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少数民族服饰纹样的构形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纹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形形色色的或古朴庄重、或繁缛华丽、或精典雅致、或绚烂多彩的疏可跑马又密不透风的纹样世界。从这些美好的纹样中可以体会到所蕴涵的历史文化、民俗魅力以及追远的神秘。通过对深具文化内涵的图案纹样的探讨来解读少数民族服装纹样是通过何种构成规律来达到审美境界的。
  关键词:服饰纹样构形形式民族审美
  
  引言:
  少数民族服饰纹样是同当地的历史文化互相渗透和影响而形成产生的。跟随民俗历史的演进和变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的多态的审美模式和装饰意识,从而创造出充满民族智慧的炫妙绮丽的民族服饰纹样。纵观服饰纹样形成的历史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其构成规律的一斑轨迹。
  一、地理环境演变的服饰纹样
  各少数民族在完成历史迁移定居在相对固定的地域空间里后,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具有本民族文化特点和艺术风格的服饰纹样,进而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民族个性着衣而被传承,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特有的外部表征与符号被长久的固定和保留下来。
  彝族的聚居地被誉为白山黑水,水深则黑,所以服饰很崇尚黑色。
  彝族支系繁杂,多生活在高原和密林之中,生活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了他们的居住地周围植物和动物资源极为丰富。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彝族的服饰纹样淳朴自然、很具有仿生的特点。
  彝族服饰图案古朴、民生气息浓郁,从题材到造型都直接或间接的源于自然界的形态,多使用简化的几何线条来表示日月星辰和自然现象。八角纹就是彝族服饰纹样中富有特色的图案,中心图案围绕着“八”的文化观念进行变化,通过八个角的连续组合变化,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彝族为了在密林里狩猎而模拟动植物以便不被猎物发现而形成一种特别的服饰装饰――臀部装饰,这种装饰被称为“尾饰”。 红河花腰彝族绣有几何变形纹样的尾饰,图案纹样生动传神,形象的反应了彝族特殊环境下的意识形态和对民俗演化的记录。彝族因为生活在大自然中,在服饰纹样中体现图腾崇拜是一大特点,譬如彝族人崇尚火,认为火是可以消除灾难带来祥和和好运,所以在彝族服饰中经常可以看到由图腾演变来的火焰纹。彝族的服饰纹样之所以古朴自然而又充满美感,是因为彝族百姓把自己对生活、对家园的热爱融入到其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服饰纹样和审美文化。
  二、历史人文演变的服饰纹样
  服饰纹样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载体,它的内涵是丰富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以说是具有艺术风格的民族语言,又可以说是形象的史书,它的形制与图案记述着古老的故事与传说。
  云南纳西族的妇女都带一种披肩,叫“披星戴月”, 是由七个圆形纹样一字排开。“披星”代表天不亮还漫天星斗时就下地劳作,“戴月”是已到黄昏夕阳西下了还在田间。这种民间的生活状态形成了这一服饰纹样,被纳西族缝在衣服上象征了纳西民族妇女的勤劳肯干的良好品德。
  土家族著名的“西兰卡普”就源于一段凄美的民间传说,从前有个叫西兰的心灵手巧的姑娘,她可以织出很多漂亮的纹样。天下的美丽的纹样都被她织完了,唯独没有织夜里才开的白果花。为了完成这个心愿,西兰每天夜里都去等白果花开放。可是这件事被坏心的嫂嫂知道了,在西兰父亲那里歪曲西兰是出去和男人幽会,不明就理得父亲一气之下,把手拿白果花刚刚回来的西兰打死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心灵手巧又勤劳的西兰姑娘,就把西兰当时织出的纹样就做“西兰卡普”并且广泛流传在后世人们的服饰上。
  佤族历史上曾盛行剽牛祭祀习俗,人们认为牛剽得越多越能祈福禳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所以人们常将牛角纹织在服饰上,以期获得牛这一图腾的保佑。佤族民间有一种带圆点的菱形图案也是当地人普遍喜欢的花纹,老人们说那是小米雀的眼睛。传说当初人类在葫芦里出不来,有一只小米雀飞来在葫芦上不停地敲啄,直到嘴壳啄破、眼睛流血,才把葫芦啄开了,佤族先民和其他民族才得以从葫芦中走出来,为了纪念小米雀,阿佤妇女世世代代就把这种小鸟眼睛的纹样织到了服饰上。
  云南楚雄的服饰中有一种应用很多的纹样――马缨花。关于这个服饰纹样的来历,相传很久以前有和十恶不赦的恶霸,专喜欢漂亮的姑娘,方圆百里的姑娘很多都遭受其害。有个咪依鲁的姑娘为了解救受苦受难的姐妹,摘了一朵剧毒的花来找恶霸,为了骗恶霸喝下有毒花的酒,咪依鲁先喝了毒酒,虽然毒死了恶霸,但是勇敢的姑娘也牺牲了自己。咪依鲁的爱人失魂落魄的抱着她的尸体走到山野上,一路上的鲜血染红了山上的马缨花。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勇敢善良的姑娘,把马缨花作为一种象征吉祥幸福的图案缝在衣服上,马樱花就成为彝语的译名,彝语称“咪依鲁”, 彝族人们因为马樱花艳丽、生命力强盛、像火一样热烈而无比热爱,并用来寓意吉祥、寄托希望,象征除魔祛病、战胜邪恶。缝制在服装上的马缨花一般都是花瓣与花瓣、叶与叶之间不相连接,代表条条道路都通向吉祥幸福。
  相传苗族的先祖在迁徙途中,曾经到过一处叫梨花坳的地方,因为长途的迁徙和旅途的劳顿使迁徙中的人们快放弃了,但一看到满山的梨花,顿时对生活又重新充满了希望。正因为梨花在苗族祖先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坚持下去的信念,使苗族的后代对梨花产生美好的印象和感情。把图案缝制在衣服上寓意平安健康,时长代久,梨花纹作为吉祥图案被保留下来。
  三、民俗生活归纳的服饰纹样
  在少数民族长期发展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身民族的喜好和特点总结和提炼那些平日里所看到的、听到的、甚至是美好的想象的图像,把这些融汇成本民族约定俗成的符号纹样样式。这种归纳一般来源于两方面:
  (一)、对大自然的模仿
  少数民族因受历史与环境的影响,在传统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但在服饰图案上,却表现出一种趋同的倾向,即取材于大自然,将大自然中的山川流水、飞禽走兽、奇花异草通过临摹吸收融入本民族的服饰纹样之中。在民族服饰中我们经常见到动物、植物、人物等题材的纹样样式,这类图案纹样通过模拟自然物象,尽可能地再现其真实面貌。如土家族挑在衣上的娶亲图亦为摹仿造型的范例。像满族服饰上的刺绣也较典型,题材有龙凤、鹤鹿、花卉、芳草、蝴蝶以及各种日常生活情景。纹样的表现上以平绣为主,针脚密实,色彩艳丽丰富。
  这种对大自然的再现有其代表性的特点――突出原型特征部分的表现,即代表特征的部分在造型中明显地被放大或大量的非特征细节被省略,而使特征部分得以突出。如鱼纹,在大体结构准确的情况下,主要突出鱼鳞这一鱼类的特征部分。如黎族人用白、红、黄等线和简练的手法使鱼鳞成为布满造型的表现因素,而使这一特征部分表现远超于其他部分,达到惟妙惟肖的传神效果,缝制在衣服的衣领、袖口、大襟上充分的体现了本民族的服饰装饰特色。
  (二)、吸收后的抽象变形
  在少数民族文化中存在巫术、图腾等神秘的意识,所以创作出来的纹样中显示大量怪异的形象向我们解释出他们对超自然世界的独特理解。在从祖先那得到无数的“图像继承”后,日常生活中,又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知客观世界,常常会融合神秘、未知的力量,凡是在他们内心中产生敬畏、恐惧、崇拜的事物都可能成为艺术生活的创作对象。例如蜡染服饰纹样中的蝴蝶样式,因为被寓意为是生殖和美的象征,所以很受追崇。龙在苗族意识里是造福人类的吉祥物。因为苗族概念里对龙敬而不畏,所以苗族蜡染的龙没有固定的模式, 千变万化,有牛首龙纹、鸟首蛇身等或飞、或曲变化自如的纹样。
  在长期文化的演变中,抽象感已成为人们的审美能力之一。我们的少数民族把生活中的植物、动物、人物经过提炼和抽象变形,简化成一个具有寓意的服饰纹样,沿袭下来。如傣族的牛角弯纹,便是从牛角的弯形上找到了纹样造型的根据,以弯曲的形状而不以角本身的样子来作为造型结构。壮族织锦的纹样中,图案经常被抽象成三角形、方形、菱形等几何型来代表想要表达的寓意。
  四、结语
  样式繁多的构形手法使少数民族的服饰纹样璀璨夺目,而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语言使已作为视觉符号的服饰纹样成为记录民俗历史的载体。每一页都成为记载或古朴庄重、或绚烂多彩的民族美学文化的篇章。
  
  参考书目:
  【1】刘晓杰 张立平: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纹样的特色
  【2】张连生 翟睿: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服饰纹样的构形特征
  【3】中国民间美术全集M 山东教育出版社 山东友谊出版社
  黄明楠(1982―),女,汉族,辽宁盖县人。就职于鞍山师范学院美术系,助教。辽宁师范大学美术系装饰绘画专业2010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装饰绘画。
  (黄明楠,辽宁鞍山鞍山师范学院114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5630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