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产业融合是市场资源的重新整合和配置,其形成源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变化。中国处于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不同产业之间特别是高新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融合。正在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科技创新改造传统工业、在产业融合中提升工业化水平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为此,应当寻求适合国情的产业融合实现途径,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形成有利于产业融合开展的内外动力机制,以及通过推进政府机构融合重组、加快系统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加强激励和约束等规制政策措施,促进产业融合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产业融合 创新模式 政府规制
  [作者简介]张继良(1957―),男,陕西省宝鸡市人,江西财经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杨仁发(1977―),男,江西省吉安市人,南昌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08)06-0077-07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最早从信息通讯业领域开始,即出现了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的融合现象。之后,呈现出向其他产业拓展的态势。对于产业融合,学术界有不同的释义。狭义的产业融合是针对信息产业融合和数字融合来描述的。周振华提出,产业融合是在信息化进程中发生的一种新经济现象,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广泛运用,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与成熟而产生。广义的产业融合则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进行描述,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过程。马健认为,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际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产业界限重划。笔者认为,产业融合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用于传统产业使得两种产业或多种产业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新产业的经济现象。事实上,也只有从这样的高度,我们才能更深刻理解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现象。
  
  一、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21世纪初,中国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之所以称之为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体现时代特点、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涵是产业结构升级与科技创新。而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扩散性的技术创新,产生了许多新的产品和服务,开拓了新市场,促进多个产业的共同繁荣。有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和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得产业融合与新型工业化具有了相容性,也促使产业融合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现象和重要内容。从目前的形势看,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 产业融合是二元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并存着效率低下的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与效率相对较高的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工业的一种经济现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过程意味着农业比重的相对缩减与工业比重的相对增加,即工业化过程,在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劳动力有无限供给的趋势,相当部分劳动者的劳动边际生产力趋于零,而且人口增长和劳动力存量较大,使就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产业融合能够加速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二元经济结构转型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产业融合,从产业缝隙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延长产业链,拓展产业空间,是解决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推动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融合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长以及产业集群的出现,对加快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型更具有积极效应。
  
  2 产业融合是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各企业主体之间存在激烈竞争外,各产业之间也存在竞争。产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也是产业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竞争。产业融合使原本分立的产业价值链部分或全部实现了融合。新的价值链环节融合了两个或多个产业的价值。产业融合使相关企业群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稀缺资源、雄厚的资本积累以及较大的发展空间,为产业的技术研发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和市场条件,产业技术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转而又积极地推动了技术融合的发展,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内在驱动力,与原产业相比,融合型产业不仅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与更大的利润空间,而且可以为消费者创造出更多、更方便、价值更高的产品或服务。产业融合造成的产业边际的模糊和消失可以使其他产业转换到高技术产业中,使产业结构得到转换和升级,进而提高产业竞争力,整个产业融合过程其实就是各产业增加技术含量与资源重新优化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会孕育、产生新的产业,如航天、生物医药、机器人等,而且能为原有产业注入技术含量和信息资源,从而带动社会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3 产业融合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最佳途径。产业融合较易发生在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在客观上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层次,致使传统产业的技术、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相对萎缩,传统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相对下降。同时,产业融合催生出的新技术也会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与服务方式,促使其产品与服务结构升级。产业融合使产业之间的边际模糊化,两个或多个产业之间会形成共同的技术和市场基础,使得某些产业容易改变结构布局,实现产业创新和发展。例如,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广泛关联以及这些产业较高的成长性,经过产业融合和产业创新的连锁反应,可以推动传统产业如制造业、农业、建筑业、医药业等提升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并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
  
  4 产业融合是促使市场结构趋于合理化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市场结构理论认为,有限的市场容量和各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动向结合在一起,就会造成生产的集中和企业数目的减少,而经过产业融合。市场结构会发生新的复杂的变化。各产业间市场边界的消失以及政府规制的放松会导致市场结构产生两种互逆效应:一方面,某一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使该产业内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并不断有新进入者参与到竞争中来,从而降低了融合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另一方面,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与综合化趋势促使企业生产由大规模、标准化逐步向小批量、多品种过渡,规模经济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一定程度上被范围经济所取代。产业融合中发生的一系列活动改变了原有的市场结构,在技术融合与业务融合 的基础上,企业间的横向购并或混合购并增加。导致竞争性企业数量相对减少。从而又提高了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新市场活动反映了价值链的一个实质性变化,即自由化和竞争使信息服务的传输和发送变得更加频繁,并且将其转化为低边际成本、高容量的商业活动,从而形成了新的市场结构。
  
  二、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的模式创新
  
  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根据产业融合的程度和市场效果,可将产业融合划分为三种类型:(1)完全融合。原来的两个或多个产业完全重叠,新产业逐渐替代原产业的市场需求,使得原产业的市场空间不断缩小,并导致原产业衰落直至最后完全消失,(2)部分融合,原产业之间出现了部分重叠和交叉,融合的新产业部分地替代了原产业的市场需求。与原产业之间形成了既替代又互补的关系。部分融合是产业融合最为普遍的现象。在部分融合情况下,产业融合的圆圈只是出现了部分的重叠和交叉,并没有完全重合。(3)虚假融合。产业融合只是发生在本产业的内部而没有发生在产业的边际处,虽然出现了融合的产品形态,但是,融合的产品并没有替代原来的市场需求或创造大量的新的需求,因而真正的产业融合并没有实现。
  从产业、产品和产业组织变动的角度看,产业融合可分为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替代型融合和互补型融合等四种类型:(1)渗透型融合。一般是指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即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具有强烈的渗透性、网络性、系统性等特点。可以通过嫁接改造等多种方式渗透到传统产业中,使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融合,获得新的生命力和竞争优势。从而产生新的产业。(2)重组型融合。它主要发生在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之间或同一产业内部不同子产业之间,指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在同一标准或集合下通过重组完全结为一体的整合过程。通过重组型融合会产生不同于原有产品或服务的新型产品或服务。例如,第一产业内部的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子产业之间,可以生物技术为融合基础,通过生物链重新整合,形成生态农业等新型产业形态。(3)替代型融合。指原来功能不同的产品逐渐具有了某些相同的特性,也即原来不同产品的可替代性加强。该融合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固定数量的用户可利用不同产品替代地实现更多不同的功能。二是更多的用户将不同产品在用于实现特定功能时视为是彼此可替代的,当替代型融合发生在生产阶段时,随着产品功能的增多和相互之间替代性的增强,会导致企业竞争加剧。当替代型融合发生在销售阶段时,如果更多的企业使用同一销售渠道,销售渠道在能力无法增加时可能会增加使用的成本,使其中部分企业退出,导致产业集中度提高;如果更多的企业重新选择共同的渠道而放弃原来的销售渠道,表明销售成本降低了(否则他们会继续使用原来的渠道),促使集中度下降。替代型融合的发生一般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新技术的出现为不同产品之间的相互替代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撑,二是政府规制的放松为竞争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提供了制度保证。(4)互补型融合。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联合使用比单独分开使用时效果要好,也可能是现在联合使用比以前联合使用效果更好。其通常也有两种类型:一是固定数量的用户通过联合使用不同产品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二是更多的用户通过联合使用不同产品来实现特定功能。由于互补型融合的发生主要与在同一标准约束下所生产的新产品或子系统有关。因此不同产业产品之间在联合使用时应有共同的标准硬软件“接口”。同时。“标准接口”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也直接影响着产业竞争格局。如果是开放的,那么融合过程中由于新者容易进入。有可能使得产业的竞争程度加剧。如果是封闭的,则某一企业在“标准接口”的竞争中可能取得垄断地位,此时产业的竞争格局取决于该垄断企业竞争策略的变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业融合的各种类型本质上都需要技术创新的大背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工业综合竞争能力,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新型工业化需要一批有一定优势、一旦突破就能产生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的各个科研领域的基础研究作基础。同时,在以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网络通讯与软件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中,以及在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纳米技术、智能化结构、功能材料和空间海洋等各个领域都需要科技创新。
  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际出发。实现产业融合的模式创新要把握好五个要点:(1)科学、细致地做好产业融合规划,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和全局作用。促进不同产业在融合渗透中共同发展,并形成相互融合的新型产业体系。(2)更多地考虑传统产业如何利用知识、技术与管理上的创新,实现与高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传统产业应主动寻求高科技产业的支持。高科技产业也必须认识到,传统产业具备非常广阔的提升效率的空间,只有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去。才能在带动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自身得以更好地发展,取得共赢。(3)根据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深化产业内部分工协作和结构的优化调整。重点围绕支柱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改造所需要的技术,调整优化科研开发投入结构,加大新增技术创新投资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倾斜。(4)继续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更加重视消化吸收,重视二次开发和利用,加快具有领先优势和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推进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5)大力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鼓励大中型企业或行业建立研发中心,推进高科技产业的转化、孵化基地建设,加强整合社会科研力量,促进科研机构向市场化的科技开发、技术服务和中介机构转型。
  
  三、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产业融合的内在核心问题。如果缺乏有效的动力机制,实现产业融合就是一句空话。产业融合动力机制有着复杂的构成和作用原理。从产业融合动力机制的组成元素来看,产业融合动力是指驱动产业融合产生和发展的一切有利因素,在产业融合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分别表现为促使产业融合产生的因素和促进产业融合不断发展的因素。早期学者专注于对产业融合动力的成因、属性的认识和描述。随着实践的发展,需要从对产生动力的成因辨识、对属性和作用的分析发展到对动力生长、动力之间关系和作用机制的分析。产业融合发展动力与生成动力相比,具有更高层次的属性和更稳定的作用形式。产业融合正是在比较稳定的技术创新、合作竞争等驱动力的作用下得以发展并显示出强劲的竞争优势。另外,发展动力不是孤立地发生作用,它们一般具有相对固定的协调关系,有明显的作用规则。
  
  (一)内部动力机制
  1 产业融合是产业间分工内部化的客观要求。是产业间分工转变为产业内分工的过程和必然结果,根据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分工能够 提高劳动生产力,使报酬递增和财富增长,融合和分工是相反的运动,如果说分工的基本含义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去执行原本由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所执行的不同操作或职能,那么融合的基本含义就是由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去执行原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所执行的不同操作或职能。只要有分工的地方,就可能会有融合,融合就意味着分工的反向运动,意味着分工的缩小甚至消灭。但是,分工和融合只有在同一层级或同一范围时,它们之间的这种对立关系才是成立的。产业间分工内部化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吸收融合。两个或多个产业形成一个共同的产业,原来的各个产业不再独立存在。产业数目减少。二是扩展融合。在两个产业或多个产业的交叉处融合产生一个新的产业。在新产业里实现内部化,而原有的各产业仍然独立存在,产业数目增多。由此,产业分工与产业融合的关系可以描述为:(1)融合与分工不是简单的对立和否定关系,只有在相同的层次上,融合与分工才是对立的。在不同的层次上,融合与分工完全可以同时发生,且互相强化。事实上,融合在消灭了本层次分工的同时。往往会带来其他层次更多的分工和专业化,(2)产业融合并不等于产业内所有企业都融合。事实上,可能只有部分企业甚至是少数具有产业代表性的企业发生融合,向相应的融合产业扩大经营范围。而其他的企业则还是在新的融合产业内的某一个部分或环节进行专业化经营,扮演内部化分工的角色。(3)在发生融合的企业内,企业的经营范围扩大了,原有的社会分工或市场分工转化为企业内的分工,企业由此获取范围经济、规模经济等收益。但是内部协调成本会上升。
  2 产业融合是提升传统产业的有效途径,从产生的背景来看,产业融合大多是高新技术产业嫁接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产业创新,产业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又包括体制和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融为一体。共同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融合不是几个产业简单的相加,而是通过相互作用。取长补短,显示出新的产业属性。因此,新产业和旧产业既有不可割裂的一面,又有不可等同的一面,产业融合正是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由于产业融合容易发生在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客观上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取代了某些传统技术、产品或服务,造成这些产业市场需求逐渐萎缩,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同时,产业融合催生出的新技术又融合了更多的传统产业部门,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与服务方式,促使其产品与服务结构不断升级。如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都能够大大促进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其产品和服务的升级。
  3 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技术创新既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实现经济安全的根本保障。技术创新使产业融合成为可能。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创新及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扩散导致了技术融合,技术融合使不同产业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不同产业间的边际趋于模糊,最终导致产业融合现象产生。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现象产生的内在驱动力。技术创新对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首先,技术革命开发出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这些技术、工艺和产品通过渗透、扩散融合到其他产业之中,或改变原有产业生产的技术路线,或丰富了原有产品的消费特征。如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及其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手机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固定电话模式,使人们的沟通联络空前便利。其次。技术进步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因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成本,使生产成本趋于下降。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对传统产业体系发挥着根本性变革作用。是当今产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基础上形成的产业融合,成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外部动力机制
  1 企业间的相互竞争是产业融合的企业动因。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是企业的经营追求。在变化的竞争环境中。企业为了生存、发展、获利,必须不断地谋求发展扩张,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地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当技术发展到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满足需求的手段后。企业为了谋求长期的竞争优势,便在竞争中产生合作,在合作中产生某些创新进而实现某种程度的融合。融合化发展可以突破产业间的条块分割,加强产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减少产业间的进入壁垒,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最终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2 放松管制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外部条件,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进入壁垒,从而使得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各自的边际。美国学者施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是新企业比旧企业多承担的成本,各国政府的经济性管制是形成不同产业进入壁垒的主要原因。管制的放松能够导致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到本产业的竞争中,从而逐渐走向产业融合。在放松管制方面,典型的例证是美国1996年颁布的<电信法)。它的出发点是通过放松管制,提供一个开放电信市场以促进竞争,加速高级通信、信息技术以及私人部门的发展。在中国市场上,放松管制就意味着进一步开放市场,降低某些控制性领域的准入门槛,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宽松市场环境。值得说明的是,技术进步加上放松管制并不一定就必然导致融合。由于产业技术进步大多发生在本产业内部,而不是发生在产业边际,因此,在产业边际就产生了被学术界称为“死尸融合”的现象。“死尸融合”是一种僵化的无生命力的“融合”状况。“死尸融合”迫使实业界对企业传统经营观念进行了创新,提出了企业重组、业务流程重组、虚拟企业等管理模式。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促进产业融合开始直接进行管理创新的实践,通过将管理创新、技术进步、放松管制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产业融合变为现实。在美国政府放松对电信业的经济性管制以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共同作用下,电信业、有线电视业之间的产业边际模糊,导致了产业融合现象的出现。
  3 产业环境的巨大变化。随着各种形式的融合日渐深入,产业环境与过去相比不断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将不可避免地波及处在其中的每一个企业。一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全球范围内信息的畅达支撑了全球资源的重新配置,也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二是产业的转型,即以四大电信运营商转型为代表的电信业向信息服务业的转型。三是新兴市场的出现。随着3G、Wimax、RFID等新技术的陆续使用,产生和衍生出众多的新兴服务增值市场,如IPTV、VoIP、手机电视等,四是企业运营方式的变化,跨国企业的研发、制造和市场已经实现了全球化,而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 络的融合是跨国企业实现从区域化运营到全球化运营转变的重要支撑平台。竞争和机会都呈现在全球范围的市场上,国内市场已变成国际市场,企业既面临国内竞争也面临国际竞争。
  
  四、适应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产业融合规制政策取向
  
  在产业融合进程中,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政府是规制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和总协调者。适应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政府应着力推进机构改革,实行有利于产业融合有效实施的规制政策。
  
  1 推进政府机构重组,实现机构融合。机构融合是推进产业融合的必要前提,需要借助于行政手段,按照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对现有行政管理部门加以调整,打破原有的部门分割和行政垄断的局面,以促进产业融合过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在改革原有行业分管体制的基础上,建立适应产业融合发展要求的新的管理机构。新机构要为融合企业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择、竞争和服务平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对政府机构进行了几次重组。在机构融合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如将原国内贸易部和对外贸易部合并为商务部、将民航局并入交通部、将一些工业管理机构直接向企业、市场转变等,推动了产业融合的进程。面对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的挑战,需要适时对能源、交通、军工等机构继续进行调整,重视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源、环保等领域的对接,机构重组不是仅仅看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创新。即通过机构重组促进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融合,提高资源的社会配置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力度。
  
  2 加快规制重建,产业融合使不同产业之间的传统边际趋于模糊或消失,产业的广度与深度发生着根本变化,由主要体现上下关系的“垂直一体化”向重在体现融合关系的“水平一体化”转变,因而,以产业分立即以“垂直一体化”为依据的传统规制就会出现功能重叠和失灵现象,这就要求政府密切关注产业规制的动态发展,对过时的、互相牵制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进行精简和整合,加快新规制的重建。通过规制重建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市场主体之间的产业融合进程。
  
  3 加快政府规制机构信息化步伐。规制机构职能的正确履行依赖于适时准确的信息,依赖于对社会问题信息的分析、判断和把握,而规制机构信息化无疑对规制机构搜集处理相关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是规制机构做好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保障,规制机构运用所获取和掌握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准确的、可靠的信息。制定正确的决策,作出理性的判断并采取积极的行动;规制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以及对规制机构需要和拥有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来提高工作效率、决策质量和调控能力,改进规制机构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全方位向被规制企业提供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限制的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规制机构信息化要求对自身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使政府的形态由过去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转变。以适应公共服务的需要,提高决策和规制政策的水准和质量。为此,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加强政府网站的建设,充分整合、利用、发挥现存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的功能,促进政府部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通过电子政务精简管理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其次,解决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信息不对称现象,多做调查研究,实行科学决策,减少企业采取策略性行为的余地。再次,选择具有灵活性的规制方法特别是利用网络、电视等现代媒体,广泛动员企业、民众参与规制的制定和监督。提高规制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满足企业和民众的知情权,为规制实施创造条件。
  
  4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除了政府规制机构外,还要充分发挥各类非政府组织的沟通、协调和引导作用。非政府组织指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社会组织。其涵盖范围大、涉及层面多。行业协会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组织,在产业融合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随着市场环境变化的加快,基于信息技术的产业融合的大量发生,以及规制产业技术含量增加,单纯依靠政府机构的规制已经无法满足要求,而行业协会拥有专门的人才,对经济运行更专业,熟悉产业间和产业内的发展融合趋势,能够大大降低信息不对称性。此外。通过行业协会进行国际协调、国际合作也是有效途径之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要破除行政部门的保护主义,避免行业内多个协会分立、各自为政、互相牵制;行政部门与行业协会应脱离隶属关系。通过行业联系自下而上推动产业间、产业内的融合。同时。还可考虑引入社会性规制。社会性规制是由非政府组织制定,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和防止公害为目的,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伴随它们的提供而产生的各种活动制定一定的标准,并限制某些特定行为的政策制度,在产业竞争中引入社会性规制,可在应对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外部性、信息不安全以及在提供公共产品、增进社会福利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5 从单纯约束性规制政策向激励与约束性规制政策转变,传统规制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政府规制机构与受规制企业具有完全对称信息(实际情况往往不对称)。建立在这种规制理论基础上的传统规制政策,往往习惯于单纯运用自上而下的行政约束,导致受规制企业被动应付,造成效率低下,并容易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现象。实施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规制政策,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激活企业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使企业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勇于创新的良性运行机制,在竞争和发展中寻求融合,又通过融合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责任编辑:王胜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19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