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麦积山早期洞窟的弥勒造像与信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提要:麦积山石窟早期洞窟的造像中,弥勒造像是最为重要的题材之一,有交脚、半跏思惟及佛装三种形式,其表现手法不一,代表了不同的内涵和信仰。
  关键词:麦积山;弥勒;信仰
  中图分类号:K87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0)03―0034―08
  
  弥勒造像在麦积山早期洞窟中很流行,是一种重要的造像题材,表现了弥勒净土的信仰,这一题材在犍陀罗造像中就很受重视。中国内地4―6世纪的石窟及造像中,弥勒是最受重视的造像,这与弥勒经典的翻译、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希冀将来成佛的强烈愿望是密不可分的。下面就麦积山早期洞窟的弥勒造像及其来源和弥勒信仰进行分析。
  
  一 弥勒造像的几种表现形式
  
  麦积山早期洞窟内可以明显地看到弥勒信仰的存在和对其的重视。从第74、78窟开始即有了弥勒的造像,而第165窟和第169龛是以交脚弥勒为主尊的造像窟龛。我们已经考证了麦积山早期洞窟中近20个洞窟有交脚菩萨与半跏思惟菩萨的组合,这种组合的两身不同姿态的菩萨均是弥勒菩萨,是弥勒菩萨在不同场合的表现形式。另外,
   又考证了早期洞窟中的三佛造像为三世佛,其中一身为弥勒佛。因此,麦积山早期洞窟的弥勒表现有以下三种形式(见上表):
  A.以三佛之一的形象出现,作佛的形象,表示弥勒已经下生成佛。有第74、78、128、100、144、148、80、114、155等窟,其中第144、148、80窟仅存正壁佛,两侧龛内的佛已不存。第51、90窟虽然为后期重修的三佛,原来也是三世佛的组合,因此其中也有一身是弥勒佛。第57窟的造像虽已经全毁,但该窟与第51、74、78窟为同一期同形式的洞窟,推测该窟原造像也为三佛的形式。那么其中一身也是弥勒。
  B.以交脚菩萨的形式出现,作为窟龛内的主尊。有第165窟和第169龛两个窟龛。其中第169龛座下有两只狮子(右侧的已不存),各有两身胁侍菩萨。第165窟的窟顶还凿出象征天宫的长方形顶,配合塑像还在壁面上部画出象征兜率天宫世界的众多伎乐。
  c.以半跏思惟和交脚菩萨的形式对称出现于洞窟正壁两侧龛内(第一、二期,第三期有部分洞窟保留)和影塑平台上或直接贴于壁面上(第三期洞窟及北魏晚期部分洞窟)。有第51、74、78、128、100、144、148、86、114、155、156、170、93、93-3等窟龛。其中第93-3龛为半跏思惟和交脚菩萨并排塑于龛内正壁。交脚菩萨为弥勒无疑,半跏思惟菩萨与交脚菩萨对等,地位相同,各有二胁侍菩萨。如前所考,半跏思惟菩萨为弥勒半跏思惟像。这种情况在第二期洞窟中,出现了与下面的二佛并坐的组合,是三世佛组合的一种表现形式。
  即麦积山早期的弥勒造像除了三佛窟中的一身为佛的形象外,还有交脚和思惟两种造型。第一、二期洞窟中的交脚弥勒全部坐于束帛座上,均双手作转法轮印,右脚在外,左脚在内,脚尖朝外。高发髻,戴三珠宝冠或仰月冠饰(第148窟的交脚和半跏思惟弥勒菩萨)上身袒露,颈戴项圈,臂、腕戴钏、镯,下穿裙,裙裾斜撇,不及脚腕。披巾从脑后向前绕臂肘从两腿外侧下垂,端部分叉,坐于束帛座上。第三期的交脚和半跏思惟弥勒菩萨均穿上了汉民族的交领衣服,披巾交叉于胸前,裙裾覆盖至脚面。
  
  二 弥勒造像的来源
  
  犍陀罗造像十分重视弥勒信仰,这从出土众多的弥勒菩萨造像可以得到证实。犍陀罗弥勒造像的形式既有交脚坐,也有半跏趺思惟形式,较多的是束发的一手持净瓶的立像。在中亚广泛流行禅定、禅观的僧人中,就已经流行对天上的未来佛弥勒的崇拜,也创造了兜率天宫的弥勒菩萨图像,而且是交脚的弥勒形象,这是中国交脚弥勒菩萨的原形。如法国吉美博物馆所藏绍托拉克(犍陀罗迦毕试派的一个地点)出土的浮雕版上,弥勒菩萨在象征天宫的梯形建筑内交脚坐于台座上。双手结转法轮印,这是犍陀罗交脚弥勒菩萨的另外一个特点。另外还有在三世佛立像中表现的立佛形式的弥勒。即弥勒菩萨有四种造型:A.作为已经成佛的佛的姿态:B.交脚而坐、手作转法轮印的姿势;C.半跏思惟形;D.站立手持净瓶。它们表现了弥勒上生和下生的信仰。这几种形象都传到并影响了中国的弥勒造像,尤其是交脚坐的弥勒菩萨,一直到唐代以后其影响力才消退。而半跏思惟形的弥勒造型,在中国内地十六国至北朝晚期也有很多像例。中国的交脚菩萨在十六国北朝时期非常流行,基本形成了一种定型的图像,就是弥勒菩萨。
  克孜尔石窟有一些交脚坐于兜率天说法的弥勒菩萨壁画,其形象基本受犍陀罗造像影响,如第38窟主室前壁描绘的交脚菩萨像(下部左右各有一半跏思惟菩萨像),作转法轮印,右脚在外,左脚在内。这种图像继承了犍陀罗B的做法,又向中国内地传播,影响了内地的交脚弥勒造形。
  敦煌及其以东石窟从十六国以来就有较多的交脚弥勒菩萨造像或壁画,可以确定的如北凉石塔上的弥勒、莫高窟第275窟的主尊和南北壁上部阙形龛内的交脚弥勒菩萨以及炳灵寺第169窟的交脚弥勒菩萨。都是十六国的交脚弥勒的例子。内地石窟中,炳灵寺第169窟西秦壁画中,有两身站立的弥勒菩萨像。其中第3龛北面的壁面上残存的一身为手持净瓶(犍陀罗D),其形象及画法也是效仿西域,有很浓厚的外来因素,另外一身为第6龛的附属内容,虽手持净瓶站立,但画法为中国传统的线描平涂色彩技法。还有一身为交脚的形式,戴宝冠,上身完全袒露,无任何装饰品,双手在胸前作转法轮印,交脚坐于束帛座上,两脚脚尖向内,右脚在外,左脚在内(犍陀罗B)。这种姿势与麦积山早期洞窟的交脚弥勒菩萨基本相同。炳灵寺的许多图像是现存内地石窟中最早的,因此对于判断某些题材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前述犍陀罗绍托拉克出土的浮雕版上,弥勒菩萨两侧各有一身对称居于建筑内的半跏思惟菩萨,在中国的石窟里,如克孜尔第38窟人口上方的半圆形壁面上就绘有与这件作品组合很相似的壁画。云冈石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犍陀罗的造像是云冈石窟此种组合的直接来源。该组合还出现在一些佛教造像碑刻或单体造像中。
  进入北魏以后,弥勒造像则更为普及,弥勒信仰十分流行。云冈石窟的弥勒造像,也有结跏趺坐弥勒佛、交脚坐弥勒佛、交脚坐弥勒菩萨等几种,数量非常多,目前还没有精确的统计。
  龙门石窟众多的造像记中,从尊像名的记载看,阿弥陀佛222例,观音菩萨197例,释迦佛106例,弥勒佛(菩萨)62例。北魏时期释迦、弥勒占绝对多数。释迦像的纪年题名总数6l例,其中北朝有50例,北魏占43例;弥勒题名总数49,北魏占35例。因此,北魏时代的龙门造像,以释迦和弥勒占绝大多数。
  关中出土的5世纪及6世纪早期的北魏佛教造像中,如北魏永兴三年(411)魏阿金造像、始光 元年(424)、始光三年赵忠信造像、和平二年(461)造释迦佛像背面、兴平皇兴五年(471)弥勒佛像、景明三年(502)刘宝生造石弥勒像、西安西郊北魏佛菩萨像碑正面等,都是弥勒造像的重要像例,其中有交脚的弥勒菩萨和弥勒佛,这与长安弥勒经典的传译情况相符。
  麦积山早期洞窟的三种弥勒形象,也是十六国北朝时期佛教美术中常见的。云冈三世佛的洞窟中,有一佛是弥勒佛,这与麦积山的第74、78、100、128、114、155等窟是相同的(犍陀罗A,图版25)。第74、78、128、148、169等窟中的交脚菩萨形象的弥勒菩萨,更是十六国北朝时期流行的弥勒姿态(犍陀罗B,图版26)。莫高窟第275窟的主尊以及窟内壁面上部居于阙形龛内的弥勒菩萨、炳灵寺第169窟西秦壁画中的交脚弥勒菩萨、北凉石塔上的交脚弥勒菩萨、云冈大量的交脚弥勒菩萨以及龙门古阳洞的交脚弥勒菩萨造像等等都是这一类型。像第74、78、100、128、144、114、93、156等窟中的半跏思惟弥勒菩萨(犍陀罗C,图版27),在中国的造像中目前见到较早的是武威北凉石塔上的造像以及莫高窟第275窟高居于双树形龛内的思惟弥勒菩萨,之后北朝造像中屡见不鲜。麦积山早期洞窟出现众多的弥勒佛和弥勒菩萨,正反映了北魏时期弥勒信仰在这一地区的盛行,这也是与全国的情形基本同步的。
  麦积山早期洞窟以弥勒菩萨为主尊的窟龛有第165窟和第169龛(图版28),第165窟还描绘出了象征弥勒天宫的伎乐以及在窟顶凿出象征天宫的顶。莫高窟第275窟主尊为弥勒菩萨,云冈第16、13窟、第9和10双窟的主尊都是弥勒(第9窟主尊为倚坐佛,第10窟为交脚弥勒菩萨)。这是以弥勒信仰为主题的表现。
  
  三 弥勒经典的翻译
  
  汉译弥勒经典或与弥勒有密切关系的经典非常杂,据日本学者松本文三郎的统计,有关弥勒的汉译经典达37种之多,台湾学者杨惠南就其做了十分细致的整理和分类。
  其中有关弥勒上生的经典有一,即刘宋沮渠京声译《佛说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一卷。此经描述释迦佛时,有一菩萨,即弥勒菩萨,释迦佛曾预言他“次当作佛”。12年后,会上升到“兜率陀天”,凡“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萨心者”,只要“持五戒、八斋、具足戒,身心清净,不求断结,修十善法”,死后也可以往生兜率天,亲近弥勒菩萨。56亿年后,弥勒将从兜率天下生到人间――“阎浮提”。
  有关下生的经典较多,主要有:
  1.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弥勒下生经》,一卷。该经描述弥勒下生成佛,人间成为净土,弥勒于龙华树下成无上道,并于树下三会说法。
  2.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本经内容与前一经大同小异。
  3.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一卷。本经篇幅较前面数经都多,多出的篇幅,主要描述未来人间净土的情形、国王(转轮圣王)所具“七宝”的美妙、弥勒身体与释迦身体的比较,等等。
  4.失译人名附东晋录《佛说弥勒来时经》,一卷。该经与竺法护译本内容大体相同,但更为简略。
  5,唐义净译《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
  上举都是专门的关于弥勒的经典,除唐义净译本外,时间都在两晋时期。而实际上,弥勒也大量出现在其他各种经典中,说明了弥勒信仰的广泛。其他经典中关于弥勒的描述或详或略,其中在阿含系列的经典中非常突出,黄夏年专门对其做了研究
  后秦弘始年间(399―415)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佛说长阿含经》卷6“第二分”《转轮圣王修行经》第二:
  八万岁时人,女年五百岁始出行嫁……当于尔时,有佛出世,名为弥勒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如今如来十号具足……彼时,人民称其弟子号日慈子,如我弟子号日释子。
  该经讲人寿当至八万岁时弥勒佛出世,与释迦牟尼佛一样具有十号、说法并有众弟子。显然是说弥勒佛真正地继承了释迦牟尼佛的衣钵,出世教化众生。
  东晋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年六月(397―398)瞿昙僧伽提婆译、道祖笔受《中阿含经》卷13之《王相应品说本经》第二:
  尔时,尊者弥勒在彼众中。于是,尊者弥勒即从座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我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可得成佛,名弥勒如来……”尔时,尊者阿难执拂侍佛。世尊回顾告曰:“阿难,汝取金缕织成衣来,我今欲与弥勒比丘。”尔时尊者阿难受世尊教,即取金缕织成衣来,授与世尊。于是世尊从尊者阿难受此金缕织成衣已,告曰:“弥勒,汝从如来取此金缕织成之衣,施佛、法、众……”于是。尊者弥勒从如来取金缕织成衣已,施佛、法、众。
  该经讲弥勒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当于将来人寿八万岁时成佛,并接受释迦牟尼佛所赠的金缕衣施佛、法、众,也是继承了释迦牟尼的衣钵。
  苻秦瞿昙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44《十不善品第三》,较前二经(《长阿含》和《中阿含》)更为详细,可能是前述各《下生经》的衍生。本经和其他《下生经》一样,描述了未来世界的净土景况:
  弥勒出现,国土丰乐……土地丰熟。人民炽盛,街巷成行……阎浮地极为平整,如镜清明,举阎浮地内,谷食丰贱,人民炽盛,多诸珍宝……尔时,弥勒在家未经几时,便当出家学道。尔时,去鸡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日龙华,高一由旬,广五百步。时,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当其夜半,弥勒出家,即其夜成无上道……弥勒已成佛道……尔时,比丘姓号皆名慈氏弟子,如我今日诸声闻皆称释迦弟子。尔时,弥勒与诸弟子说法。汝等比丘,当思惟无常之想、乐有苦想、计我无我想、实有空想、色变之想、青瘀之想、腹胀之想、食不消想、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所以然者,比丘当知,此十想者,皆是过去释迦文佛与汝等说,令得尽有。漏心得解脱。
  该经较详细地讲述弥勒菩萨在去鸡头城不远的龙华树下下生成道的过程,其出生、成道、说法、身相等与释迦牟尼佛无异,尤其是讲到了弥勒令众弟子思惟修无常想等十想,使其得到漏心的解脱。
  但影响十六国北朝中国佛教弥勒造像的应该是专门的上生和下生的弥勒经典。即上生是依据上生经典沮渠京声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而创作,下生是依据下生经典即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弥勒下生经》、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和《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等创作。
  
  四 弥勒信仰及禅观需要
  
  关于弥勒菩萨上生和弥勒下生成佛的描述早已出现在阿含系列以及其他各类佛典中,因此弥勒信仰十分受重视,早在佛像的发源地犍陀罗就有了弥勒菩萨和弥勒佛的雕刻,说明了中国的弥勒信仰实际上是继承了犍陀罗的传统。犍陀罗的几种弥勒造型也随佛教而传人了中国,并影响了中国的弥勒造像。前面已讲到中国的弥勒造像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428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