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会认同复杂性与认同管理策略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社会认同论作为群体间行为的解释理论是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由于群体地位的差异,当某一群体在认知、情感上产生对所属群体身份不承认或疏离和自卑时便产生了社会认同威胁。为应对威胁和困境,社会认同管理策略旨在通过不同的策略手段以期获得积极的社会认同,提高个体和群体自尊。社会认同复杂性与管理策略的研究有助于加强我国转型期各群体之间的和谐共生,消减个体认同的困境,促进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融入与和谐。
  关键词:社会认同;社会认同复杂性;认同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2-0096-07
  
  近半个世纪以来,社会心理学家一直致力于解释群体行为的产生与发展,从各种简单的群体性反应到严重的群体性极端事件,都蕴涵着群体的行为与动机,而社会认同理论更清晰地表达了对于群体性动机和需要的关注。当代中国正处于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利益分化、文化变迁、社会流动、阶层分化等正在消解人们已有的传统认同模式,进而出现了种类繁多的社会认同困境,如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以及身份认同等,也由此导致了各类社会问题的滋生,如群体冲突、偏见、歧视和社会排斥等。重构人们内心中积极、和谐的社会认同,促进社会认同的有效管理和激励良性的认同不仅是学界,也是现实情境的双重诉求。本研究围绕社会认同的起源、形成、发展以及社会认同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探讨社会认同的困境与威胁,以及如何进行社会认同管理和认同激励,目的是要将社会认同从单纯的理论架构中解放出来,使其紧密连接现实问题和现实情境,以期对解决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心理问题产生积极的助力作用。
  
  一、社会认同论的起源与研究价值
  
  从词源上讲,“认同”(identity)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idem,即相同。在哲学和逻辑学中,identi-ty被译成“同一性”,它既表示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也表示同一事物在时空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认同被描述为一种包括群体特性和群体意识的集体现象,强调诸如家庭纽带、个人社交圈、同业团体成员资格、阶层忠诚、社会地位,以及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于一致,或者是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与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从心理学视角出发,认同被认为是人之本性,是深刻的、基础的、持久的和根本的内容与表征,如Freud(1922)将认同看作是个人与他人、本群体或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Erikson(2000)用“自我同一性”(self identity)来解释认同,认为认同是一种发展的结构,是一个人对其个体身份的自觉意识,是个体对其性格连续统一体的无意识追求以及对某个群体的理想和特征的内心趋同;Whetten和Godfrey(1998)将认同看作“我是谁”或者“我们是谁”等人们用来确定身份的问题;Taylor(2001)强调,回答认同这个问题就是要知道我是谁,知道我站在何处,认同是由承诺和身份所规定的。事实上,无论是社会学视角还是心理学视角,都在殊途同归地寻找人类认同的需要,即通过“我”和“我们”的差异寻求自我认同,以及通过“我们”和“他们”的差异寻求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融合了心理学和社会学两种视角,不仅关注个体心理变量的控制,同时关注群体过程的分类模式。该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经由TajfeI的“社会认同理论”(Tajfel,1978,1982;Tajfel&Turner,1986),以及其后的自我类别化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最优特质理论(optimal distinctive,ness theory)、群体动机理论(group motivation theo,ry)的发展而日益显示出重要地位(Hogg,2004)。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本群体产生认同,进而推动内群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和外群敌意(out-group hostility)。个体通过社会分类来识别环境,同时也识别并对自己进行分类(Niens&Erikson,2000),进而通过社会分类(social-categorization)、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和积极区分原则(positive distinctiveness)而建立起相应的社会认同。
  40多年来,社会认同理论一直被认为是对于内群体冲突解释的最典型研究。那么,社会认同理论何以能对内群体现象予以解释并有所贡献呢?正如Brown(2000)指出的那样,社会认同的贡献来自于它的四个关注,即关注内群体偏见(ingroup bias)、关注地位不对等性反应(responsest0 status inequality)、关注群体内部同质性与刻板印象(intragroup homogeneity and stereotyping)以及关注通过关系而产生的内群体态度改变(chan,ging intergroup attitudes through contact)。他认为,人们会用自己或他人在某些社群的成员资格来建构自己或他人的身份,依据群体成员资格而建构的身份是社会身份,依据个体独特素质而建构的身份是个人身份。社会认同理论对于解释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民族融合、群体和谐、社会融入、心理认同和消减歧视与污名现象,以及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个体心理融入都具有强大的应用价值。
  
  二、社会认同复杂性的概念与表征
  
  现实社会中,人的社会认同是动态而复杂的。称其动态性是缘于它的过程性,社会认同的结构是一个基于记忆、意识、生物有机体特质、社会结构和社会情境等互动和影响的动态社会结果,社会认同根植于一定的心理过程,如思维、行为和情感等。另外,社会认同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是基于个体在人际互动中的多重群体身份间的个体主观性的表征而言。Amiot等(2007)对社会认同发展和整合过程中的四个阶段模式进行总结,发现这四种模式为预想分类(anticipatory categoriza,fion)、分类(categorization)、区分(compartmental,izafion)和综合(imeg'ration)。其中预想分类的特征是根据自我特征和群体理解进行的自我锚定过程(self-anchoring process);分类是为寻找主要的社会认同,此时各个认同之间有显著差异,重叠认同较少;区分阶段开始显现多重认同,社会认同逐渐出现整合取向;综合阶段中不同类别的重要性社会认同开始产生冲突,需要重新构建,甚至产生更高层次的合理整合。   社会认同同时具有复杂性。这是因为存在于群体中的个体同时具备多重身份,有时甚至可能出现重叠现象,当内群体的多重认同出现重叠时,个体将在不同的群体身份中保持一个相对简单和独立的认同,这就是社会认同的复杂性(social i-dentity complexity)。新近的很多研究大多感兴趣于个体同时出现的多个社会认同的状况,而很少看到当出现该状况时,个体在多种社会认同中的内群体态度的本质也具有复杂性。在社会认同的复杂性中,社会认同复杂模型(social identity com,plexity model)解释了社会认同是怎样进行结构化和组织化的,以及它们怎样表征自我认知(Amiotet al,2007)。社会认同复杂模型依靠跨分类(crossed-categorization)原则,根据群体认同的重叠现象进行了清晰的解构。根据该原则,群体的重叠点越多、越相似,个体对群体的评价越积极。例如,在中国同乡之间的地缘关系就是一种依靠地域分类的解构而进行的认同,该模型通过“社会认同复杂性”这一概念来描述个体处于多种群体身份和角色时的客观表征,并指代个体同时出现几种角色和身份时认同重叠的程度。
  Roccas和Brewer(2002)认为个体在其实际生活中可能具有多重的群体认同,他们具有多重分类内群体与外群体的方法,并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形式,若A和B指代不同的两种社会认同分类。第一,交叉表征(intersection representation):A是主要的社会认同,它还兼具着B的社会认同,这种结构最为简单,减少了多重性,群体认同基本上是单一性的。例如出生在乡村,后随同打工的父母到城市读书的我国城市二代移民(secondgeneration migrants),在其认同系统中存在A和B两种认同系统,A为城市认同,B为乡村认同。在交叉表征显现中,他们大多以城市认同来判断自己,但有时也兼具着乡村认同。第二,优势表征(dominance representation):A视为主要的认同,另外一种B是次要的认同,次要的认同包含在主要的认同之中,它包括了一种基本的群体认同和其他附属认同,如城市认同是绝对主要的,乡村认同是包含在城市认同中的,处于次要位置。第三,包围表征(compamnentalization representation):个体具有的不同认同A和B之间彼此无过多影响,它们依据不同的社会情境而显现,其中A认同是最为重要的,是个体全部自我概念的显现,此时分离的社会认同A和B是趋向统一的,力图重建或进行高度整合。如城市认同和乡村认同是彼此互不干扰的,在不同的情境中提取不同的角色类型,如在城市生活中提取城市认同,在乡村生活中提取乡村认同,但总体上城市认同为主导。第四,合并表征(merger representation):即多重社会群体的认同表征,它们同时出现和组织,是最为复杂的模式,它将不同和整合的模式涵盖在一种社会认同之中,如城市认同和乡村认同混杂在一起,难以区分和辨别,两者交织而成。同时,该模型指出,认同具有高复杂性(high-complexity)和低复杂性(low-complexity)的区别,前者是承认各种内群体分类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后者意味着个体或群体身处在多维群体认同中,但这些不同的认同之间其同质性很强,因而呈现低复杂性(按:限于篇幅,多重内群体表征结构图(Roccas&Brewer,2002略)。
  
  三、社会认同的困境与威胁
  
  人是社会中的个体,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不断型塑自己。社会认同使个人产生本体支点,它是人们对自己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定位。缺乏了可接受的认同,个体就会陷入困境,产生危机。一般来说,个体除了要获得积极的个人认同外,也希望获得积极的社会认同。当这种需要不能满足时,便会产生社会认同威胁(social identity threat)。心理学家将社会认同威胁视为在社会比较(socialcomparison)的情况下,由于群体地位的差异,某一群体的个体在认知和情感上,对自我和所属群体身份的不承认,以一种悲观、颓伤的心态看待本群体的一切,对本群体的地位、文化、习俗等充满了自卑,甚至有时以自己身为群体的一员而感到耻辱,从而产生某种深深的污名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疏离感、剥夺感和自卑感(EUemers et al,2002)。Park在其移民同化理论中指出,移民之所以是陌生人,是因为新的社会环境导致社会认同的缺失和亲近感的缺乏,从而在心理上产生社会距离,由此产生紧张、失落和自卑,而行为上表现为更多的过分小心、拘谨、懦弱和对天性的抑制。这种价值威胁是由于内群体价值被诋毁而造成的个体社会认同威胁,如个体所属群体被低估、与外群体相比处于劣势等。事实上,社会认同威胁被认为是个体在社会身份情境中遭遇到某一特殊隋境条件下的被疏离感和危机感(Scheepers etal,2009),其结果将导致对该群体的不信任和缺乏社会归属(Walton&Cohen,2007)。在社会比较的情况下,由于群体地位的差异,某一群体的个体在认知和情感上,对自我和所属群体身份的不承认,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疏离感和剥夺感。通过社会比较获得积极评价的群体对于那些消极评价的群体在态度上产生偏见,在行为上产生歧视,因而遭受消极评价的个体容易对本群体产生社会认同威胁。
  从内容上看,社会认同威胁包括群体认知、群体态度、群体行为和群体疏离感,其结果将包括脱离原有群体、改变群体状态、采用社会竞争策略或创造性策略,如群体成员引入新的比较维度、重新评定消极评价维度、转向内群体比较等,当然也会有人采取接受消极的社会认同结果(王沛、刘峰,2007;张莹瑞、佐斌,2006)。从分类上看,Brans,combe等(2002)将社会认同威胁分成四种,分类威胁(category threat)、群体价值威胁(threat togroup value)、接纳威胁(acceptance threat)和区别性威胁(distinctiveness threat)。分类威胁是当群体分类的结果与自己的意愿相背时所导致的对个体的社会认同威胁,被视为社会认同的分类威胁;接纳威胁是当群体高度忠诚的成员得知自己处于群体的边缘地位时产生的社会认同威胁;区别性威胁是由于外群体与内群体的差异而对个体的社会认同所造成的威胁;群体价值威胁是群际间地位差异的合理性对个体社会认同的威胁。事实上,人们可以从理论上对社会认同威胁进行类型划分,但实际上个体的社会认同威胁可能是各种类型的社会认同威胁的重合。
  
  四、社会认同管理策略与认同激励
  
  社会认同管理策略(social identity manage- ment strategies)的研究正是在社会认同的预测和控制方面所进行的努力(Verkuyten&ReOerse。2009)。社会认同策略使得个体通过与其它社会群体做比较而尽力去获得积极的社会认同以期获得积极结果,从而提高个体或群体自尊。Niens和Cairns在2003年第一次提出了社会认同管理策略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处于低社会地位群体的成员希望推动否定社会认同的修复并建立积极的、有价值的社会认同,这种概念化的方式就是社会认同管理策略。个体或群体当其面对否定性情境时一般通过心理策略和行为策略来改变其目前的消极形势。
  人们面对社会认同时产生的行为机制一般包括自我流动(individual mobility)、社会创造(socialcreativity)和社会竞争(social competition)。首先,自我流动是个体对所属群体评价消极时,个体采取尝试离开群体,进入仰慕的参照群体的过程,这是个体解决认同威胁的策略之一(Jetten et al,2008),比如城市二代移民希望在城市中购买住房,获得城市户口进而真正由农村人转变为城市人,这是属于自我流动性解决策略。其次,社会创造策略是选择其它的比较维度,并重新评估现有的维度,使得内心中赞同新的维度,比如农民工在城市中遭受偏见,他们往往会强调城市人不如农村人纯朴善良,这样换取其它维度就可以继续维持原有认同,保持个人自尊。也就是说,个体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而突出自己或本群体某些积极的维度,在这些相关维度中,本群体成员比其他人表现更为出色。再次,社会竞争策略常常出现个体认为不能改变现有情境而采用的抵抗和对立的策略,如美国多年的种族冲突等。在以上策略中,个体流动被认为是用以应对否定社会认同的个人化策略,而社会竞争和社会创造被认为是群体策略。相对于群体策略而言,个体策略仅仅能够提高个体的地位而不能促进整体性。Verkuyten和Rei-jerse(2009)也发现,群体大小和地位作用于直接和间接的认同管理策略,小群体成员相对于大群体成员来讲更容易使用集体策略(collective strat-egies),而大群体成员则被发现更多的使用个体主义策略(individual strategies)应对负面社会认同。总之,当个体在比较过程中获得否定性社会认同时,个体或群体将进行认同管理策略来应对否定性的认同情境。
  这其中,有三个变量影响内群体认同和促进认同管理策略的实施,这些变量包括内群体中的三个方面,即内群边界的渗透性(permeability ofintergroup boundaries)、内群关系的稳定性(stabili,t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和内群关系的合法性(1e,gitimac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首先,内群边界的渗透性是指在社会情境比较中两个群体之间的边界,具有渗透性的群体边界可以允许个体从一个群体移动到另外一个群体;相反,那些不具备渗透性的群体边界则对这种移动性行为予以限定。例如,我国的城乡之间的偏见和美国种族偏见之间具有很大差异,因为城乡之间的偏见是基于身份而产生的,而身份是具有渗透性和流动性的,是可以改变的。而美国的种族差异是源于肤色和基因的差异,是不可改变的,因此白人和黑人群体之间是泾渭分明的。如果群体边界是开放而非封闭的,个体则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脱离某一群体而进入另一群体;如果人们认为群体之间的边界是固定和不可通透的,个体不能从一个地位低的群体进入地位高的群体时,此时低地位群体成员就会强化自己的内群体认同,甚至在行为上要求重新建立评定标准,包括社会政策和制度等,这时就出现了社会竞争和社会创造,甚至直接引起对抗和不合作等。其次,内群体关系的稳定性意味着个体或群体对于该群体成员的地位向另一个群体改变的可能性问题。如果对群体地位的预期是相对稳定的话,那么群体地位的未来改变空间较小,反之亦然。也就是说,内群体内聚力越强,关系越稳定,个人越容易强化自己的内群体认同,不容易更改。再次,内群体关系的合法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于群体地位的公平性的看法,一个公正而合法的群体地位被认为是公平和可接受的,反之则被认为是难于接受的。也就是说,当个体对所属群体持消极评价并确信群际边界是开放的和公平公正的,个体就有可能尝试离开该群体进入其他参照群体,并且会以努力工作、接受再教育等方式做出社会流动性行为,尝试改善其生活,离开某一较低的社会位置。
  近年来在认同管理策略的研究中,有一些积极的尝试工作值得关注。Roccas和Brewer(2002)区分了不同的社会认同的分类策略,包括符号认同策略、文化区域策略、划分策略和综合联结策略。研究认为,符号认同策略是以其特殊的文化认同符号为基础,比如非洲裔美国人、华裔美国人和韩裔美国人等;文化区域策略是以不同主客文化为依据,以文化差异来强化认同;划分策略适合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冲突和文化矛盾的情况下,被认为是“交互联结”,这可以解释儿童移民在家庭内部和社区中适用不同的规范、模式和价值的情况,这是个体在不同背景和情境下的适应策略;综合联结策略来源于不同文化中的联结,适合于复杂群体认同。此外,在社会认同策略中还出现了诸如纵向跨越再分类法(super-ordinate re-categorization)、暂时比较法(temporal compari-sons)和否定法(denial)等。Bemache-Assollan等(2007)对英式足球球迷者的认同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发现一种新型策略,即荣誉曝光(basking inreflected glory),如球迷穿着自己喜爱的球队的服装和带有相关装饰物等,这是一种自我提升策略;Anderson等(2001)研究了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工作人员的性别认同管理策略,采用的量表为工作场所性别认同管理量表(Workplace Sexual I,denfity Management Measure,WSIMM),发现男女同性恋工作人员通常采用的认同管理策略包括遗忘、隐藏、掩盖和公布;Button(2004)采用定量调查的方式对职场中的男女同性恋工作人员进行认同管理策略研究,发现个体通常采用伪装一个错误的异性认同、避免性别认同问题和将其与工作场合必要性整合这些认同管理策略。总之,社会认同理论中衍生了不同类型的认同管理策略,其根据个体与集体性,渗透性、稳定性和合法性等,旨在提高个体或群体的自尊,避免偏见和歧视的产生。
  那么,如何去激发积极的社会认同呢?目前有关认同激励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实验室研究,如通过操纵群体自尊或认同水平来探求。Brans-combe和Warm(1994)发现具有高认同水平的美 国被试在观看了美国拳击手被俄罗斯拳击手击败的录像后,增强了对俄罗斯群体的消极态度。这说明,在得知外群体对内群体持有消极评价之后,群体成员会由于外群体对内群体自尊或威信的损害而产生对外群体的敌对态度(Branscombe,2002;张琦等,2009)。Reicher和Levine(1994)发现,被强大外群体期望中的具有认同性且非匿名条件下,被试不太可能做出公开支持内群体规则的行为,比如提供虚假口供等。Klein等(2007)发现,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social iden-tity model 0f deindividuation effects,SIDE)可以揭示去个性化状态下个体并非丧失自我,而是表现出更多地遵守群体规则的行为,即在个体在群体中或者缺乏个体线索的时候,去个性化的操作就可以促进自我从个体认同到社会认同,从而在认知上增加认同的显著性,最终使个体表现符合群体规则的行为。Simon和Ruhs(2009)研究了土耳其移民在德国的双重认同,分析了政治化过程中的集体认同角色,并认为强化政治集体认同在政治化中起到积极反应。这些都是社会认同激励的有意义探索。
  
  五、社会认同管理对我国的现实主义关照
  
  中国的社会转型给中国社会心理学者提供了独特的社会实验室(Fang,2009)。社会转型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变迁,它不仅体现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文化模式的转换,还体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转型适应以及社会认同的变化,对于后者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性和典型性。正如Haslam和Reicher(2007)所指出的,社会认同研究的关键除了要进行严密定义和社会认同内容之外,最重要的是致力于发展实践应用,理论的维持需要不断密切关注现实性的问题与解决之道。
  在中国的现实情境中,传统社会文化变迁缓慢,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和价值都不断传承,然而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有的稳定和固化的社会系统日益被高度流动性和多样性的现代社会所取代。新的群体不断涌现,人们需要重新寻找自己稳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例如在城市化过程中,人们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变革,许多新群体,如城市移民群体、外地务工人员群体等,常常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拥有多重身份,身份的不同决定了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同时伴随着社会的转型,社会分层结构和分层机制都在相应改变,人们日益出现一种居于一定社会阶层地位的个人对社会公平感以及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观认识、评价和感受,这种针对阶层的社会认同也是当前社会认同复杂性的重要显现。社会认同在本质上是一种群体性的观念,是增强社会内聚力的必要条件,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它的功能就在于向社会成员灌输行动逻辑、塑造特定结构以及营造相应的群体文化,它在本质上是为了寻求整体社会的稳定性,塑造多元并存的、良性而积极的社会认同。应用社会认同的原理研究如何消除当代中国群体偏见和冲突,促进群体间的和谐与共荣将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在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引导人们构建健康而良性的社会认同系统,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也是个人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对于弱势群体的认同关照尤其必要。在理论层面,它有助于不同学科的学者共同关注这一交叉性领域,加强对社会认同中国化工作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强化本土研究,同时在现实意义上获得更为有效的以及更为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认同管理策略和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296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