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扩大了学生的求知领域,使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即社团活动使大学生获得了归属感,丰富了情感体验,提高了交往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提升了自信心,促进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关键词:社团活动 大学生 心理成长 作用
  
  自从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seligman)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积极心理学专集以来,积极心理学已成为美国当代新兴的心理学研究思潮。赛利格曼等人倡导的积极心理学是以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为特点,探索幸福生活以及获得幸福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显然,积极心理学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并力图促进个人、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的和谐发展。
  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启发,促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把工作的关注点从少数障碍学生转向大多数健康学生,把工作的重点从心理问题的调适转向通过健康有益的活动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健康成长和快乐成长。而学校的社团活动正是值得重视的教育方式。
  社团组织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愿结成的具有固定成员和特定活动内容的学生团体。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使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而且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使大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感悟人生的美好。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团活动使大学生获得了归属感。丰富了情感体验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认为,人类的所有需要都可以按照它们重要性的大小,从低级到高级排列成递增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归属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人是社会性的存在,每个人都害怕孤独,都希望归属或依附于一定的群体,以得到关心、爱护、支持、友谊和忠诚。归属感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是一种内心的满足感。研究表明,归属感与学生的积极情感(如乐观)、学业成就、自我概念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且对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学习的积极性是强大的动力。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普遍较强,他们为赢得社会承认,都渴望成为某一组织或社团的一员,以表达他们的价值归属。但在正式学生团体如班集体、学生会、党团组织中,常常因为要完成学校组织的指定任务而使其活动的趣味性、灵活性、多样性受到限制,无法照顾到所有成员的心理需要,会使部分性格内向的人感到归属感的缺失。而学生社团组织机构比较松散,对成员没有强制的约束力,往往通过心理上相容、行为上协调一致,形成了宽松、活泼、畅所欲言、平等相处的良好氛围,具有交流面宽、信息沟通渠道畅通,信息交流频繁,参与自由度高,展示才华机会多等特点,能够满足大学生归属感的需求。因此学生社团补充了传统正式学生团体归属感的不足,对广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起到传统正式团体无法替代的辅助作用。
  在有归属感的团体中,情绪对心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变化。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益于身心健康,而沮丧消极的情绪体验则会降低工作效率,损害身心健康,影响个性发展。健康心理学认为,为了维护身心健康,个体过度积聚的心理能量需要释放,情感需要倾诉,压力需要转移。大学阶段是青年人心理成熟、社会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情绪丰富多变的相对不稳定时期,他们的情绪活动具有冲动性、暴发性和易于心境化的特点。因此,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对大学生情感的渲泄,压力的转移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学生社团中,由于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和志向,很容易在彼此情感的倾诉和倾听中得到支持和理解,达到情感宣泄和释放的目的,从而使内心的情感找到归宿和寄托,对学生的心理调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可以使他们的交往需求、友谊需求、情感需求得到满足,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形成自我尊重、自我体现、宽容谅解等心理特质,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他所获得的情感交流、心理帮助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越多。因为社会支持通过对应激的缓冲作用,能够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增加个体的安全感、喜悦感、归属感、价值感,提高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当他们遇到挫折、感到压力时,也能够在社团中找到地方和对象,及时把感情和精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最能体现自身才能的活动中去,使不良情绪得以化解。可见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社团活动中,既能释放过剩的能量,转移不良的情绪,又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获得心理的成长。
  
  二、社团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交往、沟通、交流情感,寻求理解,建立友谊,切磋学问,探讨人生。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能力直接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影响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也影响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但是不少大学生在交往中过于退缩、被动,甚至缺少交往的技巧,因此,影响了人际关系,带来了心理困扰,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在社团组织中,由于参与的自由性,吸引了有共同志向和爱好的学生,打破了院系、年级、专业的界限,使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专业背景的人聚在一起,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学识交流网络,提供了多角度、多侧面的信息来源,使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并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他人的交往方式,学习有效的沟通方法。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模仿他人学会的。在观察学习中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之一是榜样,对榜样的观察是学习新行为的条件。主体亲自观察到榜样的示范行为后就会效仿,但要成功地效仿,学习主体还必须有机会去实践这种行为,并通过同伴的强化使交往行为得以改善。正性强化可以增加积极的行为,负性强化则惩罚了消极的行为,从而影响行为出现的频度,使个体的交往行为趋于积极化。在社团组织中,由于具有宽容、理解、支持的氛围,成员在观察到他人的示范行为时,通过反思自身的不足,能够学习同伴的积极行为方式,并愿意尝试各种选择性行为。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实践新的行为方式,改变不适应的交往行为模式,并通过练习使新行为得到巩固和迁移,从而改善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方式,成为受欢迎的人。
  然而大学生仅有交往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能力是现代人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光靠个人奋斗是很难办到的,必须具备与他人相互依存、同舟共济,互敬互重、利益与成就共享、责任与风险共担的合作意识。但是由于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现代社会对张扬个性的推崇,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合作意识欠缺。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由于父母的过度照顾,更容易出现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的个性特征,这对于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十分不利。在学生社团中,由于团队目标是大家共同的兴趣爱好,而且大家关系平等,团队内的沟通渠道比较畅通、信息交流频繁,人际关系和谐,团队成员有强烈的归属感,成员之间彼此接纳相容,互相尊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并能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齐心协力默契合作。群体动力学研究表明,民主式的群体气氛,使成员之间充满信任,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激发成员的创造力,而且群体的内聚力能提高群体成员的士气,明确活动的目的,使大家自觉合作,努力完成群体目标。因此身处凝聚力高的团队,既能增强成员的合作意识,学会换位思考,又能展示个人才,实现自身价值,促进个人的成长。
  
  三、社团活动增强了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全面正确的自我认识,是确立自信的基础。但是有不少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有失偏颇,常常因为一次失败、一时落后,就否定自己的一切,从而陷入自卑和退缩,使他们失去了许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影响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全面认识自我,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形成完整的自我同一性,是大学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大学生只有在现实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才能清除无谓的自卑对心灵的损害,才能避免盲目的自满对生命的束缚,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获得心理的成长。在社团组织中,由于成员相互尊重、信任,心理上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容易消除社会屏障和心理防御,因而他们在交往中愿意揭示自己的内心情感,敢于展露真实的自我。并能够在积极的人际互动中多方位多角度地认识自我,从别人对自己的不同反馈中洞察自我,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和自我追寻。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建立起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人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中发现自我。同时社团活动还是发挥特长、展现自我的重要舞台,使同学们能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通过策划组织社团活动,以及社团目标的实现,来展示能力、挖掘潜能,获得同辈的认同与肯定,进而悦纳自己,消除焦虑和自卑,获取自尊、成就感和生命的价值感,因而变得更加独立、自信、乐观、合群和坚韧。
  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理解和认同社会规范和制度,培养自己的社会角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的核心是通过社会规范的内化,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学会如何做人。发展的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父母行为对子女心理特征的影响无长期效应,同伴群体才是心理功能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作为制约人的社会化的外在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朋辈群体的影响成为主要因素。朋辈群体是由年龄、志趣以及社会身份等方面相似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学生社团就是这样的组织。由于成员间所具有的同质性,以及交往上的自由性,使得朋辈群体成员最易相互吸引、相互模仿,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带来重要影响。作为在校大学生,他们很少有机会亲自接触社会,活动的场所主要是家庭和学校,接触的人主要是家长、同学和老师,对社会的看法主要是通过网络和身边的人片面了解的。因而对现实社会缺乏全面的了解,对社会认识有失偏颇,往往造成对现存社会的不满或认同感不强,对复杂的社会表现得比较单纯和幼稚。因此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社会客观、公正的认识,就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一项任务。而社会化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社会实践,社团组织正是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模拟的社会情景和实践平台,社团就像一个“微型社会”,迈进社团,犹如走进社会。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增加对社会的认识,提高了自身为人处事的能力,对大学生社会角色的正确定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还通过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学会了承担责任,理解信誉,尊重承诺,协调人际关系,规范自己的行为,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和困难等,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了准备。一些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和范围还走出校园,逐步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家教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创业俱乐部等,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与社会保持联系的常规载体,使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面对真实的社会,对大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角色,加快社会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要使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得到更好更全面的成长,还需要管理者和指导老师付出更多的责任心、耐心和爱心。例如,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曾组织大学生心理社团的心理短剧大赛活动。活动结束后,我们专门组织各参赛队的主创人员和演员交流活动中的成长感言。有同学说,在剧本编写和排练的过程中,因为大家各有主见,都希望说服别人听从自己,结果常常是争执不休,不欢而散。在活动中经过反复磨合,大家逐渐形成了合作意识,学会了换位思考,并提高了团结协作能力。还有同学说,在排练中常常因为遇到问题难以解决想要中途放弃,是指导老师的支持与鼓励,才使大家坚持了下来,并最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由此也得到感悟:困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放弃只能失败,只有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更有同学表示,虽然创作和排练过程培养了大家的合作意识,增强了意志力,但活动后的这种交流活动意义更大,它使大家从更高的角度去反思成长历程,重新认识自我,获得的感悟和提升更大。因此,指导老师在对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中,既要放手给学生提供自由成长的空间,又要适时点拨,及时指导,才能使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获得成长,获得成功,获得自信,而这正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追寻的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270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