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缘木岂能求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舒 立

  5月的中国发生了不少大事,而临近月底时,沪深A股市场突如其来的“井喷”现象成了财经界最为特殊的近景,让人不得不看,不得不想。应当承认,这一轮股市升势的确不同寻常,而且在经历了长达两年的漫漫熊市之后,投资人对于牛市到来的企盼无论如何强烈、如何热切都不过分。但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听到了一种非常奇特、而且完全背离了市场规律的论调。这是有碍市场发展、必须予以反对的。
  这说法以经济学家的姿态出现,理而论之地说,现在“启动股市带有启动内需的战略性质”,可以由股市升温来带动投资和内需,因而可以“振兴整个宏观经济”。结论当然就要特别主张“看得见的手”在市场上激扬。
  检验理论和历史,我们完全可以指出,这种“启动股市→启动内需说”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人们都知道,股票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且股票市场的冷热对现实经济生活确实可以产生影响。比如香港就曾经有种说法,称股市升的时候酒楼就满了,港人纷纷吃起鱼翅捞饭了。而且美国也有“股市热了、消费旺了”的说法。这就是国外学者曾提出过的“财富效应”。
  然而,其一,股市升温、财富效应产生,本身应当是宏观经济形势向好的结果,是经济自身带起了股市之后,后者再反过来发生某种反作用。这里经济发展是因、股市升温是果,因果不能倒置。其二,这种影响,也就是“财富效应”,对于消费的反作用仍是非常有限的。美国高盛公司的首席投资策略家曾就此问题进行过定量研究,发现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刺激只占到美国整体消费的3%。其三,中国的投资者行为与美国人截然不同,中国人从股市赚了钱,主要是重新投入股市进行投资或投机,很少用于大规模消费。以定量的方式观察,可以说股市热带来消费热甚至投资热的情况,在我们这里过去根本没有出现过;目前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普遍偏低,更不可幻想奇迹发生(参看本期“宏观经济月评”专栏文章的分析及两张表格)。
  自去年初以来,中国经济逐步陷入通货紧缩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建议启动经济,政府也或交替、或并行使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手法;至少从今年3月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看,这些通常用来启动经济的手法还将用下去。在此过程中,我们从未听说哪个学者或决策层人士提出过用“启动股市”的办法来启动内需。广而言之,美国在30年代和90年代初都出现过萧条,日本自1992年以来一直处于经济萧条之中,全世界的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总结了各种经验教训,但从未有人主张“刺激股市”之说。这里的原因非常简单,并非经济学家或是决策层人士思维障碍、迂腐无能,而是因为大家都没有忘记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原理,所以从科学的头脑出发绝不会去缘木求鱼!
  那么在中国的现实状况下,应不应当让股票市场对改革和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呢?而且,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可以对股市发生某种影响呢?回答也是肯定的。不过,股市有自身的规律,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应通过货币政策来间接形成有限影响;政府可以通过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必要制度安排(例如在严格的监管和限定下合理解决券商融资渠道问题),使股市获得健康发展的充分条件。而从根本上说,为了使股票市场在眼前和未来的国企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认真解决上市公司的效益不佳的问题、治理市场的结构性缺陷,才应当是全局性战略行动的起始点。舍此之外,指望靠人为营造的气氛、甚至不知何来的“场外资金”来“搞活股市”,市场纵使暂时“牛”了,也只会是饮鸩止渴的“病牛”,在长远的意义上对投资人、对市场、对经济都并非好事。
  5月的中国事情太多。使馆被炸事件发生后,不少人甚至对加入WTO的努力和目标都发生了动摇;股市从“导弹缺口”转至持续暴涨,也使人惊服外界因素左右市场的力量。然而,突发性的事件,以及由此引出的突发性情绪(特别是其中的过激情绪)总会过去的。平稳地度过5、6月,我们会更清醒地看到,已经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中的中国必将一如既往地走下去。过去20年改革已经印在中国人心中的市场理念是不会从根本上动摇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215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