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效服务社会的路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服务社会是高校的职能之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根据自身服务社会的特点、存在的不足,通过树立质量第一意识、问题意识、开放意识、成果普及转化意识、统筹意识,采取切实措施主动全方位的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1)07-0067-04
  
  服务社会是当代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对高等学校实现服务社会职能提出的新要求。高校是培养各类优秀人才的摇篮和基地,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是知识创新、思想创新的重要源头。60年来的发展证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已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近40万人,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力量的4/5,涌现出一批学术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5%以上的研究成果集中在高校,产生了一大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广泛影响的优秀成果。”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特点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其服务社会具有多样性、导引性、区域性、开放性的特点。
  
  1.社会服务的多样性
  不同类型的高校以其学科内容、培养层次的不同,因而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层次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具有各自的特色与优势,分别适应着社会不同方面与不同层次的需要,陕西师范大学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了西部生态化建设研究、民族与宗教学建设研究、文物档案保护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走产学研用结合之路,其经验和成果成为“永州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因而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2.社会服务的导引性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就是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社会发展规律。帮助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高校不仅适应社会需要,而且还引导社会发展,称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人类社会的“灯塔”。复旦大学通过编写理论学习读物,“请大学者写小书,把大道理通俗化”,传播党和国家的发展理论。高校的根本使命在于“以新的思想引导和推动社会,以新的人才和新的知识成果服务于社会。”
  
  3.社会服务的区域性
  哲学社会科学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其研究本身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美国几乎所有的州立院校都认为服务工作对于学校本身以及对学校所在的社区都是很重要的。“河北省在加强高校服务经济建设,发挥其在传播先进文化、开展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优势,为河北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河北大学作为河北省唯一一所‘省部共建’综合性大学,成立了二十多个研究(院)所和研究中心,承担《河北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开展燕赵思想家研究等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填补了省情研究和区域文化研究的空白。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北经贸大学等高校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谋和咨询服务,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成果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4.社会服务的开放
  高校开放式办学趋势凸显,正以实际行动贯彻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增强了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话语权,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如北京大学开展的北京论坛,已有3000名来自世界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大大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
  
  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密集,力量雄厚,学科齐全。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不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存在的不足。
  
  1.重数量轻质量
  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质量第一、创新第一的观念尚未牢固树立,重数量轻质量、低水平重复现象有待进一步扭转,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尚不完善。
  
  2.重理论轻实践
  服务社会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职责,坚持服务社会的导向是彰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严重脱离实际、缺乏问题意识、学者社会责任和国家情怀淡薄的现状”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现象依然存在,咨政育人、服务社会成果较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亟待提高。
  
  3.科研组织创新不够
  高校哲学社会科研组织形式单一,机构开放度小,人员流动狭窄,内外联合不多,致使科研力量分散,科研资源配置不理想,重大应用科研成果较少、较慢。“据统计,中国研究机构有2500多家,专职研究人员3.5万人,工作人员27万人。其中,以政策研究为核心、直接或间接为政府服务的“智库型”研究机构近2000家。而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08年全球智库报告》称,中国仅有74家智库被认可,而美国这一数字是1777个。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的智库无论数量和服务水平都不能满足党和政府的需求。”
  
  4.研究方法滞后
  改革开放3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研究方法的滞后是制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瓶颈,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严重不足,还不能够很好的汇聚不同学科视野,形成跨学科交叉研究和整合优势。
  
  5.科研评价制度亟待改进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评价的复杂性。评价标准单一,以数量评价代替质量评价,以课题申报、期刊、出版社的级别代替成果内容评价,评价与职称评定、工资晋级、学科建设、学位申报以及各类考核紧密相连,以人情影响评价等现象依然存在。
  
  三、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效服务社会能力的措施
  
  1.转变服务观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哲学社会科学界要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着力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在社会服务活动中有所作为,彰显主力军作用,不仅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依赖于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高质量已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紧迫任务和长期目标。“作为现代的社会科学研究,它的价值在于,要产生实际的社会效果,获得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可,真正起到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作用。”提高成果质量,一是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 时,重视应用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二是重视前瞻性研究,提出政策性建议,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三是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发挥自身优势,在主动、全方位上找准问题,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功能。四是紧扣时代主题,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教材体系。
  
  2.坚持实践性
  哲学社会科学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坚持社会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由于不同类型的高校其指导思想、学科内容、培养层次的不同,致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层次呈现多样性,各自发挥着自身特色与优势,分别适应着社会不同方面与不同层次的需要,体现民族性和区域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就是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社会发展规律,帮助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因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着眼于党和政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从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不断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提出真知灼见,推动实践的不断前进,以厚实的学术成就和长足的学术进展夯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基础。各类课题研究应以推进创新和服务发展为使命,牢固树立研究成果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全程研究观念,实现学术研究成果向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教材体系、公共文化产品、大众普及读物、咨政育人等转化,切实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功效。
  
  3.创新科研组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必须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文化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融更加明显,这就要求高校创新哲学社科研究组织,树立开放意识。一是设立重点研究中心并形成“研究类”和“服务类”两大体系,坚持开放、独立原则,实行科研处对研究中心垂直管理,与院系平行,院系负责教学、研究中心负责科研的体制,形成“内外联合、合理流动、因题聚才、合同管理”的运行机制。二是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加强组织管理,提高协调和引导能力,统筹规划,注重队伍建设。合理配置科研资源。搭建有效科研平台,开展重大课题攻关,推出标志性研究成果。三是加强高校间、高校与政府、高校与企业、高校与部委行业的广泛合作与联系,构建研究服务生态体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整合优化科研资源,与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接,与部委行业联合共建,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思想库作用。四是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科学问题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走向世界”,这就要求高校要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积极扩大学术对外交流,增强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已经具备国家智库的实力和作用,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组织创新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4.创新科研方法
  学术发展的历史证明,研究方法的创新推动学术的创新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亦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科研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迅猛发展中,学科交叉和渗透的趋势日益突出。我国正处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时期,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综合,这就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要以基础性、应用性、交叉性、整体综合性研究为导向,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前瞻性。创新科研方法,把综合性研究、实证性研究、可视性研究、实效性研究引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运用现代信息工具加快建设社会调查数据库、统计分析数据库、基础文献数据库、案例分析数据库,努力形成功能完善、方便快捷、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有效资源环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这既是理念上的突破,也是第一次强调了科学研究的方向,要在“用”字上下功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主动加强高校问、高校与政府、高校与企业、高校与社会的联系,畅通渠道,成果贴近学生、贴近大众、贴近社会,普及转化研究成果,努力使成果与高教育人目标结合起来,与服务党和政府咨询决策结合起来,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起来,与企业文化产业结合起来,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扩大国际影响结合起来,使高校不仅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还要成为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先进文化的孵化基地。
  
  5.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是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是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有效服务社会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科学评价体系,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研究者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以分类评价为原则,以激发研究者的科研活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功效为目标,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成果普及转化为重点,以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组织、方法创新为手段,以建立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四位一体”机制为保障,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为方向,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更加重视质量、更加关注内容、更加注意分类多元、更加注重成果普及转化。
  “河北省在充分考察本省高校与社会发展联系的基础上,设计了高校服务社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法,确立指标的权重,运用功效系数法评价河北省高校服务社会绩效,建立河北省高校服务社会绩效评价模型。河北省的探索是有益的,将促使区域内高校的社会服务更讲求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12月30日)[N].中国教育报.2010-03-24(1).
  [2][5][15]王英,成新轩,帅全锋.河北省高校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对策探析[J].河北学刊.2009.(9).
  [3]唐华生,叶怀凡.和谐社会进程中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J].龙岩学院学报,2009.(6).
  [4][6]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发言摘要[N].中国教育报.2010-07-29(4).
  [7]张东哲.创新发展理念破解社科发展难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9.(6).
  [8][9][11][12]王日春.切实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9.(9).
  [10][13][14]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责任编辑李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2877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