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两种隐喻理解的认知理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介绍了目前最有影响的两种隐喻理解的理论模型――品质归类理论和结构映射理论,并对两种理论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隐喻;品质归类;结构映射
  中图分类号:K2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142(2006)04―0121―04
  隐喻(Metaphor)理解的认知心理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心理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一种修辞现象,隐喻的定义历来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看,国内外的一些学者认为隐喻可以是词、词组、句子和篇章,有人甚至把反语、谚语和寓言都当作了隐喻。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人的思维从根本上来说都是隐喻的。而在实际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只研究这些隐喻现象中的一种,如词汇隐喻和句子隐喻。在本文中我们采用的就是这种狭义的定义,所指的隐喻范围仅限于标准的隐喻句,其英文的标准形式是“X is Y”,在汉语中就是我们常说的暗喻句,其基本结构是“A是B”,与英文中的标准形式是一致的。其中“x”和“Y”是两个来自不同类别的词语,被分别称为“本体”和“喻体”。
  近三十年来,心理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隐喻理解加工的各种理论和观点。目前比较有影响、争论较多的是品质归类理论(Attributive Categorization Theory)和结构映射理论(strueilife Mapping Theory),本文主要对这两种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关研究进行分析。
  
  一、两种理论模型的基本观点
  
  (一)品质归类理论
  品质归类理论是由格拉斯科伯格和凯撒(Glucksberg和Keysar)提出的。他们认为传统的特征匹配的观点不能真正解释隐喻理解的心理机制。隐喻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明喻的内隐形式。隐喻的理解不是基于特征的比较,隐喻的比喻意义不是自动激活的,它是基于类别归属而实现的。因而提出了品质归类的理论模型。品质归类理论认为隐喻的理解开始于喻体,通过指派给本体一个与喻体有关的抽象类别,来实现隐喻的比喻意义的进达。这一抽象类别可能是存在于喻体中的,也可能是在加工过程中从喻体临时派生和抽象出来的。如,在英语中,隐喻“My iob is a jail.(工作是监狱)”,喻体“jail”可以属于一个传统类别,也可以属于一个抽象的、没有名称的类别(如令人的思想感到不愉快的机构),以喻体本身“jail”作为该抽象类别的一个典型的原型代表,这个抽象类别的那些特征可以通过将本体纳入喻体所定义的这一类别而赋予本体。
  该理论指出,在隐喻理解的过程中,分类(grouping)是能够使两个不相似物体的比较产生相似性关系的机制,而归类(categorization)则是确定参与比较的特征的选择机制。分类或归类的恰当与否是影响隐喻的可理解性和适当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读者的背景、对本体概念的了解程度及语境信息也会影响隐喻的理解。如果读者对本体有所了解,而且喻体的特征是显著地与语境和本体有关的,那么隐喻就是可理解的,也是适当的(如,上面提到的英语中常用的隐喻“My iob is ajail.”,对我们来说可能就会感到比较陌生和难以理解)。
  格拉斯科伯格认为隐喻的理解并不是一个转化为明喻的理解过程,相反明喻的理解与隐喻一样,也是一个类别归属的过程,是通过将本体纳入一个由喻体确定的类别中的过程。该理论还能将字面意义的比较与比喻性的比较(无论是明喻还是隐喻)区别开来。比喻性的比较可以用类别归属的方式来表达,如“Sermon is like sleeping pill.”可以表述为“Sermon is sleeping pill”;而字面意义的比较则不能被这样表达,如“Harpsichords are likepianos.”就不能被表述为“Harpsichords alepmnos”。
  
  (二)结构映射理论。
  吉特(Center)基于对类比(analogy)的研究提出了隐喻理解的结构映射理论。这一理论提出的前提假设有三点:(1)知识由事物的特征及事物间的相互关系所组成。(2)知识是以命题网络的形式呈现的。(3)在这个网络中,结点表征的是作为整体的概念,事物间的关系是通过命题的
  结构映射理论最吸引人的特征是能同时解释比喻与字面意义的比较、隐喻与类比,具有认知经济性的特点。对字面意义的比较、隐喻、类比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个由特征相似和关系相似所定义的一个相似性的二维空间表示出来(见图一)。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比较展现的是高度的关系间的相似,那么产生的就是类比;当比较展现的是高度的特征或属性间的相似,那么产生的就是字面的比较;而隐喻性相似不仅包括了特征的相似,也包括了关系的相似。
  
  二、两种理论模型对隐喻理解中几个重要问题的解释
  
  隐喻理解中有几个比较重要却也是最难解释方式来连接和表达的。
  根据这些假设,对隐喻理解的加工过程,结构映射理论提出了“隐喻的理解是通过事物之间关系的匹配,而不只是从喻体到本体的特征匹配过程”的观点。吉特认为,隐喻的理解最初开始于本体和喻体语义表征之间的校正,这种校正不仅仅是特征之间的匹配,而且是本体和喻体两种表征间的结构校准的过程。这个过程采用的是一个局部到整体的加工过程来达到两种表征间的结构校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不考虑结构一致性的前提下,本体和喻体两个表征进行匹配;第二阶段,这些局部的匹配形成结构一致的相关核心(kernels);第三阶段,这些核心合并成一个或几个最大的结构一致的解释,结构映射机制通过一定的规则对这些解释进行结构评价,找出最适合的解释。通过这种方式,每一种解释中最初只存在于喻体而不存在于本体的候选推论(candidate inference)被传递给了本体。该理论还指出有的隐喻在加工中可能不止一个校正,因此可能会产生多个解释。的问题,如特征选择问题与隐喻的不可逆性或不对称性问题。品质归类理论和结构映射理论基于不同的加工假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特征匹配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
  品质归类理论认为,隐喻理解开始于喻体意义的投射,虽然本体具有无数的特征,但只有那些与喻体确定的抽象类别有关的特征在隐喻理解时才被选择和使用,其他的无关特征不被选择。品质归类理论能预测隐喻的不对称性,因为如果将一个隐喻句逆转后,就会产生一个与原隐喻句完全不同的类别(原隐喻句定义的B是属于由A定义的类别中的一员,逆转后变为A属于B定义的类别中的一员),会使逆转后的句子变得很难理解或意思完全不同,如“Some doctors are butchers(一 些医生是屠夫)”,逆转后成为“Some butchers atedoctors.(一些屠夫是医生)”,其意义与原先大不相同。另外品质归类理论还认为读者不熟悉的本体,可以通过继承喻体所确定的类别的特征来获得新的特征。
  结构映射理论认为隐喻的理解过程是结构校准的过程,在系统性原则和语境的作用下,只有那些最大程度共有相关结构的信息才在解释时被选择,而其余的相关结构信息则不被选择。对不对称或不可逆问题的解释,结构匹配理论认为隐喻理解是将喻体的结构关系匹配到本体上,是单向的,所以颠倒位置会改变意义。该理论能解释相似但不相同的特征匹配问题:喻体和本体的相似但不相同的特征,可通过在相似关系结构中的共有作用而被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
  
  三、目前主要的实验研究结果
  
  为了验证这两种理论的正确性,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支持和反对的证据都有。支持品质归类理论的研究者认为,从语言学角度来看,隐喻的基本句法形式就有类别包含的判断功能,且语言现象中也存在单个词代表整个类别的情况。因此,支持该理论的实验证据之一就是对类包含的验证。格拉斯科伯格认为隐喻如有类包含陈述功能,它们就是不对称且不可逆的。他用24个隐喻句和相应的明喻句,12个字面比较句以及他们的逆序句为实验材料,首先让被试对这些句子的可理解性作等级评价(0-7),然后对等级大于1的句子进行意义的改写(paraphrase),发现隐喻句和明喻句的顺序效应显著,逆转后,其可理解性等级有很大变化,而字面比较句逆转后,等级值变化不大,顺序效应不显著。对句子意义改写的结果表明,有97.5%的隐喻句和明喻句的逆序句为不能成立的句子,而字面比较句只有18%,支持了品质归类假说。
  在另一实验中,格拉斯科伯格通过对喻体和本体作用的检验,进一步对品质归类理论进行了验证。他的基本假设是在隐喻理解时,喻体提供了可归属于本体的候选特征,本体则对这些特征的种类进行约束。因此,特征维度少、意义域窄的本体词,如"lawyer”,对喻体的制约水平高,反之则制约水平就低,如"brother"。同样,有的喻体提供的类别是明确的,而有的喻体提供的类别则是模糊的。类别明确的喻体对提供给本体的特征会产生明确的预期。实验采用了2×2的被试内设计,两个因素分别是本体的制约水平和喻体的模糊性,结果发现,制约水平高的本体和确定的喻体对理解确实有促进作用,结果支持了该假说。
  麦克隆(McGlone)系统采用了四个对隐喻进行改写、评价相似性和对隐喻进行回忆的实验,验证被试在理解隐喻时使用的策略,结果表明在各种实验条件下概念隐喻不是隐喻理解时使用的策略,被试更依赖本体和喻体的品质归类。
  格里格和莫尔歌(Gregory&Merlger)采用正误判断任务(true or false)检验隐喻、明喻句的反应时,发现尽管明喻比隐喻多一个词,但其理解显著快于隐喻。因此不支持格拉斯科伯格和凯撒的品质归类理论。而约翰逊(Johnson)用反应时方法研究了隐喻句和明喻句的理解,发现隐喻句的理解显著快于明喻句,这种差异不是由句子的长度造成的,结果支持品质归类理论。
  对结构映射理论支持的证据来自于对本体和喻体在理解中的作用的验证。吉特和沃尔夫采用启动范式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实验一中先呈现启动项,接着呈现目标隐喻句,要求被试键入对该句的解释,记录从目标句出现到开始键入的反应时。启动项目包含4类:喻体字、本体字、空行、本体+喻体字。启动项以句子的形式出现,呈现1500ms,间隔lOOms(ISI=lOOms)后呈现隐喻句,结果发现以喻体为启动词和以本体为启动词的隐喻句理解反应时差异不显著,而以本体+喻体为启动的隐喻句的理解时间显著快于单用本体或喻体为启动项目的时间,从而支持了结构匹配理论。在实验二中将ISI改为2500ms,记录的反应时为目标隐喻句消失到键入开始的时间,仍然没有发现喻体的启动效应。
  吉特和沃尔夫对该理论进行了进一步验证。吉特认为既然结构映射模型假设隐喻理解开始于两种表征间的校正,因此在隐喻加工进程的初始阶段,是角色对称的;在加工后期,是角色敏感的。也就是说在加工的早期不具有方向性,而在加工晚期,隐喻理解显示出了较强的方向性。而对品质归类模式来说,本体和喻体的加工在最开始阶段就是以角色敏感的方式进行的。在实验一和二中他们采用斯特鲁普(stroop)范式的比喻意义干扰技术(metaphorical interference technique),研究隐喻理解的早期加工过程。实验材料中包含字面意义正确的类属句和4类字面意义错误的句子:(1)错误的类属句,(2)隐喻句,(3)隐喻句的逆序句,(4)拼凑的隐喻句。他们预测,如果在隐喻理解的早期,加工是对角色敏感的话,那么比喻意义的干扰效果应该出现在隐喻句和隐喻句的逆序句中,而不出现在拼凑的隐喻句中。结果发现被试拒绝隐喻句和隐喻句逆序句的反应时比拼凑句和字面句要长,且差异显著,而拼凑的隐喻句与错误的类属句间的反映时差异不显著。更为重要的是隐喻句与其相应的逆序句间的反应时基本相同。结果与结构映射模型的预测一致。
  在实验三中,吉特和沃尔夫采用句子的可理解性判断任务,继续研究了隐喻句理解的后期阶段,发现被试对隐喻句比字面意义真实和错误的类属句的反应时都要长,且差异显著,对隐喻做可理解性判定的时间几乎是隐喻句的逆序句时间的两倍,说明在隐喻句理解的后期,确实是存在方向性的,这进一步支持了结构映射理论,反对品质归类理论。
  目前已有的实验证据似乎更倾向于支持结构映射理论。品质归类理论从其基本的理论构架上更强调喻体的作用,对该理论的验证也多从这个角度出发。而对本体与喻体的交互作用,特别是本体对喻体信息的限制性作用没有有力的解释。结构映射理论通过在喻体结构投射过程前,增加了本体和喻体的表征间的校正,不仅突出了喻体的作用,同时也解释了本体与喻体的交互作用,其理论构架较为全面。
  
  四、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句子隐喻理解加工机制的研究,除了要回答一般的词汇隐喻理解加工中隐喻的比喻意义与字面意义激活的时间进程问题之外,还要回答隐喻句理解中的特殊现象,如隐喻的不可逆性、特征的选择、新特征的出现、本体和喻体在理解加工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等一系列的现象和问题。
  品质归类理论和结构映射理论的争论进一步促进了对隐喻加工心理机制的研究。其最主要的分歧来自于他们对隐喻的心理表征的假设不同。对表征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到研究者对隐喻理解的过程和对本体和喻体相关特征的激活状态、关系的假设不同。虽然两种理论都强调喻体在加工过程中的角色特定性的假设是不同的,品质归类理论认为喻体在整个隐喻理解的过程中都是角色特定的,隐喻理解开始于喻体的类别归属过程,因此在理解中与抽象类别相关的喻体特征应处于一种激活状态,无关特征应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而结构映射理论则认为,隐喻在加工的早期阶段是角色中性的,在晚期是一个喻体结构向本体投射的过程,具有角色特定性,与比喻意义相关的特征在早期不应该处于一种显著激活状态。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验结果支持。在每个实验中所验证的只是这些问题的某一个方面。
  有人认为现有实验结果的不一致性很可能是实验材料的不同、实验方法和手段的局限所造成的,但我们认为,单从材料的选择和实验方法的不同无法解释这些问题。更可能的情况是隐喻的加工本身是复杂的,很可能不能用一种理论来解释所有条件下的隐喻句的加工。换句话说,也就是很可能这两种理论的适用范围都是有限的,隐喻理解存在多种加工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隐喻的理解采用不同的加工策略,而熟悉性很可能是影响隐喻理解加工策略的重要条件。但这种假设的正确性需要更多深入的实验来检验。
  随着现代实验手段的进一步成熟和广泛应用,可能会对隐喻理解的研究产生重要的突破。另外加强跨文化研究,如汉语的研究,来验证这些理论的合理性也是未来的趋势之一。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2846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