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促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创建“双一流”大学的目标,对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学科化的必要性,指出了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学科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体系构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3-0026-02
  1 背景
  在“双一流”建设中,学科建设是重中之重,而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无疑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石。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改变以往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理念,向以学科服务为核心的主动出击的服务方式转变。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高校师生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满足他们的多元化信息需求,还要在扩建馆舍面积、增加馆藏数量等硬件设施的同时,不断拓展学科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参与学科建设,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以海量的文献信息为保障,以精炼的学科信息为目标,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坚实后盾。
  2 资源建设学科化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应改变文献采购原有的专职采访员划订单的模式,对学科特色、读者特点及学科设置等进行综合评价,进而采购优质的文献资源,不断优化馆藏结构。但是,随着学科结构的不断更新重组,加之各种形式文献数量的爆发式增长,采访员受专业、时间、精力的限制,要想科学、准确、全面地采购各种专业文献是十分困难的,这既影响了馆藏质量,又降低了高校图书馆在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地位。资源建设学科化是指高校图书馆按照学校学科建设的构想,将馆藏资源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布局。最早的学科馆员制度始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图书馆资源的学科优势,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这种学科化模式一直被沿用并不断被完善。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本质与核心是对学科资源的分析、判断和遴选[1],按照文献类型划分的采访模式很难保障学科资源建设的专业化与科学化,而学科资源的专业化与科学化又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核心保障。因此,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学科化模式势在必行。
  3 资源建设学科化存在的问题
  3.1 嵌入式学科服务较肤浅
  20世纪末,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就已经将学科服务纳入发展规划,但受限于服务手段、馆员素质等原因始终无法深入开展学科服务,并一度停滞不前。但是,我国提出建设“双一流”高校后,许多高校图书馆在没有审视自身条件、兼顾外部环境的前提下,盲目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学科服务的老路,局限于向各学科带头人推送馆藏资源信息、征询资源采购建议等层面,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高校图书馆在对学科服务缺少统筹管理的情况下,即使针对某学科开展了学科服务,也往往因后续支撑不到位而停滞不前。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对学校的地域性、定位、优势学科等有清晰的认识。虽然高校图书馆拥有各专业的人才,但是他们从事图书馆工作后,对原有专业的敏感性大大降低,无法为师生提供深入、专业、系统的一站式学科服务。
  3.2 信息素养教育流于形式
  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学科服务是以对读者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为主的,但信息素养教育也难免流于形式。以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该馆会在每年秋季开学时以学院为单位,在能容纳400人的报告厅举办几次时长30分鐘的新生入馆培训,这种形式的信息素养教育效果差强人意,本科生对图书馆依旧不熟悉,研究生和新教工对这种没新意的培训不感兴趣。虽然该馆想尽力改变这种局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在沿用这种信息教育方式。另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还包括不定期举办各种数据库培训、提供文献检索课教学、安排读者到图书馆进行检索实习、聘请学者开展专题讲座等。这些服务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图书馆与读者间的互动交流,对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高校图书馆通过这些服务项目无法满足全校读者的信息需求,也无法深入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
  4 如何构建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体系
  4.1 学科馆员制度化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是指既具有图书情报专业背景、熟悉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和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又掌握某一学科的教学科研情况,并负责在该特定学科领域开展一个或多个文献信息资源参考服务的图书馆高级专门服务人员[2]。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基石是要拥有高素质的学科馆员,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科馆员的作用,建立相应的学科馆员制度是必要且必需的,科学化地组配学科馆员是顺利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关键[3]。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将学科馆员进行灵活多样的组合,科学合理地发挥每位学科馆员的潜能,并将其制度化,从而实现相关专业学科馆员的合理匹配,确保学科服务的顺利开展。
  4.2 资源体系特色化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师生,高校根据办学体系特色又分为综合性、专业性等类别,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教学辅助机构,必然要依循学校的办学宗旨,构建符合广大师生读者需求的资源体系。资源体系特色化是指高校图书馆依据自身特点,系统科学地构建馆藏体系,既要兼顾已有的传统馆藏,将其整合为适合读者利用的资源,又要不断引进符合馆藏特色体系的现代化资源,从而形成能满足师生教学科研需求的知识体系。一所高校的一流学科基本上也是该校的优势特色学科,无论是在建设时间,还是在师资配比及生源质量等软硬件指标方面都是学校的排头兵。高校图书馆应以这类学科专业为主进行资源体系建设,并辅以现代化的学科服务手段,进而在学校的“一流学科”建设中发挥作用。
  4.3 队伍建设人才化
  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水平取决于其拥有的人才层次。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根基,也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是每位馆员,尤其是学科馆员应树立的重要理念,熟悉各类信息资源是其基本要求,高超的信息搜索能力是其立身之本,掌握更多的检索工具是其进阶之道。细化之下,自然学科馆员还需掌握外语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社会学科馆员还需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同时,参加各种层次的学术会议、业务交流、业务培训也是学科馆员提升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
  4.4 学科服务泛在化
  在目前信息资源无处不在的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应改变过去传统的服务方式,以“泛在化”的方式惠及各类读者。这种“泛在化”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图书馆资源等硬件设施的泛在化,未来社区、高铁、地铁等人员密集的地方都会有这种图书馆的存在。另一种是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把图书馆服务无缝、交互地融入用户及其环境中,真正体现图书馆服务的本质和使命[4]。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实质上就是这种“泛在化”的服务,学科馆员应按读者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学科馆员可利用发达的互联网平台,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如建立学科博客、开设微课堂、开通QQ等,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既能在第一时间掌握读者需求,又能及时为读者解决问题。这种无处不在的“泛在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理想态势。
  5 结语
  高校图书馆已经感受到转变与创新的巨大压力,如何推动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是其亟须解决的问题[5]。学科馆员依托掌握的专业知识,将馆藏资源与服务科学合理地嵌入师生的教学科研中,在不断提升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服务水平。在这种互生共赢模式的推动下,高校图书馆必将在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小亚,王黎,徐变云.图书馆资源建设学科化实施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2):40-43.
  [2] 陈美兰.对西部高校图书馆建立和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0):73-74.
  [3] 黄立丽.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执行的有效途径[J].图书情报工作,2014(S1):215-217.
  [4] 刘姝.泛在图书馆环境下学科馆员泛在化服务的实践[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74-76.
  [5] 谢守美.国内外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实践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3(18):133-137.
  (编校:孙新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7626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