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学专业人才就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人才就业与发展一直是当前社会较为关注的话题,教育学作为当前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该学科的人才就业对时代教育发展进程具有直接影响。在越来越多教育学学子面对就业压力失去方向的今天,文章结合当前教育学专业就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不容乐观的教育学人才就业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系列问题,如:就业地区差异明显、就业渠道狭窄、就业偏离专业等;同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就业发展策略,如:缩小差异性就业、促进多渠道就业、推动专业化就业等。这些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就业目标,找到适合自身综合发展的就业岗位,同时能够逐渐减少教育学专业型人才的流失,促进教育学就业市场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教育学;人才就业;问题;改革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教育行业对教育学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近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支持教育学科的发展,各大院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教育学人才,以满足教育行业的发展需求。然而,在人才就业过程中,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教育市场需求存在矛盾,同时教育市场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供需的失衡。
  文章以教育学科持续发展的需要、教育市场壮大发展的需要以及教育学人才终身发展的需要为研究背景;以调查教育学人才就业现状并提出对策改善其现状为研究目的;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以及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发掘现状背后的深层问题,并提出系列对策,希望为教育学专业学生择业和自我发展带来新的理论参考,同时希望为完善当前存在缺陷的教育学就业带来些许建议。
  一、教育学专业人才就业现状
  根据对部分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对高校教育学专业学生就业现实情况的初步了解,发现教育学专业人才就业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当前选择就读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而一些院校教育学各个专业发展并不完善,学生多而不精,无法为社会不断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上与教育相关的岗位依旧十分有限,同时由于国家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教育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最终,这些原因所导致的教育岗位的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都反映了当前不少教育学毕业生陷入了就业困境的现状。近期,对湖北省武汉市几所高校的教育学院学生展开就业调查,进一步了解教育学毕业生真实的就业情况,印证了此观点。
  二、教育学专业人才就业问题
  在了解教育学专业人才就业现状之后,通过探索和分析,发现了其现状背后存在的一系列典型问题,主要包括:
  (一)就业地区差异明显
  通过对一些院校教育学学生的就业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倾向于在一二线城市的高校中就业,其次少数学生选择去普通市、县就业,更少数学生选择去乡镇就业,此种差异由一定的原因导致,如教育学的学科特性,与高校较少甚至没有高校的地区的就业需求存在一定冲突,而普通地区的中小学对教育学人才的需求也较小,导致教育学毕业生地域就业选择有限;另外,不同地区的学校人员工资待遇差异大,教育发达地区学校教职人员工资待遇较好,讲师、行政人员以及其它各类岗位工资待遇远远高于教育欠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教育学人才,导致就业地区差异明显。
  (二)就业渠道狭窄
  通过对不同院校的教育学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均认为教育学就业渠道狭窄,因此硕士生大多选择高校行政岗、少数硕士生选择考博后从事高校科研与教学;本科生大多选择教育机构行政岗、部分选择考取教师资格证从事中小学教学、少数选择以教育学学历考公务员或进入其他领域。教育学就业渠道狭窄的原因包括专业存在局限性,教育学专业学生除了选择考博做教育学相关学科的讲师外,大多仅能选择教育行政类工作;缺少学科背景,即一般教育学学生均接受教育学专业课程教育,如,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学等课程,并未根据学生的兴趣分学科培养,而缺乏学科背景提高了学生就业的难度;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市场上的教育学就业岗位本身十分有限,多数跟教育相关的岗位以教学岗位居多,而高校对教学岗的人才要求较高,中小学则更倾向于选择有学科背景的师范院校毕业生,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教育学就业渠道狭窄这一问题。
  (三)就业偏离专业
  通过对不同院校的教育学学生的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在就业面狭窄等压力下,倾向于选择弹性就业,如高等教育学方向硕士生最终选择中小学教学、教育学本科生选择了考取不限专业的公务员岗位或是转行自主创业,少数学生坚持根据专业选择相关工作并成功就业,部分学生具有专业内就业的意愿,最终由于现实原因从事了其他工作。就业偏离专业是每个专业都存在的一大严重问题,而这往往都是社会就业压力和就业现实情况导致,教育学作为一个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科,存在着相对大的就业难度,某些专业岗位的供不应求和某些专业岗位的供过于求,使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更多地将此类现实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中去,从而导致一些毕业生就业偏离专业的结果。
  (四)就业重心下移
  通过对不同院校的教育学院学生的调查,发现在当前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部分博士生进入普通高校或中学任职,多数硕士生表示在找不到理想的高校岗位时,愿意从事中小学教学和行政岗,而这无疑缩小了本科生的选择范围,给本科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其直接原因仍是当前就业的难度,其次也包括部分学生的兴趣和个人选择。就业重心下移并不完全是一种不良现象,对于某些中小学来说,聘用部分较高学历的人才,既推动了学校的整体教学发展,同时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若没能维持就业平衡,就直接影响了本科教育学学生的就业,同时也可能产生教育专业、教育内容不对应等问题,造成人才浪费。
  (五)就业歧视依然存在
  通過对不同院校的教育学院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硕士生反映部分院校存在就业歧视,如某些院校在招聘行政岗位时均对应聘者第一学历和毕业学历有较高要求、某些院校在招聘各类岗位时均表示男性应聘者优先、大部分本科生反映某些学校不认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教师资格证书和学科教学经验,同等条件下往往以师范生优先等。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社会就业市场的唯学历化思想始终根深蒂固,部分就业部门的性别歧视现象也仍然存在,此外,就业单位对教育学人才的综合能力缺乏足够的信任,都导致了当前的各种就业歧视现象,而这些因素使越来越多的教育学毕业生更难找到满意且适合终身发展的岗位。   三、教育学专业人才就业发展建议
  根据以上的系列现实问题,提出以下对应策略和建议:
  (一)缩小差异性就业
  地区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了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教育学毕业生不愿意或因各种因素限制无法在欠发达地区找到合适的岗位,导致部分地区教育学专业人才稀少,更多的只有学科性和师范性质的任课教师。改变这一情况刻不容缓,国家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如在部分地方建立培养人才的高校,为有意愿回家乡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各地教育学工作者的工资待遇,以增强人才的事业信心、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发展教育,帮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等。
  (二)促进多渠道就业
  多渠道就业是平衡教育学人才供过于求的主要措施,当前的教育学就业岗位主要包括高校教师岗、高校行政岗、中小学教师岗、中小学行政岗、特殊教育机构、出版社和报社、政府单位、新技术教育领域。而在现实中,大部分毕业生将学校作为第一就业选择,其次部分学生选择考公务员,往往忽略了其它渠道。而促进多渠道就业对实现人才分流尤为重要,因此亟需国家对公务员和教师岗以外的其它岗位加以政策支持和经济扶持,发展壮大其他各大教育行業;同时需要各大行业积极配合,并加强改革,提高自身行业竞争力,广泛吸纳引进人才;广大教育学人才也可尝试另辟新径,开发创新教育专业新领域,为未来的教育学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
  (三)推动专业化就业
  专业化就业,是就业的最佳结果之一,当前教育学科大类里的各类专业方向已逐渐模糊化,硕士专业中的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的学生就业选择大致相同,本科专业生的教育学、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也大致相同,但当前针对专业研究侧重点的差异,不同的就业岗位需细化,关联较近的专业可选择同类岗位,而对于研究内容差异较大的专业方向,毕业生则应在择业时慎重考虑。
  (四)保持分层次就业
  分层次就业指不同学历的人才从事不同层次的岗位,如博士生从事教育研究所科研工作或高校教学、硕士生从事高校行政、本科生从事中小学行政、 其他校外岗位可根据自身程度自由选择。当前,更多人呼吁打破就业层次阶级,但实际环境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并不能使学历水平较低的本科生从事高工资待遇的高校工作,反而高校就业的压力促使一些高学历人才转向中小学或校外普通岗位,造成就业重心下移,为了保持高校岗尽其用,中小学岗位为本科生留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在允许少部分毕业生根据自身教育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就业岗位的同时,大方向上应以保持分层次就业为主。
  (五)实现公平性就业
  实现公平性就业是当前教育学就业改革中最重要的一大内容,去除学历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专业歧视,坚持各大单位采取公平性聘用原则,在同一学历层面上去除各种限制,使同等层次的教育学毕业生公平竞争同一岗位,以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聘用标准,既能解决某些教育学人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也能防止部分岗位的人才流失。实现公平性就业是社会所有专业就业改革中必须坚持的改革措施,同时也是最难以实现的一大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转变人才引进观念,争取早日实现公平就业。
  四、结语
  教育学专业人才不容乐观的就业现状,是广大教育学专业学生就业的一大压力,同时也是教育学学科发展和就业市场变革的重要推手。培养和供给教育学人才的各所院校和吸纳人才的就业市场应共同努力,去改善教育学专业人才的供需失衡现状,以学生自身实际需求为基础,以学校学科强化、社会就业岗位多样化创新为目标,早日解决广大教育学专业人才的就业问题,实现教育学专业人才供需结构的优化,以推动教育学科和教育学人才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伟,张琴.民族院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3):17-18.
  [2] 王晶,贺丹妮,车文玉,等.地方高校教育学专业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7(10):33-38.
  [3] 韩东,魏思雨.综合院校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6,03(16):62-63.
  [4] 蔡红军.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5(06):254.
  [5] 杨曦.制约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07):103-105.
  基金项目:教育学专业人才供需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基于武汉市N所高校的调查,项目编号:3212019sycxjj128。
  作者简介:陈玥(1994- ),女,汉族,河南信阳人,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876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