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内生动力促学指导英语听说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内生动力促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学伴用随”原则探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新思路。笔者认为在内生动力促学和“学伴用随”的指导下大学英语听说课堂应当减少基于他人创造内容的练习,增加内容由学生自主创造的语言训练,激发学生内生表达动力,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内生动力促学;学伴用随;大学英语听说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3-0152-02
  一、引言
  随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不断的改革,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笔者在本人所在三本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中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高中阶段的听力学习几乎完全缺失。进入大学,学生进入听力课堂感到无所适从,听力能力几乎为零。如何使学生,尤其是英语水平较低学生的听力能力不断提高并且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成为迫切需要解决问题。
  但是在目前的听说课堂中,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进行听力材料练习,而忽略了影响听力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即,口语,重听力,轻口语。枯燥的听力练习使学生对听说课堂提不起兴趣,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果学习者本身没有内在的学生动力,单靠教师督促施压,不能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目的。
  学生除了缺乏学习内在驱动力以外,作者根据学生每次完成作业之后的自我反思进行总结发现,他们普遍存在如连读、重音、弱读、节奏把握以及语调等语音问题等影响听力理解的障碍问题。虽然存在听说方面的诸多困难,学生也能通过自我反思意识到这些问题,但是却缺乏动力去克服。如何开辟新途径使得学生能产生自发的内在表达驱动力,通过新的语言练习形式来提高促学效率将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内容。作者认为内生表达动力促学能很好地解决此问题。
  二、理论背景
  (一)内生动力促学理论
  王初明在其“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一文中指出“为学好外语,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创造与模仿要紧密结合。这‘三要’是提高外语教学和学习效率的基本思路”。笔者认为这“三要”原则能很好地指导外语教学,更快的提高学生外语学习效率。这其中的内容要创造便是要依靠学生的内生动力来创造内容,而内生表达动力的引发能更好地驱动外语学习,可以看做是驱动外语学习的根本动力,只有来自内心的动力才是永恒的。
  王提出的内生表达动力,具体是指“学习者对人、对物或对所发生事件的内在自发反映,表现为产生想法,萌生交际意愿,激起交际需要,引发语言表达冲动。”
  这里强调的是内生表达动力对语言学习的驱动作用。一旦学习者的内在的表达意愿被唤起,为了更明确高效地表达出来自己的思想,他们一定会更积极的吸纳有助于他们表达的语言碎片、语言结构和形式。学习者愿意主动出击,那无疑比在老师施压学习的情况下效率更高,进而语言水平提升的也快。
  (二)学伴用随原则
  学伴用随原则是由王初明提出,在他看来,“人的大脑具有天生的关联能力,我们学到的新语言结构一定融入动态系统中,与其他变量交互关联,关联变量总要相互作用,进而影响所学语言结构的使用。学过的语言知识能否用得出来,用出来的是对还是错,均决定于语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与什么变量相伴。我们不妨将此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关联现象称为‘学相伴,用相随’原则,简称‘学伴用随原则’。
  “学伴用随”强调的是学习语言结构与语境的粘合对于学用语言的重要性,在语境中学习语言的最好方式则是互动,即互动促学。在互动中,最好是一方为英语水平较高者,一方为水平较低者,这样,英语水平相应较低的学习者可以通过即时了解语境,注意和观察较高水平者在该语境中使用的语言形式、结构、内容等及时模仿并调整修正自己的语言结构和表达,做到在语境中掌握恰当的语言,达到提高的目的。
  三、外语听说教学新思路
  目前外语听说课堂中的语言练习主要是听写、复述故事、听力段落中的重点难句解析、背诵等。这些练习的共同特点就是内容已经给出,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这些语言表达即可。我们不能否定这些语言输入有促学作用,它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样板,能够扩大词汇量,积累语言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习者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但是这些似乎重视的只是语言输入,语言输出方面没有给予学习者很大的发挥空间。内生促学更在意的是学习者的内在表达动力,只有内在表达动力被激发,才有表达欲望,而这种发自内心的驱动力才能使学习者更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更根本的学习驱动力。那我们该如何在内生动力促学理念以及“学伴用随”的指导下更好的设计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从语音基础知识抓起
  在进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尤其是针对大一的学生时,从基础做起,在听说课堂上加入语音基础知识,如音素、节奏、语调等的讲解,先纠正其发音,因为一切听力的基础为辨音,从音素到词语,再到句子和篇章,而这种由下而上的听力理解过程恰好说明了语音对于听力理解的重要性和基础性作用,没有语音,一切无从谈起。
  对语音基础知识教授以后,再进行更高层次的训练,如自由表达。而本文中所指的即是自由表达这种更高级的口语能力
  (二)以内生动力促学为原则设计课堂活动
  在“内容要创造 语言要模仿――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一文中,王初明提到了两种能够既能给学习者提供自主创造内容的空间,又能参与语言模仿,使语言模仿在互动中进行的练习,即:与本族语者对话和读后续写。第一种形式“与本族语者对话”的条件显然不容易满足,而第二种“读后续写”在班级教学中是比较可行的,但是在听说课堂中显然也不是十分适用,因为听说课堂是锻炼听和说的能力,而不是读和写,但是我们可对“读后续写”依据听说课堂实际进行稍改动,变成“听后续说”。现在高校用的几套听说教材中提供的听力材料都很充足,在有限的时间内听完很有难度,学生也会提不起兴趣,所以任课教师一般都是有选择地进行听力练习。丰富的听力材料正好给我们实施听后续说提供了条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选择稍微简单一些的听力材料给学生播放,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记下他认为在接下来的续说中可以借用到的结构或者短语,听力材料播放以后让学生自己续说,达到内容自主创造,同时又能在互动中模仿语言的目的。听力是单向互动,不能做到双向协同,互动力度偏弱。但是听后续说就产生了学生与听力材料之间的互动,学生有了交际欲望,在这种交际意愿的作用下便会产生协同效应,达到在听说课堂上的促学目的。
  另外,现在的英语课堂学生人数都比较多,所以教师通过和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对话使其轮番的“听后续说”很难做到。教师可利用人数多这一条件,变不利为有利,对班里学生进行有目的分组,将英语水平低者与英语水平高者分到一个组别,在每节课安排适当时间进行组内对话,内容自创,这样在话轮转换的过程中产生的协同效应,可以使得水平较低者模仿水平较高者语言结构,达到促学语言的目的。
  四、结语
  本文介绍“内生动力促学”以及“学伴用随”原则,并思考了在此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下如何设计更高效的英语听说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内生动力促学理念令人耳目一新,促使一线的英语教师重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尤其针对三本院校学生普遍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下,该理念有助于我们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内生动力促学强调的是激发学生内生动力自主创造内容,同时要在互动中(如轮番“听后续说”和“读后续写”)模仿语言达到促学目的。本文主要对“听后续说”的内涵及其在听力课堂上的应用进行了拓展,不仅包含王初明所提出的与高水平者对话的轮番“听后续说”,还拓展成听完听力材料后的续说,后者没有前者的互动强度弱,但也能满足“内生动力创造内容”、“学伴用随”原则。
  本文只是对内生动力促学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上的一个思考,具体实施效果如何还有待实验,希望有更多老师能在此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责任编辑:章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26981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