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教学方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等職业院校教师究竟应该教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与教师必须直接面对的关键问题。高等职业院校与用人企业之间应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认真研究企业的用人需求、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优势与师资优势,将用人企业的需求逐步融入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缩短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进入企业的适应过程,尽快融入企业成为合格的技术人员。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企业;校企合作;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4-00-01
  今天,社会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尽快培养出来更多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部分职业院校存在着教育培养的目标不清晰、学校的教育定位不准确、教育理念明显滞后,学生基础文化相对薄弱、既能承担教学任务又能辅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比较短缺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现代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本文结合分析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优势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良好结合,进行教学方式改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校企合作越来越深入
  当前,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层出不穷,并且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高等职业院校更应该充分研究各类信息化平台的作用,从社会及企业的需求、学校招生、课程设置、专业设置、课堂教学、学生就业、教师培训与辅导就业等各个方面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探索更加适合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与用人企业建立长效良好合作共赢的办学模式。
  二、教师急需融入企业文化
  当前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技术要求存在明显的差别。企业需要的是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熟练工人,能够尽快融入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能够尽快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参与企业生产。而学校教育偏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具体到某个企业来讲对其相关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方面的知识却知之甚少,有关企业所需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估计还能应付,但如果想对学生有意向的企业进行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方面的知识培训,可想而知这就变成了无源之水。因为合作方的不确定而不知道究竟为哪个企业培养,这以问题需要马上解决。企业需要将其企业文化深入传递给与其合作的学校,并且委托学校将其企业文化规划进学校的教学课程。而作为学校方面,则应该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或者委派教师进入企业,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在日常的教学环节融入企业文化,提前培养学生对合作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思想境界、价值观方面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
  作为企业,一般并不需要仅仅是“万事通却无一精”的普通工人,企业需要的是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是一般性课程教学或者是实习教学,重视的是面面俱到,估计也能强调影响质量的某个环节,但应该不会深深地印在学生心目。那么如果有了意向性合作企业之后,学校需要主动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过程的安排与设置,企业也应该主动派遣人员深入高等职业院校帮助企业进行学科与教学方式设计。在培养目标确定的情况,企业可以委托代表进入学校进行现场指导,学校也可以委派教师进入学校学习。
  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定制设置
  学校在安排正常教学内容时,应该穿插合作企业所关注的专业性技术问题。学校更多讲授的是学生的理论知识,而用人单位关注的则是学生将来走进企业之后能否尽快做好工作,能否尽快融进企业的文化氛围,学校注重更多是人生成长的基础,用人企业则是关注将来员工的工作能力。学校应该对比二者的之间关联性,充分考虑其优劣,进行合理的权重安排,统筹做好教学安排。参考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优化课程规划,在设置专业甚至在进行课程规划时教学主体单位高等职业院校应该邀请用人单位委派人参加,对学校的专业、对详细的课程目录进行建议。另外基于对自己企业的负责,企业应主动参与进学校的课程规划。
  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1.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转变
  学校必须树立培养创新能力和操作技能为主的思想,在课程体系方面把由学科型与实践型结合起来,在课程内容方面把课堂与工作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逐渐实现由以“教”为主向“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转变,造就一批理论与实践均过硬的师资队伍。教师要走进企业努力开辟自身发展的新空间积累社会经验,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用人单位的发展规划,优化专业设置、课程选择与教学方式、将学校教学目标进一步与企业的用人目标吻合,为企业多输送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并且赢得社会与企业的认可,实现学校、企业与社会的共赢发展。
  2.实践教学尽量安排企业知识
  实践环节是学生外围社会的开始,这一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工作与企业,企业需要将其知识与技术要求循序渐进渗透入学校教学环节。学校教学尤其实践教学应该及早吸收企业知识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安排,即便是接触一些比较表面的知识对学生以后进入工作也会是一个启蒙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实践、实训过程中穿插企业的技术需求。
  3.教学过程与教学场所均可以因地制宜
  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合作,安排学生提前企业实习,学校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企业可以选派有经验的技术能手经常深入学授课。学生毕业实习可以实行双导师制,既要安排学校指导老师,也要安排企业指导老师,及早将学生融入企业的氛围与文化,将企业工人工作的管理机制、时间观念、考核方式、奖励方式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递,在学校阶段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好思想准备与技术准备,为企业培养合格毕业生。
  4.高等职业教育合作方式灵活多样
  学校与用单位之间需要共同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并且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达到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员工的目标,以下几种方式可供借鉴。
  4.1校企合作建立教学平台
  学校与用单位之间可以针对某一些学科的知识要求,选编、或者自制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源,放置在公共教学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利用其碎片时间,提前学习相关知识,尽早进入企业生产生活状态。
  4.2增加企业所需知识的教学环节
  在很大程度上,学生最后一年尤其是进入实习阶段的教学,应以生产一线实习为主,学校与企业应该提前进行沟通,将毕业生的实习工作工作纳入学校的教育环节,而且这种实习不应该是短时间的,应该是一种持续的长时间的合作培养。
  作者简介:李红艳(1981-),女,河南鲁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贮藏与检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93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