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秧歌运动对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启发刘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斌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高校艺术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总结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促使其前进的内在动力恰恰是高等教育机构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密切结合,上世纪四十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在此方面有着成功的范例,通过对新秧歌运动的分析,能够指明当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新秧歌运动;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7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151-02
  “新秧歌运动”即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后,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导下,在延安抗日民主根据地掀起的创作、表演“新秧歌”所形成的文艺运动。新秧歌运动是对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的一场大规模的挖掘、继承和革新,对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国艺术发展的轨迹上书写了不朽的篇章。
  回顾、分析这场轰轰烈烈的文艺运动,可以发现高等艺术学校“鲁艺”在这场文艺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鲁艺”即鲁迅艺术学院,它是抗日战争初期由毛泽东、林伯渠、周恩来、成仿吾、艾思奇、周扬发起,1938年4月10日正式成立于延安的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校。
  “鲁艺”全程参与和积极支持正是新秧歌运动得以兴旺发展的根本动力之所在,正是“鲁艺”师生的广泛参与和热情投入使得“新秧歌运动”获得了脱胎换骨般的质的飞跃。而“鲁艺”也从这场文艺运动中获益颇丰,一方面扩大了延安“鲁艺”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了当时中国先进文艺的代表,吸引了大批杰出人才,为中国新音乐舞蹈事业的发展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挖掘整理了大量民族民间歌舞,提高了“鲁艺”师生的民族音乐修养,锻炼了音乐舞蹈创作、演出队伍。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鲁艺”通过这场文艺运动,探索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多种途径,将高校服务于社会的职能充分加以展示,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其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加以借鉴和吸收。
  一、新秧歌运动的成功经验
  (一)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研究中国艺术遗产的教学任务。确立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鲁艺”自成立始便制定出了研究整理中国艺术遗产,接受并发展之的教学任务,并且将教学目的定位在“接受中国与外国各时代的艺术遗产,以创造中华民族新艺术”上,从而为“鲁艺”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此外,“鲁艺”还根据当时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将教学过程划分成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在校学习3个月,学习音乐概论、普通乐学、视唱练耳、声乐基础和器乐基础等;第二阶段分发至有关单位实习3个月;第三阶段返校学习3个月,最后这个阶段课程门类较前加深”,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教学效果显著,更加重要的是,它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人民群众,深入民族民间歌舞的机会。这一方面使“鲁艺”有机会接受到来自民间的第一手资料,便于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便于先进文艺思想在民间的传播,便于发挥“鲁艺”的社会影响力。
  (二)挖掘民间歌舞宝库,对具有典范意义的、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加以改造,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弘扬先进文艺思潮的阵地
  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导下,“鲁艺”的师生开始广泛的深入生活,将目光投射到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巨大宝库中,并最终锁定了秧歌这种流传在陕北地区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歌舞形式。这种独特的视野在当时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大思潮的背景下,西方的科技、政治主张乃至艺术形式在国内大行其道,一些专家学者有些看不上这种“下里巴人”的艺术,或者思想通了却放不下架子参加。在这样的环境下选择土生土长的民间歌舞作为突破点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
  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后,“鲁艺”的一部分师生选择了秧歌,并对其进行了改造,如丁理在1942年9月23日《解放日报》上就发表的文章《秧歌简论》,便全面地论述了改革老式秧歌,创建新秧歌并将其作为宣传革命发动群众的重要武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可以将这篇文章作为新秧歌运动的号角。“鲁艺”的师生大胆的对老式的秧歌进行修改,进剔除掉不健康的因素,将先进的文艺思想融会其中,并通过通俗易懂易于人民群众接受的音乐和舞蹈动作加以表现。
  (三)积极的倡导新式秧歌,将高校理论研究的成果推广到人民群众中去,积极的发挥高校先进思想阵地的作用和高校积极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职能
  “鲁艺”的师生在对新秧歌进行了积极的改造之后,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而是不遗余力的将其推广到人民群众中间去,可以说是“鲁艺”一手策划并掀起了新秧歌运动的高潮。首先,“鲁艺”的师生创作了许多新秧歌作品,用新颖的形式、通俗表现方式和积极向上的内容吸引人民群众的参与,“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李波、王大化、刘炽、马可等人,他们最初创作了《打花鼓》(即拥军花鼓)、《集体花鼓》、《挑花篮》(包括歌曲《南泥湾》在内的歌舞剧)等一批优秀的作品。其次,‘鲁艺’在1942年底成立了第一支新秧歌队,在延安抗日根据地里频繁的进行表演,使新秧歌这种歌舞形式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这样“鲁艺”在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方面迈出了可喜的、示范性的第一步,在新秧歌运动中起到了模范的先锋作用。
  (四)及时进行理论总结,将实践成果重新加以研究,创造更加辉煌的突破
  “鲁艺”及时对新秧歌运动加以阶段性的总结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了对中国式歌舞剧的探索。在新秧歌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刻,“鲁艺”的广大师生制订了更高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在民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创造中国式大型歌剧的重要课题,并通过一系列分步骤、系统化的实践,最终解决了这个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为我们树立了高校服务于社会、倡导社会发展主旋律、并从中受益,获得“双赢”的典范。
  “鲁艺”师生基于对新秧歌运动的及时总结,创造了秧歌剧这种包含了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融话剧、戏曲和秧歌为一体的小型歌剧模式,从而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歌剧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领域中,“鲁艺”师生创作了许多堪称经典的作品,如《兄妹开荒》(王大化等编剧,安波作曲,1943年)和《夫妻识字》(马可编剧、编曲,1944年)等,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秧歌剧是新秧歌运动中涌现出来的较为成熟的作品形式,通过这种载体将新秧歌运动的社会影响力扩展到了极致,在抗日根据地乃至重庆、上海等国统区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如“重庆的《新华日报》在1943年7月5日转载了王大化的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文章《从(兄妹开荒)的演出谈起一一个演员的创作历程》,连载了秧歌剧《兄妹开荒》的剧本,并且在周恩来的组织下与1945年春节在重庆举办了秧歌晚会,将秧歌剧《兄妹开荒》、《一朵红火》、《牛永贵负伤》等优秀的作品介绍到了重庆,引起了强烈的轰

动”。
  (五)找准突破点,积极探索,充分利用优势,深挖课题
  贺敬之、刘炽、安波、马可、张鲁、瞿维等“鲁艺”师生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对中国式歌剧的构建发起了攻关,并最终创作出了《白毛女》这一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中国歌剧作品,“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而且具有深刻的社会影响力,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歌剧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中,艺术家们们坚持以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为基础,开创了一条民间音调戏剧化、戏曲音乐手法现代化和现代音乐手法民族化的创作道理,这些与“鲁艺”坚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教学模式密不可分,“正是在《白毛女》的带动下,短短几年内便有数十部新歌剧问世,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刘胡兰》、《赤叶河》、《王秀鸾》等,这些作品共同造就了中国歌剧的第一次繁荣,而它们的创作无一不得益于《白毛女》的歌剧创作模式”。
  二、对当代高校艺术教育的启迪
  站在高校艺术教育的角度我们总结了其成功的五点经验,这些是具有很大启示作用的。在此基础上我们重新审视当代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并将其与“鲁艺”的发展历程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来发现目前高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践环节亟待改善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高等艺术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艺术实践环节上出现了严重缺失,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实践基地建设的匮乏,各个高校基本上均采用了关起门来办学的模式,同基层艺术机构的联系不够,这不仅使得高校艺术教育无法真正准确及时地掌握社会精神需求的动态,而且严重的损伤了高校的社会影响力;二是社会艺术实践机会的匮乏,许多经受过高等艺术教育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基本没有过社会艺术实践的机会,使得他们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院派”,在毕业后对许多民间艺术问题懵懂无知,严重地影响了毕业生的素质。
  (二)高校艺术教育服务于社会的职能有待加强
  高校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上层建筑,除了教书育人外,还承担着弘扬社会主旋律,宣传进步思想,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高校在选择科研突破点的时候要兼顾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高校的艺术教育应该借鉴“鲁艺”的发展模式,积极地寻找具有深厚民间基础的艺术范式,并加以改革、整理,来作为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有力武器,积极的发挥高校的社会影响力,使之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三)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集中地,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社会进步力量和先进的思想,但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推广能力明显不足,许多相当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由于推广不利而被束之高阁,这是十分令人惋惜的。舞蹈方面的教学科研也不例外,许多高校都针对本地传统的歌舞艺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却没有找到合适的普及推广方案,而最终停留在论文、课题等文字材料上。
  (四)求实务用是“鲁艺”成功的重要原则,同时也是我国目前高校艺术教育的不足之处
  许多高校在开展艺术普及的时候往往将其门槛和要求提的过高,这种做法也导致了科研转化能力的削弱和施用范围的缩小,将应该是普遍进行的素质教育误作为了小范围内的,精英化的专业艺术技能的教育,这样一来,高校艺术教学科研的成果便成为了曲高和寡的东西,严重的脱离群众脱离社会。
  总的来说,鲁艺的广大师生,在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和科研共生共长的发展模式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扩大高校自身影响力的同时,服务了社会,并从社会文化的发展中获益,这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可以说是“鲁艺”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的研究和学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