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启尘封档案 办理移民手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切要从一个电话说起……那是一个工作日的上午,我在阅卷室接待着一名当事人查阅案卷,这时导诉台给我打来电话,告知我有人调卷。
  “您好,请问您知道案号吗?”我问道。
  “什么案号?我不知道。”
  “那您告诉我是哪年的,什么案子?”
  “好像是五几年的,离婚的案子。”
  “当事人本人来了吗?”
  “这是我母亲的案子,她去世已经三十多年了。”
  “您告诉我您母亲和对方当事人的名字?”
  “我的母亲叫生某,对方好像叫赵某。”
  “请您稍等,在您前面还有一位调卷当事人,给他办理完毕,我就出去接待您。”放下电话我就在想,这是什么人呢?怎么会连自己父亲的名字都不确定。心里虽然这么想,可手上的工作一刻不停。
  接待完正在调卷的当事人,我就通过查询系统查找历史档案,可是查了半天,仍然一无所获,怕外面的当事人等急了,我就赶忙到南大厅将当事人带到阅卷室,细细询问。
  “您好,刚才通过您说的姓名,查询档案系统,我查不到您说的案卷。所以需要您给我更多的资料,我才能帮您查找,您再想想具体是哪年的?”
  “我母亲的这个案子我具体一句半句也说不清楚,您给我点时间,听我慢慢跟您说。”当时手表的指针已经指向十一点三十分,看到他真诚的样子,我轻轻地点了点头。
  “我的母亲生前是咱们区王平村的干部,她在1951年生下了我的姐姐,之后和第一任丈夫离婚了,姐姐由我母亲抚养,也就是我今天需要调的这份判决书。过了几年,我的母亲认识了我的亲生父亲,和我父亲结婚后生下了我的哥哥和我。但在我四岁左右的时候,我的母亲和我的父亲也离婚了,我的哥哥由爷爷奶奶抚养,随父姓,而我和姐姐由我母亲抚养,改随母姓。通过区档案局,我查找到了我父母的离婚判决书,但我查不到我母亲第一次婚姻的判决书。我的哥哥已经在美国定居三十余年,他希望我和姐姐也可以移民过去,和他在美国生活,现在美国的一个办事机构需要一个手续,证明我姐姐和我哥哥的同母异父关系。”
  听完了他的讲述,我知道这份判决书对他的意义重大,拿起他母亲第二段婚姻的离婚判决书,我认真地看了一遍,其中提到,他的母亲和父亲于1954年结婚,“您确定您的母亲是在生下您姐姐后不久就和第一任丈夫离婚的吗?”我问道。
  “是的。”
  “通过您母亲的第二次婚姻判决书和你的陈述,您母亲的第一次婚姻判决书应当是在1951年到1954年之间,我从电脑上再帮您查查。”
  通过档案系统的检索和扫描室电脑里的扫描原件搜索,我都没有找到这个案件,而且很奇怪的是电脑里竟然没有1950年到1954年的案卷材料。
  这时手表的指针已经指向了中午十二点。刚才给这位当事人做阅卷身份登记的时候,我留意到他的家住在东直门,大老远地来一趟不容易,我是真心想帮他找到这份判决书。
  可是作为一名档案室的新人,我已经穷尽了自己的查卷方法。正在苦无办法之际,我看到中午下班经过阅卷室的老档案员老李,他不仅是我院的“元老级”法官,也是档案室的“百科全书”,工作上有什么不明白地问他准没错,此时我的心情就像阴霾的天空中透出的一米阳光。
  我把当事人的情况简单地向老李陈述了一遍,老李看了看焦急的当事人,对他说,“您也别太着急了,您的心情我们能理解,现在电脑上查不到您需要的判决书,我们会用最原始的索引卡片查找您的案件,请您留下联系方式,我也把我办公室的电话写给您,一旦查到判决书,我们会立刻给您回复,今天您就先回去吧,大中午的,先去吃饭吧!”当事人得到答复后满面愁容地离开了法院。
  待当事人走后,我问老李,“您说他这判决书能找到吗?连年份都没有,而且我的电脑里还没有1950年到1954年的卷宗。不是院里所有的卷宗都经过扫描存入电脑了吗?”
  老李说:“晓爽,你刚来,从前也没碰到过当事人调取年代这么久远的卷宗,但你只需要明确一点,就是只要能确定案子是在咱们院审的,卷宗就一定可以找到。但是你刚才提到的这个时间段的卷宗,前几年我院销毁过一批。”一听到这儿,我刚露阳光的心情又乌云密布了。老李又接着说:“但是……虽然卷宗销毁了,但判决书一般都有所保留,你尽力去查查吧。”此时我心中希望的小火苗又燃烧了起来。
  由于当天下午阅卷的其他当事人较多,直到第二天上班我才有时间仔细查找这份尘封的档案。
  1951年到1954年期间,我院审理的案卷说多不多,但说少也不少,在档案室陈少忠的指导下,我第一次学会使用卡片查找案件。看着那一排排落满尘土的有些掉漆的绿铁皮柜子,我知道它承载着当事人的希望。那小小的发黄卡片,以当事人的姓氏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分门别类,由于当事人姓氏并不多见,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翻查,我才查到了这个案件,编号为:1952年民判字第76号。我给自己暗暗鼓劲,找到了案号,就离找到判决书不远了。
  我院的档案库有两个,一个是存放1980年以后的卷宗的大档案库,也就是现在我经常可以去查卷的档案库。还有一个是存放1980年以前卷宗的小档案库,要不是因为这次当事人调卷,我一次也没有去过。
  一进入小档案库,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昏暗,也许是档案柜太多、太高,挡住了灯光;也许是因为来存取卷宗的人太少,缺少了人气;我顿时就感到卷入了历史的漩涡。档案库内都是清一色的旧式绿色铁皮柜子,柜门上的卡片槽内手写着卷宗的年份,通过之前查找到的案号,我一排一排地检索着卷宗的年份,二十分钟后,我终于看到了“一九五二”四个大字,心中为之一振。我快速地打开柜子,将1952年有关的四大本卷宗判决书全都抱出来。
  小心地打开第一本法律文书档案,秀气的字体浮现在我的面前,当年的判决书都是手工刻写蜡纸印刷,要不是身上还肩负着为当事人查找判决书的重任,我还真想把每一份判决书都细细研读,把每一个字都认真看一遍。尽管当年所有判决书都已衬纸,但我还是小心翼翼地翻查着,伏案细查一个小时后,我终于查到了76号判决书,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待我小心翼翼地将发黄发旧的判决书复印后,便立刻联系了该名当事人。他见到我后,止不住地道谢,“真是太感谢您了,辛苦您了,没想到六十多年前的判决书,您不到二十四小时就找到了,真是帮了我大忙了,这份判决书连我姐姐本人都没有见过,这下我们可以办理移民手续了。之前我从来没和法院打过交道,总是觉得法官是高高在上,不可亲近的,没想到你们真的和新闻报道的一样亲民、为民,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太感谢了!”
  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字迹已经看不太清楚,根据当事人的要求,我又将判决书反复复印了三四次,这期间他又跟我聊起了他母亲的生平……
  这次的调卷工作对我的影响很大,使我对档案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送走当事人后,抚摸着厚重的历史卷宗,我陷入了沉思。
  法官在审理案件的时候,就案件的本身辨法析理,看到的只是当事人人生中的某一阶段。我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打开尘封的卷宗,透过这两份判决书,我看到了调卷当事人母亲坎坷的一生,看到了他的儿子、孙子是如何的自强不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那一本本落上尘土的卷宗不再是死气沉沉的纸张,而是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将案件事实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面前。通过这次的调卷,我看到了档案尘封的历史,看到了它的价值所在,作为保存历史的“兰台人”,我感到了责任重大,无比光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6978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