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影响着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长期不变的安全生产方针,监理单位如何做好安全控制,关键是在于安全生产的事前控制,预防为主,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事中加大检查、验收、监督力度,实施现场监控。
  关键词:安全监理机构;事前;事中;事后。
  
  随着我国建筑业近几年来的迅猛发展,在工程建设中也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尤其是目前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影响着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2004年2月1日国务院施行了393号令即《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给建设监理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安全监理。之后山东省建设厅又于2006年7月7日发布了17号文《关于进一步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意见》,其中明确了工程监理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中的责任范围和安全监理的主要工作,以及安全责任的界定。
  对于"安全监理"概念的提出,使建设监理目标管理的"三控制"扩展为"四控制",即由原来的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又增加了安全控制。对于工程监理单位来说,在工程监理中如何进行现场的安全控制就成为新的课题,也提出了新的内容和要求。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长期不变的安全生产方针,监理单位如何做好安全控制工作, 关键是在于安全生产的事前控制,预防为主,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事中加大检查验收监督力度,实施现场监控。
  
  一、提高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监理机构
  
  安全监理是指对工程中的人、机、环境及施工全过程进行预测、评价、监控和督查,并通过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促使建设行为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政策,制止建设中的冒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行为,有效地把建设工程安全控制在允许的风险度范围内,以确保安全性。
  监理单位应在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应的现场安全监理机构;在编制的监理规划中,要明确安全监理内容和各级人员的安全监理职责,制定安全监理的各项制度、监理方案、工作程序和制度措施,并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提高监理人员自身素质。 要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工作,就要求监理人员一方面要提高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设备性能、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法规等。这样才能在施工安全监理工作中对施工作业危险源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预控,才能有效的根据工程专业特点对施工单位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督促其健全施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切实做好自控,真正达到对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
  
  二、以预防为主,加强事前控制
  
  1、监督施工单位应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监理部着重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组织机构的落实、专职安全检查人员是否到位、安全职责的制定、安全保证体系的运行等情况。尤其对分包单位由于其各项管理不尽完善,更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监理部应把对分包的管理体系也列入安全监理工作的重点,要求必须有安全组织保证体系方可进场作业。
  2、严格开工报告的审核签认。各项开工条件要具备且完善,其中安全报监手续的落实至关重要,工程未经安全监督部门批准,不得开工。
  3、审查施工单位的相应资质资格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4、施工组织设计要做重点审核。重点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各项安全生产措施,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中的规定要求。
  (1)对于所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项目,必须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严格审核相关的内容。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对于施工作业人员来说,有时会很生疏,缺乏经验,极易出现安全与质量事故,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措施计划中,必须着重提出安全保证措施。
  (2)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要提出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对基坑支护与防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临时用电、爆破工程及其它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单位必须编制切实可行的专项方案,并附必要的计算书。
  (3)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还应需明确提出安全生产的各项保证措施。
  5、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和建立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以及制定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工程建设危险源监控措施。
  6、加强施工现场的审查,监督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保证体系和制度。
  (1)审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包括项目经理、工长、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配备的数量及安全资格培训持证上岗情况。对塔吊司机、信号指挥、架子工、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配备,应事先根据机械数量和工程量确定上岗人数,人证对照,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准上岗。
  (2)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建立的落实情况。
  (3)对进场的所有机械设备、材料必须先行报验,凡质量证明材料不全、检测过期或现场检查认为达不到安全要求的,一律不准投入使用。对施工现场拟投入使用的大型机械、机具以及电器设备等要经相关具备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验收,并及时备案,各种机械设备要悬挂安全操作规程牌。
  (4)审查施工总平面图的合理布置情况,安全标志和临时设施的设置以及施工现场、道路、排污、排水、防火措施要符合相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7、对工地使用的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以及漏电保护开关等进行验收审核工作,发现劣质或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坚决不准使用,所用安全防护用品要经备案机构进行备案。
  8、利用工地监理例会及专题安全会议,对现场存在问题进行通报,并提出下步工作或新的工序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9、监督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逐级落实。
  在施工作业前,施工单位项目部技术人员应将分部(分项)工程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班组、作业人员以书面的形式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加强检查、验收和监督,进行事中控制
  
  1、加强现场巡视检查,督促安全保障措施的落实、安全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检查、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没有严格的管理,任何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都将变成一纸空谈。
  1)要做到"二严"、"三及时"、"四不放过"。"二严"即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按程序、规定、措施和制度办事。"三及时"即及时检查、及时汇报、及时研究和处理。"四不放过"即不能放过任何情况下的违章,不放过任何理由下的改变措施,不放过任何形式的不安全状态和行为,不放过任何程度的异常情况。
  2)充分做到脑勤、口勤、手勤、腿勤,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下达口头及书面指令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拒绝整改或不停止施工的,应当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必须按定人、定时、定措施的"三定"原则进行整改,并做好书面记录。
  2、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并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监督施工单位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各项规章、制度,安全保证体系的落实情况,同时加强施工单位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的管理,对作业人员及新进工人应进行安全教育,各班组坚持每天必须进行班前安全活动,针对当天作业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提示预防。
  3、对基础工程土石方施工、高大模板支护,起重机械吊装以及起重吊装等多发生事故的危险源和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应当实行重点监控。
  4、对各项施工机械、施工用电设备和其它施工进行验收,办理相关手续。核查施工承包单位施工机械、安全设施的验收手续,并签署意见;未经安全监理人员签署认可的不得投入使用。
  5、督促施工承包单位进行安全自检工作;
  6、监督施工单位及时整理安全资料,安全资料要紧随施工进展,不得后补。
  7、参加或组织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
  
  三、积极协助整改,做好事后控制
  
  1、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坚决做到原因不查清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施工;教育未奏效不放松。
  2、加强检查后的讲评、奖惩工作。每次检查结束后,都进行讲评,对好的班组和事件,总结经验予以表彰,鼓励继续保持发扬;对差的班组和事件,帮助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限期整改。
  3、畅通信息渠道。利用监理月报、周报、监理通知单及工作联系单等,使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公司领导及时掌握安全方面的真实情况,便于指导和改进工程的安全工作。
  4、安全事故出现后要积极协助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作好标识,并保护好现场;在事故调查时积极配合汇报实际相关发生事故情况。
  安全监理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且随机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加上现在建筑市场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其工作难度确实很大,在建筑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抓好主要矛盾找出易发事故的部位、工序和环节,采取措施,消除这些部位上的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就能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因此监理单位在实施安全监理时要以主动控制为主,被动控制为辅相结合的手段,加强事前的预防控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验收和监督,这样才能使安全监理的控制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4126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