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体验式德育活动的价值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德育过程中运用体验式活动,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主体的实践精神,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使得学生的学习重点转向“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有利于初中学生德育品质的内化。其目的在于解决德育过程中“说教为主,落实困难”的现状,从而优化德育效果。
  关键词:体验;德育;德育活动
  一、当前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归因分析
  我国中学生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问题,中学生心理和性格正处于塑造时期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因此中学生德育教育问题成为了重要问题。学校和社会上如今出现了很多“问题少年”,其中原因复杂,归结起来只有一点,德育教育存在严重问题,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形成时期没有得到正确地引导。因此,中学生时期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文章意在运用儒家德育思想重新建构中学生德育教育体系,给学校德育教育重新注入力量,在发扬儒家优秀德育文化的基础上,丰富学校德育内容,使得中学生德育教育问题得到解决。因此文章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基于实际调查数据的分析,分别统计和了解了羊山中学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最后通过回收的数据对目前中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
  针对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收集的问卷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总结,其中问卷调查法是我们通过制作相关的问卷在信阳市羊山中学各年级随机发放,来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公平性。制作了400份问卷,其中主要以00后中学生为主要研究群体,一共设计了 12个题目,这些题目的内容涉及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影响因素、常见的德育方法及其有效性、学生对不同德育活动的接受程度等,题目的设计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他们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呈“上升趋势”,综合素质也随之升高。但是我们必须明白,面对信息快速化、思想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使中学生面临很多困惑、引诱、陷阱,同时面临思想道德危机。所以,中学生德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应当引起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从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中学生反映学校课堂中讲授的道德要求作用不大,中学生更愿意参加体验式德育活动。具体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学校德育内容脱离现实。学校德育内容脱离现实,一方面因为教育者不能正确面对和解释现实中因为道德丧失而造成的现象。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资料的内容编排枯燥,以宣传真、善、美,表扬道德模范为主,对现实矛盾问题很难涉及。因此,当中学生走向现实发现这些与所接受的道德内容相矛盾时,便会对德育教育产生不信服感;另一方面因为学校的德育课程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内容“假大空”。在传授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时,很多教师不能联系学生实际,灵活编排学生喜欢的内容,只是照本宣科,使得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导致思想道德教育课成了完成任务的局面。
  其次,教材编写背离学生兴趣。德育教材的趣味性和情境性有很大不足,翻开德育课本,多数章节都是以文字的方式直接向孩子们呈现出思想道德规范的做法,从某种程度上以学科知识的方式传授道德规范,容易使中学生失去阅读和学习兴趣。我们要抓住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真正了解学生喜欢的教材形式和内容,让学生从喜欢上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开始,顺其自然的接受品行的培养和教育。
  再次,教育方法单调僵化。初中德育培养模式,由于受到升学压力和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整体上处于“训导”、“灌输”的教学状态。教师忽略了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不能以正确的引导方式来帮助他们对多元的思想和文化进行比较,提高中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此外,多数教育者不能尊重和理解学生,总是以训导的姿态指点中学生的言行举止和对某些事物的看法,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渐渐疏远;最后,教师不能正确的因材施教,不能根据不同的受教育者的情况变化方法,结果“药不对症”,很难达到思想道德的教育目的。
  二、在初中开展体验式德育活动的适切性
  在初中开展体验式德育活动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强调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倡导将生活经验和生活情境进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真实生活,使学生能在生活和活动中思考与体验,强调德育的常态化,以克服“说教式德育”的弊端。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又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
  开展体验式德育活动符合了当前的实际情况,是遵循德育规律的必然要求。不难发现,新时代我国国情和青少年身心特点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与以前传统的家庭结构不同,现在社会中的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进城务工家庭、“留守儿童”家庭越来越多。因此,开展体验式德育活动,能够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创新,使得学生的学习重点转向“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从而有利于中学生德育品质的内化,以优化德育效果。
  开展体验式德育活动将会带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提升德育效果的实效性。在德育过程中运用体验式活动,其主要的西方理论源于教育家杜威的“经验学习”,社会心理学家库特·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研究,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圈”。体验思想在我国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孔子学思结合、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在近现代,蔡元培的美育思想、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体验思想。将体验理论引入德育活动中,在生命的体验中发现德育的魅力,在德育活动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既是对传统德育活动的优化和补充,也是对新时代中学生德育活动有效性的开拓。因此德育活动的体验性发展,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新时代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开展,也将会促进教师的育人观念的转变,从体验中来,到活动中去。活动中生成的新问题必将促进教师继续深入学习、探索,从而形成了“德育问题→体验活动→新问题→学习探索→新的体验活动”的螺旋上升的认识过程,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人和群体的专业化成长,也促使教师能够真正地践行终身学习的职业精神。
  体验式德育活动相較于传统的德育方法而言是新事物,对其研究也是刚刚开始,还有许多问题有待完善,这些问题值得我在以后的德育工作中仔细揣摩、认真思考。在具体的德育活动中不难发现,教育者不仅要传播新的价值观念,还要帮助受教育者澄清和修正已有的价值误区。而受教育者并不是一张白纸,受教育者都是带着已有的具体经验、一定的价值倾向参与德育活动。解决新旧价值观念冲突的过程,是一个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
  参考文献
  [1]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李慧霞.体验式教育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J].校长阅刊,2005(07).
  [4] 许佩卿.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特色及实施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
  [5]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6] 段浩伟.体验式德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基金项目:文章系信阳师范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中小学体验式德育活动的行动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KYJJ23,本课题由信阳师范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11590.htm