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个人养老投资的系统性风险及其规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个人养老投资的系统性风险是由非个人的,或至少是个人往往不能阻止的因素素所引起的,并且通常波及到很大范围的不确定性状态,因此,应当由社会而不是个人来应付它们,社会是进行个人养老投资系统性风险规避的责任主体。
  关键词:个人养老投资;利率波动;价格波动;系统性风险
  中图分类号:F84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1―0117―03
  
  一、个人养老投资风险的系统性分析
  
  (一)利率波动风险分析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借贷的成本,也是经济活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变量。利率的变动会对人们养老金的积累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存款利率的变动会影响个人储蓄养老资金的积累;寿险业预定利率会影响商业养老保险资金的积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记账利率会影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
  1.个人储蓄养老资金的利率风险
  根据生命周期假说,由于个人收入和储蓄在其一生中会形成“驼形分布”,理性消费者会将他的收入(储蓄部分)在其生命余年中按均匀的速度进行消费,这种“消费的平滑”本质上是收入的延迟支付或延迟消费。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多也是用这种方法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风险。然而,在银行存款利率波动的情况下,个人储蓄起来的用来延迟支付的这部分收入便会产生风险。衡量风险的主要指标是变量的方差与标准差,我国1986年至2007年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的平均值为5.925%,标准差为3.398%,方差为11.02%,说明我国利率的波动性较大,给养老储蓄的未来收入流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2.商业养老保险资金的利率风险
  人寿保险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兼有保障和储蓄的双重功能。任何寿险险种费率都是按照“投保人所交纯保费的收入现值等于保险金给付的现值”的原则来制定,而预定利率便是其中的折现率,因此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往往就决定了保单的价格与保单的收益水平。一旦保单生效,预定的利率就成为保险人对投保人的一种长期利率保证。
  商业养老保险的费率计算是以生命表为基础,根据一定的预定利率进行计算得到的,如果利率发生变动,实际利率与预定利率产生偏离,寿险精算就失去了合理的基础,这无疑会加大养老风险。由于现阶段银行利率走低,国内成立比较早的几家寿险公司不得不为过去较高的预定利率承保的保单承担较大的“利差损”,寿险公司的损失正是投保人的利益,寿险业预定利率越高,投保人收益越大。近年来随着利率的下降,寿险预定利率也下调为不超过2.5%,利率波动的风险更多地转嫁给了投保人。
  3.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利率风险
  由于公共养老基金投资强调安全性和低风险,致使基金的大部分是以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库券等方式来保值增值,但是在经济转轨阶段,由于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这些投资品的收益率仍会呈现较大的系统性风险。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记账利率是专门为存储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而单独规定的基金年利率。国务院在国发[1997]26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个人账户储存额,每年参考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并适当考虑一些影响今后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的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和工资增长情况等。
  选择记账利率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应付未来的通货膨胀,使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不受金融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保值增值和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如果记账利率的选定不够科学,便会增加养老投资的风险。
  (二)价格波动风险分析
  价格波动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一种普遍而且波及很广的物价的上涨。衡量通货膨胀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消费物价指数。通货膨胀很可能对老年人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是净债权人不参照通货膨胀调整价值的财产将会贬值,降低个人或家庭的财产净值;如果是退休金的接收者,对退休金的调整可能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而降低实际收入。如果通货膨胀集中体现在诸如食品等日用商品上,而这类商品在老年人的预算中有比较大的比重,依靠固定养老投资收益的老年人群体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1978年至2006年,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为5.044%,标准差为6.711%,方差为43.367%,表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
  
  二、规避个人养老投资系统性风险的体制措施
  
  规避个人养老投资的系统性风险,最基本的措施是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建立多层次的组合养老保障体系。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立的养老金制度的主要目标:第一,防止老无所养;第二,拉平一生中消费支出的分布;第三,保险功能,为寿命特别长的人提供养老生活保障。
  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设计应在维护社会公平和制度结构弹性的基础上,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从表1中四大国际组织倡导的多支柱(层次、级)养老社会保障体系比较中可以看出,国家、企业与个人分别承担各自的保障项目,并提供资金支持和履行担保责任。
  
  资料来源:①世界银行,劳动部社会保障研究所译:《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②科林・吉列斯(Colin Gillion),约翰・特纳(John Turner),克里夫・贝雷(CI ive Bailey),丹尼斯・拉图利普(Denis Latulippe)编,杨燕绥等译:《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③④邓大松、刘昌平:《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为了更好地规避个人养老风险,我国应当建立起多层次的组合养老保障体系。
  第一层次:个人负责的家庭或自我保障
  家庭或自我保障构成了整个老年保障体系的基础或第一层次,是国民自己(或者通过家庭)对自己的养老问题直接负责的方式,其经费来源于家庭或个人的储蓄。现阶段的绝大多数中国老年人实际上仅有这一层次的保障。
  个人负责的家庭或自我保障实质上属于非系统性个人养老风险规避,要求个人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负责,进行个人养老风险管理,通过在工作期间增加储蓄、理性投资与消费等措施来防止储蓄不足的风险,通过购买充足的人寿保险来减少自己的长寿风险,通过采取多种养老方式将自身的养老风险分散和转移出去,最后通过采用科学的投资策略与技术来减少决策失误的风险。
  第二层次:政府负责的普惠制的最低养老保障
  政府是普惠制最低养老保障的直接责任主体,制度的出发点是面向所有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收入保障,经费来源于税收,待遇标准与工资脱钩但与物价水平挂钩,并随着整个社会平均收入的提高而提高,它体现着老年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权益。
  普惠制最低养老保障实质上属于个人养老系统性风险的规避,在任何国家或任何时代,个人规避全部的养老风险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当个人养老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时候,社会有责任为其社会成员构筑最后一道安全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最低老年生活保障制度,并逐步发展到无需承担任何缴费义务的全国性的老年津贴。
  第三层次: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责的社会养老保障
  这一层次的养老保障由政府主导,由雇主与劳动者分担缴费责任,待遇标准因与劳动就业及缴费相关而存在着差异,兼顾公平与效率。这一层次的建立取决于多方面的努力,个人与企业要承担缴费的责任,同时,还需要政府随着人口老龄化,利率、通货膨胀、经济波动等指标的变动来科学的调整养老金水平。
  综上所述,个人养老投资的系统性风险需要通过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责的社会养老保障来规避,通过以上两个层次仍无法规避的个人养老风险应当由政府负责的普惠制的最低养老保障来承担。只有这样,个人养老风险才有可能得到全面的规避,人们才能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
  
  三、规避个人养老投资系统性风险的调控措施
  
  个人养老系统性风险的规避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养老风险保障与调节机制,在多层次的组合养老保障体系框架内,相关部门应根据人口老龄化,利率、通货膨胀、经济波动等指标的变动,对社会保险养老金收益进行科学的及时的调整,并将此纳入日常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
  (一)规避利率波动风险的调控措施
  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是寿险业预定利率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记账利率的基础,国家应当尽量保持利率水平的稳定,这样才能减小因利率变动导致养老金收益的不确定性,进而减小个人养老系统性风险。利率是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工具,通过利率的调节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投资规模,但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由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有限,而人口基数有异常庞大,再加上日趋严重的老龄化人口结构,致使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成为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否则,利率频繁的或大幅度波动,将会给养老保险基金造成较大的系统性风险,甚至可能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利率波动对个人养老投资造成的系统性风险,需要在养老投资业务中尽量推行指数化的利率调整。寿险业预定利率应当随着银行利率的变动进行相应的调整,避免造成投保人或寿险公司任何一方面的损失。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记账利率应当随着工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便要求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只有投资收益率达到一定的水平,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才会得到有效的保证。
  (二)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调控措施
  在个人养老系统性风险中,价格波动风险的规避需要通过退休金的指数化调整来实现。虽然通货膨胀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替代率,然而由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回报率有限,记账利率完全随着工资增长与通货膨胀率增长进行调整是不现实的,并且,个人账户的这种调整除了依靠基金保值增值之外没有其它资金来源,所以,不能对个人账户养老金进行通货膨胀的指数化调整,只能对社会统筹部分养老金进行通货膨胀的指数化调整,以此来抵消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通货膨胀风险。另外,控制在老年人预算中占较大比重的商品价格的上涨,降低通货膨胀对老年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组织编写,郑秉文等译.养老金改革――名义账户制的问题与前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宋世斌,冯羽,彭俊.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调整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6,(7):42―46.
  [3]王福新.中国寿险业偿付能力风险评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周伏平.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5]Martin Feldstein.Rethinking Social Insurance[J].National Bureau of Econimic Reseach,2005.(3):12―26.
  [6]Lofiana Pelizzon.Stephen Schaefer.Pillarl VS.Pillar 2 under Risk Mannagment[J].National Bureau of Econimic Reseach,2005,(9):20―27.
  [7]Martin Feldstein.Rethinking Social Insurance[J].National Bureau of Econimic Reseach,2005,(3):12―26.
  [8]Steven G.Allen.The Value ofPhased Retirement[J].National Bureau ofEconimic Reseach,2004,(5):16―19.
  责任编辑:伊 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583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