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营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境的理论支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研究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境营建所依赖的理论指导,是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境营建探析的重要根基。文章立足于对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领域成熟理论成果的再领会和再解读,探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境的有力指导理论支撑,在理论的指导下营建卓有成效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境,发挥情境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积极引导功能,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教育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境营建;理论支撑
  通过情境营建这一途径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近年来学界的共识,正如“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所指出的,实践必须通过理论加以指导才能提高效果。毫无疑问,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的教育情境营建,同样需要找寻到契合的理论来加强对情境营建具体实践的指导。
  笔者试从马克思主义认识理论、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以及脑科学理论等四个不同学科理论来探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营建的重要理论来源和有力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又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被广泛熟知的科学的理论。它重点研究人的认识的本质、人的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人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等。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中,人的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本质、规律等的反映,这种生动又特殊的反映虽然以客观事物为原型,但决不像照镜子那样仅对原物进行简单的再现,而是人根据自己的认知背景和模式,对客观事物的信息再进行选择、分析、重组和整合,而后对客观事物各方面的综合信息转化为认知主体即个体人能够理解的认知,在此过程中的信息转化绝非一般性的简单转化,更为重要和关键的是,认知主体将接受到的认知逐步融入到已然存在的认知体系中,或者将接受到的认知进行创造性的建构,建构成为新的认识体系。
  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人的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人的认识是由初级的感性认识到高级的理性认识的能动过程。感性认识是人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等内容,主要体现在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上。感觉被认为是客观事物和外部现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上的直接又突出的反映,例如,视觉反映事物的颜色、形状,听觉反映事物的声音,嗅觉反映事物的气味等。感觉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最初反映,它既是感性认识阶段的开端,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开端。知觉是人把各种直观感觉综合起来而形成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它是对感觉的进一步发展。表象是以前被人们感觉和知覺过的事物,通过回忆把它的形象再现出来。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人对客观事物由个别特征到整体形象的认识过程,这一过程使认识从部分到全体,从直接到间接。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于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主要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人的理性认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的认识是特别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协同起作用的能动性过程,所以,不可忽视以及低估感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可以得出,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亦是学生们主观能动的一种认识过程。基于此认识过程,我们可依据感性认识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必要的情境营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通过巧妙的途径和方法形象地反映到教育情境之中,使教育内容与客观世界、现实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大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思考、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大学生们更加轻松愉快地接受教育,更加主动自觉得在头脑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并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又称结构主义,其英文翻译为Constructivism。学界普遍认为瑞士的让.皮亚杰(JeanPiaget)是结构主义的最先提出者。结构主义在20世纪晚期得以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后被广泛应用到西方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在他人的帮助协作下,以及学习资料的辅助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获取到的,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构成了学习的四大因素。“情境”就是教育者对各种学习环境的设置。在建构主义看来,要想策划出高效的教学设计,不光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分析是否合理、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否精密,还要琢磨学习意义建构的情境营建是否恰当。在情境之中,让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协作”,共同搜集、剖析学习资料,通过发言、谈论等师生有效互动的形式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共享学习成果,最终形成“意义建构”。“意义建构”即是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的深入理解,这种经过主观加工的理解在学生的大脑中长期存储就会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所以,建构主义倡导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教育中的长期广泛应用让我们不难认识到,拓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灵活性以及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建构”,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与具体的学习情境联系起来,使大学生在情境中、在背景下轻松开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学习,从多角度、多方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正确理解,形成“意义建构”,进而塑造良好的品行。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构建于20世纪60年代,其理论的基础为“刺激——反应”论,该理论是西方当代较为有影响力的教育心理学派别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对儿童在社会学习上的一系列实验性研究分析总结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颇具影响力的三个观点:三元交互决定论(triadicreciprocaldeterminism),观察学习论(observationallearning)和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其中三元交互决定论是社会学习论的核心观点,该观点着重强调人的心理、环境和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阿尔伯特.班杜拉在对儿童社会学习一系列的实验中认识到,人的品德是个人在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和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深刻地指出,言语导教、学习观察、模范表率等方式不仅能使人获得品德行为的一般规则,而且还可以对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使之发生改变,同时,人的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情境,在不同的情境中同一个人的行为和判断极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差别。
  在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研究之前,对人的行为的解释已有两类传统理论,一类强调人的心理因素对行为的调控作用,如本能论、动机论、需要论等。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这类理论成功在于对行为作出相较好些的解释,但在行为的预测领域是没有建树的。另一类强调环境(外部)因素对行为的控制作用,如强化论。这类理论没有研究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在对行为的预测上也不成功。阿尔伯特.班杜拉坚定地认为三元交互决定论是解释人的行为最合理、最充分的理论。他明确表示人的行为既不会单纯地被自身心理因素影响,也不会简单地受外部环境所控,而是个体行为、内部心理与外部环境三因素之间反复联结不断交互的作用结果。
  从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来解读处在特殊心理阶段的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品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不难看出他们更会受到情境的影响和作用。这也启示我们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应着力营建舒心、相宜的教育情境,使之发挥积极的影响和正面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在判断、思考和行为等方面朝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发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身上凸显出来。
  四、脑科学的相关理论
  现代脑科学的迅猛发展对人的大脑已经有了极为深刻的研究:人的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左右脑半球各有明确的分工。左侧大脑半球在逻辑、分析等方面其决定性作用,体现为言语能力;大脑的右半球则负责直觉、想象等方面的能力,体现为情感能力。虽然大脑的左右半球分工明确,但又是整体统一的。人的大脑发育是全脑性的,如果只限于对大脑的某一个半球进行开发或挖掘,那么就会导致另一个半球功能的弱化。
  在大多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惯用举例、分析、说明、批评、教育等言说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用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比照来看,这一类常常被使用的教育方式过分倚重对学生大脑左半球的开发,对学生的掌管直觉、想象等方面能力的大脑右半球则过于忽视,甚至出现未开发的情况。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让我们恍然意识到,要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脑”,意味着既要人学生的左脑,也要入他们的右脑,使他们大脑左右半球交替作用,协同工作,使学生全方位理解、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才能真正實现“人脑”。学界已有的研究表明,教育情境具有情真、意浓的特点,在特设的情境中,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言语表达,也能激发学生的感受,这其实就是脑科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强调的大脑左右半球的协作统一。比照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教育情境既能够行之有效的将学生右侧大脑半球中的直觉、想象等相关感性能力激活,同时又调动大脑左半球逻辑、分析等理性能力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愉快的气氛中欣然地接受教育信息。由此看来,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营建适宜的教育情境,不仅可以获得比传统的诸如说教、灌输等教育方式更为显著的教育效果,还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大脑功能和学习潜能去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
  通过对以上几个不同领域理论成果的梳理和解读,我们不难获得关于营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境的理论支撑,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境营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武装和理论参考,同时也拓宽了研究的思路和途径。相信在理论的指导下,思政教育者能够营建出卓有成效的情境,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效应和大学生道德品行的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案例[M].知识产权出版社,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15.
  [2]邓心强,游春霞.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综论[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3]黄莹莹.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教育与现代化,2009(02).
  [4]黄德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5]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6]李庆明.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
  [7]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735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