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明词》新补陆之裘词42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全明词》《全明词补编》为明代词文献的保存和研究提供了重要载体。但明代文献浩繁,故仍有部分佚词尚待掇拾。现从国家图书馆馆藏孤本《南门仲子续集》中辑得《全明词》《全明词补编》未收词人陆之裘词42首,这些佚词以酬应词为主体,体现了北方台阁词风与吴中风雅的交融,另有一些词作则是自我境遇的真实投影。现整理刊布,以期对完备明词辑录和陆之裘研究有所裨益,同时有助于探索太仓词派的整体面貌。
  关键词:《全明词》;陆之裘;佚词;补遗;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9)04-0070-07
  《全明词》(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中华书局,2004年版)、《全明词补编》(周明初、叶晔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的纂成对保存有明一代词文献意义重大,嘉惠后世,是推动明代词学研究的重要基石。明代文献浩如烟海,不仅体量巨大,且不乏难以经眼的海内外孤本,搜求赅备堪称难能,故遗珠之憾在所难免。此后,学林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进行辑补工作,不断有学者刊布《全明词》及《全明词补编》失收之作,以期踵事增华。笔者跟随导师周明初教授从事重编《全明词》的工作,现发现孤本别集《南门仲子续集》著录陆之裘词42首。
  陆之裘,字象孙,号南门,南直隶太仓(今属江苏)人,贡生,选授嘉兴县学训导,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升景宁教谕,任满,告归。著有《南门仲子集》(已佚)、《南门仲子续集》,另辑有《太仓文略》4卷。《南门仲子续集》,嘉靖四十年王道刻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号12638,半页11行,每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上下二卷,卷上收诗、词,卷下录书、说、序、记、传、祭文、行状、志和杂著。
  陆之裘工诗词、善散曲,《曲品》称其“陆氏子闻奇誉美”[1],然《全明词》《全明词补编》失收其词,惟《全明散曲》辑录其小令二首[2]。先前陆氏词作未被发现,散曲亦多散佚,故目前对其研究浅尝辄止,实为可惜。今从《南门仲子续集》卷中辑得词42首,以此数量计算,陆氏在《全明词》中应属高产词人,在现阶段《全明词》的辑补整理工作中,某位明代词人词作的大面积发现实属罕见。
  根据陆之裘生平及《南门仲子續集》刊刻年代(嘉靖四十年)推断,此次辑得的42首词应作于嘉靖年间。在明词的发展脉络中,嘉靖时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阶段,张仲谋《明词史》把该阶段归入明词的“中兴期”[3]139。嘉靖朝名家辈出,作品大盛,群体创作之风日趋滋炽,呈现出全面繁荣的词坛景观。现将陆之裘的创作置于嘉靖词坛生态之中,在明中期以来词学渐兴、南北异化的历史视角下,探索陆氏的多元化创作风格和词作价值意义。
  一、南北交融:词坛生态观照下的雅集酬应词
  经核对,在陆之裘42首佚词中,有32首可确定为文人交际的应酬之作。酬应词表现出自京畿庙堂向地方官场与文人下移辐射的趋势在成化、弘治词坛已初露端倪,这一倾向在嘉靖词坛愈演愈烈,翕然成风,词作的社会交际功能越来越强。北方在夏言主导下的京城士大夫唱和群体开始形成,官员间交相逢迎,其词作具备典型的台阁范式,庄重典雅中多雍熙太和之音,以夏言词《沁园春·送蔡都御史巡抚山东》最为典型:
  琐闼英僚,杏园仙侣,廿载交承。念霄汉飞腾,冠裳争羡,风波独立,梦寐堪惊。圣主怜才,老天留我,玉带今朝送子行。离亭酒,也须挤尽醉,莫惜深倾。   丈夫有志功名。愿白首丹心答圣明。喜节钺东征,远山云静,楼船南下,新水河平。问讯闾阎,观风阙里,白日青天岱岳横。望中原,好徐徐揽辔,早见澄清。[4]674
  而在正德、嘉靖时期的南方,《江南春词》的唱和结集活动席卷了大批吴中名流。这一声势浩大的文化盛事以苏州府文人为主体,以追和元代倪瓒的《江南春》之作为最多,词人们更加注重文化特色和情致抒发,呈现出柔情曼声、自适雅洁的江南风韵,从文徵明词《江南春·和倪瓒原韵》可窥其貌:
  碧碗春盘荐春笋。春晴江岸蘼芜静。绿油画舫杂歌声,杨柳新波乱帆影。江南谷雨收残冷。手汲新泉试双井。晚风吹堕白纶巾。醉归不梦东华尘。   榆荚忙,花信急。小雨斑斑燕泥湿。秋鸿社燕不相及。只有春草年年碧。王孙不归念乡邑。天涯落日凝情立。浮生去住真蓬萍。百年一噱何多营。[4]505
  陆之裘所在南直隶太仓地区同样存在一个主要由地方官员组成的唱和词人群体,词人之间互相以词赠答,运用到雅集、赠别、升迁、祝贺等俗事化活动中。在这块唱和风气旺盛的土壤上,陆之裘的创作既有所处吴中大文化圈词林雅音的审美意趣,但又不为之牢笼,作品中多呈现北方台阁敦实厚重的恢宏气象,部分作品亦体现出台阁词风与吴中风雅双重影响下的交融书写。
  陆之裘在酬应词中体现出与吴中区域文化大气候的趋同性,彰显吟风弄月的潇洒情怀。如《千秋岁·四月二日集午江按察第》下阕:“逸兴凭谁寄。残醉杯重洗。踈雨后,斜阳里。闲将词按谱,那听歌连袂。浑胜似,尽船摇银塘水。”叙写吴中风雅之词,还有《小重山·赠东川沈君》《金人捧露盘·三月三日与吴中山辈集午山园》(2首)、《小重山·镇洋山亭小集》(2首)等。这些酬应词中,陆之裘以本地艺术传统和文化追求为旨归,不在阔达景物上着力,悠游于小景闲情,展现了江南文人穷情尽兴的意趣追求和闲逸雅致的生活品位。
  同时,在吴中文化的底蕴里,陆之裘部分作品又融入了北方台阁庄正恢弘的太平气象。如《疏帘淡月·夏至日集晋兄太守宅》上阕云:“银蟾影细。渐透入湘帘,堕阶金碎。夏雨初晴,爱杀碧天如水。人生只合花前醉,早强如、楚江形悴。绿杯频送,画阑独凭,一声箫起。”陆氏舒徐不迫地将雅集场景娓娓道来,无论是精致秀雅的遣词造句,还是诗情画意的场景还原,都是对吴地唱和群体的真实映照。下阕词风稍变:“更佳丽、吴王国里。五湖浮练,万山横翠。美景良朋,都是太平时世。冰盘共赏杨梅味。笑驼峰、漫传戚里。玉堂天上,熏风此夕,问谁成寐。”由小景变大观,展示出太平清华、场景盛大的非凡图景,更具台阁气象。此外,展现南北交融书写风格的创作,还有《风流子·吴门》《夏初临·立夏前一日与仰峰公、午江按察燕晋川郡侯南墅》《玉烛新》(娄江人别后)等。   但是,陆之裘的一些词作也表现出明显的台阁痼疾,满篇充斥着浓厚的北方台阁的阿谀风气,失去了吴地的风雅韵味,这与其相对较低的职位是分不开的。陆氏交游于缙绅之间,与同邑友人们相比,其县学训导、教谕的职位相对低微,虽身处社会环境宽松自由的太仓,但唱和双方的社会地位始终是不平等的。如陆氏写给官终福建布政使参议的陈如纶的《满江红·赠午江按察》下阕云:“ 也曾味,苏耽叶。也曾咏,庄周蝶。向芸窗白昼,圣编频绝。花鸟风烟时自改,江湖庙社心俱切。赐金绯、拜舞凤凰池,燕京月。”又如《喜迁莺·送太府王公擢按察副使采木蜀中》上阕云:“荆湖人杰。羡桂窟杏园,春秋双捷。通籍金闺,联衔粉署,几醉上林华月。五马拜迁名郡,惠政遍流东浙。未两载,见嘉禾七县,民情欢悦。”
  二词铺陈祥瑞,满纸君恩浩荡的太和之音和颂赞之语,词体虽高华有余,但内涵情感不足,虽说亦有寄托美好祝福的真情流露,却因过于颂赞而落入俗套,遂致艺术价值黯然失色。此类词还有《庆春宫·元夕次韵为周仰峰作》《风流子·赠仰峰公》《意难忘·寄仰峰周公》《念奴娇·赠如竹季公,公以子封州大夫》《风流子·送凤南公》等。这些词创作手法相似,在铺陈渲染下充斥着歆羡崇敬、歌颂功业的媚上色彩,导致了词体审美情致的流失,陷入臺阁的阿谀流弊之中。
  二、源出本心:自我境遇投影下的咏物自抒词
  除酬应词外,陆之裘的其他词作数量并不多,但题材多样,既有咏物赏景,也有题情抒怀,又有佛道体悟,具有强烈的个性风采。这类词依托于作者的个性风格与艺术旨趣,是作者文化性格的自觉投影,表达对世情与自我的真实认知。在一些词作中,我们可以清晰观测到陆之裘对人生理想的追寻。
  以《满庭芳·赏牡丹》为例,上阕写景,“绿映丹霞,香垂玉斗,名花偏称侯门。画堂春昼,胜赏列芳樽。次第宾朋到也,争看取、冠盖缤纷。围屏丽,清歌妙舞,不是野人村”;下阕寄兴,“天香和国色,唐宫宋苑,种族难分。问洛阳,游客台榭谁存。莫负良辰乐事,都拼却、酒积衣痕。诸君道,聪明旷达,那个独昏昏”。雍荣华贵的牡丹虽然外观和意象迎合了陆之裘所擅长的盛大词风,但令人惊喜的是,该词在富丽姿态中夹杂着历史感悟,有一股苍老之意。作者没有仅限于当下的时空,而是将笔触深入到历史,在关合历史之中谈古论今,在唐宫宋苑、洛阳台榭的时空设问中,感发“莫负良辰乐事”的意义追寻。在摆脱社交功能的羁绊后,词成为陆之裘展现个人性情的载体,在“都拼却、酒积衣痕”的酒宴席间,语出本心,寻找自我精神的趣味。
  再看《满江红·自述》,此词是陆氏价值追求转变过程的文学映照:
  胸抱经纶,曾贪慕、古人奇节。空落得、履穿袍敝,酒酣肠热。黄发渔樵堪结伴,青云故旧频离别。叹平生、一子失骊珠,和谁说。  漫题遍,萧寺叶。还赋就,滕王蝶。负清时休问,志孤才绝。调寄朱弦知合寡,膝横宝剑忧徒切。任从今、歌舞万千回,花间月。
  该词与诸多意气风发、豪迈踌躇的酬应词迥乎不同,没有缙绅雅集的觥筹交错,只剩下独自回首往昔的喃喃自语,在深情苦致的词笔之中方显旷达与无奈。陆之裘自诩胸抱经纶,却空落得“履穿袍敝,酒酣肠热”,在经历一系列的坎坷后,只有“调寄朱弦知合寡,膝横宝剑忧徒切”,最终“歌舞万千回”的生命落脚既是无可奈何,亦是幡然洒脱,满纸皆是疼痛之语,读来悲凉朔气。
  陆之裘不囿于旷达悲感气质的自我书写,也有对填词风格的别样尝试,《燕春台·春意》(2首)就展现了其内心细腻柔情的另一面。这2首词叙写闺人盼君之离思,用字雅洁细柔,词意幽柔香弱,尽得闺人情思。有“窗前石鼎,煎茶自引残煤。万里书归,空教泪湿鸾台”的熬人等待,有“描成莲蒂,织就双飞,恨添陌柳,肌瘦宫梅”的相思待解,也有“暖雾霏微,流莺自过墙来”的寂寥难排。对景物的组合塑造尤为细腻巧妙,“藏莺枝袅,罥蝶丝飞,翠茵铺草,青豆催梅。翻思昨夜,垂花暗卜灯煤”,铺开了一幅柔美的相思画卷。
  三、管中窥豹:略见太仓词派的朦胧面貌
  前文已提到,在嘉靖年间太仓地区存在一个以雅集唱和为纽带的词人群体,依陆之裘的词题,参与雅集唱和的词人有周仰峰、陈如纶(号午江)、陆晋川、周凤南等人,皆为当地缙绅名流。张仲谋《明词史》一书从陈如纶词题中挖掘出包括陆之裘在内的14位词人,并称之为“太仓词派”[3]203。可惜这些词人的作品今多亡佚,唯陈如纶存词百余首,唱和之词占多数,涉陆之裘者,有《满江红·答赠陆南门》《满庭芳·同陆仲子赋》《风入松·答仰峰同南门过访》《千秋岁·仰峰同陆子伯仲过访》等。囿于文献有限,目前学界对太仓词派的研究较为粗浅,只能从陈如纶词作中粗观群相,现通过对陆之裘佚词的整理和研究,进一步多元了解太仓词派的创作风貌。
  陈如纶在《二余词序》中谈到与同里友人的创作情况曰:
  吾州里诸君子,行敦道义,艺崇风雅。凡燕集过从,以词唱酬,或用韵,或限韵,恒循击钵刻烛故事,而相角不相下,骚坛称盛焉。予从诸君后,其词成必予及,予必和;予词成必及诸君子,必和予。兹辑予词得若干阕,固惟率其意兴所诣者耳。若夫谐歌协音、炼句锻字,夫我则不暇。[5]
  可见当时同邑文人前吁后喁,此唱彼和,一时蔚然成风。陆之裘的词也能体现当时的雅集盛况,《满庭芳·过仰公官第留饮限韵》有“昼寝凝香,金杯送液,酸梅早试冰盐。云鬟铁拨,那用玉纤纤。绣幕薰风乍转,爱华月、县映雕檐”“宵留遮莫取,轻挥彩笔,未褪毫尖”的绮靡场景,《小重山·镇洋山亭小集》有“仙乐凝云御酒浓。瑶台天上燕、万花丛。锦袍持节到娄东。开宾榻、幕府坐清风”的盛筵描写。在人物阜盛的江南太仓地区,词人群体的物质生活极其丰赡,在“昼寝凝香,金杯送液”的自在享乐中“轻挥彩笔”,用赠酬创作来抒发情性,增添生活趣味。这种环境和风气,也导致词人创作无法贴近寻常百姓生活,不能深入思考社会问题,亦无深厚的情感,终究降低了词的境界,这也是陈如纶词“反复宣扬的闲逸雅致生活表面覆盖的是比较空泛而无独特发现的心灵”[6]的主要原因,陆之裘词同样存在这一弊病,这大概也是太仓词派的通病。   比较陆、陈二人的创作,总体来说,陈如纶作词偏爱园林草木、江山风月,其创作更有吴地的审美品格,酬应词亦侧重凸显纵情山水、雅集游乐的洒脱情致,如《庆春泽·仰峰陆子伯仲竹隅过访》:
  笠泽鲈肥,洞庭橘熟,正堪脍玉分金。花径苔荒,蓬门云满谁寻。驺呼忽报高轩过,更邀来、三四朋簪。共追陪、尔我忘形,总是同心。  茶瓯香篆清风榻,任烧镫促膝,说古谈今。行乐寻常,只拼醉舞狂吟。几多流水高山调,且教付、数曲瑶琴。莫问他、笑口难逢,易掷光阴。[4]939
  从该诗情感维度观察,陈如纶追求的是“尔我忘形”“醉舞狂吟”的穷情尽兴。但陆之裘没有陈这般洒然不羁的个性,同样于陈如纶园中雅聚,陆氏亦有《风入松·午江按察园亭陪仰翁夜燕同作》:
  小堂笼烛绛纱明。高论坐来听。追陪喜遇瀛洲客,双龙剑、万里鹏程。绿水园中夜燕,烟花海上春城。  一时怀抱向君倾。宾主共忘情。金巵满送蒲萄酿,齐击节、八韵俱成。那用银筝象管,娇歌漫倩流莺。
  陆之裘用“烟花海上春城”形容园亭,用“瀛洲客”“双龙剑、万里鹏程”赞美友人,与陈词比,陆词显得较为厚重端正、富贵大雅,如果说陈如纶是志同道合的友朋唱和,陆之裘则既有君子风雅之词,亦有官場应俗之语。
  四、附录:陆之裘词42首
  1. 庆春宫·元夕次韵为周仰峰作
  开燕宵良,烧灯节好,霁风乍转江城。萧鼓楼台,烟花桥巷,月中不断春声。绣帘朱户,动摇处、千门聚星。高堂悬照,难画难描,香雾回萦。  金羁翠障相迎。连袂歌长,钿堕珠零。惟愿今年,强如前岁,肯教辜负时清。满街欢笑,更礼乐、风流政成。与民同乐,祝贺丰穰,合顺人情。
  2.满江红·元宵
  绮陌星桥,刚遇着、上元时节。箫鼓动、马驰车骤,满城喧热。乡国犹存前代俗,牌棚剩比常年别。感皇恩、图画贺升平,家家说。  鳌山上,无露叶。火树里,无风蝶。爱佳人剪出,竖丝奇绝。彩胜春盘随处好,踏歌声调穿云切。算游人、翻较昼偏多,低华月。
  3.满江红·赠仰峰公
  分守东来,娄水上、停车驻节。连二载、好风甘露,扫除毒热。案牍何曾妨抚字,怜才自是能分别。看口碑、都在路途间,行人说。  晚衙散,庭堕叶。春櫂泛,帘随蝶。信贤明文雅,共称三绝。白雪清冰操守厉,瞻云捧日衷情切。问夔龙、何处再同群,天门月。
  4.满江红·赠午江按察
  宪幕承恩,亲分佩、汉家符节。巡历惯、岭云江瘴,肯辞炎热。海内才名流辈少,郢中歌调从来别。驾高轩、百遍过柴门,移时说。  也曾味,苏耽叶。也曾咏,庄周蝶。向芸窗白昼,圣编频绝。花鸟风烟时自改,江湖庙社心俱切。赐金绯、拜舞凤凰池,燕京月。
  5.满江红·仙
  笞凤鞭鸾,教歌舞、虫鱼应节。餐沆瀣、自然清净,几曾烦热。名姓惟应天府记,丰神信与尘凡别。剩丹经、真诰几千言,长生说。   寄行迹,空山叶。飞幻梦,瀛洲蝶。拥霓旌琼佩,俗缘都绝。三界烟霞香气绕,五城楼阁丹霄切。倩玉笙、吹落万山秋,瑶台月。
  6.满江红·释
  空寂坚贞,菩提教、还持苦节。尘不染、白云为伴,那分寒热。五戒五禅谁打破,一瓶一钵难抛别。任绣筵、高座坠天花,神听说。  传上祖,从迦叶。钻故纸,怜蜂蝶。上竿头进步,与人超绝。法雨慈云功最普,轮回果报言尤切。爱青莲、妙相镜台明,悬孤月。
  7.满江红·闺情
  细雨重门,经几个、梨花冷节。问薄幸、自从他去,和谁打热。寂寞可怜今夜事,绸缪不记当初别。有人回、亲见到前途,虚传说。  怕描写,花和叶。慵刺绣,鸾和蝶。几番家睡起,倚栏愁绝。沾雾不知罗带湿,隔花无那箫声切。下西堦、拜立暗通诚,朝新月。
  8.满江红·自述
  胸抱经纶,曾贪慕、古人奇节。空落得、履穿袍敝,酒酣肠热。黄发渔樵堪结伴,青云故旧频离别。叹平生、一子失骊珠,和谁说。  漫题遍,萧寺叶。还赋就,滕王蝶。负清时休问,志孤才绝。调寄朱弦知合寡,膝横宝剑忧徒切。任从今、歌舞万千回,花间月。
  9.满江红·题雁
  春去秋来,天南北、偏知顺节。和燕子、恰如相避,禁寒畏热。先后作行元有序,雌雄配合还知别。笑绿衣、鹦鹉翠笼中,空能说。  避缯缴,衔芦叶。冲雨雪,沾琼蝶。为谁传书信,暮云遮绝。白水菰香飞啄好,黄昏灯暗声来切。向扁舟、何处最添愁,潇湘月。
  10.小重山·赠东川沈君
  川入春来绿渐浓。忘机川上坐、一高翁。市尘飞不到川东。车骑少、钓叟自相容。  吹笛引鱼龙。惯看波浪静、縠含风。残霞翻映软莎红。兰櫂晚、摇向月明中。
  11.小重山·镇洋山亭小集(其一)
  仙乐凝云御酒浓。瑶台天上燕、万花丛。锦袍持节到娄东。开宾榻、幕府坐清风。  山色映房栊。残春新雨霁、净瑶空。兔园词客羽觞同。笙歌送、如在画船中。
  12.小重山·镇洋山亭小集(其二)
  清昼初长人意浓。园池依郡阁、有芳丛。镇洋山好照江东。联华席、两袖暮春风。  莺语隔纱栊。花茵侵坐软、映阶空。赏音稀遇古今同。滕王赋、惭愧彩毫中。
  13.风流子·送凤南公
  离肠何处结,春风起、香满绿苹洲。况海内良朋,天涯孝子,长亭执手,娄水边头。最无那、夕阳波渺渺,芳霭路悠悠。此地分襟,昨朝行部,金鞯五马,锦缆方舟。  阳春元有脚,刚欲遍、谁教便问杭州。只为风号陇树,人倚乡楼。恨鹊拥空随,骊歌寡和,几番展纸,欲赋还休。但愿承恩报早,解却人愁。
  14.风流子·吴门
  吴门春事好,消残雪、人在百花洲。爱并语娇莺,碧纱窗外,双飞乳燕,翠玉钗头。那曾管、秦关书信杳,燕塞角声悠。千载云山,阖闾埋剑,五湖烟月,范蠡乘舟。  从来佳丽地,神仙窟、王都改作名州。处处穿城绿水,夹岸朱楼。尽过客游人,阴晴不断,佳人才子,今古无休。谁向暮云凝处,独抱深愁。   15.风流子·赠仰峰公
  扶桑红日上,金波动、遥见凤麟洲。有天府奇才,云司法吏,暂时迁谪,楚尾吴头。却常愿、君恩深更普、圣祚久还悠。四境春风,龚黄劝课,满江秋月,李郭同舟。  怜才心更切,声名播、即看召入皇州。重向双龙象阙,五凤层楼。待赋就蓬莱,功垂竹帛,前朝俊杰,媲美增休。不负平生学术,扫尽穷愁。
  16.燕春台·春意(其一)
  斜照庭轩,禁烟时候,纱窗短梦初回。晚思依微,春残不见人来。海棠帘箔风开。试和衣谩起,凭阑惆怅,遥天云敛,未送轻雷。  藏莺枝袅,罥蝶丝飞,翠茵铺草,青豆催梅。翻思昨夜,垂花暗卜灯煤。甚日才归,吹箫重伴秦台。隔蓬莱。多少心上恨,空自徘徊。
  17.燕春台·春意(其二)
  别院花深,小阑人静,金炉宝篆萦回。暖雾霏微,流莺自过墻来。寂寥怀抱难开。怅汀洲道远,芜香满,园林新笋,已过春雷。  描成莲蒂,织就双飞,恨添陌柳,肌瘦宫梅。窗前石鼎,煎茶自引残煤。万里书归,空教泪湿鸾台。采香莱。倩谁传寄与,凝望徘徊。
  18.风入松·午江按察园亭陪仰翁夜燕同作
  小堂笼烛绛纱明。高论坐来听。追陪喜遇瀛洲客,双龙剑、万里鹏程。绿水园中夜燕,烟花海上春城。  一时怀抱向君倾。宾主共忘情。金巵满送蒲萄酿,齐击节、八韵俱成。那用银筝象管,娇歌漫倩流莺。
  19.满庭芳·赏海棠
  翠幕含风,画阑收雾,海棠开放朱门。小筵罗绮,环对倒金樽。筝院歌长日转,移席近、清影纷纷。浑强似,荒烟断霭,寒食杏花村。  仙葩何处得,人间异品,海外遥分。问杜陵,无咏高调谁存。却爱图花国手,紫绵色、浅染春痕。谁曾见,宫妆睡起,惆怅月黄昏。
  20.满庭芳·赏牡丹
  绿映丹霞,香垂玉斗,名花偏称侯门。画堂春昼,胜赏列芳樽。次第宾朋到也,争看取、冠盖缤纷。围屏丽,清歌妙舞,不是野人村。  天香和国色,唐宫宋苑,种族难分。问洛阳,游客台榭谁存。莫负良辰乐事,都拼却、酒积衣痕。诸君道,聪明旷达,那个独昏昏。
  21.满庭芳·过仰公官第留饮限韵
  昼寝凝香,金杯送液,酸梅早试冰盐。云鬟铁拨,那用玉纤纤。绣幕薰风乍转,爱华月、县映雕檐。追陪惯,宫袍绛帐,山斗坐频瞻。  宵留遮莫取,轻挥彩笔,未褪毫尖。听鸣鸡,漏下睡鸭熏添。遥忆梁园赋客,更空惭、剑客虬髯。裴回处,一声笙鹤,警露韵偏严。
  戊申五月卄有八日,与陈午江宪长燕仰峰周公镇洋山亭,四限严韵,各调《满庭芳》四阕,即席俱成。
  22.满庭芳(其一)
  限肢螭雌规脂茨绥推八韵。
  永日移桐,熏风透葛,谁嫌汗湿柔肢。冰盘锦席,玉斝爱蟠螭。今古偏关胜会,何须问、汉楚雄雌。最喜是,庭阴砌影,成矩又成规。  藕丝何处雪,竹深莲净,笑倩凝脂。正禾畴,过雨绿映茅茨。不减看花问柳,行厨簇、小队文绥。遮莫取,歌翻乐府,传玩笑相推。
  23.满庭芳(其二)
  限陵凭冰乘征登层膺八韵。
  嫩绿葡萄,生香竹叶,郁金浑胜兰陵。会如河朔,长夏果堪凭。更爱南轩敞丽,帘钩翠、簟展清冰。翻笑杀,王猷杜甫,夜雪兴难乘。  君侯真爱士,祥麟瑞,海岳嘉征。见彤墀紫禁,万里重登。偶向江东寄咏,云笺积、彩墨千层。同携手,楚台风快,长啸一披膺。
  24.滿庭芳·赠答午江(其三)
  限脐氐稽酰批暌奎题八韵。
  翠映龙涎,金镂睡鸭,香怜宝麝燃脐。骚坛白战,百万破秦氐。久喜青云故旧,如管鲍、谊胜山稽。真个是,鸾袍象简,白首念羹酰。  云司参宪臬,禁烟常染,岭雾曾批。信风云际会,鱼水非暌。万卷胸罗斗宿,文章烂、光映珠奎。行看取,麟台凤阁,勋业自天题。
  25.满庭芳·寓意赠仰峰(其四)
  限驮蛾萝戈簑窠窝鹅八韵。
  白雪龙城,黄云雁塞,佳人骏马曾驮。琵琶调切,一曲歛双蛾。不尽思家恋国,谁承望、谊托松萝。惟分与,咸阳汉主,不战息干戈。  无心随越女,五湖烟水,一棹渔簔。记长门,旧梦宫树莺窠。却喜鸾书锦字,从天降、毳帐云窝。常愿逐,同飞黄鹄,比翼胜驾鹅。
  26.疏帘淡月·夏至日集晋兄太守宅
  银蟾影细。渐透入湘帘,堕阶金碎。夏雨初晴,爱杀碧天如水。人生只合花前醉,早强如、楚江形悴。绿杯频送,画阑独凭,一声箫起。  更佳丽、吴王国里。五湖浮练,万山横翠。美景良朋,都是太平时世。冰盘共赏杨梅味。笑驼峰、漫传戚里。玉堂天上,熏风此夕,问谁成寐。
  27.千秋岁·四月二日集午江按察第
  轻阴团砌。嫩葛含风细。人语静,杨花起。香铺吴锦软,琐卷湘帘翠。开筵笑,花枝醒却幽禽睡。  逸兴凭谁寄。残醉杯重洗。踈雨后,斜阳里。闲将词按谱,那听歌连袂。浑胜似,尽船摇银塘水。
  28.夏初临·立夏前一日与仰峰公、午江按察燕晋川郡侯南墅
  画鹢横波,金羁映柳,城南逶迤途长。华屋开筵,花间迭奏笙簧。曲阑环带池塘。对青尊、笑语生香。明朝新夏,薰风早来,撩鬓微凉。  江东词社,海内名流,兴同元白,书敌苏黄。霜毫雾縠,题传频送霞觞。斜照明妆。爱朱樱、翠幄分行。判联床。纱窗月高,瑞霭浮廊。
  29.渡江云·杨氏水楼
  文娥经岁别,晚春郭外,无约偶相逢。孝衣穿素缟,恍似霓裳,乍离广寒宫。修斋设荐,普救寺、端的相同。休浪猜、玉兰花蕊,月下映阶空。  江东。芳姿难并,妙转无双,许谁人厮共。开小楼、波含新绿,晖带残红。低颦唱罢凝云调,还又向、绣佛筵中。相送处、徘徊此意何穷。
  30.金人捧露盘·三月三日与吴中山辈集午山园(其一)
  问娄城,将军墅,是名园。爱峰峦、秀映庭轩。芳池绿绕,好花修竹路交穿。藓生桥洞上台榭,不似当年。  遇良朋,寻胜境,尘世上,几人闲。道从来、四美难全。流觞令节,画图传载古今怜。与君休惜百壶醉,落照花间。   31.金人捧露盘·三月三日与吴中山辈集午山园(其二)
  昼初长,人相约,到山园。正牡丹、开近南轩。余寒酿热,绮罗衣服任人穿。不教行乐酒频劝,恐负流年。  笑浮生,空华髪,无量福,是清闲。更香茶、色味俱全。童歌鸟啭,夕阳池馆倍堪怜。洞天蓬岛定谁见,只在人间。
  32.多丽·燕竹隅秋官第
  论从来,骏马明珠偏惜。况逢他、巨公杰士,一时何怪相得。更侯家、画屏翠榜,送琼巵、满泛香碧。未舞霓裳,慵歌金缕,玉笺分调,笔生五色。也休比、汉宫梁苑,千载坐中客。华堂晚、高檠散烛,馥袖联席。  喜忘势能行古道,爱才那语常格。尽追随、好天凉夜,未许关山暮云隔。路绕青霄,波明沧海,鹍鹏高奋绝尘力。向銮禁、九重春树,仙佩定谁觅。须教把,尘绪恶怀,日共抛掷。
  33.念奴娇·赠如竹季公,公以子封州大夫
  家山安好,羡长身苍秀,真如修竹。劲节平生还自许,不比寻常林木。皓月良宵,清风永昼,偏称朱帘屋。广庭无事,佩环时弄鸣玉。  贪看新箨虬龙,儿孙茂盛,解锦绷华服。贵与秦松同受领,封诰天恩深沃。蒋迳重开,王舆应到,萧散元非俗。此君堪伴,岁寒相映常绿。
  34.望海潮·梦云赵君池亭小集次韵宗兄郡守
  芙蓉池畔,芭蕉亭上,佳辰共举觥筹。身处江湖,心存社稷,能忘后乐先忧。戎寇几侵周。戍兵满西北,千嶂防秋。卫霍功高,范韩声远慕前修。  怜君宅负良畴。喜黄云映绕,玉粒催收。仙侣佩环,贤侯骑从,曾教月下相留。兼味岂珍羞。家山任吟赏,谁拟三游。迳菊还期满采,同醉绿樽浮。
  35.金明池·赠郑子
  尘海名流,词林雅客,混迹吴门酒肆。空说剑、虬髯易老,对佳景满眼画里。尽楼台、映接湖山,漫寄兴、千古娃宫禅寺。况坐绕图书,门多冠盖,未信村翁堪比。  彩墨常堆床头字。有玉玦新编,最关人意。贤王致、招语独切,亲友向、别筵空醉。看从今、赋雪梁园,羡宋玉风流,才华偏美。愿彩染嵩花,香分洛佩,早托归人遥寄。
  36.过秦楼
  声续周郎,才生吴地,气压海滨诸将。雕弧中柳,免笔生花,武燕拜官天上。因战舰,损鲸波,征入刑司,谪教西向。奈黄云绝塞,清笳荒堡,戍兵来往。  同去日、健骨还家,游魂埋路,谩数仅存三两。怀君惠渥,伤祖功多,独恋总戎帷帐。天意人谋,会须平虏。增光封侯酬相报,堂开昼锦,重看家山庆赏。
  37.丹凤吟
  台上名花谁护,翠剪烟梢,寒裁霜节。围签撑架,生怕艳妆摧折。当阳一柱,挺然荣秀,叶长扶疏,根生蟠结。乍喜家人报语,市里来观,还任途路传说。  种竹自来不易,况渠又着竿下截。显是天工巧,爱湘江枝美,呈瑞偏别。世间嘉庆,合入画图常阅。始信千秋前代史,记雷阳忠烈。此君有意,知绍昌俊杰。
  38.意难忘·寄仰峰周公
  吴柳三黄。荷阳春布泽,胜景开觞。江毫怜吐绣,韦寝喜凝香。驱秽浊、挹清凉。似月满沧浪,共庆瞻、麟姿凤德,玉质金相。  樗才认错无双。叹冯生易老,汉署为郎。长怀知己报,羞改逐时妆。空怅望,惹离肠。燕乐苦多妨。愿相君、承恩魏阙,早入明光。
  39.玉烛新
  娄江人别后。要寄取新词,几回难就。对花坐月,相思处、又早更催寒漏。龙兴一郡,总按节霜飞时候。须报道、仙舫经吴,青山照人罗袖。  贤才自古多屯,看满目繁华,镜中真否。众芳兢斗。谁独羡、映水玉蓉孤瘦。锺灵产秀。喜俊杰人间称首。何况是、乌府褒旌,频频具奏。
  40.喜迁莺·怀仰峰公次韵
  词林从歇。又过却两番,黄梅时节。系马林塘,闻莺院落,几负兽樽开列。谩想寄书无便,恨比柳丝颦结。鱼雁杳,问端阳此景,觞歌谁发。  愁绝。偏入望,白鸟度江,斜日山横雪。瓣剪红绡,竿添绿玉,葛袖好风吹彻。共传虎符重佩,名向金闺遥揭。行看取,宫袍拜舞,玉阶明月。
  41.喜迁莺·送太府王公擢按察副使采木蜀中
  荆湖人杰。羡桂窟杏园,春秋双捷。通籍金闺,联衔粉署,几醉上林华月。五马拜迁名郡,惠政遍流东浙。未两载,见嘉禾七县,民情欢悦。  传说。贤太守,擢拜宪司,玉秉西川节。慎于霄旁,求蔽壑要,助庙堂掀愒。会登九重阁道,陪侍夔龙稷契。御炉晓,任天香满袖,拜恩金阙。
  42.喜遷莺·官居自适
  嘉禾炎月。爱殿阁无尘,冰壶清彻。柏秀桐花,槐阴绿转,端称素王宫阙。几处檐楹题牓,分映宫墻环揭。最喜是,这绕庭裾佩,新蒲堪结。  殊绝。何必让,琼苑玉堂,绮绣人排列。绛帐风高,青毡味美,厌听市桥簧舌。办取赏心乐事,休负兰薰频爇。问世上,有几人知道,逍遥时节。
  参考文献:
  [1] 吕天成.曲品校注[M].吴书萌,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57.
  [2] 谢伯阳.全明散曲:第3册(增补版)[M].济南:齐鲁书社,2016:2019.
  [3] 张仲谋.明词史(修订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4] 饶宗颐,张璋.全明词: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 陈如纶.二余词[M]//赵尊岳.明词汇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8.
  [6] 余意.明代词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64.
  责任编辑:曹春华
  Abstract: Complete Collection of Ming Ci Poetry and Supplement to Complete Collection of Ming Ci Poetry provide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research of Ci poetry of Ming Dynasty. However, because the literature of Ming Dynasty is very rich and numerous, some Ci poems have not been collected. Now the author has collected 42 poems by Zhiqiu Lu from Sequel of Nan Men Zhong Zi in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Most of these lost poems are poems of social engagements which are the embodiment of typical northern Taige style and the elegance of Wu area. Some Ci poems are a reflection of Lu Zhiqius life experience. The author hopes that the publication of these poems will be useful for the study of complete collection of Ming Ci Poetry and Zhiqiu Lu, and meanwhile,help to explore the panorama of Taicang Ci school.
  Key words: Complete Collection of Ming Ci Poetry; Zhiqiu Lu; lost Ci poems; supplement; writing style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01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