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因素\传递过程及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学生特征、教师特征和心理效应的影响。教师期望效应的传递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形成、传递、感知和发挥影响。加强对教师期望效应的研究,对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发挥教师期望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能使教师更加科学地育人。
  关键词:教师期望效应; 影响因素; 传递过程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0)06―0136―02
  
  教师期望效应(Teacher expectations effect)指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所产生的影响,1968年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l)和雅各布森(L.F.Jackbson)发现并提出。这种影响可能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是强化学生原有的某些特性,二是诱发产生某些过去所没有的行为。加强教师期望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与传递过程的研究,对于促进教育和学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因素Brophy和Good对期望效应的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最有代表性的期望效应五环节模式:教师对有些学生寄予特定的行为和学习成绩方面的期望;从而导致教师以不同的行为对待不同的学生;并向学生透露了教师的期待从而改变了学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抱负水平;这种区别对待若长期持续,学生又没有抵制或设法使之改变,寄予高期望的学生成绩会不断提高,低期望的学生成绩下降;学生的成绩和行为越来越接近和符合教师的最初期望。①宋广文在一项影响中小学教师期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影响教师对学生产生高期望和低期望的因素基本相同,即性格、测验的结果和品德特征,而外貌、性别、家庭状况等对教师期望也产生一定作用。②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特征。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大多认为学生方面的因素是影响教师期望的主要因素。如Braun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性别、个体身体特征、家庭兄弟姐妹的状况等是影响教师期望的主要因素,其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最为重要。
  2.教师特征。教师特征对期望效应的产生具有较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如较依赖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易受到别人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较独立的教师常会收集足够的信息对学生产生相应期望;性格开朗的教师往往依靠主观判断来期望学生③;反应灵活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师期望。二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如认为其任务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教师对差生寄予积极期望,他们常鼓励学生挖掘他们的潜力和价值;认为其任务是传授知识的教师对理解能力强、接受知识快的学生期望高④。三是教师主观效能感。主观效能感不同的教师对相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期望,效能感较低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较低,效能感较高的教师对学生期望较高。效能感较高的教师能够充分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因此对每个学生都抱有较高期望。目前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效能感介于两者之间。此外,教师的教学观、评价取向和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掌握也是影响教师期望形成的因素。
  3.心理效应的影响。教师对学生期望的形成会有意无意地受某些心理效应影响。一是第一印象效应。它指最初交
  往获得的信息会使人对他人产生一种强烈、鲜明、牢固的印象,这种印象通常影响教师对学生知觉的形成。二是晕轮效应。这是指人们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会据此推论该人其他特征的“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三是类别化影响。即人们倾向于以主观标准将人归类,从而产生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
  二、教师期望效应的传递过程
  从大量研究中可以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传递过程通常有四个环节:形成、传递、感知和产生影响。
  1.形成教师期望效应。教师通过日常观察以及和学生的教学互动,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在无意识中形成对学生的期望效应。不同的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形成不同的期望。这是教师期望效应传递的第一步。
  2.传递教师期望。教师期望通过教师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进行传递。这种行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传递教师期望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营造不同心理氛围。罗森塔尔发现,通常教师对于高期望学生营造较为亲切、温暖的心理氛围,而对低期望学生营造的是较为紧张的气氛,如接触和关注较少等。二是对学生给予不同评价。教师给予高期望学生更多表扬,给予低期望学生更多批评。三是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教师对高期望学生比低期望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因而教师对期望高的学生往往提供更多锻炼机会。
  3.学生感知到教师期望。学生对教师期望行为的感知非常重要。在已有的文献中,有研究者认为学生对教师期望行为的感知比教师本身的行为更为重要,教师期望通过影响学生的自我期望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教师期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还会通过影响学生的自我能力知觉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⑤巴巴德对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发现学生认为教师给高成就学生更多的情感支持,而教师则认为他们给低成就学生的情感支持更多,这就出现了教师行为和学生感知到的教师行为的分离,但对期望效应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感知。⑥
  4.教师期望效应产生影响。感知到不同教师期望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能感和成就动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教师期望行为通过学生自身的感知、分析、思考等认知环节来改变学生的自我观念和自我期望,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期望效应由此发挥影响作用。通过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相互作用,高期望的学生学习动力更强,表现更好;低期望的学生大多会表现更差。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期望的感知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师期望效应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来自教师的言语与非言语行为很敏感。教师期望的区别对待促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自我概念和归因方式,并导致期望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期望效应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必须对其加以科学的认识。教师期望效应的研究对教育实践带来如下启示。
  1.教师要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期望。已有的研究均证明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会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对学生的消极期望则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并且这一效应对处于弱势地位(如家庭收入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言更为明显。因而对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善于发现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及原因所在,始终对他们的学业成功抱有希望。即使是班上所谓“最差”的学生,也都有值得表扬、鼓励的优点。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对其表达喜悦之情并加以鼓励。
  2.教师要通过适当的行为对学生传递期望。如果教师善于把期望及时传递给学生,如通过亲切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耐心的辅导等方式及时传递对学生的期望,那么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期待,从而激发起积极而热烈的情绪,产生不辜负教师殷切期望的想法,并调整或改变自己最初形成的自我期望,最终使自我期望与教师对自己的期望相一致。
  3.对学生进行有区别的分析,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合适的期望。要使学生的学业成绩等方面有所改善和提高,在工作中,教师需要了解并尊重学生的想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中对学生发展的不利因素。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要切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期望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影响学生的自我观念、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⑦。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充分发挥教师期望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从而科学地教书育人。
  
  注释
  ①Cooper,H.M.Models of teacher expectation communication.In:J.Dusek,V.C.Hall,&W.J.Meyer(Eds.).Teacher expectancies.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1985,p135-158.②宋广文、王立军:《影响中小学教师期望的因素研究》,《心理科学》1998第1期。③④左金娣:《“教师期望效应”的理论和应用》,《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⑤Trouilloud,D.O.,Sarrazin,P.G.,et al.The influence teacher expectations on student achievement in physical ucation classes:Pygmalion revisited.European journal social psychology.2002,(32):p591-607.⑥Babad.E.Measuring and Changing Teachers' Differential Behavior as Perceived by Student and Teachers.Jour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0,p683-690.⑦郑海燕:《初二学生教师期望知觉、自我价值感与价值的关系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责任编辑:随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5852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