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文化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公共文化建设是公共管理体系的组成之一。公共文化建设的宗旨在于实现文化权利的平等归属,因而与公共管理相结合是一项自然选择。文章将从与公共管理相结合的重点、目前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以及如何优化文化建设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公共文化建设;公共管理结合;问题;优化
  公共文化根植于社会上的各类文化活动之中,所强调的是文化享有的群众性、多样性,更是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对于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已出台了相应的意见,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尽管如此,在开展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仍然是不可小觑的。
  一、公共管理与公共文化建设相结合
  (一)公共文化的权利归属
  公共文化建设的关键之一在于实现无差别、具备公平公正性的文化权利共享。在文化治理的每个环节当中都充分地做到让大众感受到追求文化的权利自由及平等,即是说,公共文化既起自大众,权利也应平等集中在大众身上。
  (二)文化参与主体的多元性
  必须要认识到公共文化的参与主体对象是大众,公共文化的建设绝对离不开人民群众,取之于民,必也终惠于民。公共文化的建设根植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在以实践为基础之上,同样要注意到各个对象之间也存在着多重的互动合作联系。因而明确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的主体身份对开展文化建设至关重要。这其中就涉及到政府与企业、个体之间的功能关系定位,同样要以合作形式进行。
  (三)正确认识文化建设的主旨和根本目的
  公共文化建设的主旨在于实现集体共享,根本在于追求集体利益,完成民主化。因此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须时刻注意其合法性,法律制度在其中的保障作用决计是不可缺少的。
  (四)公共文化建设的本质是提供一种服务
  这与现代公共管理的根本原则相同,可以说服务才是其核心。如此,公共文化的建设必然要做到实时嗅准大众的需求,并切实以大众的需求为基点,为满足大众需要为导向,竭力为大众群体提供出更为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目前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建设中政府的功能定位
  公共文化是以实现为大众服务作为基准和最终目的的,而占据“主导”地位的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主导”这个概念的理解认识便不能逾越成为包管、掌管一切的观念。倘若政府在其中的定位不明确,极易让公共文化自身失去了本身的灵活多样性,反而损害了文化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因此,政府必须明确包管与承担责任之间的本质区别,务必不能使公共文化失去一定的弹性。
  (二)主流取向与个人个性化伸张之间的冲突
  社会集体当下的经济状况、政治环境条件决定了时下的主流取向观念。这样的观念容易让大众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追求。但问题在于,主流取向的发展是否能够承担起正确的引导教育责任,是否对大部分个体的影响是积极向上的。同时,当主流取向与个人个性化之间存有差异时,却是对于个人追求个性化的打压,显然让公共文化丧失了在这过程中所应起到的扶持和引领功能。
  (三)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协调
  这里的发展水平常见地表现在地域与地域之间以及各年龄阶层之间。地域之间的差异是众所周知的,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具体表现在不同地区人均拥有的文化服务资源水平差距过大,以及各个地区之间在公共文化的经费支出和使用情况上差别迥异。年龄阶层之间主要体现在儿童、青年人、老年人之间,不同年龄阶层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情况显然亦是不平衡的。
  (四)以利益为导向的观念紧逼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我國眼下在大力推进市场化的进程,然而公共文化建设本身是带有着强烈的公益性质的。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把控准确市场化与公益服务性质之间的尺度,而政府如何能正确担负起其中积极的“主导”功能。公共文化既是一种服务,是面向大众并为大众需求到导向的服务内容,该如何避免利益取向的价值观对其进行猛烈的冲击,如何在增加开放性的同时规避市场的利益性,必然是一大难题。
  三、从公共管理视角下看如何优化公共文化建设
  (一)切实牢记以大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宗旨
  正如之前所述,公共文化建设所关注的是大众对于文化的需要,并以此作为服务提供的核心。由此文章认为,改善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不失为一记良策。公共文化本身具有着包罗万象的特点,文化建设中提倡多样化,通过增加竞争的管理机制来刺激公共文化的蓬勃发展。
  (二)重新定位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功能
  对于政府在监管过程中的“主导”性,应明确划分出界限,不要对其进行过多的干预,另一方面,因为公共文化来源于人们的日常实践活动之中,加强大众群体在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展开过程中的参与度,积极鼓励多方的踊跃加入对于公共文化的高效建设有利无弊。
  (三)革新管理部门内部的监管运行机制
  不单是政府的功能定位转变,政府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也需要得到适时的革新。其中绩效考核机制相当突出,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如何进行有效的考核评价,如何对内部监管人员进行考核管理,目前来看,一个完整统一的标准十分重要,提出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量化各方面维度,务必让考核有据可依。
  (四)因地制宜提升各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供给能力
  直至当前,我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并不齐全,且利用和配备维护的程度也较为低下。其中有一项原因在于对地区文化建设水平的认识不清,因此走进基层显得极为重要,将改革的着手点切实落于实处。同时,许多地区人才队伍的匮乏也是关键之一,组建和培养适宜的专业性队伍,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入。
  参考文献
  [1]张凌凡,刘成.公共文化建设与管理的着力点探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16(03):18-20.
  [2]谭啸.基于公共管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构建问题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7(05):78-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7375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