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民”和“趣味”:梁启超实用化美论思想及其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梁启超力求把审美的外在目的和内在需求统一起来;把美对社会进步的间接作用与直接作用结合起来;把审美的自律和社会的他律结合起来。这些尝试和努力清晰地反映在其文学作品关于“新民”、“新小说”、“趣味”和“生活的艺术化”等思想的表述中。“新民”和“新小说”启蒙民众的目的明确,彰显梁启超美学思想对进步、民主、科学和自由的精神追求;“趣味”和“生活的艺术化”潜蕴生活审美,用广义的生命趣味和艺术给审美以本体规定与价值定位。“趣味”美论和“生活的艺术化”思想与“新民”和“新小说”思想折射出梁启超以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的独特美学品格,对于今天的文化审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新民”;“趣味”;美学;美育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0)04―0253―03
  
  中国的现当代美学发展和美学研究共同经历过较为复杂的转型。美学走向美育,特别是由知识论美学走向文化素养论和审美沟通论的美育是转型的主要特征之一。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美学更应该强调“学”与“育”并举,使审美回归沟通、交流或分享文化符号活动的功能,放大美育的实用功能。梁启超在其文学作品中,通过对“新民”、“新小说”、“趣味”和“生活的艺术化”等概念的阐述,表达了以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的审美志向和文化品格,对于今天的文化审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民”与“新小说”
  
  从《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戊戌政变记》等多部作品中,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梁启超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他也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积贫积弱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对国家前途进行积极展望。他认识到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众素质普遍低下,遂得出国民素质决定民族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结论,并努力探寻迅速提高国民素质的解决途径。“新民”说就是梁启超提高民众素质进行策略探讨的重要内容。“新民”就是通过教育和引导使民众具有“新”素质,使民文明、觉醒、脱胎换骨。很明显,“新民”概念具有启蒙民众的明确目的。“新民”主张蕴涵着自由、民主和科学思想,彰显梁启超思想的前瞻性。梁启超以提高民众政治和文化素质为追求目标的“新民”思想与儒家经典著作中的新民观有显著区别。
  启蒙民众是戊戌变法后的社会现实需要。戊戌变法失败后在日本流亡时期,梁启超从对西方文明学习和考察中认识到中西方社会进步程度的差距,清醒地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对戊戌变法失败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刻反思。在这一时期的多部作品中,梁启超都或多或少地表达了提高民众素质的思想。他借用形象的比喻阐述了国民素质决定民族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道理。他把一个国家与其子民的关系比喻成个体与自身器官、血脉的关系。就如同一个人四肢断、筋脉伤、血轮涸之后身体将不复存在一样,一个民众愚陋怯弱、涣散混沌的国家也不可能自强自立。梁启超认为,旧中国的腐朽政治和落后文化已经把中国带到了危险的境地,改变中国民众政治人格低下、缺乏爱国心和公共责任感的现状是当务之急。
  “新民”思想正是在中国积贫积弱而又面临政治风暴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目的明确,功利性强。培养“新民”就是要学习和借鉴西方民族国家,培养民众作为国家社会政治的主体所必备的政治素质。对于社会个体,梁启超认为民众必须具备近代西方政治思想意义上的民主自觉和自由权利意识,要有清晰的权利和义务观念,具备良好的国家意识;对于国家,要赋予公民以政治权力并教育引导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使民众不但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政治主体地位还能积极负责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他指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强立于世界,上自道德法律,下至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必有一种独立之精神并孕育其国民素质。只有这样,大众才能团结,民族才能自立,国家才能强大。梁启超所说的“新民”正是具有这种独立精神,“讲公德”、“明权利”、“爱自由”、“喜进步”的新公民群体。
  “新民”思想并不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人格优点,在此基础上,梁启超特别看重自由人格,并认为自由是天下的公理、人生的必需,随时随处都需要。“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民之义有二:一曰淬砺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乃无功。先哲之立教也,不外因材而笃与变化气质之二途,斯即吾淬厉所固有,采补所本无之说也。”②可见,梁启超理想的“新民”特征包括了国家思想、政治能力、权利思想、义务思想、进取精神、冒险精神,以及公德、民气、自治、自由、自尊、合群、尚武、毅力、生利,等等。
  梁启超特别表达了对“新民”权力的关切,认为:“为政治家者,切勿摧压权利思想;为教育家者,专以养成权利思想;为私人者,无论士焉、工焉、商焉、农焉、男焉、女焉,以坚持权利思想为要义。”③当然,梁启超也强调个人要尽义务。他将个人与国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比作父母与子女关系。个体要在享用国家给予的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报效国家的义务。假如个体只有享受却不知对国家尽自己的义务,权利也就无从保障。
  总之,梁启超的“新民”思想较为全面地包括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新民”应该具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新民”要有国家意识;“新民”要有公共道德;“新民”要有权利思想和义务观念。
  在1902年《新小说》的首卷首期上,梁启超提出“新小说”概念,系统地表达了他借用“新小说”运动实现“新民”教育的构想。倡导“新小说”运动是梁启超美学实用化倾向的又一力证,反映了他一贯的务实、上进的品性。这篇名为《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文论也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从小说的角度,把文学审美同政治联系起来。“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等主张不但推动了中国小说美学的发展,也掀起了整个中国新一轮的文学革新浪潮。“新小说”运动在文学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梁启超在日本流亡时发现,西方社会里小说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而且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政治生活。在他看来,小说之所以受到普通民众欢迎,还在于小说能够满足人们认识现实与追求理想的双重需要。梁启超认为,任何社会个体都是具体的、真实的,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现实中。人们对社会现实充满好奇,有认识需求也有表达不满的欲求。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精神欲求常常有不拘于具体社会现实的要求。小说正可以通过对虚构的具体人物、事件的描绘,生动地表达关于人生与社会生活的精神意蕴,从而满足人们不愿拘于具体实际的精神欲求。这是从理论上分析了小说在这一时期受欢迎的原因。
  事实上,从梁启超对小说审美效应的分析可以看出,小说能对人性引发积极的精神启迪作用才是他真正看重的东西。对小说进行美学思考是出于对民众启蒙教育的目的,“新小说”只不过是“新民”的手段和途径罢了。他的观点在客观上掀起了对小说美学的探讨,引发了资产阶级启蒙性质的小说美学的兴起。
  
  二、“趣味”和“生活的艺术化”
  
  梁启超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多篇论文、书信和讲稿中多次讨论了趣味、生活、人生的问题。如在《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学问之趣味》、《美术与生活》、《为学与做人》等文论中,他从不同角度谈到人的趣味、情感和人生境界问题,建构了“趣味”美论及其“生活的艺术化”理想。无论是在审美功能上还是在审美内容上,梁启超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明显受到西方功利主义审美思想的影响。
  把“趣味”之说引向对整个人生、整个社会的思考,是梁启超在中国文学发展以及文化审美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贡献。他提出的“趣味”和“生活的艺术化”是饱含审美精神的广义的生命趣味和艺术,不再是狭隘的个人情感宣泄和生活趣味,摆脱了纯粹精神的审美取向。在中国近现代美学史上,他第一次明确地将趣味范畴拓展到人生价值论领域。“趣味”和“生活的艺术化”树立了新的审美的标准,潜蕴丰富的审美精神,具有鲜明的特征:趣味对象普泛化、生活化、活动化;趣味内容脱俗而又入世;趣味目的调适人生状态。饱含生命趣味和艺术追求成为梁启超对美的本体规定与价值定位。“趣味”美论和“生活的艺术化”思想折射出梁启超以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的独特美学品格。这种美学品格统一于个体、众生、宇宙融洽相处进而合一的生命境界。
  “趣味”是指广义的生命意趣,具有全新的理论内涵与理论精神。梁启超认为,趣味是生活原动力,“趣味”是美的本体规定与价值规定。他特别强调情感、环境对于趣味的重要性,认为情感是产生趣味的基础。“趣味由内发的情感和外受的环境交媾发生。”④“情感表出来最少有两件带有神秘性,就是‘爱’和‘美’。这位‘爱先生’和那位‘美先生’永远保持‘上不臣天子下不友诸侯’的身分。”⑤
  梁启超的趣味论是关于生活的诗学。“趣味”服务于生活并号召人们不断追求人生最合理、最有价值的生活。“趣味”更主要的是转化为具有强烈行为驱动力的心境,成为激励和促进人们开创生活行程的能量之源。⑥梁启超把审美超越性与人生现实性结合起来,使趣味以生活为基础。人们应该也有能力避免丧掉“趣味”使生活沦为无意义。⑦
  “趣味”审美思想为人生美学指明了实践方向,这就是梁启超表述的“生活的艺术化”。“生活的艺术化”与“趣味”思想共同构成了梁启超的人生审美观,是对人生美的赏会品味和对生命状态的审美升华。这种美学品格对中国现代美学的致思方向和精神传统具有重要的影响。⑧
  “趣味”和“生活的艺术化”潜蕴生活审美,用广义的生命趣味和艺术给审美以本体规定与价值定位。趣味也是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梁启超认为“趣味”是文学的本质体现,是主客体情感交流后显现的文学艺术本质特征。人类格外嗜好艺术的原因就是艺术本质也是“趣味”,艺术既是趣味美的主要载体,也是趣味生活的理想尺度。“生活的艺术化”是人类生活积极向上的重要原因。艺术的趣味生活对于人类来说应该成为“生活必需品之一”⑨。“趣味”和“生活的艺术化”的最佳境界是个体、众生、宇宙的融洽共生、合而为一。梁启超还认为,审美的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是统一的,并通过人们的审美活动间接作用于社会进步。因而,他号召把审美的自律和社会的他律结合起来。“趣味”美与“生活的艺术化”凸显了梁启超美学的生活化、实用化,这是他对美学理论最大的贡献。
  梁启超的“趣味”美论及其“生活的艺术化”思想所反映的人生美学品格深化了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沟通功能,表达了审美主体的美感享受诉求。众所周知,美感享受来自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间矛盾斗争中的对话和沟通,是审美活动诸因素(包括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文本、审美语境、审美形式、审美媒介等)对话和沟通的结果。在今天和谐社会建设中,对社会成员人性关怀正是现时中国美学审美的要求,是生命关怀、生命体验和生命美学的重要体现,彰显了中国美学生命精神的优良传统。
  
  三、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启示
  
  梁启超美学思想始终以社会现实需要和人生需求为核心。“新民”和“新小说”思想、“趣味”与“生活的艺术化”思想都体现出审美标准的实用化、实践化、功利化倾向,也都反映出他对人生美学的深入思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研究梁启超的美学思想,更重要的是要提倡和发挥人性的光辉,充分实现社会主义的人性关怀,在文化审美中教育人、启发人、鼓励人、创造人。
  首先,在文学研究中,我们要借鉴梁启超审美观中提升趣味、情感与境界的思想。梁启超实用化美论思想中弘扬生命、肯定情感、注重精神、尊重人格、重视生命的人生美学思想精华及其美论方法值得吸收和借鉴。今天中国美学的建设和发展不能只从纯学理上追究美学的逻辑脉络,更要力求避免不切实际地追究话语背后的终极关怀。中国美学的发展之路既不是“以美学代替宗教”,也不能“为艺术而艺术”。审美过程是形成美的公共性的过程,美学归根到底是探究人类沟通、交流或分享的符号活动。要充分运用审美潜移默化影响人的本质特点,温暖思想情感,开启人性光辉,推动人生美学的发展。
  其次,唤醒人们的责任与义务意识。中国很多的美学思想家和美学工作者很正确地走“育人”而“立人”的道路,立足于文化美学思路,把美学问题转化为美育。这条文化美育道路符合中华民族优良的树人传统。通过美育唤醒人们的责任与义务意识,借助美育传播公共道德,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精华。探寻方法科学、目的明确的美育政策,充分发挥美学的沟通性功能,将美学研究转化为制度性的文化实践。这些对今天的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民族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最后,倡导务实与奋进精神。“趣味”美论为代表的美学思想标志着中国美学在吸收西方美学之长和继承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过程中,正在逐渐自成特色。在西方,美学在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中,审美趣味的观念经历了一个逐步受到重视的过程。梁启超在阐释趣味的“无所为而为”时,不但吸取了西方美学中的审美功利说,还更进一步把“趣味”与“生活的艺术化”联系起来,把审美提高到人生美学的高度。
  总之,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初创时的重要人物,梁启超从当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境遇出发,集中西文化精华,对美与审美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独到的阐释。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美”、“如何审美”、“如何实现美”等重大美学与人生问题。同时,他又以“生活的艺术化”命题把人生审美具体化,使趣味主义从哲学层面的探讨跳跃式地发展到人生价值层面的审美体验,开启了融哲思与意趣为一体、融艺术、人生和美学为一体的有味生活的实践方向。⑩这种趣味美论与生命理想体现的正是立足现实、实践创造、关怀人生、精神至上的人生美学立场,是重视人格、弘扬生命、注重精神、肯定情感的人生美学,充分体现了创造人生、欣赏人生、提升人生的生命美学精神。
  
  注释
  ①田军强:《对当代中国美学实用化脉络的哲学思考》,《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4期。
  ②③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36年,第104、32页。
  ④⑤⑦张品兴:《梁启超全集》(7),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4927、4170、3963页。
  ⑥⑨方红梅:《“趣味”的“对境”:梁启超对“趣味”的审美阐释》,《江淮学刊》2008年第2期。
  ⑧金雅:《“趣味”与“生活的艺术化”:梁启超美论的品格及其对现代美学精神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9期。
  ⑩胡健:《审美与启蒙――梁启超小说美学思想新论》,《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责任编辑:一 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5852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