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荀子教育方法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荀子,名况,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先秦哲学的总结性人物,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从“性恶论”出发,力图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思想,并进而将这种思想诉求贯穿于他所倡导的教育方法之中。荀子提出了外在和内在双管齐下的教育方法,教化内容包括道德教化和知识学习的全面性思想,对后世影响颇深。
  关键词:荀子;教育方法;教化
  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078-02
  
  每个时代的教育都是要有一定的目标性与整体性,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教育的目的。春秋战国时期,从新老势力的争霸到新兴地主阶级建立政权的过程中,在思想界,各家各派风起云涌,百家争鸣,都力图能为新势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制、思想体制和管理体制,其中建立统一的全民思想,教育民众成为重要议题。荀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大家,荀子除了要教育一般的民众之外,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培养出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为此,他提出了一套教育措施。
  一、外教法
  外教法,本人认为外因教育法,就是外界条件引导、强制的关键因素,在教育的过程中宏观上起到必要指导作用的条件,它与内因学习相对。在荀子的教育法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隆礼重法,二为重师教。
  (一)隆礼重法之教化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他说,人虽然生而具有“好利”之性,不可去掉,“然而可以化也”;人虽然并非生而就有礼义道德,“然而可为也”(《荀子・儒效》)。荀子认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的则是“伪”,“伪”是“人为”的意思。“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礼论》)。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需要后天的加工才能完善美好,而这种加工就是圣人要制定礼义,人们通过学习和践行修养道德品质,这样社会就可建立起有秩序的社会规范。而这种教育的途径就是要“化性起伪”,“化性起伪”的执行者是圣人,圣人化性起伪的途径是在社会上要制定一套社会规范,礼义制度,具体体现在“隆礼”、“重法”,“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于性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性恶》)。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才需要以礼义、法治来教育、改造和制约人性。荀子说“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性恶》)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提出为教育世人提供了可参照性、目标性,提供了当时社会需要的、人们应该学习的社会规范、道德内容,这属于强制性的外部教育法。同时荀子认为还有个关键的外教法,就是老师的引导、教育。
  (二)师法之教化
  荀子认为:一个人的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经过“师法之化”。因为“人性恶”,要“化性起伪”就要通过“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荀子・性恶》),然后才可能成为有修养的君子。就是说:“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荀子非常重视老师的言传身教。荀子把君师并称,同时更明确地把天、地、君、亲、师并称,他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将教师视为天下太平的根本。他进一步指出:“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有了老师,懂得法度,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事情;没有老师,不懂法度,人就会有大祸难。由此看来,在荀子看来教师的作用如此大,教育有着治理国家的作用。由此推论,荀子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心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大略》)的著名论断。在此,荀子把国家兴亡与教师的关系作为一条规律概括了出来,富有创新性见解,令人深思。他认为:人们只要自觉地以圣人君子为榜样,严格道德修习,紧随着圣人君子人格的典型一步一步学习、提升,就能做到“人皆可以为尧舜”。老师则应当以君子圣人为目标,以“师以身正仪”严于律己的态度和标准去引导、启迪学生。荀子为达到一种“上行下效”的局面,使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得到普遍提升,以完成合乎统治者需要的人格塑造。就是通过老师和圣人君子的思想、道德和规范的言传身教以及榜样效应来规范的。
  二、内省法
  在个人修养的主观上,荀子主张要知行一致、虚壹而静、注重积累。
  (一)重行
  在知与行的问题上,荀子提倡知行一致,十分注重实践的作用,强调学习要注重联系实践,主张按照闻、见、知、行的统一进行教育,并把行看做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儒效》)。意思是说:没有听到的事情就不如听到过的事情清楚,听到过的比不上亲眼见的,亲眼见的不如真实了解的,真实了解的不如亲自去做的,学到的东西都实行了就达到目标了。荀子认为只有实践了才算是真正的学到了知识,有了知识不去实行,即使学的再多也是没用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儒效》)。虽然荀子所讲的行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而是指的是人们的个人活动,但是他强调的行在认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先秦各家较提倡闭门修养的学习工夫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学习理念,是对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是对教育的发展。荀子注重行的思想体现在他提出的思想当中,荀子主张用法治思想教育学生,培养明法治、重实践的有才干的革新人才,来实践他所确立、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政治思想。
  (二)重心
  荀子十分注重主观学习的积极性、重要性,特别提出学习时要专心致志,做到“虚壹而静”,他说:“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什么叫“虚壹而静”?荀子解释说:“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据乱知,谓之静。”意思是说不要使已获得的知识妨碍将要接受的新知识;人们能同时认识事物的多个方面,但不能让它们互相排斥,相互影响;认识事物时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虚壹而静“就是要求人们在认识时要集中精力,谓之“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劝学》)。“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致,思索熟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性恶》)。荀子还以蚯蚓与螃蟹作对比来比喻专一与不专一所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同时也强调为配合学生的“虚壹而静”,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也要做到虚壹而静,荀子说:“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大略》)即教与学双方都能专心一致,学习效果就能达到最佳状态,学习的目的就能达到了。荀子的重心的学习方法就是主张学生在学习、修养的过程中,心中要排除干扰或蒙蔽的一切障碍,保持专心、宁静的状态,达到最佳状态,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学习目的。
  (三)重积
  注重知识积累,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主张积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荀子主张的闻、见、知、行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要达到真正的有所学,每个人从有所学,到博学,再到圣人这个学习过程是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的,这样才能使自己有所提升,才能去教化别人,如果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这个社会就达到有序进行,甚至是为达到和谐状况提供了一个最有利的基础,可见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但是这个知识积累并不单纯指知识的叠加,知识与知识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前面所积累下的知识为下面要学的知识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且还要善于利用和吸取前人的成果,这样知识积累就会成倍地增加,用此方式,最终就能达到了学习的效果和目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强调知识不断积累,就会有所成就。同时学习要善于利用自身学过的知识,吸取前人、别人所积累的知识,最后再有所创新、有所进步,尤为重要,荀子称这种方式为“善假于物”,他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荀子还十分重视环境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劝学》)。“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劝学》),荀子认为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蓬生长在麻中不用扶植自然;南方的吴、越和北方的夷、貉所生的婴儿,呱呱堕地时的哭声都是一样的,一到长大后,生活习惯就完全不同,这是后天的教育所决定的。荀子还强调人们对环境的选择,“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参考文献:
  [1]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孔繁.荀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杨少松、周毅成.中国教育史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6]沈灌群、毛礼锐.中国教育家评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7]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892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