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四川省南部县傩舞的民间特色与传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傩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起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仪式中的傩祭,到商朝已经大致形成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周朝不仅有乡人傩,周天子和诸侯还举行“大傩”、“国傩”,傩舞得到全面的发展。傩祭时,身披兽皮、脸戴面具进行跳跃呼号,或扮成鬼神歌舞,表现神的事迹,合唱充满巫术意味的祭歌以驱鬼逐疫。现代傩舞是在远古傩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反映拜神祈福、祭祀、驱鬼逐疫等内容,保留了原始祭祀仪式的神秘色彩,同时又深受民间文化艺术的熏染,成为一种民间娱乐形式。傩舞的分布很广,已经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但对于四川境内的傩舞,至今仍然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以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傩舞为例,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源流
  
  四川傩舞也称傩戏,在各地还有“傩愿戏”、“傩堂戏”、“师公戏”、“师道戏”、“端公戏”等称呼。傩舞演出则称“耍傩傩”,古时逢节日都会跳傩舞。耍傩傩在川北的南部、剑阁两县部分农村,现在还偶尔可见。尤其是南部县的傩戏,历史悠久,颇有特色。南部傩戏又分为傩坛戏和傩阳戏。傩坛戏又称端公戏,以表现人间和地狱的祭坛来驱鬼神,也就是人们所称的地下三十二戏。傩阳戏又称提线木偶,反映天上神仙劝人为善,消灾去邪,保佑平安为正坛,也就是人们所称的天上三十二戏。南部傩舞既表现天上,也表现地下,表现地下时要戴面具。表演时,人、鬼、神皆有情味,说唱、歌舞诸种形式并用,节奏简单灵活,并以时间长短来伸缩演出节目。
  南部傩舞以南部县双峰乡杜家班傩舞为代表。杜家班傩戏是南部“四绝”之一,正式创立于清朝雍正年间,由最初的“跳端公”演变而来的。而又综合了可以远推至宋朝元宵节的灯彩艺术,当时有所谓“唱灯”的艺术表演形式。后来以傩舞为主,综合了其他艺术形式,形成了耍傩傩、唱灯、庆坛这一套完整的“傩”、“坛”、“灯”交相辉映的傩舞综合艺术。
  现在保存下来的南部傩舞,曾经流传于该县大坪、伏虎、楠木、升钟、保城、马王等乡镇。南部傩舞是在南部傩戏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它是借助傩戏面具、服装和保留有傩戏音乐,形体语言的基本元素,又同时采用了现代音乐、舞蹈表现手法而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艺术舞蹈。杜家班第7代传人杜南楼,生于1918年,2007年9月去世,他所传承的傩戏,其演出程式、剧目、唱腔、面具、服饰、道具和乐器等,都有较完整的保存,内容丰富,独具特色。本文所论,即以杜家班传承的南部傩舞为主要资料来源。
  
  二、形态
  
  (一)剧目
  杜氏傩戏的剧目构成,主要是两个部分:一是“正坛,”的法事仪式戏剧;一是“耍坛”演出的灯戏。这就是杜南楼所说的“灯坛两开”。法事仪式戏剧分四大类56折,耍坛灯戏有34个剧目,唱腔有7大种类,还有丰富多彩的傩面具等。
  在杜家班傩戏的“正坛”法事仪式戏剧中,傩傩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人物,他的身世充满神话色彩。傩傩用自己的苦难和生命给人们换来了幸福,人们为了纪念他,便用一种古朴、原始的歌舞方式来为他招魂,这种方式就是傩戏的雏形――跳傩傩。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以傩傩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南部傩舞自己的地上三十二戏和天上三十二戏两个傩戏故事系统。地上三十二戏表演的是傩傩生前做人的故事,演员须戴上面具,身着戏袍边歌边舞,面具狰狞,无下巴,色差大,大红大绿,夸张,具有不对称性的美感,也有较为温和的面具。面具用桐子木做成,老艺人一般喜欢拿一块木板用刻刀和凿子随手而就,涂上各种颜色,有凶恶和慈善等男女面具戴在脸上。演出时穿戏服,服饰奇特,动作凝重,言语古怪。狂欢的仪式和充满神秘的场景,使其说、唱、跳祭坛驱鬼逐疫,娱神娱人。天上三十二戏表演的是傩傩死后有关神的故事,难度较大,全由提线木偶表演,用白布画成的各种图样做背景,称作神案,全由提线木偶完成。提线木偶的头用桐子木雕刻,身子用竹子编制,再用各种颜色的布做成衣服,还有四根线提起木偶,表演天上三十二戏。傩戏的伴奏乐器,一般是戏剧锣鼓、琐呐、二胡等。
  “耍坛”演出的灯戏,据杜南楼生前介绍,最早的“唱灯”是坐唱形式,不化妆,用一把胡琴伴奏,先是一人坐唱,后来增加到二到三人,再发展到灯戏,戏中的主角叫“灯官”,主要表演审案一类的戏。杜氏傩戏最初的灯戏剧目,有《张公道讨口》和《包公审城隍》等。
  
  (二)面具
  傩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它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敬祖、驱鬼逐疫为目的,以戴面具为典型表演特征,各宗族代代沿袭,互不交流,很少受外来艺术影响。在傩舞中,面具是最能体现民风民俗与宗教信仰的民间艺术形式。由于民族、宗教、地域等因素的不同,面具造型也不尽相同。
  川北杜氏傩面具在造型上有独特的风格,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感觉。它以傩神为素材,造型大多狰狞、怪异。傩戏中的面具,由于表演的内容不同,在面部进行不同风格和内容的彩绘、勾画、雕刻、修饰,便产生了众多相异的人物形象。杜南楼先生的面具有480多种,主要采用木头雕刻而成,着色古朴典雅,颜料以矿石药材炼制而成。杜氏面具的色彩运用十分丰富,能充分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其基本模式为:红色为忠,白色为奸,黑色为正,黄色为暴,蓝色为莽,绿色为侠,金银为神妖。其制作材料也有许多种类,有木雕的,有金属浇铸的,有用葫芦雕刻的,有泥塑的,也有软材料如布、皮毛等缝制而成的,等等。制作面具的工具和辅料,则包括刀、剪、刷、画笔、纸、纱布、浆糊、泥等。其制作过程,以泥塑为例,先做泥模,上一层纱布,在布上刷浆,再刷裱碎纸,眼和脸部加厚至十余层,又加纱布,多刷浆,干后取泥,再挖出眼和口,整理后上色,也可添加其他装饰,在传统的面具制作过程中,艺人们并不十分讲究比例关系,在构图上也显得不那么规矩,因此面具的形象十分怪异。
  
  (三)表演
  南部傩舞吸纳了评书、川戏、民间跳神、祭神等的精华,借鉴了木偶、京戏、川戏人物脸谱绘画手法,融合了历史、宗教、民俗、戏剧、舞蹈等多种内容,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多元合一、兼收并蓄的特点。由于南部傩戏剧目大都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社会下层的故事,其中不少出自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所反映的都是老百姓熟悉和关注的事物和现象,因此,其语言中积淀了丰富的川北民间方言俗语,通俗质朴而又诙谐风趣。
  杜南楼的表演艺术,善以面具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及思想情感,并有戏剧的手势和步法。唱腔以说唱为主,旋律优美。他使用的乐器有鼓、角、锣钹等。演出时舞台布置比较简单,天幕宽8尺,高1丈2尺,顶上画夫子老君佛像,下面画24天神。出场时有上下马门,下马门两边点桐油灯,天上点三芯灯。表演时,杜南楼先生动作不但威武粗放,而且不时变换面具。其面具表情有的刚正严穆,有的安定详和,有的狰狞恐怖, 有的滑稽可笑,形态各异,古怪生动,与他的表演交相辉映,他所表演的恶者使人心惊肉跳,慈者使人安定祥和,滑稽者使人捧腹大笑。杜南楼对傩傩这个特殊人物的理解,较祖传更为深透,处理十分得当,颇具时代特征。他所造型的傩傩,头戴无下巴的脸壳,上身穿青衣黄褂,下身穿红裤,打绑腿,脚穿草鞋或麻鞋,背小包袱,持擀面杖、洗锅刷、马鞭等。傩傩上舞台时,步子碎小,走叉步、丁字步、猫步、前走退步,动作夸张、滑稽,时而脚跟着地,时而足尖用力,时而腾空旋转,时而坐身驼背,既有原始舞蹈的粗犷、豪放,又有现代舞蹈的轻盈、刚劲与矫捷,从视觉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杜南楼的傩戏表演,与广大民众形成了发自内心的应和,如表演《张公道审案》时,演出时台上刚唱完“说来天也羞,地也羞,天羞只怕云遮日,地羞只怕长石头”,台下的戏迷就会立刻传来踢踏之声与之应和,浑然一体,妙趣横生。杜家班傩戏表演场地小,演出内容可塑性大,其足迹几乎遍布川北大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川北一绝。
  
  三、传承与发展
  
  作为川北地域文化的产物,南部傩戏撷取川剧、民歌、巴渝舞的精华形成了自身美丽强健的风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积淀了多个时代的文化现象,汇集了宗教、历史、人文、艺术等诸多文化信息,带有极其浓厚的地方色彩,被称为“戏剧活化石”。杜家班傩戏中的傩舞为研究巴渝舞和川北民间习俗提供了大量佐证,艺术价值难以估量。它还集中体现了川北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取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鲜明的表现形式,既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可资开发的艺术资源。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一方面以特色文化来树立和提升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形象,并以此形成新一轮经济增长点,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文化输出,不少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受到了很大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对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采取保护和维护措施。南部傩戏是巴蜀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对其进行开发,无论从打造特色文化,还是抢救、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打造特色文化离不开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中必然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在为当代文化消费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以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种或模式,在世界文化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对傩戏的开发,应立志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以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傩戏精品,在国内外的文化市场中占一席之地,为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对其进行开发,笔者觉得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对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进行深入发掘,系统整理,并注入新鲜血液,让她焕发出新的生命力;(2)繁荣戏曲舞台,丰富演出品种,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的审美需求,并以此带动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演出市场的开拓;(3)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南部傩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欢快、通俗、演出场所不拘一格等大众文化之优势,既有利于发展民间班子,又适宜进入乡镇开展自娱自乐的群众文艺活动,如以南部县的一些乡镇作为重点进行扶持,以傩戏而跻身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列,这一发展也意味着傩戏将重新回归民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6045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