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麦是营养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小麦播种期不仅是控制地下害虫的好时机,也是防治多种土传病 害及系统侵染病害的关键环节,如全蚀病、黑穗病和早期根腐病、纹枯病等。抓好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基础。
  关键词:小麦;播种期;病虫害
  一、小麦播种期主要病虫害概述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有利于压低小麦全生育期的病虫基数。近年来小麦病虫害发生严重,播种期防治重点为小麦全蚀病、纹枯病、病毒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等种传、土传病虫害,以及小麦全蚀病发生逐年加重,直接影响小麦繁种和商品粮的质量。抓好小麦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是夺取小麦丰收,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根据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生产上应在小麦播种期做好农业和药剂防治工作。
  1.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蝼蛄是小麦播种期的主要地下害虫。近年来由于闲置麦田的增多,秸秆还田、农家肥数量的增加以及耕作制度的改变, 致使小麦田地下害虫发生危害严重, 造成麦田缺苗断垄率在 10%~30%, 严重者毁苗重种,直接影响小麦的高产稳产。
  2.麦蚜。麦蚜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复杂的发生为害规律是其不断猖獗的内在因素。小麦抗蚜育种的研究工作进展缓慢,尚未培育出生产上抗蚜性较强的小麦品种,使寄主在抗虫性这一首要环节上不能抑制麦蚜种群增长的被动局面,这是造成麦蚜不断猖獗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麦田复种指数、连片种植以及与禾本科作物的间套作等耕作制度的变更,为麦蚜的发生与为害提供了更多的寄主种类和丰富的食料来源。麦田水浇地面积扩大、化肥单位施用量不断上升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改善,使小麦植株长势、营养和麦田生境更有利于麦蚜的生长和繁殖,为麦蚜种群增长和猖獗发生创造了更为适宜的生境条件。
  3.小麦全蚀病。病菌主要以菌丝遺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引种混有病残体种子是无病区发病的主要原因。小麦全蚀病一般在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
  4.黑穗病。小麦黑穗病是一种以种子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全身性传染病。一旦病菌侵入幼苗体内,就很难用药物控制。在这些容易发生病害的地区,生产中应注意种子的处理。
  5.小麦黄矮病。小麦黄矮病的发生呈现旱地重于水地,旱露地重于地膜田,早播田重于晚播田,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由于小麦黄矮病属蚜虫(具有迁飞性) 持久型传播病毒侵染为害,对于防治此类病害应以种植抗病性品种为主。
  二、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1.创造防病虫生态环境。一是在病虫发生危害地区实施轮作换茬,可以减轻病虫发生。如凡是发生小麦梭条花叶病、大麦黄花叶病的麦田, 可以通过改种油菜、蔬菜等作物;发生小麦梭花叶病的麦田可以改种大麦。小麦条纹叶枯病严重发生地区,应尽可能减少稻麦连作。二是精细整地, 清除田间地头的杂草和病原体;在稻套麦习惯的地区可以通过翻耕灭茬,降低灰飞虱越冬基数, 减轻小麦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危害,同时可控制麦田草害。阿维.毒死蜱可以用于防治小麦地下害虫, 在小麦播种前撒施该药,然后旋耕,并在播种后灌水,使药物在蛴螬活动层均匀分布,充分发挥药效。三是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施用腐熟的农家肥。四是采用适期足墒晚播、精量半精量播种等栽培措施,提高小麦自身的抗病性,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而有利于小麦健壮生长的田间生态环境。
  2.农业防治。植物抗虫品种。在选育抗病虫害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应注意品种的合理配置,避免单一种植。采取除草、翻土、平整土地等措施,优化农田环境,压缩病虫害生存条件。提高秸秆粉碎压实质量,减少病菌的来源。增加施用成熟有机肥,精耕细作,适时精准,播种量充足,配方施肥,促进小麦幼苗早期生长,培育出强壮的幼苗,提高小麦抗病能力。种子选择和阳光播种。播种前晒晒种子可以杀灭一些病虫害,提高发芽率和萌发潜力。
  3.适期适量播种。根据当地小麦生产栽培情况, 在最佳播种时间内播种,可减少病菌侵染时间,减轻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的发病程度。严格控制播量, 改善群体结构,防止小麦群体过大和田间郁蔽。足墒下种,确保壮苗早发。
  4.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小麦生产中防治病虫害的一种经济、简便、安全、有效的措施。它可以保证小麦苗期不受感染,延缓病原菌入侵的时间,避免或降低后期病害的程度。防治病害可用 20% 适乐时 30mL,或用 12.5% 禾果利可湿性粉剂 7.5g,拌麦种 10kg,堆闷 6 ~ 8h, 晾干播种。防治地下害虫可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用 50% 辛硫磷乳油或 40% 毒死蜱乳油,按照药∶水∶种子为1 ∶ 50 ∶ 500 的比例进行拌种。 拌种后至少堆闷 3h后再进行播种。也可采用 70% 快胜干种衣剂,使用量按种子重量的 0.1% 拌种,也能起到良好防治效果。也可将杀虫、杀菌剂混合拌种。可先将 50kg 麦种摊开,将 100g 辛硫磷和 37.5g 禾果利,对水 5kg 稀释, 用喷雾器边喷边拌,拌种后堆闷 2 ~ 3h 即可播种。混合拌种可达到一拌多防的效果,但要注意先拌杀虫剂, 闷种晾干再拌杀菌剂;先拌乳剂,待吸收晾干再拌粉剂。拌后的种子不宜久放,要随拌随用。值得注意的是, 辛硫磷、禾果利均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拌种时应要严格掌握用药量;拌种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避免造成人畜中毒事故。
  5.土壤处理。小麦地下害虫发生严重地块,可每公顷用 3% 辛硫磷颗粒剂,或 3% 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 3% 甲拌磷颗粒剂 60 ~ 75kg,在整地前均匀机播地表,随整翻入土中进行土壤处理。对蝼蛄较多地块,也可采用撒毒饵诱杀,即用 40% 乐果或 90% 敌百虫晶体 1kg,对水 5kg,喷拌 100kg 炒香的麦麸、豆饼、玉米糁等饵料, 稍加堆闷,每公顷用量为 30 ~ 45kg,于傍晚撒施田间进行诱杀。
  三、结语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是整个生育期的基础。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是小麦收获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根据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做好小麦播种过程中的农化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左秀梅 . 地下害虫防治技术要点 [J]. 现代农村科技,2011(10):31.
  [2]王刘豪,王加云,余昊,等 . 河南小麦害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J]. 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7-118.
  [3]张会侠 .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J]. 种业导刊, 2014(3):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03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