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的生态屏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党和国家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作为嘉陵江和汉江主要支流的重要发源地和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万源的生态屏障作用直接关系到嘉陵江和汉江上游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011年,万源市将“构建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作为发展的战略定位,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系统的良性协调互动和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万源的生态核心地位
  
  万源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带、川陕渝三省市结合部,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峡谷幽深,地下水蕴含量丰富,水系发达,流域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51条,有“万水之源”之称。以花萼山为分水岭分成两大水系:东北角河流为汉江水系,西南部为嘉陵江水系。万源地处大巴山暴雨中心地带,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环境稳定性差,山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容易发生逆向演替,如果发生灾害,损失巨大。近年来,嘉陵江、汉江流域洪灾频繁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上游的生态环境破坏后,还没有得到完全修复,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两大流域河道抬升、河流堵塞。因此,位于嘉陵江、汉江上游的万源,生态屏障建设更具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积极服务于嘉陵江和汉江两大流域乃至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安全。
  万源地处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生物资源富集,被誉为“万宝之源”。森林覆盖率高达61.3%,物种资源丰富,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秦巴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主要树种有155种,中药材品种有1206种,饲草300多个品种;野生动物140多种,珍稀动物28种。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构建生态屏障打下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万源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及后续工程、天保工程,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强化污染减排,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森林万源、生态万源建设成效明显,成功创建花萼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累计完成造林32.53万亩,实现林业产值4.09亿元,区域环境空气质量≥90%,后河出境断面水质优于III类,一个范围大、体系好、功能强的生态系统基本形成。
  构建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这一发展战略的定位,不只在于对万源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也在于维护“两江”流域乃至国家和四川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在区域协作与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万源整体形象提升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生态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生态环境与经济活动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区域竞争不仅是人才、技术、资本的竞争,也是生态环境的竞争。万源丰富的山、水、森林、气候和物种等良好自然资源,有利于将生态环境作为品牌经营。万源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良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有利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生态农业、现代物流和度假旅游,增强市域综合实力。万源提出生态屏障建设的发展战略,拓宽了跨越发展的思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成为倡导者、引领者,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的自豪感、责任感、自信心,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内聚力和奋进力,促进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形成新的集聚辐射能力和竞争优势,发展的潜力更大、后劲更足、实力更强,万源知名度和形象必将进一步提升。
  生态环境既是当代发展生产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自然规律决定了一个地方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是有限的,生态环境的失衡和破坏必将导致生产过程的中断,这就要求人们不仅要为当代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也需要为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空间。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保持稳定或者逐步改善,是区域实现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在新形势下,地区生产力的优势不再简单地依靠传统的资源消耗,更多的是要求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产业,以高效、高质的生产力支撑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地位。万源构建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就是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现实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群众幸福指数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屏障建设不仅能为下游地区提供良好、稳定的生态环境,也能给当地带来很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屏障的建设,将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促进农业发展;有效涵养水源,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为工业、农业发展提供稳定、优质的水源;有效推进生态产业的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来源,提升收入水平;有效推进山水园林城市加快建设;有效改善气候环境、大气质量、自然景观,为城乡居民提供一个生态、优美、宜居的人居环境。总的来讲,建设生态屏障,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生态文明理念,保障群众生态权益,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是为万源当代人民乃至子孙后代谋福祉。
  
  造福子孙 绿色发展
  
  构建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要以生态功能恢复和提升为前提,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完善生态系统为重点,大力推进各类生态工程建设,保障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育、封、造、补等措施,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保护修复能力。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严厉打击破坏森林的违法犯罪行为。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及后续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培育和保护好生态公益林200万亩,营管商品林100万亩,确保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2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 。大力推进乡村绿化、城周绿化、城市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苗圃基地“六大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城乡绿化水平。加速生态治理修复,实施流域水土保持;加强对废弃矿山和非法矿井炸封后的生态修复,对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重要区域实施重点保护。推行水利工程建设生态化,减少对水生态环境影响。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将持久的环境保护建立在消除贫困的基础之上,切实杜绝“越破坏生态越穷,越穷越破坏生态”的恶性循环。
  以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加强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城市环卫设施建设、各类污染源治理、城市绿化景观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山水森林城市。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推进村容村貌整治、乡村污染治理。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水系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制度;加大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农村沼气池建设;加快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加强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零碳能源。协调好襄渝铁路Ⅱ线、达陕高速、铁山坡天然净化厂等重大工程建设,抓好环境保护,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效应。严把项目审批关,禁止污染项目落地万源。
  加大对新成果、新技术、新模式的运用,将生态链与产业链有机整合,发展生态产业。一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强化工业生态化理念,大力改造提升煤炭、建材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天然气能源化工、富硒食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新能源、新型化工、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围绕生态、富硒、有机品牌,加快推进旧院黑鸡、茶叶、马铃薯、食用菌、生猪、肉牛等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天然富硒食品基地。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农副产品、工业日用品、汽车销售、建材等专业市场建设,引进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推进农超对接。加快发展生活休闲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四是大力发展度假旅游业。围绕建设休闲旅游度假基地目标,充分发挥万源生态环境和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开发。通过发展这些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减轻农民对土地的压力和依赖性,引导农民逐步转移到利于生态屏障建设的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
  万源发展不足、发展不快是最大的问题,要素分散是最大的制约。由于要素分散,产业不能集聚,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难以共享。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走集聚之路的观念,切实加大在人口、产业和基础建设的集聚力度。一是加快推进人口集聚。以城市、场镇和新村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和利用各项移民搬迁、灾后重建、城镇化和新村建设等政策机遇,鼓励和支持农民向城市集中、向场镇集中、向村落集中,切实加大人口集聚力度。二是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按照“以园拓业,以业聚人,以人建区”的基本思路,大力推进各大工业集中区和物流园区建设,就近在园区(集中区)规划建设职工居住集中区,实现园区(集中区)产业集聚、技术集聚、物流集聚和人口集聚的功能。三是加快集聚区基础建设。结合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加大基础建设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切实解决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减少因基础设施分散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构建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是一项复杂、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按照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战略部署,针对构建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要问题,采取战略性对策措施,扎扎实实做好。
  首先认真落实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和防治石漠化等生态保护政策。倡导节约用水,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二是争取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开展生态资源调查摸底,打好花萼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秦巴生态功能保护区“两张牌”,做好前期工作,加强跟踪衔接,确保国家生态补偿政策率先在万源实施。三是大力扶持生态产业。在全国和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框架政策下,针对万源生态产业资源丰富的现状,结合现阶段人们生活的生态化、休闲化需求和生态食品市场化趋势,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产业发展。四是出台生态集聚政策。结合城镇化发展,规范土地和林权流转、户口迁移、异地建房等优惠政策,加强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结合,加快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人口集居,实现生态保护和群众发展“双赢”。五是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决策前置条件。坚持把生态环境评估作为出台和实施经济决策、项目上马的前置条件,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切实做到未经生态环境评估的重大项目,不研究、不决策、不实施。同时,积极探索并逐步推行污染排放有偿使用、排污权交易,在资源消耗型企业中提取一定份额的收益,建立生态补偿基金,专项用于生态修复。
  (责编:耿国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14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