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耗散结构理论解析金融危机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萌

  摘要:自从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其影响已经从金融体系扩散到了实体经济领域,不仅使美国经济走向衰退,也延缓了全球经济增长的步伐。文章将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与金融系统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进而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解析金融危机,提出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在于过度金融创新、道德风险的影响、金融监管不到位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的激化。并在此基础上,从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风险预警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耗散结构 金融危机 金融系统 成因 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042-04
  
  金融业作为一个系统,具有其特殊的结构和运行机理。金融业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金融系统的内在结构以及它的运作演变规律为我们从深层次因素研究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一、“耗散结构”的定义与特征
  
  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的领导人普利高津在论文《结构、耗散和生命》中正式提出“耗散结构理论”:一个开放的系统(无论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还是经济的、社会的系统),通过非线性作用达到远离平衡态且系统的某个参数变化达到一定临界值时,通过涨落变化影响,系统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就可能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态结构转变成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有序的新状态结构。这种新的有序结构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且不因外界微小的扰动而巨变。普利高津把这种结构命名为“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系统从无序状态过渡到耗散结构应有几个必要的条件: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即系统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系统必须处于远离平衡状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流和热力学力的作用关系是非线性的;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并且需要不断输入能量来维持。在平衡态和近似平衡态,涨落是一种破坏系统稳定有序的干扰,但在远离平衡态情况下,非线性作用使涨落放大,而达到有序。
  从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耗散结构理论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中的基本规律、把必然性和偶然性重新组装到一起,是帮助我们认识科学发展规律的有效工具。
  
  二、金融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一)金融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金融系统是由若干个个体和金融机构组成,他们按照各自的预定目标进行独立决策,为系统提供了最大的开放性。金融系统是一个与环境介质充分相交换且不平衡发展的非平衡态系统,内外部元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竞争,存在某些非线性动力过程,使金融系统从最初的无序结构发展为高级的非平衡的有序结构。
  
  (二)金融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
  金融系统中,资本的供给与需求存在时空矛盾和非对称性。市场主体都在进行不同的资本循环和周转,资金的闲置和短缺都有各自的时间差,不可能出现完全的同步和对应。同样,资本供求在同一时点的空间层次上也往往呈现非均衡分布。此外,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也是不平衡的,不可能保持完全同步的增长或下降,常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从而造成资本价格的波动。即使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相应的均衡价格,也只是相对的均衡而不是绝对的平衡,并且受各种因素影响这种相对均衡不断被打破,使系统始终处于非对称的非平衡状态。
  
  (三)金融系统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作为主要交易对象的资本各具特色,其供求又受到政治、经济、技术、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整个金融系统的运行状态受各种复杂影响力作用。这些影响因素不是以简单的叠加方式而是以非线性的交织融合方式作用于金融系统,使系统呈现出高度的非平衡状态。
  
  (四)涨落对金融系统的触发和激化作用
  涨落可以理解为影响金融系统的发展因素的波动变化。一般情况下,宏观上各要素保持相对不变或变化较小,但从微观上看涨落是经常出现的,主要是由于系统内外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带来的随机波动。这种涨落过程一般不影响系统的稳定,称作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微涨落。当金融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由于系统的稳定性,微涨落触发引起的波动不足以打破原有的秩序。但当金融系统处于某一临界点时,微涨落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和连锁效应被迅速放大,形成宏观整体上的巨涨落,导致系统发生突变,由不稳定状态变为一个新的有序状态,形成新的耗散结构。
  
  三、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解析金融危机的成因和传导
  
  (一)过度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系统远离平衡态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发展的目标是提供风险分散或对冲的手段,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以确保利润。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品是近年来金融业发展最为快速的创新产品。
  1 证券化的影响。大量的次级房贷被美国大批放贷机构转换成了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而且,证券化了的住房抵押贷款,不仅可以在国内金融市场交易,也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流通。通过将贷款证券化,放贷机构将贷款的风险转移了出去,并日将回收的资金继续用于放贷,使得放贷的规模不断扩大。最近3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就是资产证券化。它已成为全球各大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重要业务构成和主要收入来源。因此,证券化产品在近年来发展迅猛。一方面,新的产品不断衍生;另一方而,在规模上也快速增长:据统计,住房抵押贷款中约有60%都实施了证券化,而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中大约14%为次级抵押贷款证券。下而我们以美国投资银行收入结构的变化来探讨证券化对金融系统结构远离平衡态的影响。
  
  数据显示证券化的收入成为投资银行的主要收入,金融创新取得高效回报。但这种高度证券化缺乏严格的监管。投资银行迅速扩展业务,使金融业呈现混合的经营状态,结构无序扩张,金融机构迅速膨胀逐渐使原有系统不复存在,已从远离平衡态发展成更加远离平衡态。随后由于资本扩张速度太快,使金融业产生严重的产能过剩,进而造成资金链的波动。金融系统与外界环境介质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呈现不对称而脱节,系统内在的不平衡也难以保证,电就使系统达到一种极不稳定的临界点上。为了维持金融系统的有序和远离平衡态,只能对某些不稳定的因子进行剔除,因此出现了三大投资银行的破产。
  2 金融衍生品的影响。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其复杂程度电日益加剧。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抵押贷款公司便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进行证券化,发行低级别的房贷支持证券,将其出售给投资银行等风险偏好机构。投资银行再将这些低级别的MBS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出众多新的金融产品,出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金融机构或个人。通过这个过程,最初的金融产品被放大成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链条也被极大地延长了。图2表现了这一过程中次级贷款及相关金融衍生品的产生流程。而且,经过多层次的证券化,这些产品的风险变得很难识别和追踪。由于这些衍生品是建立在最初的贷款基础资产之上的,当基础资产和交易主体出现问题后,

大量的信用风险就会沿着这条金融创新的链条逐级传导下去,必然危及金融市场整体。
  
  图3反映了这些金融衍生品的迅猛发展情况。从1996年开始,美国发行的MBS主要由政府支持机构操作并一直起主导作用,2003年拖欠的3万亿美元,就是以政府信誉为担保的金融行为。但是从2000年开始由非政府支持机构发行的MBS一路挺进,大幅增加。同时,购买MBS的投资银行为担保MBS发行了新的债券CDO,形成“MBS―CDO―购买者”的风险转移链,金融衍生产品被滥用,通过非线性作用,严重影响金融系统稳定。CDS是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金融衍生品,CDS的市场规模从2001年出现到2007年迅速扩大到62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GDP的4.5倍。介稳性已到临界状态,但CDS这种以信用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设计者、发起者和参与者投资银行却是一类既无法吸收存款而缺乏稳固的资金来源,又不受美联储监管的金融机构。因此,这种高风险的游戏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外部制约。
  上述金融衍生品的高风险性影响金融系统,使得系统更趋于远离平衡态。同时,其具有的涨落因子群在非线性作用下,形成了宏观的“巨涨落”,并最终随着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而产生金融危机。
  综上所述,金融的过度创新,金融工具的过度衍生和高杠杆趋势,导致了金融市场过度的流动性,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和远离平衡态的程度。
  
  (二)道德风险的非线性作用
  次级贷款的证券化和多次衍生化是一个复杂的金融创新过程。各类金融机构彼此分工且相互合作,但显然没有哪一个金融机构对整个衍生化过程的风险控制负责。在这条衍生化链条上,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每个市场主体所追求的都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存在着非线性作用的道德风险问题。图4就是道德风险在各个主体间的传导过程。道德风险的非线性作用,引起整个次贷市场的风险积累和风险放大,使得金融系统处于更加不稳定的非平衡态。
  
  这些作为个体涨落因子的道德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类:次级抵押贷款人的道德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人的自有资产有限,倾向于贷款买房,并尽可能降低首付比率,因为他们的破产成本很小。为了满足市场需要,抵押贷款公司推出了各种低首付、零首付的贷款工具,为道德风险的产生埋下隐患。抵押贷款公司、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由于这些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风险转移给风险偏好者或者投资者,因此他们不再严格审核购买资产的质量,而是为了将产品推销给下家,把重点放在对购买产品的分割、打包、组合和证券化处理上。通过这个过程,使得各金融机构自身承担的风险很低,利润回报却很高。结果,抵押贷款公司大力发展次级贷款,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也纷纷介入,高杠杆率的复杂金融衍生品充斥着市场。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在对金融衍生品CDO的评级中,信用评级机构不但评估风险,而且还参与融资产品的构建过程。这样极易引发道德风险。据统计,被评级机构支付的评级费用占评级机构收入的90%。评级机构既向产品发行方收取咨询服务费,又对其产品进行评级,这两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使得信用评级机构丧失了独立性,表现为和被评级机构相互配合使用各种手段提高衍生品的评级结果。信用评级的升高引起了市场的非理性追捧,导致道德风险的累积。另外,评级机构的透明度很低,他们一般不公布评级的数据来源,也不公开核心的评级方法。信息透明度不高使市场和监管部门对评级机构的约束作用减弱,评级机构容易出现道德风险。
  这些道德风险行为作为涨落因子叠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和连锁反应,关联效应被迅速放大,产生的巨涨落导致金融系统突变。
  
  (三)金融监管不到位使得金融系统持续远离平衡态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是多头监管、空白监管和重复监管同时并存,这样的监管体系使得金融系统缺乏外部制约,持续处于远离平衡态而趋于临界点,加速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庞杂,监管部门权责混乱。联邦和各州均有金融监管的权力,而且监管职责由多个部门负责,如美联储(FRB)、则政部(OCC)、存款保险公司(FDIC)、储蓄管理局(OTS)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多个机构,进而造成各部门、各产品的监管标准不一致。一方面,各部门权限互有重叠,监管效率低下,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越来越慢。另一方面,监管盲点也屡见不鲜。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金融创新链条中出现了大片监管的空白地带,对创新产品和投资银行的监管更是严重缺乏。各种复杂的、高杠杆性的金融衍生产品和证券化产品没有被监管部门纳入系统的监控范围,出现风险后,电就没有针对性的应急手段。例如:像CDO、CDS这样的金融衍生产品,到底由谁来管没有明确,像投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没有要求。次贷危机爆发时,投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平均仅为3%,而国际银行业资本统一协议――巴塞尔协议要求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当银行大量从事高杠杆业务时,监管部门仍旧沿袭以往的模式,导致次贷危机中投资银行因为资本不充足,抗风险性能力很弱,大量倒闭。此外,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恢复混业经营,使得金融机构多种业务交叉,证券化又将信贷、证券、保险等多个业务领域联系在一起。但是金融分业的监管体制没有进行调整,单一领域的监管对于涉及系统性、全局性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监管,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来对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负责。
  
  (四)先低后高的利率政策和先高后低的屠地产市场价格引发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触发和激化了金融危机
  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美联储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连续13次下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到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2000年底美国30年同定房屋抵押贷款利率为8.1%,到2003年降至5.8%;2001年底一年可调息抵押贷款利率为7.0%,到2003年降至3.8%。过低的利率引发了宽松信贷,还款能力降低也直接刺激了民众的负债投资热潮。正是由于市场普遍预期美国房市前景一片大好,更加刺激了美国房市,房价从1996年到2006年飞涨了约85%,形成巨大的泡沫。2007年初美国房地产市场房屋总价值约为21万亿美元,其中约8万亿美元是投机的价值。
  从2001年至2005年的四年中,美国自有住房者平均每年从出售房屋、房屋净值贷款、抵押贷款再融资等套现业务中提取近1万亿美元的“收益”,作为他们日常消费开支。而由于利率的持续降低,美国房价飞涨并没有大幅增加购房者的还款压力。从2000年到2004年,美国购房者平均每月所需偿付的贷款额从846美元上升到876美元,上升仅为3.5%,远远低于美国中位房价上涨33%的上升幅度。这刺激了美国人的购房热情,同时也使得放贷机构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满足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别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需求,多种多样的高风险次级抵押

贷款产品应运而生。次级抵押贷款的“债务收入比”最高达到55%,而优级贷款的平均水平仅为32%,因此次贷风险很高。此后,放贷机构把按揭出售给投资银行,这些投行再把各种不同的按揭放在一起,变成一种“有按揭支撑的证券”,出售给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将全世界大量的投资者吸引到美国国内房地产市场上。根据美联储2004年统计,从1994年到2003年,次贷增长近10倍,年均增长高达25%,是抵押市场增长最快的部分。2006年美国发放次贷规模达到6000亿美元,占当年发放房贷总额的21%,优贷比例则降到36%。“次级贷款”经过包装衍生在二级市场交易流通,总规模达到10万亿美元,其中约有2/3在国际上流通,涉及“次级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多达2500多家,全球有45家大银行和券商都参与进去。图5反映了1994-2006年美国次贷发放额的快速攀升。
  
  但是,泡沫无限制地吹大终会破灭。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在两年之内将基准利率从1%提高到了5.25%。从2006年年中开始,美国房市开始降温,房地产价格出现下滑。2006年三季度到2007年7月,美国房价下跌超过10%,房屋销售量迅速降低,2007年5月美国成屋待售量超过400万套,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利率升高和房价下跌使许多低收入的次级房贷家庭无法偿还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到期未付率大幅上升,次贷危机爆发。表面上看,次贷危机的爆发由利率升高和房价下跌引起,实际上是美国人对住房的正常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远低于房地产市场虚拟出来的巨大的无支付能力的需求。先低后高的利率政策和先高后低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引发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对已经处于临界点的金融系统起了激化作用,触发了金融危机。
  
  四、耗散结构分析金融危机的启示
  
  (一)必须全面认识金融创新的双刃剑作用
  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既能分散风险,也会放大风险,必须在趋利避害中寻求利益最大化。金融衍生品,例如“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担保债务凭证(CDO)”等,能为贷款人提供流动性和降低融资成本,并通过重新分配,满足投资者的不同风险偏好。通过资产证券化还能有效缓解风险过度地集中于银行体系的状况。因此,金融创新仍需要继续推动。但同时,还应看到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不断扩散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导致金融系统远离平衡态。金融衍生品交易实质上是一种“零和博弈”,微观上看降低了风险,宏观上却把风险从风险回避者转移到风险中立者或偏好者手中。风险在不同主体问分散和转移,打破了银行业与金融市场、金融衍生品与原始产品以及各国金融体系之间的传统界限,增强了系统性风险。因此,必须把握好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关系,在提高监管水平、完善金融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稳妥推进金融创新。
  
  (二)必须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
  从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可以看到:一方面美国金融体系中很多环节都存在着监管的缺失;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的自然属性是逐利性,具有风险偏好的资本倾向于投资风险大、收益回报高的金融产品,这样就放大和扩散了风险,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甚至对经济造成实质性伤害。因此,应加强对各环节的监管,增强各种机构的透明度,规范其运作,加强对金融系统的外部约束,使其运行更稳定,才能抑制类似次贷房地产泡沫成为“巨涨落”的情况。
  1 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金融监管不力,才使得次贷市场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所以对于金融创新,既要在审批时严格审查,更要在其发展过程中加强监管和指导,如应通过相应的法规,规定杠杆交易的上限,避免过度利用杠杆效应。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在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充分预见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建立相应的监管和防范机制。
  2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从次贷危机的贷款者来看,贷款机构不是商业银行,而是为数众多的次贷机构。放贷者本来就知道次级债风险很高,但是对利益的追逐以及市场占有率的压力让放贷者忽略了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严防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市或股市等高风险领域而造成资产泡沫堆积。同时,而对现今金融机构混合经营的趋势,监管部门应改变以往的分业监管模式,建立对金融体系的全方位监管。
  3 加强对信息披露及评级机构的监管。及时、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能够发挥市场纪律对金融道德风险的约束作用。次贷危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不透明、不对称。金融创新工具在投资者和所投资的原始产品之间制造了太多的分离层面,投资者通常只是依靠评级机构的评级报告来进行投资的决策。所以,一定要加强对信息披露及评级机构的监督管理。
  
  (三)要构建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
  金融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介稳性非常脆弱,系统内的非线性作用影响极为复杂,一旦某个因子被放大都可能演变成为危机。因此,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是金融系统必需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的风险预存系统是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及金融稳健经营原则,系统中已经暴露或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通过选定一系列能够反映金融风险和危机大小的专门指标,收集整理信息,建立相应的模型和区间进行检测,利学分析并作出综合评估,发现突发事件,确定风险和危机的剧烈程度,及早给出警示信号,加强系统内人员的警觉意识,为防范和化解危机提供对策建议。首先,应建立房地产市场的预警制度,加强对房地产市场信息和数据的整合、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引导理性的投资和消费,抑制房地产业过度膨胀和对个人住房贷款的过度需求。其次,应建立个人住宅融资制度,建立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手段为主体的经营机制。再次,应完善贷款的抵押、担保制度。当抵押人超过抵押期限不能偿还贷款时,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权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置抵押物并行使优先受偿权。从而需要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尤其是完善对房屋使用者的安置制度和对抵押物的处置偿付制度。
  
  五、结论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系统为了维持其有序结构,需要不断地吐故纳新,从远离平衡态通过非平衡相变到达新的稳定耗散结构是一个符合自然规律的进化过程。金融危机后,雷曼、贝尔斯登倒下,“两房”被接管,AIG被国有化……,从金融系统的角度看,重新洗牌也许是解决此次金融危机的良方之一。但是,基于对金融系统和金融危机的爆发及传导过程的剖析,我们认识到,必须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才能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爆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2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