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外语语法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外语语法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随着人们对语法研究的深入,新的语法观念产生了,接着新的语法教学模式相应出现。这给现代的语法教学很大启示。就目前六种主要的语法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教师在教授语法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习者内化语法,真正提高语言能力。
  关键词:语法教学;语法观;语法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8-0261-02
  
  引言
  人们关于应不应该在语言教学中教授语法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语法教学对于学习者语言的习得没有多大用处,学习者可以无意识地习得语法。如自然习得派的代表人物克拉申认为“语法教学对语言能力的提高效为甚微,语言应该通过自然地接触语料而习得,而不应该通过正式学习学得”(周遥,2006:26-29)。在这些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功能交际法理论更是主张强调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忽视对学习者语法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语法教学还是有效益的,它可以激发不同的心理认知过程,加速某些结构的掌握并影响习得的进度和速度”(戴炜栋等,2005:92-99)。“掌握一定的外语语法规则有助于学习者将注意力集中到必须感受的语言概念上,有助于他们提出并检验对目的语归纳性的假说,并有效促进语言习得”(鲁绵茸等,2003:254-256)。无论对语言的习得还是学习,语法教学和指导都是有必要的。随着学者对语法研究的深入,这种观点比前种观点更为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有力证据直接或间接地支持语法教学(Ellis,2006:83-107),既然语法教学得到了人们的肯定,那么应该如何进行现代外语语法教学?本文就目前主要的六种语法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就如何进行现代外语语法教学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外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弊病
  传统外语教学认为只要掌握了词汇和语法规则就学会了外语(周遥,2006:26-29),“语法基本上是被当做没有具体语境的独立现象处理的”(周遥,2006:26-29)。受此影响目前我国外语语法教学特别是中学的英语语法教学注重语言形式的讲授却并没很好地结合语言本身的意义,学习者只能从抽象的角度对语法规则有一个了解因而感到语法学习枯燥无味也无法把语法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言语活动中。因此外语语法教学应该在具体的语境、语篇中进行,让学习者结合具体语境在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结,真正理解内化语法规则。
  “语言(指外语)学习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基本原则和范畴的过程”(鲁绵茸等,2003:254-256)。而目前的外语语法教学没有特别注意学习者的这种认知心理过程,教师因不具备“语法词素习得顺序”这样的语言学理论知识,忽视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中语法词素顺序存在的不同,对语法知识的教学顺序安排不恰当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杨雨寒,2008:17-21)。因此,教师教授语法时应注意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过程,考虑语法的自然习得规律,合理安排教学。
  二、新的语法观
  传统外语语法教学是以书面语单个句子为基础的按直接成分构成分析的句子语法教学(翟红华,2006:24-28)。但从语篇角度来讲,语境是解释意义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现在的语法研究已经跳出了传统的语法观念,进入语用层面,把语境作为语法内容的成分之一,称作“情景化的语法”。“情景化语法”指人们从所有的语言形式、语篇的背景中解析言语的方式(周遥,2006:26-29)。“新的语法研究表明语法结构是变化的、语篇的,是词法、句法和语篇法的结合”(周遥,2006:26-29)。DavidBrazil也认为语言的语法是一种过程,提出要在动态中、在实际运用中来研究语法(翟红华,2006:24-28)。“语法规律是现实规则在语言中的投影,自然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规律往往是跟现实世界的事理相容的”(石毓智,2006),“语法结构是单层的,其符号直接对应于外在世界的事理结构”(石毓智,2006)。因此,语法不是一个自足的封闭的形式系统,而是动态的开放的。
  三、目前六种主要语法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目前在新的语法观影响下出现了六种主要的语法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这六种主要的语法教学模式互为补充,下文将对这六种教学模式进行简要概述并比较分析。
  首先是输入处理语法教学也称为过程性语法教学,是建立在VanPatter的“语言输入处理模式”基础上的一种显性的语法教学法。此教学模式以语言输入为导向,通过提升学习者的意识,使学习者在形式与意义之间建立起正确的联系并从语言输入中获取更多的语言吸收以促使语法知识的内化(戴炜栋等,2005:92-99)。
  第二种语法教学模式是互动式反馈教学,互动反馈指在语言实际运用过程中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针对语言形式或意义的各种协商与修改策略,如重复、请求澄清、检查确认等。通过互动反馈策略,学习者有目的地调整、矫正语言输出,以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戴炜栋等,2005:92-99)。
  第三种语法教学模式是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语法教学也成为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语法教学。显性语法教学采用教师先讲解语法规则,然后引导学习者做练习的演绎的方法;隐性语法教学采用归纳的方法,学习者在具体的语言实践和大量的语言材料中归纳出语言的规则,通过“讲解―练习―观察―发现―讨论―巩固―运用”这一模式将显性与隐性语法教学相结合。教师通过演绎法设计语言环境,布置任务让学习者将刚学到的语法项目运用于语言实践,通过不断实践归纳验证语法规则,真正内化语法规则(周遥,2006:26-29)。
  第四种语法教学模式是任务型语法教学模式,是指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注重学习者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对形式的意识程度,使其参与以意义为主的交际性交流(戴炜栋等,2005:92-99)。
  第五种语法教学模式是语篇教学模式。语篇教学是指在具体的语境、语篇中教学语法。语篇是含有一定语境的各种语法形式的有机组合,它可以为语法规则的比较、归纳和总结提供良好的上下文语境。语法教学和练习只有在具体语境中进行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教师通过广泛使用地道的语篇,向学习者提供大量含有语言使用情景的目的语结构,让学习者在形式与意义之间建立起真正的联系(戴炜栋等,2005:92-99)。
  最后一种语法教学模式是系统理论教学。其教学核心是对概念的内化。此理论基于三个基本原则:以概念为教学单位;将概念具体化;将言语表达作为概念内化的途径。在教学的第一阶段,学习者可以只借助代表某一概念的实物而获得调节支持从而实施某一活动;第二阶段即言语表达阶段,在此阶段学习者不再需要实物支持,取而代之的是自言自语形式的符号言语支持。在这一阶段学习者已经具备了重新语境化课堂活动中概念理解的能力,因此不需用实物而是用更为简洁凝练的行为导向基础调节学习者的行为表现。在系统理论教学模式中,行为导向基础是调节学习者行为表现的方式和途径,对引导学习者对学习目标有一个彻底而正确的概念理解有重要作用(戴炜栋等,2005:92-99)。
  从教学效果来看,调查研究表明这六种主要的语法教学模式都有其积极效果,但要受一定使用范围和条件的限制,。输入处理教学模式的效果,取决于所学语法结构的属性、复杂性以及检测的时间;互动反馈教学的效果跟语法项目有很大关系;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教学效果因语法难易程度和学习者性格的不同而不同;任务型语法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法结构的复杂性;语篇语法教学的效果受含有目标语法项目的语篇所具有的真实语境影响;系统理论语法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习者理解和使用目标语法项目,在此过程中完整恰当的行为导向基础直接影响系统理论语法教学的效果。总之这六种主要语法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都要受到目标语法项目难易程度的影响,其次受教学对象、教师水平、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教授语法时,不能拘泥教学方法。
  从研究角度讲,宏观上这六种语法教学模式都是从二语习得角度研究语法教学的,只是在微观上具体研究的角度不同而已。输入处理教学、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教学、任务型语法教学、语篇语法教学和系统理论教学主要从语言的输入研究外语语法教学。互动式反馈教学涉及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不难看出这六种语法教学模式都涉及到语言的输入。不像传统语法教学以掌握词汇和语法规则为目的,这六种语法教学模式的目的是让学习者输入并内化语法知识,真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结语
  随着人们对语法教学认识的不断加深,在新的语法观指导下,外语语法教学已开始注重二语习得特征以及学习者的认知心理。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师水平等因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习者在外语语法形式和其意义之间真正建立联系,内化语法知识,真正提高学习者运用外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Ellis,R.2006. Current issues in teaching of grammar:an SL A perspective[J].TESOL Quarterly.2006,(40):8310-7.
  [2]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2):92-99.
  [3]鲁绵茸,王正良.从的习得―学得假说谈外语语法教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254-256.
  [4]石毓智.语法的概念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杨雨寒.语法词素习得顺序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8,(9):17-21.
  [6]翟红华.国外口语语篇语法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6,(1):24-28.
  [7]周遥.英语语法教学新动向[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1):26-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90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