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及对策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是薄弱环节,其状况会直接影响农村教育质量和农村人才的培养。本文对留守儿童德育的现状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8)02-199-02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的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按照保守的估计,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生活在由母亲一人抚养形成的“单身家庭”和由祖父母抚养形成的“隔代家庭”中的留守儿童,其数字在各地农村不会少于千万。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巨大,他们的德育问题关系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需要高度重视的群体。
  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融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和老师们正确的引导及帮助,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是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最大的差别,也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另外由于学校、社会对于这一人群的关爱不够及孩子自身的原因,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品德养成教育是教育实施者通过理论指导、亲身示范对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行为施加影响,以期达到教育者预期目标的一种品德教育。对学生的品德行为施加影响,按当今社会公共道德标准,历史传统意识,将来可预见的人类文明行为要求等共同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工作要求。加强学生德育,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将为教育面向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的主要问题
  
  1.自卑心理普遍存在,学习成绩较差
  他们虽然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的劳动,会以努力的学习来报答父母,但更明白父母是因为贫穷而被迫流入打工一族,但凡在家乡比较富裕、有出路,通常是不会流入城市的。外出打工意味着自己父母在农村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卑微。而且从纵向比较看,农村外出打工的家庭经济状况比外出务工前有所改善,但从横向比较看大部分务工家庭并不能改变同周围家庭之间的曾经存在的贫富差距,因而存在自卑心理。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欠缺主动性、自觉性,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具体表现在有迟到、早退、上课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较好的完成家庭作业,甚至旷课中途辍学的现象,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学习成绩较班级平均水平低,较自己以往成绩低。
  2.普遍渴望亲情,行为习惯不良
  由于这些留守儿童毕竟年龄较小,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外在的坚强掩饰不住其对家庭情感的渴望,他们需要和父母交流和沟通,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困难与困惑。当父母不在时,他们经常会把这种情感需要转移到异性朋友、网友和游戏中虚拟人物的身上。留守家庭的父母跟孩子长期分居,导致孩子情感生活的缺失,使孩子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孤儿,将对孩子产生很不利的影响。不少留守儿童存在说谎现象,在家骗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在校骗老师;不服管教;生活习惯较差,有的形成了早上不洗脸不濑口,晚上不洗脚,长年不理发的坏习惯。易于沉迷武侠小说和网络游戏中;易于模仿,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模仿武侠小说拉帮结派,结拜师兄师弟;易于被利用,和一些不良青年厮混,偷鸡摸狗甚至打架斗殴、寻衅滋事,个别自制力差的还误入了歧途。
  3.基本道德缺失,人格发展受影响
  留守儿童的年龄刚好处在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教育、管理而易于造成是非意识淡薄,分不清好坏,从而造成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在行动上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蛮横霸道,不能尊敬老师和长辈,不能团结同学。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情绪消极,孤独,言语少,不合群,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乃至愤世嫉俗的心理。
  4.务实、注重个人价值实现,但有时过于实用、功利,不少儿童存在知行分离的现象
  父母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和教育环境,沟通了子女和外界的联系,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但也给子女带来负面影响,使他们的思想功利化、世俗化甚至庸俗化。留守儿童无论人生目标确定还是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十分务实,特别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相对缺乏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奉献精神,对社会共同理想和主流价值还比较普遍地缺乏认同,部分留守儿童在理想信念上认识模糊。部分成绩优秀的留守儿童在思想上也过多地表现出对物质利益的崇拜和对奢华肤浅的生活方式的追求,“祝你飞黄腾达,当大官,做大款,发大财”、“愿你是个大众情人”等临别赠言往往是毕业学生(包括小学生)留言册上出现频率最多的话语。“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成为许多孩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更为严重的是,农村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一些孩子(包括孩子的家长)认为,不用读多少书一样可以在城市里赚钱,甚至比农村的“知识分子”们赚钱还要多。家长的认识增加了留守儿童和农村学校教育之间的摩擦力。留守儿童厌学、逃学、弃学、侮辱老师、不服管教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对策
  
  1.全社会形成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氛围,加强学校针对性教育
  留守儿童现象是社会问题,更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派出所、妇联、团委、街道、村和办事处合作协同在方方面面给予关注。城乡一体化,降低城市学校的门槛、加大政府干预力度,立法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必须要有一个人照顾,这些都是当前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措施。既然很多留守儿童都不同层次地存在着因父母外出务工而自卑的心理,这说明留守儿童对社会分工、对劳动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对此,学校应通过宣传栏、农民工报告、演讲、歌咏等形式,宣扬外出务工人员给城市的发展、给祖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并弘扬热爱劳动这一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这样既可以提高留守儿童对务工现象的认识,让他们从更高的境界去重新审视父母的劳动,重新审视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又能激起一些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对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尊重,消除他们之间的歧视,构筑他们之间的平等意识。
  2.在学生间建立留守学生信息反馈机制
  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就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留守儿童大都自尊心强,内心封闭,情感压抑,不愿意和与自己有一定年龄差距和思想隔阂的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倾心交流,但倾向于向自己的同龄人诉说。在班级中,班级干部、共青团员的思想比较稳定、健康,而且他们和留守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长关系相对密切,很多时候能无拘无束地交流,从他们那里应该能直接或间接地获得一些关于留守学生心理、思想和道德状况。如果充分发挥班级干部和学生之间的纽带作用,在他们和老师之间建立规范的信息反馈机制,构筑起留守儿童和老师之间的桥梁,这样老师就能有准备、有针对性地与留守儿童交流和沟通,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内在的心理和思想问题,避免这些问题的淤积。同时教师也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建立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信息档案,以便于追踪分析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探索对其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
  3.把德育融入现实生活,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留守学生中间,与留守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内在的需求,设计一些潜在课程,形成课内、课外、校外一体化的德育环境。可通过登山、远足拉练、行为训练、学习磨练和体育锻炼对学生进行教育,训练学生的行为,磨练学生的意志,锤炼学生的品质,增强应对挫折的能力。也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让学生组成各种考察团,深入农村、厂矿等,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了解乡情,了解实际,使留守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学习社会规范,体验社会角色,唤起他们对家乡、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也让他们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抛弃烦恼、创造快乐,在创造中发现真善美,发现人生命的意义,从而纠正留守儿童过于实用功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健全和健康的人格。
  4.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引导作用
  首先,家长一定要转变育人观念。不少农民对自家孩子的期望值过低,对孩子的学习不是很关注,抱有“孩子大了打工也能挣钱过日子”的思想;这些错误的育人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必须转变,同时也要看清形势,彻底摒弃新的“读书无用论”。其次,家长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家长应该充分利用两季大忙、春节返乡等机会和打电话、写信的方式,多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学校、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多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再者,家长也可适当改变外出务工方式。夫妻两人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一方可择近在本地务工,最好能隔不长时间回家一趟,增进与孩子的亲情交流,关心其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陈续:《农村“留守儿童”亟待解决》,《光明日报》2002年4月9日。
  [2]周宗奎、孙晓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
  [3]段成荣、周福林:《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4232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