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质量提升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医学进步与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响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影像诊断颇为重要。在此,笔者分析了高职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题,并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措施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医学影响诊断学;教学质量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一门基于人体解剖、生理以及病理,根据图像进行疾病诊断的学科。该学科与临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被称之为“医学桥梁课”。基于此,为了让高职阶段学生在有效地学习时间内,更加全面、正确的掌握医学影像诊断方法,文章对如何提升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质量展开积极探索,以期为高职学生的日后临床工作夯实基础。
  一、当前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其他医学知识联系不密切
  (1)与解剖学知识联系不密切
  通过调查,当前很多以学生在理解与掌握部分常见病的大体病理解剖知识方面仍有待提升,学生学习影像诊断学知识阶段,不是将之前所学解剖学知识遗忘了,之前对于解剖学知识的掌握本来就不牢固。而且很多影像学教师在开展影像学教学时,不注重对解剖学知识的复习,而是直接进行影像学表现的讲解。从而导致很多医学生对于影像学基础知识不理解,觉得影像学知识晦涩难懂,难以掌握影像学相关表现。
  (2)与内外妇儿等学科知识联系不密切
  一名优秀的影像医生必须对于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理解与认识,具备比较系统的临床知识体系,才能根据影像表现做出正确影像诊断。因为会存在部分疾病的影像表现相似甚至相同的情况,如果脱离临床实践,而仅从影像表现来分析病情的话,则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甚至直接导致误诊。
  (二)影像诊断学教学方法老套单一
  当前很多教师在开展影像诊断学教学时,仍在沿用传统的“大水漫灌”式教学方式。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只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的参与性不强,学生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影像表现缺乏直观体验,教师的卖力讲解对他们犹如听天书一般,所学影像学基础知识也是死记硬背,很容易就遗忘了,导致影像学教学效果始终不如人意。
  (三)缺乏必要的教学保障措施
  当前很多医学院校遇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升,教学资料不完善,整体教学条件有待改善。影像诊断学作为形态学教学范畴的一种,单纯的理论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全面的理解、掌握知识,需要更加直观、形象的学习体验,因此针对不同的病症,都应具备相应的教学影像进行示教。再加上辅助教材匮乏,阅片室的开放时间与容量的局限性,对于影像学知识学生大部分都是靠听,而真正能见到的、摸到的太少了,从而难以深化理解知识,理论与实践难以充分衔接。
  二、高职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质量提升探索
  (一)优化、重组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内容
  该学科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密切结合高职学生日后的职业岗位发展需求,以及放射医学技师考试来进行。要在课程中重点讲解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以及放射医学技师考试中的常见病例。在讲解病例时,要让学生全面理解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常见的疑惑点等内容。与此同时,对于此类疾病的影像表现以及临床表现,也要要求学生真正掌握。而针对临床上鲜少涉及的病症,则可一带而过。例如,在教授“骨的感染性疾病”的影响诊断方式时,教学重点是化脓性骨髓炎,同时要根据该病症的病例特征对其X线表现进行重点讲解,并让学生掌握此病症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化验结果,了解此病症的易发人群及发病率。在此过程中,还可穿插讲解若干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性问题,比如,滥用抗生素对化脓性骨髓炎产生什么影响等。如此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同时还可深化学生对该类疾病的理解。
  (1)问题导学法的应用
  教师在课前精心备课,拟好教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重点的听课,在超市诊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精讲,还要注重问题的启发性,充分唤起学生对于超声诊断学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思考能力,问题导学法在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使有限的授课时间得以充分利用,还可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掌握影像诊断教学知识,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2)归纳总结,化繁为简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影像诊断学部分知识内容相对繁杂,很容易混淆,难以理解与记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归纳总结、化繁为简的方法,比较相近知识点之间的异同,以提升影像诊断学教学效率。例如,关于高血压心脏病、扩心病与风心病,这三种病症同样会有心脏增大的超声表现,但由于三者的病因、病理各自不同,其超声图像又存在细微差别。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三者的影像图像进行分类、比较,并将其归纳制成表格,一目了然的呈现这三种病症的声像图特点,方便学生区分、记忆,帮助学生形成归类思维方法,提升影像诊断学习效率。
  (二)准确把握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关键点
  (1)掌握不同影像检查技术的成像原理是铺垫。教师在讲解医学影像诊断学总论内容时,首先要对影像检查设备的整体构造及关键部件进行简要介绍,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临床工作中所涉及的检查设备,随机对影像检查技术的成像原理进行重点讲解。临床上进行影像诊断的依据,皆来源于图像,无论是X光线、CT还是MRI影像都是通过从白到黑之间不同灰度来显示的。然而成像技术的不同,其成像原理也不尽相同。X光线与CT的成像原理在于相邻组织结构之间在密度上的不同,而MRI主要基于MR信号的差别。因此,在不同成像技术作用下,正常器官组织及其病变异常所呈现的影像表现皆不相同,例如,骨皮质其X光线与CT表现为高密度,所显示图像为白影,但是在MRI下则呈现低信号,显示图像为黑影。由此可见,只有全面掌握不通影像检查技术的成像原理及其图像特征,才能够结合病症的影像表现判断组织来源。学生在对不同影像设备的成像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就能够辨析不同器官组织在不同成像技术中的影像表现,从而真正理解不同影响的差异,认识到即便是同一病变,其在不同的成像技术下,所呈现的影像也是各自不同的。就其原因,还是在于不同影像设备其成像原理也各自不同,掌握这一关键点,对后续理解分析不同系统的影像表现奠定基础。   (2)掌握人体不同器官组织的解剖影像是基础。影像诊断学是通过各种影像设备将人体各组织器官进行影像显示,并通过图像观察各器官是否存在病变的一门学科。由此可见,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解剖是医学影响教学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解剖学知识,才能真正掌握影像学解剖知识,才能根据其影像表现准确判断正常或者异常。所以在影像诊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细致观察解剖标本图像,深入学习、掌握解剖组织学知识。如此,学生在后续的正常影响学表现知识的时候就能够游刃有余了。
  (3)人体各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是纽带。影像诊断学借助影像图像观察来了解人体器官组织是否存在病变,同时还能够准确反映出病变的程度与过程。虽然不同的人体组织器官在不同病理情况下其特征也各自不同,但确实存在在某些情况下,一些病理的影像学表现相似或者相同,也就是“同影异病”。所以,为了对疾病做出准确诊断,必须全面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病理变化特征。这些病理变化是在病理解剖学基础上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病理解剖学特征结合相应的影像征象,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病理的影像特征,从而准确鉴别与诊断疾病类型,提升教学质量。
  (4)人体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是重点。人体常见病的影像表现不仅是影像诊断学的教学重点,更是难点。上述内容都是为了人体常见病影像表现做铺垫,影响诊断是通过综合分析影像图像所得出的。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分析、观察图像,還要能够鉴别影像表现的正常或者异常,并掌握其病理特征,明确其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临床诊断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解某疾病时,应引导学生着重观察疾病的影像征象,包括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以及病灶周围组织表现等,气息,要考虑哪些疾病会有类似表现,并列出鉴别诊断,然后深入分析其细微影像征象,同时根据患者临床变现及病史,从而做出初步诊断。注重对学生影像诊断思维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影像诊断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从而尽快掌握诊断技巧,为其今后的临床诊断夯实基础。
  (三)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实训教学
  医学影像诊断学作为一门以影像为诊断依据的形象思维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影像学教师应提升对实训教学的重视。在理论课程基础上,通过传统的阅灯片示教或者多媒体阅片的方式进行阅片练习。可先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集中阅片,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阅片,教师进行答疑指导,以此同时,教师应为学生争取更多的课余阅读时间,调整阅片室开放实践,让学生自学各种影像征象,并要求学生在阅片后书写诊断报告,以强化记忆。
  三、结语
  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总结与反思,要勇于创新,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影像诊断技巧,结合后续的临床实习,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满足临床工作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岳军艳,陈杰,王娟,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6):94-95.
  [2] 李玉双,蒋高民,赵绘萍,等.论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
  [3] 彭超,李俊,芮芳,等.基于PACS网络的病例讨论式PBL教学法在临床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04).
  [4] 李邦国,陈华,王显高,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重庆医学,2010,39(13):1759-17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87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