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和夏时制的几次“交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那天早上本来是准备好好睡上一觉的。
  这是旅行法国的最后一天,行程是从科尔纳到巴黎转机。晚餐时导游说了:明天早上还是八点半出发,不过明天开始不是夏时制,改回正常时间,所以能比平时多睡一个小时。谁知第二天早上在迷迷糊糊之中被电话闹醒了,说是赶快起床,记错了日子,改夏时制是明天!
  刚一到法国就觉得哪儿不对,不光是时差。我们被提醒把表拨快6小时,我算来算去巴黎应该是在东1 区,比北京时间快7小时,在我脑子里的欧洲地图上,巴黎和伦敦在经度上相差无几,怎么也不会差出两个时区呀。转瞬之间我们就明白了,原来10月下旬法国是实行夏时制。
  整个欧洲都在实行夏时制,大概人们都习惯了,没听到以此为话题的。直到上了飞机,在《欧洲时报》的角落上看到一条消息,标题是“法国本周末进入冬时制”,知道了这事在这里也还是个事。
  算起来我们和夏时制暌违已经16年了。1986年至1991年,中国在全国范围实行了6年夏时制,从每年4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日凌晨2时整(北京时间)到9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日2时整(北京夏令时)。1986年我正在报社做记者,曾认真地为此写过一篇报道。当时的资料表明,实行夏时制全国一年可以节约7.54亿度电,占当时全国照明电量的8%。
  1784年,本杰明・富兰克林任美国驻法大使的时候曾在《巴黎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说法国人的生活习惯浪费了大好的阳光,建议法国人早睡早起,每年可以节约6400万磅蜡烛。富兰克林这家伙头衔太多,包括“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并有避雷针、新式路灯等一系列发明创造。不过夏时制的“发明思想”也该归他。
  人们很少说起的是,中国其实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夏时制的国家之一。之所以是“之一”,是因为德国是真正的“最早”――1916年。1918年,美国也实行了一年,第二年取消。然后中国在1919年也实行过夏时制,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说:“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说的就是这个事。那一次实行显然和五四运动前后的西风东渐有关系,不过也仅仅弄了一年。再70年以后,又一次实行,也仅6年。
  反对夏时制的有种种道理,一是说中国地跨5个时区,夏时制仅仅对东北、华北地区有效;一是说夏时制违反人的正常生理节奏,因干部不适应夏时制,“提前”上班反而影响工作效率,再是说频繁改时对民航、铁路十分不便。我看这些道理都有些勉强,按一说俄罗斯是最不可实行夏时制的了,因为他们地跨9个时区,然而事实上他们实行过,停过,然后从1981年开始一直实行至今。与中国同纬度的美国比较有趣,在那里是否实行夏时制由各州自己决定,结果在全部54个州里只有四五个没实行。目前,在联合国的191个成员国里,有110个实行夏时制,这倒让人想起葛优的那句广告来:“我――相信群众!”
  目前没有实行夏时制的大多是在低纬度地区的一些国家。这个道理是地理位置决定了的,因为低纬度地区在冬、夏令时期的阳光照射时间不像高纬度地区差别那么大。除了纬度原因,能源的紧缺程度也会对夏时制的实行与否带来影响。比例上,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实行夏时制的比例高,比如同在低纬度地区,中美洲国家就大多实行了夏时制。而且,是否实行夏时制,在很多国家都经历了实行――停止――实行的认识过程。
  这就要说到我和夏时制的另一次“交手”了:1993年,我做《中国青年报・社会周刊》主编的时候,在4月1号组织编排了一块“愚人节”专版。我的本意是想在“愚人节”里幽默一把,那个版的头条是“博士可生第二胎”,另外还有“济南铺设啤酒管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纪婴儿”、“前门楼子卖了”等等虚构的报道,其中还有一篇就是“恢复实行夏时制”。当年的结局是,我因为“办报思想不端正,干扰了各级组织的正常工作”,遭到行政记大过以及降职处分!
  有一支歌是怎么唱的来着?“唉哟妈妈,你可不要为我生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4332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