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背景下的军事理论课课程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世界新军事革命的蓬勃发展推动信息化战争登上人类战争的历史舞台,新时代大学生军事理论教学要与时俱进,从如何带领大学生深刻体会科技变革,从而激发大学生建设祖国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落实。文章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以主题教学法为主要授课手段,以接近大学生生活实际为授课背景,弱化概念阐述,强化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对提高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实效、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有着实际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军事理论课;信息化战争
  环视全球,世界新军事革命风起云涌,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演变,中国面临的威胁和风险挑战更加严峻,各种矛盾异常尖锐复杂。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这一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新时代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创新要求
  大学生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必要条件。作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阵地,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对新时代的国防教育要有新认识,唤醒大学生忧患意识,引导大学生了解新时代、新挑战;要有新作为,要突出重点,注重传统教育与软环境相结合;要创新形式,提升国防教育的感染力;要注重转化,延长军民融合路径;要有新担当,不断更新教育手段,紧跟时代变化。文章拟以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7版《军事理论教程》中第五章《信息化战争》为例,创新课程设计,以期共同探讨。
  二、《信息化战争》教学设计
  《信息化战争》一章是新时代演变而来的新内容,也是新时代国防教育的突破点,学生理解难度大,为解决教学难点问题,达到教学目的,我们提出了“一课一主题”的高校军事理论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以主题教学法为主要授课手段,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章主要内容是信息化战争概述(包括信息化战争的內涵、实践和基本特征),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和主要作战样式,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三个部分。教学目标是了解战争形态的历史演进,理解信息化战争基本特征、作战形式与主要作战样式。提高大学生新时代国防意识、激发他们专业学习钻研精神与国防建设使命感。教学重点一是理解信息化战争主要作战样式,二是如何让大学生了解新时代的国防建设要求,结合自身专业与就业,树立新时代国防意识。教学难点是理解信息化战争作战形式与主要作战样式。
  (一)教学设计创新点
  我们的教学设计从增强内容条理性、贴近生活实际与寻找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创新:(1)微调教学内容顺序,增强整体逻辑性,帮助大学生更好理解相关内容。(2)利用主题教学法设计信息化战争主要作战样式教学内容,引入社会信息化主题辅助理解。(3)设计信息化战争实践的教学内容时,以欧美影视主题等新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二)主要教学框架
  《信息化战争》全章内容4课时,具体教学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课程引入:小故事《微波炉的发现》,通过了解微波炉的发现,引入课程主题:科技的发展在生活中、国防中的应用是同步的。用时约3~5分钟。
  第二部分、第一节内容:一、信息化战争的内涵,介绍信息化战争的涵义,初步了解信息时代来临。二、战争形态的历史演进,同步介绍人类历史上科技进步的演进。加强课程主题引入。用时约25分钟。
  第三部分、第二节内容:首先提出课程主题:寻找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生活中、国防中的应用是否是同步的。一、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二、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通过课程主题,带领学生思考信息化战争中使用的信息化技术,是否同样应用在身边的生活中。更好的理解教学难点的同时,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上用时约40分钟。三、信息化战争的实践。针对具体局部战争中使用的重点信息化武器、系统或手段,选择增加相关的欧美影视片段,辅助学生理解信息化战争形态及演变。用时约30分钟。四、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用时约10分钟。
  第四部分、第三节内容:一、总结信息化战争基本特征内容,加强记忆并过渡到第三节,用时约5分钟。二、确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用时约10分钟。三、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用时约10分钟。
  第五部分、参考增加内容:未来之战。用时约15分钟。
  第六部分、课堂作业:考察授课效果,做出评价与修改建议。
  (三)教学内容设计
  主题教学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兴趣,提倡完全自主的学习和个性化的研究方式,激发学生在过程中自我思考,从而获得目标知识和治学方法,逐步形成个性化的风格。在本章主要内容的设计中,我们以 “信息化战争中使用的信息化技术,是否同样应用在身边的生活中”为主题展开,依托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价值,对人类社会、战争形态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教学内容帮助思考主题提供条件,思考过程促进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1)课程引入,了解故事“微波炉的发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5年),美国的雷达工程师斯彭塞在做雷达实验时偶然发现口袋里的巧克力块融化发粘,起初他怀疑是自己的体温引起的,后来在连续多次的试验中才发现了微波的热效应。利用这种热效应,1945年美国发布了利用微波的第1个专利, 1955年家用微波炉在西欧诞生。由于辐射安全性、操作方便性即多功能等问题的解决,使得微波炉得以广泛的普及。由此引出教学主题:“科技的发展在生活中、国防中的应用是同步的”。
  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的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军事领域兴起了一场新的革命。这场革命具有划时代的特征,实质是高技术特别是信息化革命在军事领域的反映。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方向转变。通过学习信息化战争的内涵,初步了解信息化战争基本形态。   对于战争形态,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形态进行了划分。通过对各战争形态中主战兵器、军队编制、战略战术变化的了解,同步总结社会科技发展与生活变化,强化课程主题的说服力。以主战兵器为划分战争形态的主要标准,战争形态分为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其对应的科技发展分别是冶铁锻造技术、火药与蒸汽机的发明、电能的应用与内燃机的出现、第一台计算机与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群。建议用表格形式展示,并增加各人类发展阶段国家国力强盛与科技发展的联系,引导大学生的国防建设意识。
  (2)在战争形态演变的过程中,不同形态之间的转变界限并不清晰,即使同一战争形态中,各国也存在军事领域的不间断竞争。尽快了解信息化战争的先进武器装备、战略战术带来的作战形式、样式的深刻变革,才能明确方向,加强国防建设。学习第二节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和主要作战样式,教学主题:“信息化战争中使用的信息化技术,是否同样应用在身边的生活中。”
  第二节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是一体化联合作战。它是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及相应作战方法,在陆、海、空、天和网络电磁等空间及认知领域进行整体联动的作战形式。教学主题引导:与一体化联合作战相似,德国早在2011年就提出了“工业4.0”战略,人类社会正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是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精确作战。精确作战是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支援下,用信息化、智能化的高精度武器装备实施的作战行动。教学主题引导:精确作战的关键在于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我们生活中发展迅速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也同样拥有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的优点。物联网是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物联网域名,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信息火力一体战。依托信息系统,通过信息与火力的无缝衔接,将二者有机融合为一体,实现最佳作战效果。教学主题引导:信息火力一体化的技术关键在于目标定位、环节分析的信息平台。在生活中,相关技术同样优化着我们的出行方式。各类导航软件定位精准、实时反馈路况、智能导航得心应手,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也在逐步完善和提高。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太空战。天空站是以军事航天力量为主,在外层空间进行对抗的活动,主要包括一是争夺制天权的斗争,二是运用外层空间军事力量达成整个战争目的的行动。教学主题引导:太空站的实质是争夺制天权,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同样归于天基系统的性能强大。与上世纪80年代昂贵的越洋电话相比,现代社会的人手一部手机,轻松全球通正是天基系统发展的最好写照。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网络战。网络战也称网络对抗,在信息网络空间,为破坏敌方网络系统和网络信息,削弱其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网络系统和网络信息而实施的作战行动。未来的网络战将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作战样式之一,对战争的制胜作用越来越明显。教学主题引导:同太空战相同,网络战的最终目标是争夺网络空间,强大己方网络性能,打击对方网络漏洞。网络通信技术正是各国竞争的制高点。5G网络(5G Network)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8秒1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10倍以上。我国华为公司在2016年11月17日举行的一场5G短码讨论方案中,凭借59家代表的支持,以极化码(Polar Code)战胜了高通主推的LDPC及法国的Turbo2.0方案,拿下5G时代的话语权。
  信息化戰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信息心理战。它是机械化战争中传统心理战的继承和发展,以各种高新军事技术为心理信息载体,重点攻击敌方人身认知与意志的手段。教学主题引导:信息心理战中使用的广播电视飞机、智能传单、虚拟技术等,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虚拟游戏、VR技术、各类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3)充分理解、学习了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和主要作战样式后,再了解世界近代爆发的几场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局部战争,就会对信息化战争形态的革新有更直观、深刻的体会。但仅从教材文字叙述,学生难以体会信息化战争对比传统机械化战争形态的优势,建议增加欧美影视主题等新媒体手段辅助。如海湾战争中使用的C4I系统,在美国电影《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中有类似片段,电影中人物在野外生存、战斗的环境,全部由组织者电脑控制、虚拟,甚至可以针对人物反应对环境实时进行设计。视频、图像、声音素材的加入,也是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军事理论课概念理解难度大,建议多采用新媒体、多媒体手段,选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新教学设计。
  第三节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2015年《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明确指出:正确认识信息化战争这一崭新的战争形态,对于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快世界一流军队建设进程,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大学生国防教育,我们还要注重教学效果,根据学校、学生情况明确教育对象的国防思想新要求与社会责任的引导。因此,通过总结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学习第三节内容,要引导学生树立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树立人民战争新观念。要明确指出青少年网络危害情况,信息安全具体举措,要动员大学生专业参军,树立科技兴国的意识;要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做好祖国国防后备力量的培养。
  信息化战争形态并不是人类社会的最后一个战争形态,未来科学高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推动世界新军事革命。建议增加“未来之战”内容,介绍现代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进而大胆预测未来武器装备性能,引导大学生创新意识。为大学生开阔眼界、强化忧患意识、树立国防责任意识有着必要的教育意义。
  三、结语
  当代中国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征程之中。国防现代化要求国防意识现代化,与之相适应,我国国民的国防意识也应当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文章通过主题教学等形式创新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改变传统教育的被动状态,有效吸引大学生课堂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高效实现授课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凤,蒲于文.新形势下高校军事理论课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四川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8(202-204).
  [2] 张申,季自力,王文华.透视未来的信息化战争[N].国防科技工业,2019(42-45).
  [3] 钱凤军.信息化战争应有怎样的力量观[N].解放军报,2019-08-20(007).
  项目基金:文章为2017年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一课一主题”高校军事理论课程设计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JR1713。
  作者简介:康建军(1973- ),男,江苏南通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王克俭(1982-),女,山东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思想政治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国防教育、素质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904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