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虚拟心理:现实与梦幻之间的心理空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网络虚拟心理是古老幻想心理的现代延伸,具有现实性、幻想性;网络虚拟心理是一种客观现实与梦幻交织,虚拟真实与梦幻交融,虚拟真实浸润其中的心理空间。虚拟技术的发展,完全虚拟化的网络虚拟的出现,使人类的智慧面临新的考验。
  关键词:网络虚拟心理;现实性;幻想性;虚拟真实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虚拟环境常常令人痴迷不已。虚拟心理已经成为也必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虚拟尤其是网络虚拟中人机互动的操作环境及其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得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时空观念、社会运动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社会交流方式等正悄然发生变化。心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虚拟心理,反映着虚拟与现实,构成现实与梦幻的心理空间。
  
  一、网络虚拟心理是古老幻想与神话心理的现代延伸
  
  人类生活依托于现实,现实提供了生活的平台,也限制、羁绊着人的各种理想、欲望。人类的思维想像映着现实,同时也超越现实。为摆脱现实的限制、羁绊与束缚的思维想像,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与人类自身的发展成长。中国的神话、寓言故事,欧洲的童话,及世界上各种传统的富有想像力与浪漫色彩的传说与故事,都显示着人类既生活在一个现实的,可触摸、可感知、可亲自体味的真实的世界;同时,也编织创造了一个寄托理想与幻想的虚幻的世界,其虚幻的世界表达了人类极其丰富的想像力,由于技术的限制,人们早期的想像是“虚幻”的。这种虚幻寄托在另一个世界里,反映在各种文本的记载中。从嫦娥奔月到但丁《神曲》的三重空间都折射出了人类寻求“另类生存”空间的渴望,都有一种对某个未知、未及的世界的想像和想像性占有的心态。这种渴望或占有的心态,在个人身上就表现为梦。这个梦,可能是睡眠之中的梦,也可能是白日梦。在集体(民族)身上表现为神话、宗教,在现代则表现为变性整容,也期望像中国古代花木兰、祝英台那样对异性生存状态的体验。如今“虚拟现实”,使人能以技术的方式实现这种欲望和想像。
  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人类的各种幻想、理想得以实现,或者以数字的虚拟的真实而来到我们的身边,被人类感知、体验。有形、有色、有声甚至有味,是数字的真实,是虚拟的真实。广义而言,虚拟是指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电影电视剧构造出来的环境、3D游戏环境、网络环境、使用虚拟技术构造的环境。所以,从古老的幻想到现在网络虚拟,从心理活动的延续而言是一脉相承的。因此网络虚拟心理是古老幻想与神话心理的现代延伸。
  互联网所模拟的虚拟,涉及人的生存、交往的各个领域。只要进入网络虚拟系统,就会感到它的存在,如教育、飞行模拟、驾驶训练、足球比赛或者军事演习等。同样,人可以在其中虚拟出一个现实世界,并在其虚拟的现实世界按照真实的现实生活规则行事。所以有人认为,虚拟技术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空间为我们提供了方便且范围更大的交往机会,使人的交往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极为重要的是,网络技术倍增了社会环境,创新了社会关系。人们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将自己融会到“无限”的网络群体之中,社会接触的范围成倍增大,思想和感情也随着网络跨越时空地延伸到世界每个角落,网络社会关系逐步形成。虚拟空间创造了一个我们可以任意选择并同时共享又彼此分离的宽松社会交往环境,缓解了传统面对面交往方式给人的心理压力。同时,网络群体的宽容和慷慨使不同阶层的人们可以在自己选定的“网络空间”上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获得平等和尊严。所以,网络空间为个人的社会化提供了更加平等的“虚拟社会心理”环境,有助于人们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学习社会交往,解决人际冲突,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甚至超越现实,达到数字化生存。
  所以,虚拟空间既不是“实在”的物理世界,也不是纯粹的意识或幻觉,它同时也不是虚无或虚假。虚拟世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存在,一种特殊的空间形态。由于它的存在,物理空间和想像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并成为其中的中介,“联结着客观世界与人造世界”,“也是对传统的物质与意识二元论哲学观提出了挑战,因为单纯地用物质或意识都难以界定虚拟空间”。所以,它既是真实的,又是虚幻的。说到真实,它是对现实的模拟、补充;说到虚幻,它是对现实的超越,在虚拟世界能够梦想成真,而在现实世界却是很难做到甚至根本做不到,这是一个神奇的空间。
  
  二、网络虚拟心理的现实性
  
  网络虚拟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反映网络虚拟的心理是一种对客观的现实反映,这是我们都能够认同的。问题是在网络虚拟中存在的心理是否也是对现实的反映吗?只要理清楚头绪就可以得到较好的理解。的确,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人类所接触到的只是一些符号,网上所呈现的一切只是一个符号世界。然而,就虚拟主体――人而言虽然是符号,主体之间的交往表现为“主体――计算机――符号信息――符号信息――计算机――主体”的关系,通过还原依然是“主体――主体”的关系。主体自然具有不确定性但我们不能因而否定其真实性的存在,进而否定整个网络社会的客观存在性。网络虚拟世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真实世界,但不是虚无。其中流动着真实世界的信息。“它是真实世界的一种抽象,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真实世界”。
  而今网络虚拟的现实性受到了挑战,出现了“非现实的虚拟性存在”。2004年初赢思公司推出了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人小I。它既不同于用于医学研究目的的网络虚拟机器人,也不同于网络虚拟主持人,而是具有完全自主性的智能聊天程序。它能够像真人主体一样应付网络聊天,并进行感情交流。它是高度智能化的聊天程序,在聊天方面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实用化,被称之为“存在于赛博空间的虚拟仿真人”。小I是网络虚拟技术创造的真正虚拟的技术存在物,是非现实的虚拟性存在。“小I虽然不生活在真实的物理世界,但是它也不是虚无的存在,更不是虚假的存在,是真正‘虚拟’生存在”。所以,同它的交往所产生的心理活动,依然是对现实的反映。
  
  三、网络虚拟心理的幻想性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像。神话、童话都属于幻想。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活动中,带有向往的性质,幻想世界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网络虚拟给人们提供了绝好的想像世界,是寄托幻想、表达幻想、发展幻想的最佳空间。
  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贝克尔认为,在网络中所出现的主体多维性身份正在对传统的人格主体观念进行着挑战。显然,人们的欲望需要通过一定的化妆并以合理的形式表现出来。当虚拟自我在虚拟的空间活动时,常常表达被封闭、压抑、限制的需要和冲动。由于其表现与表达不是主体在现实中的定格,因此,想像幻想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主体的思维与 想像可以无拘无束地驰骋、可以海阔天空地变换。
  精神分析代表人物之一的弗洛姆(E・Fromm)认为,对现实事物和环境的失望,会导致人们去想像和幻想。这就导致人们常常需要在一种想像和虚拟的环境中来塑造一个或多个不同于现实中定格的自己。在虚拟和构造性的自我环境中,人们可以打破现实社会的限制从而体验一种自由的意境。这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一种手到擒来的幻想,一种触手可及的幻想,一种自我陶醉的幻想,一种理想与梦幻交织的幻想。这种幻想既可以引导人追求理想的彼岸,也可以使人沉醉歧途。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被压抑的冲动或愿望的表达。与夜间的睡眠状态下的梦相对应,人们清醒时的耽于幻想称之为“白日梦”。可以知道,人们在进行网上虚拟活动时,是清醒的状态而自由任意的幻想,其实就是一种白日梦了。
  
  四、网络虚拟心理跳荡在现实与梦幻之间
  
  1.客观真实与梦幻。网络虚拟心理最终由人的心理来反映,换句话说,最终的载体是人的心理。没有人的存在,就不会有虚拟心理。人生活在现实世界,就注定永远不能逃脱其生存的现实环境。无论人对虚拟空间是何等的依赖,但是虚拟空间永远也代替不了基本的生存资料,永远不能替代基本的衣食住行。喝着矿泉水、啃着方便面,而能畅游于虚拟空间。但此时的矿泉水、方便面是真切的东西,而不是真切的虚拟。所以,我们可以任意地虚拟,但现实是我们的基本点,一切虚拟的起点。
  
  2.虚拟真实与梦幻。网络虚拟,游动的鼠标、啪啪敲响的键盘,眼前的声光电,数字构成的文本、声音、图像都是实际可感知的,是一种真实。在网络空间的电子信息物既有物质的一面,也有意识的一面,是物质性和意识性的合成物。意识性主要从信息方面来说,而物质性则是从电子、能量和电磁场来说的。因为电子信息物的电子性、电磁场性、能量性及信息性决定了它的确是客观实在的。正如已显强劲之势,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虚拟世界一样,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电子信息物是一种“虚物”,所谓虚物“就是电子化、数字化的虚拟物,它主要是实物的电子化的数字化的对象性存在,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它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实在性。”这种电子信息物既不同于现实中客观的可见可触摸的具体形态的物质,又不同于潜藏在人脑里的纯意识,而成为了呈现出虚拟形态的虚物。电子信息物作为新型形态的虚物,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呈现出能动性、感性化。电子的瞬时反馈性和动态性为虚物的能动性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精神的智能化又为其能动性提供了根本的动力和保证。其能动性表现在虚拟世界中人与人的互动及人与物、物与物的“互动”中。电子信息物的能动性为其感性化的呈现提供了最重要的动力。电子信息的感性化导致了人类感性的重大变革,数字化、虚拟化建构着真正极其丰富的感性,人从直接感性中解放出来,打破了人在现实世界中感性的局限性,通过复制、再现和创造,人的感性就由原来的单一的直接层面向多维层面拓展,人类从注重理性进入到感性具体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在感性与理性和谐互动中,呈现出“感性的盛大复活”、“感性的狂欢”,从而使大批大批的e时代人进入到了物与神游的澄明之境。
  在这些可感知真实的后面,是真实人的动机与愿望的表达。虚拟空间的事件,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无论是初级虚拟还是高级虚拟,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就更明显的凸现出来。最后,从本体论意义上表达了世界的虚实交错性。虚拟现实使世界的虚幻性直接得以表达,与客观物理世界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它们又和真实世界交织在一起。这样,世界的虚实难辨得以形象化,显然网络虚拟心理是对这种虚实难辨的形象化世界的反映。
  
  3.虚拟现实浸润着网络虚拟的心理空间。网络虚拟技术以屏蔽现实而又逼真的方式为人们创造了一个逼真的体验世界,使人们直接参与而又置身于其中,产生一种全身心的沉浸感。这种沉浸为网络主体打开了一条畅通无阻地进入他人空间的通道,使我们对他人的把握成为可能。它不仅可以使我们意识到人同此身,身同此心,他人的身心与我的身心别无二致,而且还可以使人们意识到彼此心灵的同一。没有沉浸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往,而且沉浸得越深,虚拟空间就越真实。虚拟空间的浸润与人的身心的沉浸,往往造成“庄周梦蝶”式的沉浸式网络虚拟事件。网上生活、网上性爱、网上结婚、恋爱等,令人同样的投入,同样的魂牵梦绕。沉浸感发展到极端,对于沉浸在虚拟空间中的个体来说,现实实际的生活就失去了直接的意义。网络机器人小I的诞生,标志着非现实的虚拟性存在业已出现。它的出现会使我们沉浸在无限持续的时间里、无限广延的空间里。小I出现前,网络主体可以在网络沉浸的基础上,离开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将虚拟的网友关心、网络情感等转换成真实的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有人认为,“如果网际互动仅仅被理解成纯粹的人一机对话或机器操作而不是人际互动,网络交往就不能真正发生”。“在人、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是最终的和最基本的主客体关系,而虚拟世界只是人和现实世界的中介系统。它是人为了解决人和现实世界之间的矛盾而发明创造出来的,最终又要用它来为解决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服务”。然而网络聊天机器人的出现,使我们认识到完全虚拟的网络交流已经出现,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已经彻底模糊。随着网络浸润,完全网络虚拟化中的情感依然是真实的,机器人富有思维、富有情感,能够理解我们的喜怒哀乐,如此网络主体人的虚拟的情感,不能在现实中得以转移,那么,我们情感的依附性何在呢?网络聊天机器人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游戏规则,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互联网是一个由符号构成的虚拟世界,网上的所有是用符号来表达的,身体被符号表达,思想、心理被符号传送。人通过互联网,通过虚拟空间,超越了现实世界,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中。人类企图超越肉体的千古梦想,原来只能存在于现实社会人的心理空间和神话之中。而现在,却有可能在网络空间中得以实现,身体对我们来说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人的交往,在虚拟社会变成了符号之间的交往。符号也就代表人本身的存在、人之间的交往。
  在网络虚拟的心理空间里,人们的心理活动,似梦而醒,似实而虚,真与实相伴。网络虚拟心理,一种虚拟的客观存在的跳荡在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心理空间。网络虚拟,具有沉浸性的主体性时空,因其存在时间的无限持续性,存在空间的无限广延性,将与人类共存亡。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人类智慧面临新的虚拟问题的考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607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