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只《猫》的中国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邹玲

  要拥有中国的百老汇,“汉化”西方经典音乐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意节奏,高音区123,开始。”上海大剧院后台,刚刚还排着队劈腿跳跃的演员们随着口令开始了发声练习,这让原本有点混乱的排练现场顿时安静得只剩单调而整齐的和声。演员们显然已经习惯了这样从动到静的角色转换,正如他们已经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一猫。
  这是音乐剧《猫》中文版的排练现场,自今年8月份以来,这部创下了美国百老汇演出单天、单场次119万美元的最高票房纪录,并以14种语言版本在20多个国家驻场演出的音乐剧,开始以中文版登陆上海大剧院,随后它还将在北京、广州等8个城市巡演162场。
  “《猫》是音乐剧里面对演员要求最高的一个,要又唱又跳又演,我刚进组排练的时候被这个强度吓哭了,演一场下来相当于跑了一场马拉松。”在《猫》中饰演重要角色“温柔猫”的女演员陈沁告诉《中国企业家》,她已经有整整五个月的时间没有休息过一天了。
  23岁的丁臻滢跟她的师姐陈沁一样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专业毕业,她们俩都参与了去年音乐剧《妈妈咪呀》和今年《猫》中文版的演出,已经算是“行业资深”,《猫》剧的30多名演员大多还没有在国内大型音乐剧舞台上登台的经历。
  在许多人看来,让中国人喜欢上音乐剧就如同让西方人热爱京剧一样让人难以置信,何况这个行业如此稚嫩且普遍亏损。不过,亚洲联创公司总经理田元却信心十足,2015年前,她计划带领公司打造5个世界经典音乐剧中文版。“我们对国内音乐剧票房的预计目标不是千万级,而是上亿。”田元说,去年《妈妈咪呀》中文版票房突破8500万,首轮演出即实现了盈亏平衡,第二轮演出已经在全国开始并实现了盈利,红杉资本这样的风投机构也找上门来。亚洲联创公司是《猫》中文版的制作公司,也是去年《妈妈咪呀》中文版的制作团队。
  现在,《猫》中文版开局看起来还不错,今年首轮演出票房预售已过千万元,而去年《妈妈咪呀》的预售不过六百多万元。
  但这还远不到欢呼时刻。“如果谁告诉我音乐剧时代来临了,中国的百老汇梦想开始了,我会告诉他这是扯淡。”被媒体誉为“中国音乐剧女王”,曾经在《妈妈咪呀》中文版担任主演“唐娜”的影子对本刊表示,“只有一部音乐剧能够拿出来一年演出365天,一周演出7场,形成‘驻场’,我们才能承认音乐剧这个产业有开端了。”“驻场”是判断百老汇音乐剧能否成功的关键,没有形成驻场的音乐剧意味着商业上的失败。
  但在中国,即使如《妈妈咪呀》和《猫》这样享誉全球的音乐剧,仍然缺乏驻场的土壤和需求,不能为演员创造一个持续的演出平台。“我热爱这个舞台,但是台下不能没有观众。”从事音乐剧九年后,影子开始反思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为什么要做中国的“百老汇”?中国已经到了经济水平和人民素质都能普遍接受音乐剧的时候了吗?
  复制西方经典音乐剧对启动市场是一条捷径,但真正激发中国人对音乐剧的热情仍需要时间和技巧。田元认为,引进中文版、模仿和学习国外成熟的经验是必须的,就好像汽车工业一样,但从拿来主义到自主创作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想法、设计、小样到最后成品,都要遵循标准。
  把西餐做成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快餐,这注定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大制作
  《猫》是全球音乐剧的经典,其中最具看点的就是34只特立独行的、老老少少的猫,它们个性鲜明,争相出彩。
  尽管整部音乐剧只有150分钟,但将其“汉化”后,无论是排练与表演的强度,还是资金投入都十分巨大。例如《猫》中文版的舞台和道具全部从英国空运过来,包括地板,仅这一项成本就花费了几百万元。
  “音乐剧跟话剧等其它现场表演的形式相比,最大问题就是复杂,投入大很多。它是所有演出形式中最高级的剧目,对制作要求很高。它的盈利模式就是用时间换空间,不同于那种小话剧,或者国内今天演2—3场就能回收成本的。”田元告诉本刊记者。
  亚洲联创为《猫》付出的成本是4000万,平均每场演出成本超过20万,与去年《妈妈咪呀》持平,这个成本包括了版权购买的费用、场租及演员工资等运营成本。这个价格在音乐剧里面贵得咋舌。曾经制作过多部音乐剧的音乐人樊冲说,在国内的音乐剧里面,400万到500万的都算是大型制作了,一般中型的也就七八十万成本。《猫》的大制作意味着八成以上的上座率才能收回成本。
  由于亚洲联创的股东之一SMG制作的中国达人秀也是购买国外版权再改编成中文版,所以SMG非常认同跟西方成熟团队合作的好处,并且深刻体会到想有高收视必须有“大”制作的道理,而音乐剧只是换了一种表现形式的合作。
  去年《妈妈咪呀》是跟英国小星星公司购买的中文版版权,今年《猫》则是跟英国“真正好公司”合作,这个公司背后站着鼎鼎有名的“音乐剧之父”安德鲁·韦伯,而引进版权前前后后花了五年左右的时间。
  《猫》中文版中方导演刘春认为难度最大的环节在于原作的翻译。“艾略特的长诗很晦涩,而且翻译成中文以后很难唱,光翻译我们前前后后花了四个多月。”刘春告诉记者,负责翻译的团队并不好找,需要又懂音乐剧,英语熟练,又有一点中文流行歌词基础,最后他们找的都是一群业余音乐剧爱好者,甚至没有一个人是音乐剧或者翻译相关专业,但每个人都能随口唱出一段经典音乐剧选段。
  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观众在看完之后反映,感觉中文版的歌词听起来拗口,不够顺耳。刘春也承认,由于来回的沟通和磨合成本过高,无形中就损伤了不少原著的品质。
  国内不少做音乐剧的人士对号称盈亏平衡的《妈妈咪呀》走“汉化”经典音乐剧的路线并不赞同。“引进的成本太大,如果算上媒体推广的费用,肯定是赔钱的!”致力于民族音乐剧的制作人文硕对《中国企业家》表示,一线城市因为烧钱过多正在成为音乐剧的“火葬场”。
  音乐剧行业在中国已经有35年历史,赚钱的(甚至不能说是成功的)音乐剧只有寥寥数部,包括2003年三宝制作的音乐剧《金沙》以及2003年到2008年以上海大剧院为核心引进的5部国外经典剧目《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猫》等英文版,其它如近年来东莞市政府参与投资6000万打造的音乐剧《蝶》、松雷剧院投资3000万打造的音乐剧《爱上邓丽君》均告失败。“35年的历史,竟然没有形成一首可以传唱的歌曲,这已经能说明问题了。”影子对记者感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3605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