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解决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文静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但他们的贡献与所得到的关注并不成正比,特别是在资金借贷方面,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来讲他们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这既有中小企业的自身原因,又与中小企业目前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内外结合采取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融资成本高。在贷款政策上,中小企业不仅很难享受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优惠利率,而且还要支付比大中型企业借款更多的浮动利息。在贷款方式上,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大多采取抵押或担保方式贷款,这种方式不仅手续复杂,而且在寻求担保或抵押时,中小企业还要付出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相关费用。正规融资渠道的狭窄和阻塞使许多中小企业为求发展不得不从民间高利借贷,这些都增加了融资的成本。(二)融资结构不合理。一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严重依赖内源融资,外源融资比重小。单一的融资结构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大做强。并且在外源性融资中,中小企业一般只能向银行申请贷款;二是在以银行借款为主渠道的融资方面,借款的形式一般以抵押或担保贷款为主;三是在借款期限方面,中小企业一般只能借到短期贷款,若以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科技开发为目的申请长期贷款,则常常被银行拒之门外。(三)融资渠道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内源融资;一是外源融资,其中又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从内源融资来看,一是中小企业分配中留利不足,自我积累意识差;二是现行税制使中小企业没有税负优势;三是折旧费过低,无法满足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需要;四是自有资金来源有限,资金难以支持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中小企业不得不把外源融资作为筹集发展资金的主要渠道,而间接融资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获取外源融资的主要手段。间接融资的主要媒介就是银行,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市场风险大、企业倒闭率高、财务制度不健全、资信状况堪忧、缺乏足额的财产抵押等原因而使得银行比较广泛地存在着慎贷和惜贷现象。同时,金融对消费支持力度不够,消费信贷存在贷城不贷乡,贷富不贷穷,贷多不贷少等现象。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是其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民营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民营企业大多是以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许多民营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经营行为短期化以及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此外,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存在逃避银行债务、多头抵押等情况,因而其资信等级不高。银行对其缺乏足够的信心,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银行不愿冒险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二)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弊端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随着银行股分制的改革,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条件下,银行对于贷款的条件越来越苛刻,中小企业想要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取得贷款也将会更难。银行体制改革强调风险约束机制的建立,各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了避免风险,上收基层信贷权,贷款权限集中到省行和总行,并坚持面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重点客户的“四重”方针,主要提供给重点行业和大企业。另外,银行还实行了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确立了信贷员承担贷款风险的终身责任。诚然,风险约束机制的建立对防范金融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激励机制没有相应建立,信贷人员在面向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贷款时,明哲保身,普遍采取“为不错贷,宁可不贷”。他们首先看到的是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产品市场尚待开拓,技术尚待革新,经营风险较大,没有内在的驱动力去仔细分析企业申请项目贷款的可行研究报告,去现场调查并发现这些中小企业的潜力和发展机会,更谈不上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帮助企业找到赢利的模式。(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地方政府的协调职能发挥尚不到位,从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第一,国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逐步制定和实施了不少扶持政策,使其融资问题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却尚未形成足够的重视,缺乏配套的专门为其提供服务的优惠政策。不仅如此,现行金融体系还对中小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的活动作了过分严格的控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第二,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的要求,政府应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特别的扶持,其中最为迫切的一个环节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专门机构来对中小企业进行管理。实施政府的相关政策主张,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基木成功经验。而在我国,现行的管理模式是按所有制及部门组成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有关中小企业机构设置重叠,职能重复,政出多门。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解决对策
  (一)中小企业自身要建立健全融资管理。真实、全面、准确的会计资料是银行评价企业还贷能力的主要依据,健全的财务制度也向银行展示了企业健康发展、诚实守信的良好印象,有助于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此外,企业要加强对融资的认识和管理,强化信用观念,在融资前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融资的必要性,认真分析测算融资成本和收益;融资成功后应专款专用,制定明确的还贷计划,根据项目的收益情况,可适时对还贷计划进行修正,争取贷款到期按时偿还。这不仅是企业守信的表现,从长远来看,对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都有很大帮助。(二)完善健全金融体系,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的间接融资,但是银行的贷款品种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多样化。因此,金融机构应根据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不断开发和探索创造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三)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和机制。要在不断摸索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担保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对担保基金的管理、监督,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市场化、规范化的步伐。强化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建立起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登记制度;谨慎选择担保对象,建立起信用担保的风险控制与防范体系;加强对担保项目的跟踪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建立起担保风险预警系统;深化担保机构的内部管理;强化担保机构的外部约束,加强担保业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起科学严格的担保操作管理责任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不同模式的信用担保机构,推动担保产业化发展。(四)建立和运用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欧美许多国家都在主板市场之外设立了第二板市场,其上市条件较主板市场低,设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在国内第二板市场设立之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可借助国外的第二板市场为自身的发展融资。还可考虑设立中小企业产权交易柜台,提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产权转让的场所。同时逐步放宽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目前我国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对中小企业来说较为苛刻,政府管制也比较严厉。政府要开启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渠道,需逐步放宽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尤其是对于发行企业规模的限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44981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