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文学经典的阐释维度与空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学经典的阐释只是一个历史过程,永远不会终结,是向着未来无限开放和敞开;任何一种阐释维度和视角都有其澄明的一面,又有其遮蔽的一面,审美阐释、意识形态阐释和文化阐释这三种阐释维度都有各自阐释的必要性、合理性,阐释的适应性,阐释的重点,阐释的洞见与遮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在不同类型的经典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一种会占据主导地位。在实践中要防止一种维度对其他维度的掩盖,理想的阐释效果应是三种维度的完美结合,形成一种“张力”。
  关键词:文学经典; 阐释; 审美; 意识形态; 文化; 洞见; 遮蔽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古往今来,文学史上一直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对文学作品的阐释总是纷繁多样、争芳斗艳。中国古代就有“诗无达诂”和“仁者见之为仁,智者见之为智之说。”金圣叹评点《西厢记》说:“文者见之谓之文,淫者见之谓之淫耳”①;鲁迅认为《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②;现代文学史上有说不尽的阿Q,而西方关于《哈姆莱特》的争论与阐释的著作已经是汗牛充栋。
  伽达默尔说过:凡有理解,就总有不同。接受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伊瑟尔认为,效果与反应既非本文固有的所有物,也不是读者固定的所有物;本文表现了一种潜在性,而它只能在读者阅读过程中得以现实化。考西卡也指出,作品之所以成为作品,并作为一部作品存在下去,其原因就在于作品需要解释,需要在多义中工作。韦勒克指出:“一件艺术品的全部意义,是不能仅仅以其作者和同时代人的看法来界定的。它是一个累积过程的结果,也即历代的无数读者对此作批评过程的结果,”[1]他看到了文学作品意义生成与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从历时角度来看,文学作品的接受和阐释是一个动态和无限敞开的过程。
  经典的永恒不仅仅在于超越具体的历史时空,还在于经典作为事物本身是在人的参与和关照下持续地映现出新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呈现出其存在的种种可能性。“经典的真理并不是现成的自明的恒常存在,如果没有人的参与,真理就无处涌现和生存,作品的意义也就无法传承和延续。经典的真理和意义的发生及展开是一个密切与人的生存相关联的永不止息、永不封闭的过程。”[2]一方面,经典作为有意义的符号系统,存在着大量未定点和空白,是一个有待实现的意味世界,能不断地向读者呈现和展示其内在的涵义;另一方面,历代读者也总是以自己的创造性阅读,不断丰富、充实、建构着经典。经典的接受和阐释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一些经典的阐释能形成一个学科,如莎学、红学等。经典文本的阐释具有历史性、运动性和开放性。
  阐释学,从作为方法论到本体论的转变对文学经典的阐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本体论的阐释学认为,文学经典的阐释只是一个历史过程,永远不会终结,向着未来无限开放和敞开;任何一种阐释维度和视角都有其澄明的一面,又有其遮蔽的一面,经常是深刻洞见与遮蔽盲视并存。由于经典文本往往具有多层次、多维面的蕴涵,对经典的阐释经常是人言人殊。因此,本文认为每种阐释维度都有各自阐释的必要性、合理性,阐释的适应性,阐释的重点,阐释的洞见与遮蔽,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在不同类型的经典中,审美阐释、意识形态阐释和文化阐释这三种阐释维度并非平行等量,由于种种原因有一种会占据主导地位。在实践中要防止一种维度对其他维度的掩盖,理想的阐释效果应是三种维度的完美结合,形成一种“张力”。
  
  一、文学经典的审美阐释
  
  审美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通过审美活动,人在自身与世界之间建立起一种超越物质功利和现实欲求的关系,在人进入审美关系中,他可以摆脱现实的局限性,达到一种完全自由的精神状态。超越性和自由,既是审美的本质,也是审美的价值和意义所在。经典的解读,首先应该是审美的解读,离开了审美,经典就失去了它之为文学经典的核心要素,只有通过审美的阐释,文本中的艺术形式、结构、技巧、复义、双关、隐喻、象征等才能被激活,才可能在读者心中唤起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关照,最终获得超越现实功利的审美愉悦。
  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文学作为一种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虽最终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决定,但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而有距离的,正是由于这种间接性,文学才具有独特的审美属性。文学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高级审美活动,“审美”是文学区别于哲学、宗教、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文学经典毕竟不同于其他经典,“审美”是其根本属性,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人类之所以需要文学这种审美形式,需要通过语言符号来创造一个审美的世界,既是为了满足生存发展的精神需要,也是人类力图超越物质现实和感性生活,追求生存的完善与精神的拓展,使个体的人格、情感和精神能从现实生活的功利性束缚中解放出来,升华到一种新的自由境界,从而不断促进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品格的提升。因此,审美阐释应该是文学经典阐释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维度。
  但是在中国,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往往注重宏观概括,对经典文本的细致研读和审美分析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要重视并加强对文学经典的原创性解读。在进行审美阐释时,要深入剖析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机制、经典文本的审美意蕴、接受主体的审美需求。苏联著名美学家列・斯托洛维奇说过:“文学可以有许多意义:功利意义、认识意义、政治意义和伦理意义等。但是如果这些意义不交融在艺术的审美冶炉中,如果它们同文学的审美意义折衷地共存并处而不是有机地纳入其中,那么作品可能是不坏的直观教具,或者是有用的物品,但是永远不能上升到真正艺术的高度。”[3]同样,对经典的阐释也是如此。经典文本是一个多层面、多向度、极其复杂的艺术世界,人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感知它。如《红楼梦》这部把传统的写法都打破了的小说,“有人用企业家的眼光从小说所描写的人物的穿着中,去考察中国18世纪纺织工业发展的水平;有人用医学家的眼光,详细说明了林黛玉患的病是肺结核,在18世纪的中国,这种病是不治之症,所以从医学观点看,她是不适宜于结婚的,贾宝玉最后娶身体健康的薛宝钗是理所当然的;有人从教育家的角度来说明贾母教孙、贾政教子的失败的原因,来对照检查当今父母们教育子女的经验与教训。”[4]这些解读都是非审美的眼光。
  对文学经典的审美阐释,有助于突出文学经典的文学性,有利于从根本上揭示文学经典的审美价值,防止经典阐释的泛政治化和非文学化,但同时对经典背后隐藏的话语权力争夺和意识形态作用关注不够。对文学经典的阐释,是否在对话和共鸣的基础上也应该具有反思力和批判力的理性维度,而不只是倾听中的视界融合?经典阐释的目的并不是要完全与作品意图一致,也不是完全顺应作家的创造性活动,而要打破历史的文化、观念和政治体系的尘封,通过独特的阅读方式体察经典在何种程度上获得了成功,剥离文本中那些保留个体审美体验的思想、意义和主题的深刻之处,在文本的裂缝或表征中揭示出其背后的权力结构,发现其中的断裂、矛盾与张力,对经典进行重新拷问、确认和定位,不忽视经典文本与历史、与权力话语的关系。因此在对经典的审美分析时,不能忘记其具有意识形态的语境、指向和深层意蕴。
  
  二、文学经典的意识形态阐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60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