运用机制,把绩效优劣与人员岗位挂钩,形成绩效目标—绩效拨款—绩效评价—绩效岗位相结合的教育经费管理新机制。应做到事前审核(预算编制的开始即是监督的开始)、事中监控、事后检查核证。预算年度终了或跨年度重大项目实施一定阶段时,应当分析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撰写绩效报告。分析预算执行中的不正常因素和对预算执行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和环节,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一步改进预算管理,使教育部门预算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达到规范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3123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