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结构化理论视角下的自我认同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自我认同是指在个体的生活实践中,通过与他人及社会进行能动互动,个体通过内在参照系统形成自我反思,使行为与思想逐渐形成并自觉发展成一致的状况,表现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现实性反思和生命价值的深层次追问。结构化理论认为,自我认同是个体建构和社会塑造互动的过程与产物。自我认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生产”过程,具有经验反思性、连续一致性与主观适宜性。自我认同能为个体的社会生活提供方向感和幸福感,从而实现个体的生活目标,为个体的社会认可提供实现条件,推动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
  关键词:结构化理论;自我认同:自我实现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1)03-0046-04
  
  自我认同是指在个体的生活实践过程中。通过与他人及社会进行能动互动。个体通过内在参照系统形成自我反思,使行为与思想逐渐形成并自觉发展成一致的状况。自我认同表现为个体在与社会互动中对自我生存状况的反思性思考和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深度探求。它包含个体自我意识的同一性、自我生活的归宿感和自我生命的意义感。它在探寻和回答“我是谁”、“我应该成为谁”、“我能成为谁”和“我不应该成为谁”这样一些基本问题中建构“我之为我”的信心、尊严和价值。
  
  一、自我认同的概念剖析
  
   “自我”是对“我之所以为我”这一基本问题的回答,反映个体包括躯体要素、意识要素和社会关系要素在内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一种存在状态。说明人的存在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有机统一体。“自我”也是指一种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对自己全部身心状况的全面知觉。“认同”意为相同或者同一。既指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也指同一事物在一定的时空跨度中展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包含:人的外在形态在不同时空中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即人的外在同一性。人向内的意识、情感、价值等的内在同一性。人的社会关系的同一性。
  把“自我”与“认同”连在一起,形成“自我认同”概念。解析和阐释人们的行为选择、意识建构、情感流变与价值追求,形成自我认同理论,在西方经历了一系列发展演变,经典观点与代表人物主要有埃里克森(Erik・H・Erikson)的多视角定义、马西亚(Marcia・J・E)的操作性定义和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结构化解释等。自我认同概念起源于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把“自我”看做是本能驱动(“本我”)和自我需求(“超我”)之间的传递者不同,埃里克森从不同的层面对自我认同加以分析和定义,在发生学上,它是儿童期的结果,是处理早期发展任务的成功和失败;在适应性上。它是自我对社会的适应性反应;在结构上,它是由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的统一体;在动力学特征上,它是调节自我与客体、本我与超我的主动过程;在主观上,自我认同能给人提供自主的内在一致和连续之感;对于实体的存在提供自我和世界意义感。埃里克森同时认为,自我认同是“一个位于个人的核心之中。同时又位于他的社会文化核心之中的一个过程。”显然,埃里克森强调人在发展过程中自我与社会以及文化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超越了弗洛依德把人的发展仅仅拘囿于心理性欲的人格发展的思想,把人看作是生物人、心理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
  玛西亚沿用了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观点。他以探索(exploration)和承诺(commitment)为变量对自我认同给定了一个操作性定义。他认为,自我认同是青少年在进行探索和选择过程中产生个性感、个体角色和经验跨时间的一致感以及对自我理想的投入过程。并设定了自我认同结构的三个指标:结构或内在心理、现象学描述的水平和寻求可观察的行为。第一个指标反映自我发展的渐进性态势以及发展与自我认同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即是自我认同程度越高,个体自我发展的能力水平就越高,这给个体人格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参照模型。第二个指标指外界赋予的认同经验(自我认同之外的国家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等)和自我建构的认同经验相互作用,可以使个体把握人类的基本特征,进而将人在与社会及自然界的关系中进行合理定位。第三个指标可观察的行为提供个体自我认同的风格,从而将自我认同的研究推动到实证研究的领域。在此基础上,玛西亚提出了四种自我认同状态:成就型认同、延缓型认同、排他型认同和弥散型认同。
  可以看出,埃里克森用结构化的定义来说明自我认同,玛西亚对自我认同的实证研究侧重于个体发展的外部可测因素。那么是社会塑造了个人还是个人在主动地创造社会生活?自我认同是个体自我生成还是社会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克服自我认同问题上主客观二元对立的矛盾。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吉登斯基于现代性阐释了自我认同的概念。吉登斯认为,在现代社会,个人经常会面临无意义感的困境。个人要通过自己的反思控制周边的生活环境,从而使相对强大的社会和自然结构成为个人自我实现的物质背景,个人在遇到命运选择的重大时刻时,要重新利用经验组织自己的生活原则,并且与外界环境达成一致。这种反思性是现代社会转型的三种力量之一。“自我认同并不是个体所拥有的特质。或一种特质的组合,它是个人依据其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显然,在结构化理论中。吉登斯明确提出自我认同具有两重性,自我认同是社会与个人相互建构的结果。人在进行自我反思创造生活的同时。也受社会客观环境的制约,并且试图用个人的能动性来弥补以往结构理论的片面性,吉登斯的理论与观点无疑是对自我认同理论的一次超越。
  根据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自我认同不仅是与自我意识、个体人格密切相关的心理现象,而且是指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的反思性、自觉性和一致性。在吉登斯的理论中,自我认同是指在个体的生活实践过程中。通过与他人及社会进行能动互动。个体通过内在参照系统形成自我反思,使行为与思想逐渐形成并自觉发展成一致的状况。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应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自我认同:一是自然界可以影响个体的自我认同。触景伤情、物是人非等内心活动都是与自然物相关,可见自然界在人的自我认同过程扮演着重要角色。二是自我认同的核心是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它不是个体自发的臆想,而是主动寻求和能动创造的结果。个体在遇到新的社会信息、面临新的人生选择时,主动自觉地利用已经形成的内在认知结构进行同化和顺应,形成相对稳定的人格,实现自我认同。三是自我认同是对“我是谁”这一命题的回答。自我认同是个体毕其一生的心理和社会发展任务,这种思想与行为的和谐一致不仅是自我发展的动力,也是自我形塑的结果,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自我认同感的个体不仅有明确的人生定位。而且能保持跨越时空的人格一致性、心理成熟,生活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人生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人与社会有效整合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追求目标。   
  二、自我认同的形成机理
  
   (一) 自我认同是个体建构和社会塑造互动的过程与产物
  首先。自我认同发源于个体的自我建构。个体通过向内的反思性建构自我认同。个体反思性的实践活动是自我认同实现的前提。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获得,独特的生活风格和生活规划。都是他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实践不仅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人类一切矛盾产生并得以解决的根源,而且是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源动力,“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自我认同产生于自我意识当中,但是单纯凭借自我意识无法获得自我认同。个体的存在感和意义感不可能在封闭的个体状态下萌发。而是实践建构的结果。正是个体这种建构的实践活动,使得自我意识与他者对我的评价相互渗透。使得反思性理解的参照系得以形成,个体才能确定地回答“我是谁”。其次,自我认同又是社会形塑的结果。个体自我认同的实践建构,使得自我认同不得不嵌入个体所处的社会结构,获得社会塑造的内容,所以,自我认同又同时是社会形塑的结果。自我认同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制度的结构性因素的影响。社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因素都毫无例外地影响着个体的认同。这种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自我认同提出的问题场域是个体生活的现代社会催生出来的。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知识的专门化和快速更新使得个体的理性认识能力空前增强。个体的反思性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二是自我认同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条件。社会的价值文化以及历史传统在影响个体自我反思方式与方法的同时。也影响着他人对自我的评价。社会塑造个体的自我认同,为自我认同的发展设定了标准和参照系。三是自我认同的内容归根结底也是社会生活所决定的。个体在思考“我是谁”、“我身在何方”、“我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等等问题时。都无法脱离个体所处的社会和历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可见,个体自我认同的内容,离不开社会历史的既定框架。离开了特定社会文化的个体反思性思考,脱离了社会对个体角色的塑造要求,都不可能实现自我认同。
  根据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既不能把自我认同单纯理解为个体的反思性活动,也不能片面归结于社会塑造的结果,而是二者互动的过程和结果。自我认同的自我建构与社会形塑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同构互生”。自我认同在自我建构和社会塑造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变化,是自我定义和社会定义双重作用的产物。自我认同既不是个体脱离社会的自我预言和自我设计,也不是完全依靠外力的强压和灌输。忽视了社会性,便会认为自我认同完全可以通过封闭式的自我思维训练来实现。陷入超时空的个人万能的唯心立场。忽视了个体性,一味主张社会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干预和同化,又容易导致个体的虚无和自由个性的丧失,更是与社会发展目标不相符合。总之。只有把自我认同置于个体建构和社会形塑之中。看作二者互动的过程和产物,才能准确把握自我认同。
  
   (二) 自我认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生产”过程
  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通过与他人和社会进行能动互动,通过内在参照系统形成自我反思,使行为与思想逐渐形成并自觉发展成一致的状况。这种状况表现为人们对自己生活的互动设计。以及对理想生活目标的主动追寻和无限迫近,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终极意义存在的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生产”。首先。自我认同表现在个体自我实现过程中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个人发展的现实与理想、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它既可以是个体反思的自我与理想状态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是社会、国家、民族等群体对个体角色的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性在个体内心产生距离感,是人们自我反思的结果,个体内在转化不当,就会投射为自卑、拒斥现实的主观心理活动,从而对认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相反。如果在这个距离感中个体能重新定位自我,又会催生新的自我认同。由此可见,差异性既给个体的自我认同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也给自我认同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力,也正是这种差异性,决定了自我认同的动态发展性。
  其次,自我认同形成的“生产”过程,不仅是指个体在反思活动中对内产生定位感、方向感等完整的自我感。并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生产出个人与社会有效整合的基础。之所以说自我认同是自我建构的过程也是社会塑造的结果。是因为自我认同不断在两者之间生产一致性,从个体自我认同产生和形成的过程看,个体在社会群体中获得一定的信仰系统,能够应对意识形态和社会对自身的期望,在社会群体中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成为自我认同的动力,进而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参与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内嵌于人类实践活动中的自我认同,既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国家认同等其他认同的出发点,也是其他任何一种认同的归宿,它们都可以在自我认同中找到产生的根据。此外。人的生命是具体有限的,然而其精神追求是动态无限的,人正是在这种有限和无限中获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个体的生命活动蕴含的人类精神品质得到提高和升华。所以说,人的自我认同的生产性本身包含了生命活动超越的本性。只有这样,人才能不断朝理想的、可能性的坐标迈进,实现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理想和现实的统一。达到自我实现。
  
  三、自我认同的性质分析
  
  (一) 自我认同具有经验反思性
  自我认同的经验反思性是区别于其他认同(如国家认同、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等)最本质的特征。自我认同首先是个体自己实施的一种向内的反思性投射。是个体反思意识作用的结果。个体不仅能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而且能够充分评估自身的认识能力,即不仅能“意识到”,而且能“意识到自己意识到”。个体在获得有限材料的基础上。能依据自身的认识能力进行科学的预测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就是个体反思意识的确证。如果个体没有自我的反思意识,那么就不可能找到存在的意义感和价值感。就不可能产生自我认同。更无法去建构“未来的我”。
  那么。个体的经验反思何以存在?个体通过向内用力,借助内在的参照系统进行自我反思,这个“内在参照系统”便是个体的认知结构,通过这个认知结构对个体以往的生活经验(直接或间接的)进行筛选,个体才能使自己走上可以预期的成长轨道。显然个体的认知结构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个体通过后天的社会化学习实践获得的。
  个体的经验反思性主要受两个层面因素的影响:一个是长期生活实践的思维沉淀,另一个是社会意识形态环境对个体认知的干预和驱动。前者给予个体的反思活动提供能力和材料,后者给反思活动提供动力和参照。前者是后者 发生作用的内在根据。在外界出现价值多元强烈冲突时,个体往往会产生不适,以往的实践经验不足以产生与外界和谐一致感,就需要社会个体要么能够依据自身的反思能力化解“危机”,要么依据社会意识形态提供的参照来形成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果经验反思无法实现,个体在面对冲击事件时便会造成自我认同混乱,陷入认同危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不仅仅是作为个体行动系统的连续性的结果而被给定的东西。而是在个体的反思活动中必须被惯例性的创造和维持的某种东西。”只有具有了自我经验反思性,个体才能有意识支配自己的生命活动,根据对自我实然、应然和将然的状态进行自我塑造。
  
  (二) 自我认同具有连续一致性
  个体的经验性反思伴随人一生的历程。使人产生基本的一致性和连续感。个体对生活经验进行选择性的摘取,形成对不同生命阶段的判断和预期,使自我发展的轨道具有连续性。人一旦有意识的把握自我生命历程。就会不断地进行自我设问:如:我过去是怎么样的?我现在是什么样的。将来会是什么样的?当然包含“我不是什么”、“我不想成为什么”和“我应该成为什么’,等问题。这种连续的自我设问可以通过叙事的方式使个体保持完整的自我感。
  一般来讲,自我认同的连续一致性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在个体内在心理机制方面表现为个体相对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们不仅使个体具有明确的自我导向目标意识,更能提供个体人格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其二是在环境影响因素方面表现为人与环境交往的持久互动性。自我认同的形成相对于个体是一个内外交互的过程,主体不断调整对自我和环境评价的同时。也不断调整“镜中我”(即社会评价的“我”),这种持久互动性给予自我一种可能。使个体在审视自我的同时反观自身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自我审视产生“自己认为的我”,反观自身产生“别人认为的我”,个体将两者进行比较区别,从而实现自我定位,进行相应的自我调适。其三是对时间的控制性。对时间的控制是自我实现的应有之义。一个有着明确时间定位,对自己的未来有方向感的人,如果在实践中能与社会发展和谐一致,无疑是能与时间保持持久对话的人。人在时间中展开自己的生命活动,而理想的我却总是在生成变化,要想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生成理想的我,就不得不自主控制时问。有自我认同感的人有强烈的生活意义感和自我实现的要求,因此不会浪费属于自己的美好光阴,人生的意义感在社会个体进行时间控制、逐步实现人生规划的过程中得以获得,正是人生规划的完整性和社会活动的秩序性。使得个体自我叙事的连续一致性得以建立。其四是经验的延续性。社会个体在沿用过去经验的同时,只有不断地筛选和组织生活经验,更新认知结构,才能较为准确地认知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使自我发展始终朝向可以预期的未来,保证自我发展轨道的连续性。
  
  (三) 自我认同具有主观适宜性
  自我认同首先是一个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心理状态,社会个体通过对“我是谁”的追问和回答,评价自己的过去,思考将来,通过自我明确的是非观和理性能力把自我的价值标准与社会的外在要求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在内心产生一种和谐一致的感受。这种感受包括忠诚感、自尊感和价值实现的成就感。这是个体自我调整、自我适应的过程,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整合成一个连续的整体。自我认同不仅是个体自我形塑的过程,也是自我形塑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认同不仅是对个体生命历程的追求。也是个体自我与社会统合的必然要求。反思活动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审视和评估,连续一致性的获得依赖于相对持久的主观适宜性。相反,如果个体在面对社会危机时缺乏主观调整适应的能力或者意愿,一味固守思维定势和传统观念,必然会阻止人们对自身存在价值的再次挖掘和存在意义的重新评审。只有从主观上主动适应社会,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给予自我正确的评价。一些明星自杀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即便是社会给予了个体高度的角色认同,个体如果不能从主观上应付社会挑战,不能将外在压力成功地进行变通和转化,就不可能实现自我认同,甚至会危及个人生存。所以说,在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时,要有勇气和饱满的精神状态主动应付。在各种内外压力中将自我进行历练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成就自我。
  
   四、自我认同的价值功能
  
   (一) 自我认同为社会个体的生活提供方向感和幸福感,促进个体生活目标的实现
  追求自我认同的过程。是个体利用自身经验反思,统合各种社会资源,尝试获得与社会和谐一致,但又不同于其他人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在面对有关自我发展的重大课题如理想、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选择和践行时。自我认同能够保证个体对自身有充分的理解,并且有统合个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实践能力,使其人生轨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认同是个人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毕生命题。西方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自我认同是青年期的核心问题。尽管儿童在幼年就已经具有了自我感知的能力,认同感并不是人在青少年期才独有的,但是对“我是谁”问题的主动追问和回答却在青年期才开始发端。此时人们才开始进行具体的人生规划,思考自己的人生走向,以此获得相对稳定的方向感,在此基础上自我认同增强个体的自我力量,提升个体的适应能力,进而影响其心理幸福感。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作为与自我人格发展密切相关的自我认同,其发展和形成标志着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的自我品质:自信、自我控制、有意志力、生活的目标明确、忠诚、拥有自尊并能尊重爱护他人等等。相反,自我认同的混乱或危机则会影响个体整体自我概念的形成。不仅不能确立稳定的自我形象。更会给个体带来内心的冲突、不安、焦虑,甚至是人格的分裂,危害个体的心理健康,从而影响个体生活目标的实现。
  
  (二) 自我认同能为个体的社会认可提供现实条件,推动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
  社会认可的获得,需要个体承担自己的社会职责,积极作为。而要恰当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能,个体必须维持健康的心理适应状态。自我认同在调适个体心理适应状态上。为社会认可的给予提供了个人条件。这个个人条件包括对自我的全面把握和如实评价、对外界的准确分析和主动适应。以及建立在自我建构上的主动实践。个体一旦失去自我认同提供的这些现实条件,陷入到自我认同危机,就会对生活产生无意义感。从而在面对现实时无所适从,面对未来茫然无措,如果不及时调整,个体很快就会淹设在社会的暗潮涌流当中。更不用说个体能很好地承担起社会职责,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所以说,自我认同的危机就是个体自我发展的危机。当个体产生对社会的焦虑不安,内心价值标准及信仰与外界产生强烈冲突,对社会规范产生极大不信任甚至导致反叛心理,拒绝承担个人应担负的社会角色职能。无疑是对社会的稳定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很多伟人在青年时期都有阅读名人传记的习惯。而阅读名人传记是自我认同发挥连续性叙事功能的重要表现。成长中的自我可以在伟人或者名人的文字记载中找到自我的影子,为个体自我认同感的建构提供参照和动力,从而召唤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创造性的投入,创造更丰富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艾瑞克・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5]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仝瑞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74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