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道德经》的社会与社会学的社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道德经》和社会学成长与不同的文化体系中,然而,不管是在何种文化体系中都会有对社会和社会中人的思考。在文章中,笔者通过节选《道德经》联系社会学理论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呈现出《道德经》和社会学里的社会各自是怎样的面貌。
  【关键词】《道德经》;社会学;社会
  一、概念解释
  (一)《道德经》
  春秋末期,百家争鸣,道家是活跃于这一黄金时期最重要的学派之一。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道经》在前,《德经》在后。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是这样评价《道德经》:“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约翰高(1330-1408)是英国著名诗人,他说:“《老子》的意义永无穷尽,通常也是不可思议的。它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教科书,这本书道出了一切。”
  (二)本文中的社会学理论
  戴维・波普诺认为,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我们用波普诺对社会学的定义来解读上文林语堂和约翰高对《道德经》的评价时,发现《道德经》和社会学所关注都是社会和人。
  虽然,《道德经》和社会学成长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然而,不管是在何种文化体系中都会有对社会和社会中人的思考。在本文中,笔者通过节选《道德经》原文来联系社会学理论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呈现出《道德经》和社会学里的社会各自是怎样的面貌。
  二、《道德经》中的人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笔者节选这章来探讨《道德经》中的人。这章中,老子认为圣人没有恒常不变的思想主张,他以百姓的思想主张为思想主张。《道德经》里的人都是以圣人的形象出现,在老子看来,圣人是百毒不侵、精力充沛、和气敦厚的,可以代表这些圣人形象的就是统治者。作为另一个形象的人――百姓,只是圣人施德施善的客体而已,而老子真正强调的是那些至德至善的圣人,因为只有他们懂得如何成为表率,合理统治,百姓才可以生活的富足,就像老子所说的: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可以说,《道德经》所呈现的社会里的人并非以个体形式出现,只是简单地划分为以圣人形象出现的统治者和百姓,按照上面的逻辑,社会的结构、人的交流方式、社会阶级、社会设置等等社会组成部分的形式都是圣人规定的。
  不同于《道德经》中的人,社会学更强调的是个体的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上述定义中的人们的行为是多样性的、个体的,才可能产生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并且这些行为是自发的,不是受制于谁的。
  三、《道德经》中的“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认为,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多用;使人民珍惜生命,不作长距离的迁移;虽有船只车辆,却没必要去乘坐;虽有兵器武备,却没必要去布阵打战。使天下回复到人民都结绳纪事的远古状态之中。让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满意于他们的平凡生活。国与国之间相互望得见,鸡犬之声相互听得见,而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往来。《道德经》所要塑造的人是没有私欲,不追求物质,只追求精神和心里的满足,回归自然的状态。老子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达到和谐,无战争的社会局面。
  社会学中,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是一对重要的议题。熊彼特甚至认为,功利主义是另一个或最后一个自然法体系。在功利主义看来,个人是唯一坚实的实体,不能归结于个人的任何超个人价值皆为有害无益的虚构。苏格兰学派也提出过一种假设:社会秩序是在个人丝毫不考虑公共利益的情况下追求各自最大利益而无意识地造成的,伯纳德的“资本主义范式”正是对上述假设的解读,他把人类共同体比作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个人按照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的原则行事,而这些利己的行为同时却保证了集体利益的增长。
  在这里,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是形成了社会秩序的一种方式,个人是极力保护自己的欲望,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不同于老子所期望的以“小国”和“寡欲”来达到社会和谐。
  四、结语
  老子在《道德经》中不强调个体的人,在他的视线里,人就是两类:圣人和百姓。作为圣人,是可以塑造社会生活的。在社会生活中,不管是圣人还是百姓,老子都希望他们做到一点即“寡欲”,因为在老子看来,欲望是一切不和谐的罪魁祸首,人们只要做到“寡欲”,回归自然的状态,社会和谐,生活美满也将是自然而然的。
  社会学很强调个人,先有个人才能产生群体,社会学在做研究时也是从个人或者一个小的群体来考量整个社会。从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角度来说,社会秩序的确立有一部分来自于个人对私欲的维护,这和“小国寡民”所倡导的“寡欲”是不一致的。
  五、讨论
  《道德经》是一本书,而社会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笔者将一本书所要呈现的社会和一个学科体系所呈现的社会放在一起解读是否有失偏颇。同时,《道德经》是老子一家之言,而社会学并不是由一个人或一个学派独立支撑的。从笔者的写作角度来说,《道德经》从始至终向世人描绘的社会都是“小国”,里面的人都应该是“寡欲”的,《道德经》在笔者的文章中是横向的;而社会学却是纵向的,它所呈现的社会和人是随时间不同而不同的。
  参考文献
  [1] 老子.道德经[J].现代教育论丛,2007(11).
  [2] 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J].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7478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