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璐

  【摘要】现如今我国金融经济体制改革日渐趋于完善,现有的金融经济体制很难适应现在“城乡统筹”发展的经济状况需求。在这个信息化普及的年代,农村的金融发展应该怎样进行新一番的改革,应该怎样在互联网方面发展才能真正的做到消除农村与城镇居民的差异,在农村实行金融普惠这项服务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论述的主要是互联网金融创新在农村的发展、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农村普惠的主要矛盾以及弊端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 互联网金融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倡将普惠金融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的发展方向,实际上发展普惠金融就是建立一个效率高、遍及范围广泛的让社会各个阶层的收入者都能够享有金融体系带给大家的利益与便捷,在繁荣的城市与偏远的山村之间相比较有着非常大的信息获取以及准确性的差距。之所以我当提倡发展普惠金融政策,是因为能够让偏远地区以及各个欠发达的地区都能够得到同等的金融服务。因此普惠金融的发展就是关注农村的经济发展,实现我国对农村的资源有效配置[1]。
  二、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很难消除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很多因素都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如我国农村地区融资模式欠缺、单一,金融服务机构各项制度并不完善,农村地区的资源与城市相比较很欠缺,这些因素都将农村的经济发展变的很局限。这些年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提倡从金融改革的角度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并且为农村的金融普惠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但是发展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日之功,而且限制农村经济发展还有很多关于经济体制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市场障碍还没有完全得以解决。在农村,信贷配给效率比较低下,这也就必将导致农村农村融资的困扰以及农村信用度的问题、农村的资金外流以及资金匮乏这种极其矛盾的现象出现。基于目前农村的经济发展形势,在商业化味道越来越浓重的时期,很多正规的金融机构逐渐退出了农村市场,新型的农村金融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优势与作用,在农村如何规范化融资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从这些方面来讲,农村金融服务相关体系,无论是在质量方面还是在数量方面都很难满足农村现如今的市场发展要求。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农村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并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因此很多的农村居民都抱有排斥和抵触的心态。在农村,基层的网点覆盖率太低、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重心上移,这些都为金融发展的可获得性以及便利性造成了严峻的挑战。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关于农村金融普惠发展水平的相关要求,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与这个水平要求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农村金融市场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地域很广、交易成本很高,这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金融供需双方的信息共享不通畅而且有严重信息相矛盾的现象,农业生产受天气制约有很严重的不确定性以及脆弱性,金融发展的风险很大,农村的信用度比城市居民要低,风险分担机制的发展很不完善,因此所有的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那么金融机构就很难得到积极响应,很难立足于农村市场,不能带动农村的积极发展。这些农村金融矛盾没有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而消除,所以农村金融普惠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整顿,尽早消除城乡差异。
  这些年以来互联网一直处于非常活跃的地位,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也为农村普惠金融从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给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互联网以大数据为背景,它的主要服务对象并不是大型企业,而是专门把一些中小型企业做为目标和发展对象,所以在这方面解决了农村贷款难的问题。将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与传统的金融相比较,前者的金融信息获得很便利,而且因为信息传递速度快且顺畅,大大的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互联网金融在另一方面不需要中介进行中间服务,所以也省去了很大的交易成本,传统的互联网需要面对面、点对点的交易,但是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信息手段,在地域和时间方面处理得很灵活,这一点可以满足农村的因为基础设施不便利造成的麻烦,还可以快捷的征集闲散资金。如今,国家的经济政策也非常支持互联网金融的手段来解决农村金融发展停滞的问题,这在政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早在2012年的时候,中央银行就试图进行改革农村的互联网金融体制,展开农村移动的支付业务,寻找农村传统金融以及微信金融新的出路,彰显了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发展的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还彰显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普惠金融更具有包容性,能够惠及更多的低收入者。
  三、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时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能够实现金融普惠那么必须要做到公平发展以及经济健康发展。金融普惠和普惠性金融体系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05年左右的时候由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性的金融机构提出来的。这世界性的金融机构对于这个概念的解释就是:家庭或者企业都能够得到既方便又有效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这些金融服务必须是有担当的、可持续的而且是在有监督下的一种服务。金融普惠体系是指把小额的借贷以及微型金融纳入到金融体系中进而快速的取得进步,作为重点的发展对象,最终让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可以同等的享有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3]。在农村,普惠金融又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含义,它是指通过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网点覆盖面积,增加农村的金融服务项目,能够及时的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广大村民或者企业提供合理的金融产品或者价格等,进而高效的缓解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局面,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从根源改善金融服务质量,让农村等地区的取款、汇兑、缴费、保险以及养老等服务变得更加便利。但是目前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之间仍然存在着相互排斥的恶略现象,低收入者很难得到应有的金融服务,或者是得不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一)金融服务在农村的发展中基础条件不足
  农村和农业经济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具有弱质性,因此在农村发展金融的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在收益以及风险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弱质性,比如收益不稳定、风险大。与此同时因为受农村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薄弱的限制,而且过去金融扶持政策在农村发展不完善、风险规避机制建设落后,很多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最后都接二连三的推出了农村市场,中国邮政虽然在农村驻足,但是为农村个人或者企业房贷的能力和范围比较有限。信用社是农村信贷的主力军,但是历史欠账记录太多、基础条件差、防御风险能力低下,让信用社应有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一些发展比较好的信用社逐渐走向了商业化的方向发展,所以甚至导致了脱农的现象。很多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到了来自众多的局限,比如:规模、地域以及数量方面的限制,这些现象非常不利于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改善。在这种发展形势中,在农村企业融资模式非常单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村的信贷可获得性降低,金融的便利程度跟不上发展的需求给普惠农村金融发展到来了巨大的困扰。   (二)农村的市场信息渠道有缺陷
  农村的金融市场普遍存在的严重危害现象就是信息收集不对称,出现了信贷配给和金融抑制的不良发展现象。以为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经济形态分散程度很高,不仅没有正规的制度进行约束,而且没有准确和便利的信息渠道,所以最终金融部门没有办法良好的做到信贷需求方面的准确状况以及进行信贷的原因或目的,最后不得不提高了贷款的门槛。分散的贷款动向以及多元化的资金使用目的大大的加剧了金融监督和管理上的成本,贷款部门不得已谨慎放贷,这对收入处于中下游的居民或者企业来说无疑不是座大山。这也就造成了一些个人或者企业无法享受金融服务,与普惠金融的政策相悖,阻碍了这项政策的发展,因此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阶段采取了产权制度的改革办法,并且准许能够建立新兴村镇银行等具有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从源头有效解决信息不符的问题,但是仍然需要时间的检验[4]。
  (三)在农村的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风险分担的问题
  从目前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现状来看,能够为农村进行抵押的物品相对欠缺。而且在农村的个人或者中小型企业可以用于抵押的物品中尚且存在着产权不清楚缺乏抵押效力的现象,比如居民的宅基地存在争议、耕地的年限等。有的价值波动不稳定,比如农产品、庄家的农业器具等。所以这些物品很难能够让金融机构放心的为其放贷,农村市场的担保机制亟待改善。目前在农村普遍流行的互助联保模式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与农村之间的社会关系有相当大的依赖程度,所以很多的个人或者中小型企业尽管有借贷需求但是社会资本不足这个门槛让他们望而止步(如表1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状况)。农村保险的风险大、保证低、成本高,所以主要是通过相关政策做保障。但是国家的投入有限,供不应求,而且经营模式有着严重的问题,社会保险体系有问题,这些都导致没有办法解决风险分担的现状。
  四、互联网金融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的发展是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的有效手段,能够开拓农村金融发展的新的篇章。互联网是通过网络的一种新兴技术手段,打破了传统的交易在时间以及地理位置上的局限性,可以保证畅通无阻的交易。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农村金融的经营模式,也大大的就爱那个低了成本。服务更加有效率,有利于更多的金融资源向农村涌入,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增加了更多的融资方式。
  其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有效缓解了信息不对称、不相符的难题。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农村实现有效的借贷。互联网平台可以为村民的投资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交易平台、信息交流渠道,有利于村民实现投资理财。
  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金融成本。这些年以来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形势,迫使很多的金融机构远离农村市场,加剧了借贷难题。而这种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降低了物理网点的成本、信息成本以及员工管理等的人工成本。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对顾客的各项相关信息进行后台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建议
  (一)开展无网点银行服务
  相对于传统的服务模式而言,无网点办公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还大大增加了服务的覆盖面积。通过这种无网点的服务的优势,可以让很多没有得到这项金融服务的居民也加入到这个优惠政策中来。来自哥伦比亚、印度等多个国家的4个可以提供无网点银行业务服务数据显示可以得知,这些客户初次享受金融服务的人员比例很高。
  (二)增强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若想快速且稳固的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那么关键就在于建立一个有效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风险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这种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因此应该完善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管理模式,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发展新的适合于农村发展的风险分担机制、加快农村利率市场化的脚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降低农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5]。
  (三)充分的发挥政府相关政策在农村金融普惠中的积极作用
  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在宏观层次上加快金融普惠方面的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政府的相关政策可以有效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加强农村金融的法律保障体系、给予政策帮助和引导。政府的政策可以很显著的提高农村的支付环境、信息环境以及信用环境,改善金融机构在农村里的整体实力,为广大用户普及相关知识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相关金融意识和素养,有效打击金融犯罪、维护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
  (四)发展适合于农村需求的普惠金融服务
  立足于农民的基本需求,搞清楚我国农民到底需要怎样的金融相关服务,我国的金融在农村发展还处于最初级的阶段,因此大多都是以保险为主,比如说农业保险,因此针对这一方面的需求,应该给予农民适当的存钱、贷款的相关优惠政策,将贷款等服务程序简单化,做到便利高效、降低农民贷款的门槛,争取做到小额贷款、低利息、降低成本,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农业银行南通分行课题组,潘镭.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创新推广普惠金融――对南通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调研思考[J].现代金融,2014(9):13-15.
  [2]李倩舒.浅析互联网金融对普惠金融的推动作用――基于农村普惠金融的角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35-36.
  [3]马九杰,吴本健.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农村金融普惠的作用:经验、前景与挑战[J].农村金融研究,2014(8):4-11.
  [4]罗婷婷,张艺.互联网视角下农村普惠金融实现路径研究――基于重庆农村金融服务的调研[J].金融监管研究,2014(12):95-106.
  [5]徐会军.利用互联网金融助推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4):68-70.
  作者简介:孙璐(1985-),女,汉族,湖南娄底人,任职于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金融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26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